图书介绍

公共行政管理教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公共行政管理教程
  • 姚凤云,郑郁,肖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0200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公共管理-行政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行政管理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公共行政管理的含义2

一、“管理”的含义2

二、“行政”的含义2

三、“公共”的含义3

四、公共行政管理的定义4

五、公共行政管理的特征4

第二节 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5

一、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含义5

二、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6

三、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特点6

四、公共行政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7

五、学习研究公共行政管理学的意义8

第三节 公共行政管理学产生发展的历史10

一、公共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10

二、公共行政管理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11

三、中国公共行政管理学的发展状况13

本章小结15

自测题15

第二章 行政职能20

第一节 行政职能概述21

一、行政职能的含义和特征21

二、行政职能的地位和作用22

三、行政职能的类型23

第二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24

一、行政的基本职能24

二、行政的运行职能27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转变30

一、行政职能转变的含义30

二、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依据31

三、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31

四、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33

五、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四个方向”37

本章小结40

自测题40

第三章 行政组织43

第一节 行政组织的特点、要素和类型44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和特点44

二、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47

三、行政组织的类型48

第二节 行政组织结构与体制50

一、行政组织结构50

二、行政组织体制51

第三节 行政组织建设的原则53

一、适应行政职能需要的原则54

二、完整统一原则54

三、职、权、责相称原则55

四、精干高效原则55

五、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原则55

六、法制原则56

本章小结57

自测题57

第四章 行政领导59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60

一、行政领导的含义和要素60

二、行政领导的特征61

三、行政领导的地位和作用62

四、行政领导方式63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权、责与素质63

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职责63

二、行政领导者的素质64

第三节 行政领导的群体结构69

一、品德结构69

二、知识结构70

三、智能结构70

四、气质结构70

五、年龄结构71

本章小结71

自测题71

第五章 行政决策74

第一节 行政决策的特征和作用75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和特征75

二、行政决策的作用76

三、行政决策环境78

第二节 行政决策的类型79

一、国家决策、地方决策和基层决策79

二、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79

三、确定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79

四、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80

五、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80

六、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80

七、单级决策和多级决策81

八、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81

九、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81

十、原有决策和追踪决策81

第三节 行政决策的原则82

一、目标恰当原则82

二、信息准全原则82

三、系统分析原则82

四、科学可行原则83

五、对比选优原则83

六、民主参与原则83

七、公共效益原则83

八、合理合法原则84

九、不断创新原则84

十、动态调整原则84

第四节 行政决策程序84

一、发现问题,确定目标85

二、集思广益,设计方案85

三、分析评估,方案选优86

四、试验修正,实施反馈87

第五节 行政决策体制87

一、信息系统88

二、咨询系统88

三、决断系统89

四、执行系统90

五、监督反馈系统90

第六节 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91

一、行政决策的民主化91

二、行政决策的科学化91

三、行政决策的法制化92

本章小结93

自测题94

第六章 行政执行99

第一节 行政执行的特点和作用99

一、行政执行的含义99

二、行政执行的特点100

三、行政执行的作用102

第二节 行政执行的原则和手段103

一、行政执行的原则103

二、行政执行的手段104

第三节 行政执行过程105

一、准备阶段106

二、实施阶段108

三、总结阶段111

本章小结111

自测题112

第七章 行政效率121

第一节 行政效率的含义、层次和地位121

一、行政效率的含义121

二、行政效率的层次122

三、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地位123

第二节 行政效率测定125

一、测定行政效率的含义与困难125

二、测定行政效率应遵循的原则125

三、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126

第三节 提高我国行政效率的途径127

一、转变行政职能,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127

二、完善行政运行机制,简化行政程序128

三、增强效率观念,切实转变机关作风128

四、健全行政管理法规和日常工作制度129

五、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129

六、改善行政环境,实现行政管理办公现代化129

本章小结130

自测题130

第八章 现代行政技术和方法133

第一节 网络规划技术135

一、网络规划技术的含义135

二、网络规划的步骤和方法137

三、网络规划技术的主要优点139

第二节 科学预测技术和创造技术139

一、科学预测技术139

二、创造技术141

第三节 系统方法与目标管理方法143

一、系统方法143

二、行政目标管理方法147

本章小结148

自测题149

第九章 人事行政151

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152

一、人事行政的含义与演变152

二、人事行政的作用154

三、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155

四、人事行政的发展趋势157

第二节 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158

一、西方文官制度的含义158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159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161

四、西方文官制度的特征162

第三节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163

一、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163

二、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165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167

本章小结181

自测题181

第十章 财务行政184

第一节 财务行政的特点、职能和原则185

一、财务行政的含义和特点185

二、财务行政的职能186

三、财务行政的基本原则188

第二节 财务行政的作用和财政管理机构189

一、财务行政的作用189

二、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190

第三节 国家预算191

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和种类191

二、国家预算管理体系和管理机构192

三、国家预算的编制193

第四节 预算会计和国家决算195

一、预算会计195

二、国家决算197

第五节 行政审计199

一、行政审计的含义和类型199

二、行政审计的任务和作用200

三、行政审计的原则201

四、行政审计的方法和程序202

第六节 税收制度204

一、税收和税收制度的含义204

二、税收制度的作用204

三、税收分类205

四、税收管理权限206

五、加强税收管理工作的主要途径207

本章小结208

自测题208

第十一章 机关管理211

第一节 机关管理的含义、任务和原则211

一、机关管理的含义和特点211

二、机关管理的任务213

三、机关管理的原则214

第二节 机关管理的主要内容215

一、行政机关日常工作程序的管理215

二、会议管理216

三、机关文书管理218

四、机关档案管理219

五、行政经费管理222

六、总务后勤管理222

第三节 机关管理的科学化224

一、机关管理观念现代化224

二、机构队伍的精干化225

三、管理制度的科学化225

四、管理方法的科学化225

五、办公手段自动化226

本章小结226

自测题227

第十二章 电子政务229

第一节 电子政务的含义和意义230

一、电子政务的含义和目的230

二、推行电子政务的意义232

第二节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234

一、电子政务标准的含义234

二、电子政务标准的重要性234

三、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现状235

四、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制定的基本要求236

五、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分析237

第三节 电子政务分类信息资源管理239

一、信息资源分类树体系简介239

二、三个系统之间的工作关系240

三、三个系统与其他软件的技术关系240

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241

第四节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243

一、组织保障机制243

二、法律政策保障机制243

三、经济保障机制244

四、技术保障机制244

五、人才保障机制245

六、安全保障机制246

本章小结246

自测题246

第十三章 行政管理法规266

第一节 行政管理法规概述266

一、行政管理法规的含义和特征266

二、行政管理法规的名称267

三、行政管理法规的主要内容268

四、行政管理法规的分类269

五、行政管理法规的作用271

第二节 行政管理法规的制定272

一、行政管理法规的制定程序272

二、行政管理法规的制定原则273

三、行政管理法规的修改和撤销274

第三节 行政管理法规的实施274

一、行政管理法规的实施方式274

二、行政管理法规的效力276

本章小结278

自测题278

第十四章 行政责任289

第一节 行政责任的含义和意义289

一、行政责任的含义和特征289

二、行政责任的意义291

第二节 我国行政责任的发展和确定292

一、我国行政责任的发展292

二、我国行政责任的确定293

本章小结298

自测题298

第十五章 行政监督310

第一节 行政监督的含义和原则311

一、行政监督的含义311

二、行政监督的主要类型312

三、我国行政监督的原则313

第二节 行政监督的任务、意义和作用314

一、行政监督的任务314

二、加强行政监督的意义315

三、行政监督的作用316

第三节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317

一、中国共产党的监督318

二、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318

三、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319

四、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320

五、政协和群众团体的监督321

六、人民群众和舆论监督322

七、我国党政监督体制改革322

本章小结323

自测题323

第十六章 行政道德331

第一节 行政道德的含义、功能和意义332

一、行政道德的含义和特征332

二、行政道德的功能333

三、行政道德的现实意义335

第二节 行政道德规范336

一、忠于国家336

二、忠于职守337

三、清正廉洁338

四、遵守法纪340

五、实事求是341

六、团结协作341

第三节 加强行政道德建设的途径342

一、加强行政道德教育342

二、加强行政道德修养344

三、加强行政道德制度建设345

本章小结346

自测题347

参考文献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