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医护用药必备【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医护用药必备
  • 王顺年等主编;李健等副主编;许文平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8907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94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609页
  • 主题词:临床药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医护用药必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药物相互作用与影响因素1

第一节 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1

一、药物作用及药效学1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及药动学3

第二节 药物的相互作用12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12

二、药物相互作用对疗效的影响13

三、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13

四、药效学相互作用14

第三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21

一、剂量21

二、制剂类型及给药途径22

三、联合用药22

四、患者因素23

五、其他因素25

第四节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不合理使用所致的危害25

一、全身不良反应26

二、过敏反应35

三、依赖性35

四、致畸36

五、致癌36

六、药物的不合理应用37

第2章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43

第一节 合理用药的“四性”原则43

一、有效性43

二、安全性43

三、适当性44

四、经济性46

第二节 药物选择及用药注意事项46

一、药物选择46

二、用药注意事项47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用药特点50

一、老年人合理用药50

二、孕妇、小儿及哺乳期妇女合理用药64

三、肝、肾功能不全合理用药80

第四节 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86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意义86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内容与方法86

三、给药方案个体化88

第五节 合理输液与药物最佳给药时间89

一、合理应用输液疗法89

二、常用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94

第3章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97

第一节 治疗性及预防性应用原则98

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原则98

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原则101

第二节 特殊病理、生理状况的应用原则105

一、肾功能减退患者105

二、肝功能减退患者106

三、老年患者108

四、新生儿患者109

五、小儿患者110

六、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111

第三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112

一、分级管理112

二、病原微生物检测113

三、管理与督查114

第四节 抗菌药物适应证及注意事项115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115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17

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118

四、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120

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21

六、四环素类抗生素123

七、氯霉素124

八、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24

九、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126

十、利福霉素类抗生素126

十一、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127

十二、磷霉素128

十三、甲硝唑和替硝唑129

十四、喹诺酮类药130

十五、磺胺类药131

十六、呋喃类药133

十七、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药134

十八、抗麻风分枝杆菌药137

十九、抗真菌药类138

第五节 细菌性感染药物治疗142

一、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142

二、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144

三、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153

四、细菌性前列腺炎154

五、急性感染性腹泻156

六、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158

七、败血症160

八、感染性心内膜炎164

九、腹腔感染166

十、骨、关节感染168

十一、皮肤及软组织感染169

十二、口腔、颌面部感染171

十三、眼部感染173

十四、阴道感染177

十五、宫颈炎178

十六、盆腔炎性疾病179

十七、性传播疾病180

十八、深部真菌病181

十九、分枝杆菌感染183

二十、白喉185

二十一、猩红热185

二十二、鼠疫186

二十三、炭疽186

二十四、破伤风187

二十五、气性坏疽187

二十六、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188

二十七、布氏菌病188

二十八、钩端螺旋体病189

二十九、回归热189

三十、莱姆病190

三十一、立克次体病190

第六节 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对策191

一、抗生素耐药性的预防与控制191

二、抗菌治疗策略192

第4章 常用药物合理使用193

一、解热镇痛药193

二、中枢神经系统用药193

三、心血管系统用药196

四、呼吸系统用药224

五、消化系统用药225

六、利尿药和脱水药227

七、造血系统用药228

八、局部麻醉药228

九、影响组织代谢的药物229

十、维生素232

十一、酶类药物232

十二、避孕药和子宫兴奋药232

十三、抗生素233

十四、抗结核药234

十五、抗麻风病药234

十六、抗真菌药234

十七、抗病毒、抗肿瘤药和免疫调节药234

十八、新生儿和老年人用药235

十九、预防和保健用药239

第5章 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241

第一节 抗生素类药物241

第二节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305

一、中枢兴奋药305

二、镇痛药308

三、抗精神失常药312

四、抗癲癎药318

第三节 镇静、催眠及抗惊厥药物322

第四节 麻醉药325

一、全身麻醉药325

二、局部麻醉药328

三、骨骼肌肉松弛药330

第五节 循环系统药物332

一、强心药332

二、抗心律失常药333

三、防治心绞痛药343

四、降血压药345

五、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物349

第六节 抗肿瘤药物354

一、烷化剂类药354

二、抗代谢药358

三、抗肿瘤抗生素362

四、抗肿瘤植物药369

五、其他抗肿瘤药371

第七节 免疫抑制药376

第八节 解毒药378

第九节 诊断用药379

第十节 生物制品类药物380

第6章 药源性疾病383

第一节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384

一、药源性疾病的诊断384

二、药源性疾病的一般治疗原则389

第二节 药源性疾病并发症的处理395

一、咯血395

二、呼吸困难396

三、呼吸衰竭397

四、心律失常398

五、心功能衰竭400

六、心肌缺血402

七、休克403

八、高血压405

九、低血压406

十、上消化道出血及穿孔407

十一、肝损害408

十二、昏迷410

十三、精神障碍411

十四、肾衰竭412

十五、白血病414

十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16

十七、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18

十八、血尿419

第7章 对脏器有损害的药物422

一、损害心脏或影响心脏功能的药物422

二、损害肝脏的药物424

三、损害胃肠道的药物425

四、损害肾脏的药物427

五、损害血液系统的药物427

六、可引起中毒性精神病的药物434

七、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药物436

第8章 常见中毒与救治438

第一节 救治原则438

一、尽快控制毒物的侵入和加速毒物的排出438

二、尽快消除或减低毒物的毒性作用444

三、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444

第二节 解毒药447

第三节 常见中毒救治452

第9章 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合理用药489

一、电解质平衡调节药489

二、酸碱平衡调节药495

三、透析液496

第10章 常用注射制剂合理应用及配伍禁忌499

附录555

附录A 常用药物在人体内的半衰期555

附录B 常用抗生素类药动学参数580

附录C 电解质补充量的计算584

附录D 妊娠期妇女用药须知585

附录E 哺乳期妇女慎用的药物587

参考文献5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