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莫书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645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儿童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子:心理理论研究的由来1
第一节 引子:“心理理论”研究起源1
第二节 心理理论的概念4
第三节 心理理论研究:脉络和走向8
第二章 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研究方法12
第一节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方法12
一 临床法和访谈法12
二 非言语行为测量13
三 认知神经科学测量14
第二节 儿童对不同心理状态的理解及其测试任务16
一 儿童对目的和意图的理解16
二 信念理解17
三 视觉观点理解22
四 愿望理解23
五 情绪理解24
六 失言理解测试25
七 矩阵博弈范式26
八 “思想泡”技术27
第三节 青少年和成人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及研究方法28
一 青少年和成人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趋势28
二 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29
第三章 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起源和发展31
第一节 来自非人灵长类研究的证据:连续性和独特性31
一 非人灵长类具有心理理论吗?30年后的回答31
二 心理理论概念的界定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35
三 非人灵长类和儿童的心理理论比较:可比性和结果37
四 从非人灵长类到人:心理理论发展的起源和连续性39
第二节 儿童何时具有心理理论能力:基础和标志40
一 关于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起点40
二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萌芽:盯视追随和假装43
第四章 异常人群对世界的理解:心理理论能力损伤及其机制51
第一节 孤独症的心理理论损伤及其机制51
一 孤独症的心理理论损伤52
二 语言能力对孤独症心理理论的影响54
三 孤独症心理理论损伤的机制55
四 孤独症的早期检测和训练:心理理论研究应用59
第二节 聋童的心理理论损伤及其机制62
一 聋童的心理理论损伤及其研究方法62
二 聋童的心理理论和语言发展的关系64
第五章 心理理论与其他认知因素的关系66
第一节 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66
一 执行功能的概念和主要测试任务66
二 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的关系71
三 对特殊人群的研究和神经机制研究73
第二节 心理理论与语言74
一 对语言和心理理论关系的考察74
二 句法和错误信念理解76
三 对补语句子结构和错误信念理解关系的解释81
第六章 心理理论与家庭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关系84
第一节 家庭基本环境子系统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84
一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84
二 兄弟姐妹数量和类型86
第二节 父母与儿童互动子系统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87
一 依恋类型87
二 父母教养方式88
三 母亲情绪表达90
四 亲子游戏91
第三节 兄弟姐妹与儿童互动子系统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92
一 合作与冲突92
二 假装游戏93
第四节 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94
第七章 家庭和学校环境因素与心理理论关系的实证研究97
第一节 家庭环境因素与心理理论发展97
一 问题提出97
二 研究方法99
三 结果和分析105
四 讨论108
第二节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心理状态术语与心理理论110
一 问题的提出110
二 研究方法111
三 结果与分析116
四 讨论124
五 结论128
第三节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师生关系和同伴交往能力:纵向分析128
一 问题的提出128
二 研究方法130
三 结果和分析132
四 讨论135
五 结论137
第四节 3—5岁儿童的社会行为与心理理论、气质的关系137
一 问题的提出137
二 研究方法139
三 结果和分析142
四 讨论147
五 结论149
第五节 师生对话交流与心理理论关系的初步探讨:质的分析149
一 问题的提出149
二 研究方法151
三 结果和分析152
四 讨论157
五 对幼儿教育的启示159
第六节 心理理论发展与同伴交往能力和语言发展159
一 问题的提出159
二 研究方法161
三 结果和分析163
四 讨论166
五 结论168
第八章 婴儿的心理理论发展169
第一节 婴幼儿心理理论的表现169
一 联合注意169
二 情绪理解170
三 意图理解171
四 愿望理解173
五 错误信念理解175
第二节 婴幼儿心理理论研究新范式177
第三节 婴儿心理理解能力发展的认知机制和环境机制179
一 认知机制179
二 环境机制182
第四节 婴儿心理理解能力的神经机制和遗传机制184
一 神经机制184
二 遗传机制185
主要参考文献187
附录212
(一)游戏互动情况访谈提纲212
(二)亲子互动记录纸213
(三)依恋Q分类结果记录纸215
(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216
(五)师生关系量表218
(六)幼儿社会行为教师评定问卷219
(七)家庭基本环境问卷220
(八)父母教养方式问卷222
后记226
热门推荐
- 3750311.html
- 1860778.html
- 186022.html
- 3519306.html
- 46662.html
- 2859078.html
- 586157.html
- 1358998.html
- 1862560.html
- 2981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1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30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9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20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1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3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2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9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8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