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
  • 王丽华,陈立杰,芮德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18076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731页
  • 文件大小:164MB
  • 文件页数:749页
  • 主题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定位术-诊断-图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脊髓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3

第一节 脊髓的解剖生理3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3

二、脊髓的节段5

(一)皮肤的节段性神经分布10

(二)肌肉的节段性分布10

(三)内脏器官的节段性分布13

(四)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18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19

(一)灰质19

(二)白质25

四、脊髓的生理功能32

(一)传导功能32

(二)反射功能34

(三)躯体营养功能36

(四)支配内脏活动36

第二节 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36

一、脊髓病变的一般临床症状36

(一)感觉障碍36

(二)运动障碍37

(三)反射的改变38

(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8

二、脊髓不同部位病变的临床表现49

(一)脊髓水平面上的病变定位49

(二)脊髓横断面上的病变定位62

三、脊髓髓内与髓外病变的鉴别74

(一)脊髓髓内病变的临床表现74

(二)脊髓髓外硬膜内病变的临床表现75

(三)脊髓硬膜外病变的临床表现77

第二章 脑干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79

第一节 脑干的解剖生理81

一、延髓的解剖生理81

(一)延髓的外形81

(二)延髓的内部结构83

二、脑桥的解剖生理94

(一)脑桥的外形94

(二)脑桥的内部结构96

三、中脑的解剖生理107

(一)中脑的外形107

(二)中脑的内部结构109

四、脑干的生理功能120

(一)传导与初步整合功能120

(二)反射功能126

(三)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及其病变时的症状134

第二节 脑干病变的定位诊断145

一、脑干病变的定位原则146

(一)确定脑干是否有病变146

(二)确定脑干病变的水平(纵定位)146

(三)确定脑干病变的范围(横定位)147

(四)脑干病变时的某些特殊的症状和体征147

(五)脑干内、外病变的鉴别147

二、延髓病变的定位诊断148

(一)延髓病变的症状148

(二)延髓病变的综合征155

(三)常见延髓病变的症状及综合征列表162

三、脑桥病变的定位诊断165

(一)脑桥病变的症状165

(二)脑桥病变的综合征166

(三)常见脑桥病变的症状及综合征列表171

四、中脑病变的定位诊断173

(一)中脑病变的症状173

(二)中脑病变的综合征175

(三)常见中脑病变的症状及综合征列表191

第三章 间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192

第一节 丘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194

一、丘脑的解剖生理194

(一)丘脑的外形194

(二)丘脑的内部结构194

二、丘脑病变的定位诊断202

(一)丘脑病变的症状202

(二)丘脑病变的综合征202

第二节 丘脑上部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203

一、缰核203

二、丘脑髓纹204

三、松果体204

第三节 丘脑后部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204

一、丘脑枕204

二、内侧膝状体204

三、外侧膝状体204

第四节 丘脑底部的生理解剖及定位诊断205

一、丘脑底核205

二、豆核束和豆核袢207

三、丘脑束207

四、被盖区或红核前区208

五、未定带208

第五节 下丘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208

一、下丘脑的解剖生理208

(一)下丘脑的外形208

(二)下丘脑的内部结构208

(三)下丘脑的纤维联系213

(四)下丘脑的功能217

二、下丘脑的功能障碍及有关疾病228

(一)下丘脑的重要功能228

(二)下丘脑综合征228

第四章 小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232

第一节 小脑的解剖生理232

一、小脑的外形232

(一)小脑的上面232

(二)小脑的下面233

(三)小脑的功能分叶234

(四)小脑脚237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237

(一)小脑皮质237

(二)小脑白质238

(三)小脑中央核群239

三、小脑脚240

(一)小脑下脚240

(二)小脑中脚241

(三)小脑上脚241

四、小脑的纤维联系242

(一)小脑的传入纤维242

(二)小脑的传出纤维244

(三)小脑与其他脑组织的联系总结245

五、小脑的功能247

(一)小脑的功能定位247

(二)古(原始)小脑、旧小脑、新小脑的功能247

第二节 小脑病变的定位诊断250

一、小脑病变的症状及体征250

(一)共济失调250

(二)平衡障碍(躯干性共济失调)253

(三)肌张力减低257

(四)动作性震颤(意向性震颤)258

(五)语言障碍(断裂性或吟诗状语言)258

(六)眼球震颤260

(七)低估重量260

(八)肌阵挛261

二、小脑病变的定位诊断261

(一)小脑蚓部病变的定位诊断261

(二)小脑半球病变的定位诊断262

(三)小脑脚病变的定位诊断263

第五章 大脑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266

第一节 大脑的解剖生理266

一、大脑半球的外形266

(一)外部形态266

(二)主要的沟裂268

(三)各叶的沟回269

二、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272

(一)大脑皮质272

(二)皮质下基底神经节与神经束302

第二节 大脑半球病变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316

一、额叶病变的临床症状及定位诊断316

(一)额叶背外侧面病变的症状及诊断317

(二)额叶底面病变的症状与定位诊断320

(三)额极病变的症状与定位诊断321

二、顶叶病变的症状与定位诊断322

(一)后中央回病变(感觉障碍)322

(二)顶上小叶病变(皮质感觉障碍)322

(三)缘上回病变(运用不能,失用症)323

(四)角回病变(失读症)323

(五)体象障碍323

(六)失结构症(结构失认症)323

(七)格斯特曼(Gerstmann)综合征324

(八)半身萎缩症324

(九)视野缺损324

(十)前庭症状与共济失调324

(十一)空间定位觉障碍324

(十二)视觉障碍324

(十三)眼球运动障碍324

三、颞叶病变的症状与定位诊断324

(一)感觉性失语症(Wernicke失语或听觉性失语)324

(二)听觉障碍325

(三)命名性(健忘性)失语症325

(四)嗅觉与味觉障碍325

(五)记忆障碍325

(六)音乐功能障碍325

(七)视野缺损325

(八)眼球同向运动障碍325

(九)颞叶癫痫325

(十)颞叶病变的远隔部位症状326

四、枕叶病变的症状与定位诊断326

(一)视野缺损326

(二)视幻觉(幻视)329

(三)视觉认识不能症(视觉失认)330

五、岛叶(脑岛)病变的症状与定位诊断330

六、边缘叶(系统)病变的症状与定位诊断330

(一)科尔萨科夫(Korsakoff)综合征330

(二)KlüverBucy综合征330

(三)精神症状或痴呆330

(四)颞叶癫痫330

七、基底神经节病变的症状与定位诊断331

八、胼胝体病变的症状与定位诊断331

(一)精神障碍331

(二)失用症331

(三)假性延髓麻痹331

(四)言语与运动性共济失调331

九、内囊病变的症状及定位诊断332

(一)内囊病变的症状332

(二)内囊病变的定位332

十、大脑半球各部位病变的临床表现333

第六章 脑和脊髓的主要传导束336

第一节 感觉传导路337

一、一般躯体感觉传导路337

(一)浅部感觉传导路337

(二)深部感觉传导路342

(三)压觉传导路346

(四)实体觉的传导路346

(五)一般感觉传导路各不同部位损害时的临床表现347

二、特殊感觉传导路353

(一)视觉传导路353

(二)听觉传导路366

(三)平衡觉传导路369

三、内脏感觉传导路384

(一)一般内脏感觉传导路384

(二)特殊内脏感觉传导路389

第二节 运动传导路392

一、躯体运动传导路392

(一)锥体路392

(二)锥体外路402

二、内脏运动传导路424

(一)一般内脏运动传导路424

(二)特殊内脏运动传导径路426

第七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及脑屏障428

第一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428

一、脊髓的被膜428

(一)硬脊膜428

(二)脊髓蛛网膜429

(三)软脊膜430

二、脑被膜431

(一)硬脑膜432

(二)脑蛛网膜447

(三)软脑膜452

第二节 脑屏障与室周器官453

一、脑屏障系统453

(一)脑屏障的概念和分类453

(二)血-脑屏障454

(三)血-脑脊液屏障457

(四)脑脊液-脑屏障458

(五)周围神经的屏障458

(六)脑屏障的生理学意义和影响脑屏障的某些因素459

(七)常见疾病的血脑屏障破坏461

二、室周器官(缺乏脑屏障的特殊区域)467

(一)终板血管器468

(二)穹隆下器468

(三)正中隆起469

(四)连合下器470

(五)松果体隐窝470

(六)最后区471

(七)脉络丛471

(八)室周器官的生理意义473

第八章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476

第一节 脑室系统478

一、各脑室的位置和形态478

(一)侧脑室478

(二)第三脑室483

(三)中脑水管485

(四)第四脑室485

(五)中央管488

(六)脑室造影与颅脑局部定位法488

二、脑室壁490

(一)室管膜490

(二)室管膜下层和间质层492

(三)脑室壁的功能492

第二节 脑脊液493

一、脑脊液的解剖生理493

(一)脑脊液的成分493

(二)脑脊液的产生494

二、脑脊液的检查与症状499

第九章 脑血管的解剖学及其病变时的临床症状508

第一节 概述508

第二节 颈内动脉系统514

一、颈内动脉514

(一)解剖514

(二)正常颈内动脉造影的解剖分段520

(三)病变时的临床表现521

二、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525

(一)颈内动脉颈动脉管段的分支525

(二)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支526

(三)眼动脉527

(四)后交通动脉533

(五)脉络膜前动脉535

(六)大脑前动脉540

(七)大脑中动脉554

第三节 椎-基底动脉系统568

一、椎动脉568

(一)解剖568

(二)病变时的临床表现573

二、椎动脉的主要分支575

(一)脑膜支575

(二)脊髓后动脉577

(三)脊髓前动脉577

(四)小脑后下动脉579

(五)延髓动脉(椎动脉延髓支)591

三、基底动脉591

(一)解剖591

(二)病变时的临床表现593

四、基底动脉的主要分支598

(一)脑桥支598

(二)内听动脉(迷路动脉)602

(三)小脑前下动脉603

(四)小脑中下动脉607

(五)小脑上动脉607

(六)大脑后动脉611

第四节 脑动脉的侧支循环和脑盗血综合征627

一、脑动脉的侧支循环630

(一)脑底动脉环630

(二)其他脑动脉侧支循环途径641

二、脑盗血综合征648

第五节 脑各部血液供应651

一、大脑皮质651

(一)血液供应651

(二)病变时的临床表现653

二、基底节和内囊653

(一)血液供应653

(二)病变时的临床表现653

三、丘脑656

(一)血液供应656

(二)病变时的临床表现657

四、下丘脑的血液供应659

(一)前群659

(二)中群659

(三)后群659

五、脑干的血液供应及病变时的临床表现660

(一)延髓的血液供应及病变时的临床表现660

(二)脑桥的血液供应及病变时的临床表现663

(三)中脑的血液供应及病变时的临床表现666

六、小脑的血液供应及病变时的临床表现668

(一)小脑上动脉的血液供应及病变时的临床表现669

(二)小脑前下动脉的血液供应及病变时的临床表现670

(三)小脑中下动脉的血液供应及病变时的临床表现672

(四)小脑后下动脉的血液供应及病变时的临床表现672

七、视束、视放射和视觉皮质的血液供应及病变时的临床表现673

(一)血液供应673

(二)闭塞综合征673

第六节 脑静脉系统674

一、脑的浅静脉675

(一)大脑的浅静脉675

(二)脑干和间脑的浅静脉685

二、脑的深静脉690

(一)大脑大静脉系690

(二)基底静脉系697

三、硬膜窦699

(一)上矢状窦701

(二)下矢状窦701

(三)直窦702

(四)横窦702

(五)乙状窦702

(六)窦汇703

(七)枕窦704

(八)海绵窦704

(九)颅底其他诸窦708

(十)板障静脉和导静脉709

附录 脑各部血液供应提纲711

参考文献714

索引7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