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抚养制度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抚养制度研究
  • 高留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6549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抚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抚养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第一章 扶养的含义第一节 扶养的概念界定1

一、关于扶养法律概念的不同观点1

二、扶养的概念是否应当包括扶养的事由3

三、扶养的内容是否包括精神方面的安慰和关心6

四、对扶养法律概念的认识10

第二节 扶养法律关系的特征11

一、扶养法律关系的法定性11

二、扶养法律关系的身份性13

三、扶养法律关系的相对性13

第三节 扶养的分类15

一、法定扶养和意定扶养15

二、抚养、扶养和赡养15

四、生活保持义务和生活扶助义务16

三、迎养和给养16

第四节 扶养与相关概念19

一、扶养与监护19

二、扶养与亲权20

三、扶养与政府扶助21

四、扶养与社会保险22

第五节 扶养制度与相关法律23

一、扶养制度与亲属法23

二、扶养制度与其他民事法律24

三、扶养制度与刑法28

四、扶养制度与民事诉讼法28

第二章 扶养的原理第一节 扶养制度的逻辑起点30

一、无力自存是扶养制度的逻辑起点30

二、无力自存的概念32

三、无力自存者的类型34

第二节 扶养制度的哲学基础37

一、作为社会关系表现形式的扶养活动37

二、扶养活动的目的性39

三、扶养活动的规律性43

四、从扶养活动到扶养制度45

第三节 扶养制度的伦理学基础47

一、法律伦理分析的意义47

二、扶养制度的道德标准分析47

三、扶养制度的人性基础52

四、扶养制度的道德价值56

第四节 扶养制度的社会学基础60

一、作为社会问题的无力自存60

二、无力自存问题的破坏性61

三、无力自存问题的社会控制64

四、个体支持的独特价值65

五、家庭的本质规定性68

第五节 扶养制度的经济学基础69

一、效用最大化理论69

二、扶养的个人效用71

三、扶养的家庭效用74

第三章 扶养的范围第一节 扶养范围的含义77

一、扶养范围的概念77

二、扶养范围的法律意义78

三、扶养范围与法定继承人范围78

第二节 扶养范围的比较分析79

一、我国婚姻法关于扶养范围的规定79

二、其他立法例关于扶养范围的规定80

三、各国有关扶养范围规定的比较分析84

一、共同生活事实87

第三节 扶养范围的确立根据87

二、婚姻关系90

三、血缘联系91

四、其他根据94

第四节 我国扶养范围立法的若干争议探讨95

一、离婚后原配偶的扶养义务95

二、继父母子女之间的扶养义务104

三、三亲等以上直系血亲的扶养义务109

四、三亲等旁系血亲的扶养义务111

五、直系姻亲的扶养义务115

六、关于扶养范围立法争议的综合认识119

第四章 扶养的顺序第一节 扶养顺序的含义121

一、扶养顺序的概念121

二、扶养顺序的作用121

一、我国婚姻法有关扶养顺序的规定122

三、扶养顺序与法定继承顺序122

第二节 扶养顺序的比较分析122

二、其他立法例有关扶养顺序的规定123

三、各国和地区有关扶养顺序规定的比较分析127

第三节 确立扶养顺序的根据135

一、亲疏135

二、成年138

三、尊卑139

四、其他根据140

第四节 我国扶养顺序立法的若干问题140

一、扶养顺序划分标准的唯一性与多样化140

二、成年子女和未成年子女在扶养顺序中的单列问题141

三、配偶与子女的先后顺序145

四、尊长与卑幼的先后顺序147

五、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与兄弟姐妹的先后顺序149

六、继父母子女的顺序150

第五节 扶养顺序的衍生问题151

一、扶养顺序的适用原则151

二、共同扶养义务人之间的关系152

三、共同扶养权利人之间的关系157

第五章 扶养的成立第一节 扶养成立的含义159

一、扶养成立的概念159

二、扶养成立的制度价值159

第二节 扶养成立的比较研究160

一、我国婚姻法有关扶养成立的规定160

二、其他立法例有关扶养成立的规定161

三、各国有关扶养成立规定的比较分析166

第三节 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之一:权利人有扶养需要170

一、扶养需要概述170

二、扶养需要的判定173

三、权利人的过错与扶养需要175

四、权利人的赠与与扶养需要177

五、未成年人扶养需要的年龄界限179

第四节 扶养成立实质要件之二:义务人有扶养能力180

一、扶养能力的概念180

二、扶养能力判定的一般根据181

三、扶养能力的具体判定184

第五节 扶养成立的形式要件186

一、扶养成立的形式要件概述186

二、扶养请求的提出187

三、临时扶养188

第六章 扶养的程度第一节 扶养程度的含义190

一、扶养程度的概念190

三、扶养程度与扶养内容191

二、扶养程度的制度价值191

第二节 扶养程度的比较分析192

一、我国婚姻法关于扶养程度的规定192

二、其他立法例关于扶养程度的规定193

三、各国有关扶养程度规定的比较分析198

第三节 扶养程度的确定201

一、扶养权利人扶养需要多少的判定201

二、扶养义务人扶养能力大小的判定204

三、确定扶养程度的方法206

第四节 扶养程度的范围209

一、生活费209

二、教育费211

三、培训费212

四、医疗费213

五、丧葬费214

六、侵权损害赔偿215

第七章 扶养的方式第一节 扶养方式的含义217

一、扶养方式的概念217

二、扶养方式的制度价值217

三、扶养方式的类型218

第二节 扶养方式的比较分析219

一、我国《婚姻法》关于扶养方式的规定219

二、其他立法例关于扶养方式的规定219

三、各国关于扶养方式规定的比较分析222

第三节 迎养224

一、迎养的概念224

二、迎养的特征226

三、迎养的类型227

四、迎养与意思自治原则228

第四节 给养231

一、给养的概念231

二、给养的特征232

三、给养的类型233

四、金钱给养的担保235

五、现物给养的权限分配236

六、劳务给养的履行238

第五节 扶养方式的适用根据240

一、扶养方式的适用顺序240

二、确定扶养方式的一般根据242

第八章 扶养的变更第一节 扶养变更概述246

一、扶养变更的概念246

一、我国婚姻法有关扶养变更的规定247

第二节 扶养变更的比较分析247

二、扶养变更的制度价值247

二、其他立法例有关扶养变更的规定248

三、各国有关扶养变更规定的比较分析253

第三节 扶养程度的变更255

一、适用扶养程度变更的扶养方式255

二、扶养程度变更的事实根据256

三、扶养权利人扶养需要的变化258

四、扶养义务人经济能力的降低259

五、扶养义务人经济能力的增强261

六、扶养程度变更的程序263

七、扶养程度变更的追溯力264

八、额外开支265

第四节 扶养方式的变更268

一、扶养方式变更的种类268

二、扶养方式变更的根据269

三、扶养方式变更的程序272

四、两次变更的时间间隔272

第九章 扶养的消灭第一节 扶养消灭的含义275

一、扶养消灭的概念275

二、扶养消灭的制度价值276

第二节 扶养消灭的比较分析276

一、我国婚姻法有关扶养消灭的规定276

二、其他立法例有关扶养消灭的规定277

三、各国有关扶养消灭规定的比较分析283

第三节 当事人死亡导致的扶养消灭285

一、当事人死亡致扶养消灭概述285

二、权利人死亡前的扶养费请求权286

三、义务人的多余给付288

四、义务人死亡前的扶养费欠款289

五、义务人死亡后的扶养义务290

第四节 扶养要件消失导致的扶养消灭291

一、扶养要件消失致扶养消灭概述291

二、因权利人不再需要扶养导致扶养消灭前的扶养费欠款292

三、因扶养义务人丧失扶养能力致扶养消灭前的扶养费欠款294

第五节 身份关系消灭导致的扶养消灭295

一、身份关系消灭致扶养消灭概述295

二、继父母与生父母离婚后继父母子女的扶养义务296

三、收养关系的成立对生父母与出养子女扶养义务的影响298

第六节 权利人品行不端导致的扶养消灭298

一、权利人品行不端致扶养消灭概述298

二、权利人拒不履行或者逃避对义务人的扶养义务299

三、权利人消极地不履行对义务人在先的扶养义务300

四、权利人对义务人及其近亲属有严重的故意违法犯罪行为302

五、权利人的不名誉行为303

六、因品行不端导致扶养消灭的效力范围304

第七节 其他原因导致的扶养消灭305

一、其他原因导致扶养消灭概述305

二、扶养义务人的履行305

第十章 扶养的性质第一节 扶养与债307

一、探讨扶养与债之间关系的意义307

二、关于扶养与债关系的不同观点307

三、理论上的比较309

四、实践中的需要312

五、扶养与债的关系界定314

第二节 扶养请求权的专属性314

一、扶养请求权专属性的理论基础314

二、扶养请求权专属性的具体体现315

三、扶养请求权专属性的例外318

四、扶养请求权的抛弃319

第三节 扶养请求权与时效321

一、扶养请求权对诉讼时效的适用321

二、对过去的扶养325

第四节 无扶养义务而为的扶养327

一、无扶养义务而为的扶养概述327

二、几种无扶养义务而为的扶养328

第五节 第三人对扶养义务人的侵害334

一、第三人侵害扶养义务人对扶养关系的影响334

二、扶养权利人与侵权人的关系335

三、扶养权利人与次顺序扶养义务人的关系336

附录:民法典亲属编扶养章试拟338

参考文献346

后记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