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监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周玳主编;邹惠仙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2127X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监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环境监测的意义和作用1
1-2 环境监测的任务和特点1
一、环境监测的任务1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3
1-3 环境污染和环境污染物4
一、环境污染及其特点4
二、环境污染源6
三、环境污染物的性质8
1-4 环境监测技术概述9
一、化学物理监测9
二、生物监测11
1-5 环境保护标准12
一、环境保护标准的作用和制订原则12
二、环境标准的分类13
三、未列入标准的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估算15
复习题15
第二章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质量控制17
2-1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17
一、误差和术语解释17
二、离群数据的统计检验22
三、分析结果的表示与统计检验28
2-2 分析数据的回归处理和相关分析33
一、直线回归方程33
二、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34
三、回归线的精度和置信区间35
2-3 监测数据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36
2-4 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37
2-5 环境标准物质37
一、环境标准物质及其作用37
二、使用环境标准物质的注意事项39
2-6 分析质量控制39
一、实验室内分析质量的控制40
二、实验室间分析质量的控制49
复习题54
第三章 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57
3-1 环境样品采集的基本理论和要求57
3-2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58
一、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59
二、水样的采集方法60
三、水样的采集时间和频率61
四、水样保存的一般方法61
3-3 大气样品的采集63
一、污染物在大气中存在的状态63
二、大气污染物采样点的布设63
三、采样时间和频率65
四、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66
五、采样仪器71
3-4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72
一、污染土壤样品的采集72
二、土壤本底值测定样品的采集74
三、土壤样品的制备74
3-5 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74
一、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74
二、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75
3-6 其他样品的采集76
一、固体废弃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76
二、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77
三、降雨的采集77
3-7 环境样品的预处理77
一、水样的预处理77
二、固体样品的预处理78
三、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分离和富集80
复习题91
第四章 化学分析法93
一、重量分析法93
二、容量分析法95
三、应用举例96
复习题103
第五章 光学分析法104
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104
一、概述104
二、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05
三、分析仪器的类型和构造106
四、提高吸收光谱法准确度的途径110
五、吸收光谱法的应用117
5-2 红外光谱分析法122
一、概述122
二、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124
三、红外光谱仪及制样技术129
四、振动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32
五、定量及定性分析139
六、应用举例146
5-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147
一、概述147
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48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151
四、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干扰及其消除方法156
五、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157
5-4 荧光分析法161
一、概述161
二、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63
三、荧光强度的测量165
四、分子荧光定性定量分析方法166
五、荧光分析的应用166
5-5 化学发光法167
一、概述167
二、基本原理168
三、化学发光法的应用169
复习题174
第六章 电化学分析法178
6-1 极谱分析法178
一、概述178
二、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79
三、极谱定量分析方法181
四、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182
五、反向溶出伏安法184
6-2 电导分析法186
一、概述186
二、电导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86
三、电导的测量187
四、电导滴定188
五、电导测定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189
6-3 电位分析法190
一、概述190
二、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191
三、电位滴定法192
四、离子选择电极法192
复习题200
第七章 色谱分析法202
7-1 色谱分析简介202
一、经典柱层析202
二、纸色谱204
三、薄层层析205
7-2 气相色谱分析法206
一、概述206
二、气相色谱常用术语206
三、气相色谱仪209
四、气相色谱检测器210
五、气相色谱理论基础216
六、气相色谱分离条件选择218
七、气相色谱分析方法226
7-3 高效液相色谱231
一、概述231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232
三、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及原理234
四、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241
五、高效液相色谱的基本理论243
六、液相色谱分析方法243
7-4 色谱分离方法的选择243
7-5 色谱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举例246
一、经典柱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246
二、纸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246
三、薄层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247
四、气相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247
五、液相色谱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247
复习题252
第八章 质谱分析法255
8-1 概述255
8-2 质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56
8-3 质谱仪257
一、质谱仪的组成257
二、质谱仪的主要技术指标259
三、质谱表示方法261
8-4 质谱分析的基础261
一、有关质谱峰的概念261
二、分子离子峰与分子量的确定263
三、分子式的确定265
四、有机化合物的开裂及分子结构的确定268
8-5 质谱的定性分析277
8-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279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结构原理280
二、定性鉴定281
三、色谱—质谱数据的人工处理282
四、定量分析282
五、质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283
复习题283
第九章 流动注射分析287
一、概述287
二、流动注射分析的基本原理288
三、流动注射分析仪器289
四、流动注射技术291
五、流动注射分析的应用295
复习题296
第十章 中子活化分析法297
一、概述297
二、中子活化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97
三、活化分析的步骤299
四、中子活化分析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301
复习题302
第十一章 简易监测方法和现代监测技术303
11-1 简易监测方法303
一、检气管法304
二、试纸比色法和溶液快速法305
三、环炉技术306
11-2 连续自动分析310
一、概述310
二、大气污染物的连续自动分析310
三、水体中污染物的连续自动分析314
11-3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315
一、概述315
二、相关光谱及其应用316
三、红外遥感及其应用317
复习题318
第十二章 污染物形态分析319
一、污染物形态分析的意义319
二、污染物形态的分类方法320
三、天然水中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320
四、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326
五、大气中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328
六、金属元素的价态分析332
复习题335
第十三章 放射性污染监测336
13-1 概述336
一、放射性的种类336
二、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物的来源336
三、辐射线对生物的影响337
四、放射性监测338
13-2 放射性污染监测的基本原理338
一、放射性衰变的一般规律338
二、放射性测量339
13-3 放射性污染监测344
一、放射性样品的采集和制备345
二、放射性元素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345
三、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实例347
复习题350
第十四章 环境污染生物学监测与生物学评价351
14-1 生物监测与环境质量生物学评价概述351
一、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的概念351
二、生物监测和生物评价的特点352
三、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的任务353
14-2 水污染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354
一、指示生物法354
二、生物群落法359
三、生物指数法363
四、种类多样性指数365
五、水污染生物测试366
14-3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384
一、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384
二、大气污染植物监测方法390
复习题395
第十五章 环境噪声测量397
15-1 声音和噪声397
15-2 噪声的物理特性398
一、频率、声速和波长398
二、声压、声强和声功率400
三、级和分贝402
四、噪声的迭加403
15-3 人耳听觉特性与噪声评价量405
一、听阈与痛阈405
二、等响曲线与响度级406
三、噪声的基本评价量408
15-4 测量仪器415
一、声级计415
二、数字化测量仪器419
15-5 环境噪声的测量420
一、噪声容许标准420
二、测量程序423
三、背景噪声的影响423
四、公共噪声测量424
复习题429
主要参考文献432
热门推荐
- 2151288.html
- 192063.html
- 3087065.html
- 2969618.html
- 1948362.html
- 1811312.html
- 169712.html
- 3849260.html
- 941846.html
- 21884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2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5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4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7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0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43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3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0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3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8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