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义叙述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赵毅衡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7293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69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叙述学-符号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义叙述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广义叙述学的必要性1
二、符号学与叙述学4
三、叙述的定义5
四、叙述是否必须卷入人物8
五、“叙述转向”:叙述成为文科普遍对象12
六、伦理转向与叙述转向14
七、叙述与人的生存意义16
八、“新叙述学”如何到位17
第一部分 叙述的分类23
第一章 文本意向性23
一、作为分类原则的文本意向性23
二、模态25
三、语力28
四、模态—语力与文本30
五、叙述体裁分类34
第二章 演示类叙述37
一、演示类与记录类37
二、展示41
三、不可预测与即兴42
四、受述者参与43
五、非特有媒介45
第三章 心像叙述47
一、为什么梦是叙述47
二、梦的叙述者51
三、梦与想象53
第四章 意动类叙述57
一、普遍与特殊意动性57
二、意动叙述的形式特征60
三、意动叙述的本质62
第五章 纪实型与虚构型:双区隔64
一、虚构与纪实64
二、从风格区分二者的可能性65
三、用指称性区分二者的可能性68
四、叙述与“经验事实”的区隔72
五、虚构叙述的“二度区隔”76
六、虚构在什么意义上是“真实的”81
七、虚构—纪实何者为标出项86
第二部分 叙述的基本构筑方式91
第一章 叙述者91
一、广义叙述者的二象91
二、作者—叙述者人格合一:纪实型94
三、分裂式叙述者:记录类虚构叙述96
四、框架叙述者:演示类虚构叙述97
五、受述者主导:心像虚构叙述101
六、叙述者二象与区隔论103
第二章 二次叙述化106
一、叙述化,二次叙述化106
二、“还原”式二次叙述108
三、妥协式二次叙述110
四、创造式二次叙述112
五、还原优先与创造优先114
六、二次叙述的作用117
第三章 底本与述本119
一、术语的困扰119
二、几个述本能否共用一个底本122
三、情节究竟在哪里形成124
四、什么样的述本无底本126
五、符号双轴与叙述双层128
六、叙述在选择中产生131
七、底本里有哪些元素134
八、底本的边界与所谓“真实性”136
九、纪实型叙述有没有底本138
十、三层次论140
第三部分 时间与情节145
第一章 广义叙述时间145
一、时间的各种范畴145
二、被叙述时间147
三、叙述行为时间150
四、叙述内外时间间距155
五、二我差158
六、演示类叙述的时间162
第二章 情节诸问题165
一、情节与事件165
二、“可述性”与“叙述性”167
三、“否叙述”与“另叙述”170
四、情节选择的标准173
第三章 可能世界与三界通达176
一、可能世界理论与叙述学176
二、可能世界,不可能世界178
三、实在世界182
四、纪实型叙述的世界185
五、虚构世界186
六、虚构世界中的逻辑不可能189
七、通达与风格193
八、通达的社会意义195
第四章 情节的否定性推进动力198
一、“四句破”模式198
二、符号方阵的动态化201
三、否定推进的意义204
第四部分 叙述文本中的主体冲突211
第—章 “全文本”与普遍隐含作者211
一、文本的“合一性”211
二、叙述的伴随文本214
三、全文本218
四、普遍隐含作者220
第二章 叙述的“不可靠性”224
一、不可靠性的定义224
二、如何确定叙述者与隐含作者228
三、纪实型叙述会不可靠吗232
四、全局不可靠及其识别236
五、局部不可靠及其纠正239
第三章 叙述框架中的人格填充244
一、“第三人称叙述”如何会不可靠244
二、人格填充之一:评论与拒绝评论245
三、人格填充之二:次叙述者247
四、人格填充之三:视角与方位248
五、人格填充之四:人物251
六、抢话253
七、“抢镜”256
第四章 分层,跨层,回旋跨层262
一、叙述分层262
二、演示类叙述如何分层?266
三、演示类叙述分层中的时间问题271
四、嵌套273
五、跨层276
六、叙述悖论与自指悖论280
七、回旋跨层283
第五章 元叙述292
一、何为“元”292
二、纪实型叙述的元叙述化294
三、虚构型叙述文本的“元叙述化”296
四、当代文化与“元叙述”300
五、“犯框”:元叙述的共性308
六、“元叙述”与叙述理论309
七、元意识与中国思想312
附录:本书所用术语及人名中英对照表315
热门推荐
- 2596502.html
- 2445732.html
- 654477.html
- 3553599.html
- 328473.html
- 3861731.html
- 535329.html
- 159657.html
- 1684580.html
- 1344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1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1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4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4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0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2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68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6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46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