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下一代电信网的关键技术【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下一代电信网的关键技术
  • 龚双瑾,刘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3194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通信网-技术发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下一代电信网的关键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缩略语1

第1章下一代电信网的发展趋势14

1.1概述14

1.2下一代网络的主要特点14

1.3 ITU关于下一代网络NGN15

的研究概况15

1.4 ETSI对于NGN的研究18

情况18

1.4.1概况18

1.4.2 NGN的功能体系18

1.5 3GPP和3GPP2对于NGN21

的考虑21

1.6其他国家的NGN情况21

演进22

1.7我国电信网向NGN的22

第2章软交换24

2.1软交换在下一代网络中的24

位置24

2.2软交换的基本概念25

2.3软交换的组成和基本功25

能25

2.3.1软交换设备的基本功26

能26

2.3.2与数据/多媒体业务相关的功能27

2.3.3计费主要要求27

2.3.4操作、维护和管理方面的要求27

2.3.5接口要求28

2.3.6软交换可以提供的主要业务28

2.3.7协议要求29

2.4.1 中继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30

求30

2.4中继媒体网关MG的要30

2.4.2中继网关的主要功31

能31

2.5综合接入网关33

2.6综合接入设备IAD34

2.7信令网关34

2.7.1信令网关在下一代网中的地位34

2.7.2信令网网关的功能要35

求35

2.8软交换与其他网络的互通38

要求38

2.8.1 与PSTN的互通38

2.8.2与No.7信令网的互38

通38

互通39

2.8.3 NGN与H.323网的39

2.8.4与移动网的互通40

2.9软交换控制下的呼叫示40

例40

2.9.1 PSTN用户通过软交换40

网控制的呼叫示例40

2.9.2由接入网关发起的呼42

叫42

程44

2.9.3 IAD间的呼叫流44

2.9.4 SIP用户之间的呼45

叫45

2.9.5软交换与H.323的呼叫45

流程45

2.10国内外软交换试验情46

况46

2.11.1功能的成熟性47

存在的问题47

2.11软交换技术的成熟性和47

2.11.2协议的成熟性48

2.11.3信令网关的成熟48

性48

2.11.4软交换的组网方面49

成熟性49

2.11.5第三方提供业务方面49

的成熟性49

2.11.6软交换在移动方面的成熟性49

2.12 目前国内软交换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50

第3章下一代网络对业务提供的要求52

3.1基本要求52

3.2.2 PSTN/ISDN补充53

3.2.3智能网业务53

业务53

3.2.1基本业务53

3.2业务类型53

3.2.4多媒体增值业务55

第4章下一代网络提供业务的60

方式60

4.1 目前业务提供的方式60

4.1.1利用基础网络设备提供业务60

4.1.2利用本地业务平台提供业务60

4.1.3利用智能网方式提供业务61

4.1.4与ICP结合提供61

业务61

4.2智能网提供业务的方61

式61

4.2.1智能网业务的触发62

方式62

4.2.2固定智能网提供业务的方式63

4.2.3 GSM CAMEL67

4.2.4 CDMAWIN68

4.2.5综合智能网70

4.3 NGN业务与传统网络业务提供方式的比较71

4.3.1 NGN所提供的业务的特点71

4.3.2 NGN业务为运营商带来的好处72

4.3.3 NGN业务的成熟性和提供的步骤73

4.4 NGN业务提供的方式73

4.5 PARLAYAPI76

4.5.1概述76

4.5.2 PARLAY API在网络77

中的位置77

4.5.3 PARLAY定义的接78

口78

4.5.4 PARLAY API提供的78

业务78

特征79

4.5.5 PARLAY API提供79

的框架和业务能力79

第5章核心网的演进和发展趋84

势84

5.1核心网技术84

5.1.1从ATM到IP84

5.1.2从IP到IP+MPLS85

5.1.3 MPLS技术85

5.2核心网的QoS87

5.2.1尽力而为的IP核心87

网87

5.2.2 IP核心网QoS参88

数88

5.2.3 IP核心网性能测量89

方法89

5.2.4改善QoS的方法91

题94

5.2.5尚待研究的QoS问94

5.3核心网的安全性95

5.3.1概述95

5.3.2物理安全95

5.3.3信息安全95

5.3.4内部安全管理规范96

5.3.5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96

安全策略96

5.3.6网络层安全要求96

5.3.7 IP核心网安全服98

务98

5.3.8 IPSec协议99

6.1 IPv6的设计目标100

6.1.1提高可扩展性100

第6章IPv6协议簇100

6.1.2易于配置101

6.1.3安全性101

6.2 IPv6包格式101

6.2.1 IPv6地址101

6.2.2 IPv6头107

6.3 IPv6功能109

6.3.1 ICMPv6109

6.3.2邻居发现110

6.3.3 自动配置110

6.3.4路由112

6.3.5组播113

6.3.6服务质量113

展望114

7.1.1简述114

7.1.2下一代网络环境114

7.1移动网的发展架构114

演进114

第7章移动网的发展趋势和114

7.1.3长期的网络设计的关键目标115

7.1.4分组核心网络结构117

7.2移动网络的演进119

7.2.1 3GPP发展概况119

络121

7.2.2网络结构及核心网121

7.2.3移动软交换123

7.3不同移动网络的融合124

7.3.1标准融合的重要性和125

阶段性125

7.3.2标准融合的现状125

7.3.3全IP网络融合相关126

技术标准的发展126

7.4.1移动网业务分类128

7.4移动网中业务的提供方式128

和种类128

7.4.2多种业务引擎130

第8章接入网的演进138

8.1接入网的定义和定界138

8.2接入网的特点和功能138

8.2.1下一代网络接入网的功能138

8.2.2下一代网络的接入网的特点140

8.3在NGN中接入网主要采用140

的技术140

8.3.1综合接入媒体网关140

AMG技术140

8.3.2综合接入设备145

IAD145

8.3.3通信流程148

8.3.4 AMG/IAD的安全153

问题153

9.1产生的背景155

第9章ENUM简介155

9.2技术简介156

9.2.1 E.164编号体系156

9.2.2从电话号码到域名的映射规则158

9.2.3互联网DNS中存储电话号码域名相关信息的方式158

9.2.4典型的处理流程160

9.2.5 ENUM的实施将对传统电信网产生的影响168

9.2.6为支持ENUM需在互171

联网中建立的解析171

体系171

9.2.7 ENUM的实施中面临173

的安全问题173

9.2.8 ENUM的实施中面临174

的管理问题174

9.2.9建立ENUM管理机制177

的几种方案177

9.2.10 ENUM的应用180

9.2.11与ENUM相似的其他181

方案181

9.2.12 ENUM在网络互通中的作用与局限性183

9.3研究试验情况184

9.3.1标准化进展情况184

9.3.2 ENUM在国外的发展187

与试验情况187

9.3.3 ENUM相关问题的国际争论188

9.4未来的发展趋势188

9.5小结190

第10章下一代网络协议191

10.1概述191

10.2呼叫控制协议191

10.2.1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191

10.2.2基于SIP的呼叫控制协议203

10.3.1 H.248协议212

10.3媒体控制协议212

10.3.2 MGCP协议240

10.4会话描述协议(SDP)261

10.4.1概述261

10.4.2会话描述的一般262

格式262

10.4.3会话级描述格式263

10.4.4媒体级描述格式265

10.5 No.7信令网关的267

适配协议267

10.5.1概述267

10.5.2 MTP3用户适配层268

(M3UA)协议268

第11章光传送网技术313

11.1传送网概述313

11.2我国传送网的发展313

11.3.3高生存性315

11.3.2高速率大容量315

11.3下一代光传送网的315

11.3.1智能化315

特点315

11.3.4城域范围内技术的多样性316

11.3.5全光网的发展尚需316

时日316

11.4光传送网中的热点316

技术316

11.4.1 ASON技术316

11.4.2基于40Gb/S的DWDM322

技术322

11.4.3 RPR技术328

11.4.4 CWDM技术332

11.5小结335

参考文献3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