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原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Oliver Blanchard著;谢振环,陈正亮,江静仪,林慧菁译 著
- 出版社: 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483380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02页
- 文件大小:162MB
- 文件页数:7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PART 11
第1章 绪论1
1.1稀少性与机会成本2
1.2稀少性与生产可能曲线4
1.3经济体系的三个问题10
1.4经济学研究方法12
第2章 基础数学与图形概念21
2.1函数与图形22
2.2线性函数的斜率25
2.3曲线的斜率与切线29
2.4斜率的经济意义与全微分32
2.5两个自变数的函数33
2.6线上移动与线的移动34
2.7等值曲线的斜率与全微分36
第3章 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决定43
3.1市场需求44
3.2市场供给50
3.3市场价格与交易量的决定54
3.4比较静态分析56
3.5比较静态分析的应用61
第4章 弹性及其应用67
4.1弹性的定义68
4.2弹性的衡量公式69
4.3各类弹性介绍70
4.3.1价格需求弹性70
4.3.2交叉弹性74
4.3.3所得弹性75
4.4需求与供给弹性的应用76
第5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Ⅰ)83
5.1消费决策模型84
5.2消费者偏好:无异曲线86
5.3预算限制条件97
5.4消费者均衡104
第6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Ⅱ)109
6.1所得变动对消费决策的影响109
6.2价格变动、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112
6.3价格变动效果解剖115
6.4消费者福利水准的衡量120
6.5存在交易成本的消费决策模型122
6.6消费者均衡分析的应用123
第7章 要素市场的家计决策行为135
7.1劳动市场的家计决策模型137
7.2劳动供给曲线的导引140
7.3跨期消费决策模型145
7.4跨期消费决策行为147
7.4.1存在金融资本市场但不考虑人力资本投资的跨期消费决策148
7.4.2金融资本市场不存在但考虑人力资本投资的跨期消费决策153
7.4.3存在金融资本市场且考虑做人力资本投资下的跨期消费决策156
7.5要素市场家计决策行为的应用159
第8章 不确定情况下的家计决策行为169
8.1不确定情况下的家计决策模型170
8.1.1决策模型之目标函数171
8.1.2决策模型之预算限制条件172
8.1.3决策模型172
8.2主观偏好图形172
8.3不确定决策模型的应用175
第9章 生产193
9.1生产函数194
9.2短期生产函数194
9.3长期生产函数201
9.3.1线性生产函数205
9.3.2固定比例生产函数207
9.3.3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207
9.3.4固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208
第10章 生产成本215
10.1成本概念216
10.1.1会计、机会与经济成本216
10.1.2沉没成本217
10.2短期成本218
10.3长期成本223
10.4多产品厂商的生产成本229
10.5成本分析的应用231
第11章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决策行为239
11.1利润最大化240
11.2短期决策行为243
11.3厂商与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247
11.4短期生产者剩余249
11.5长期均衡250
11.6厂商在要素市场的决策行为253
第12章 公共政策分析257
12.1社会福利258
12.2价格上限管制259
12.3价格下限管制262
12.4租税与补贴264
12.5保证价格收购与休耕政策266
12.6进口关税与配额269
第13章 独卖与独买厂商275
13.1传统独卖厂商的决策行为276
13.2多处厂房独卖厂商的决策行为279
13.3独卖的社会成本281
13.4垄断力的衡量283
13.5独卖厂商的现代化定价行为284
13.5.1差别取价285
13.5.1两部定价290
13.6独买厂商的决策行为291
13.7双边独占的决策行为296
第14章 垄断性竞争与寡卖市场301
14.1垄断性竞争市场的厂商决策行为302
14.2数量设定寡卖模型303
14.3价格设定寡卖模型316
14.4产业经济分析318
第15章 外部性与公共财325
15.1外部性的定义与分类326
15.2外部性与市场失灵327
15.3政府部门对外部性的因应对策330
15.4公共财333
第16章 经济管制337
16.1经济管制的定义与分类338
16.2经济管制的形成原因340
16.3经济管制衍生的问题344
16.4管制政策的兴革347
PART 2351
第17章 总体经济学导论351
17.1总体经济学简介351
17.2总体经济学之重大议题354
17.3所得循环流与四大市场357
17.3.1商品与服务市场359
17.3.2生产要素市场363
17.3.3借贷市场365
17.3.4外汇市场368
17.3.5所得循环流370
17.4总体经济各章的介绍及关联372
17A.1374
17A.2利率与债券价格之负向关系381
第18章 产出与所得的衡量383
18.1国内生产毛额的定义384
18.2国内生产毛额之衡量386
18.2.1支出面法387
18.2.2所得面法391
18.2.3最终产出法392
18.3各项所得定义之关联性393
18.4实质与名目所得396
第19章 经济福利与所得分配403
19.1国内生产毛额衡量经济福利的缺失404
19.1.1休闲与人力成本405
19.1.2非市场经济活动406
19.1.3地下经济407
19.1.4产品品质的差异与新产品的引进407
19.1.5有害的副作用与经济不良物408
19.2绿色国民所得与国民生活指标409
19.3所得不均之衡量方法412
19.3.1 N等份差距倍数412
19.3.2洛伦兹曲线与吉尼系数413
19.4所得重分配的哲学417
19.4.1效用主义学派418
19.4.2自由主义学派419
19.4.3自由意志主义420
19.5对抗贫穷的政策421
19.5.1订定最低工资421
19.5.2福利制度422
19.5.3负所得税制422
19.5.4实物补贴423
第20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425
20.1通货膨胀426
20.1.1物价指数的建构426
20.1.2常用的物价指数428
20.1.3不同物价指数的差异与可能存在之衡量误差431
20.1.4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433
20.2失业434
20.2.1失业率434
20.2.2失业的类型435
20.3通货膨胀与总体变数间的关联性437
20.3.1实质利率与名目利率437
20.3.2通货膨胀与失业率440
20.3.3失业率与产出441
第21章 总合供需模型初论445
21.1总合供需曲线446
21.1.1总合需求曲线446
21.1.2总合供给曲线448
21.1.3市场均衡449
21.2总合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451
21.3总合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454
21.3.1长期总合供给曲线的移动454
21.3.2短期总合供给曲线的移动455
21.4预期的作用456
21.4.1被正确预期的变动457
21.4.2非预期变动的冲击效果457
第22章 凯因斯学派的论点467
22.1凯因斯的革命468
22.1.1古典学派观点468
22.1.2凯因斯学派观点469
22.2简单凯因斯模型470
22.3简单凯因斯模型的均衡473
22.3.1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474
22.3.2凯因斯模型均衡的图解475
23.2.3总合支出、产出、与就业478
22.4 AD/AS架构下的凯因斯模型479
22.5支出乘数482
附录22A.1485
第23章 财政政策487
23.1凯因斯学派主张的财政政策488
23.2挤出效果与挤入效果491
23.3新古典学派主张的财政政策493
23.4政府债务的影响496
22.4.1恣意减税的影响496
23.4.2负债对国内生产毛额比率500
23.4.3债务的产生与解决501
23.5台湾的财政问题与对策502
23.5.1我国的财政制度502
23.5.2我国的财政状况505
23.5.3现阶段的财政改革509
第24章 货币与银行体系513
24.1货币514
24.1.1货币的起源514
24.1.2货币的功能517
24.1.3货币数量的衡量518
24.2一般银行519
24.2.1银行资产负债表520
24.2.2银行的基本操作521
24.3货币创造522
24.4银行组织与货币工具524
24.4.1联邦准备制度简介525
24.4.2控制货币供给的方法526
24.5我国的中央银行527
第25章 现代金融市场533
25.1金融机构的功能533
25.1.1风险的仲介534
25.2金融市场的分类536
25.3资本市场538
25.3.1债券市场542
25.3.2股票市场544
25.3.3共同基金545
第26章 货币政策551
26.1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552
26.2货币政策的影响555
26.2.1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556
26.2.2货币政策对总合需求的影响557
26.3预期外的货币政策559
26.4长期下的货币政策563
26.4.1长期总合供需模型货币政策分析564
26.5美国的货币政策经验566
26.6我国央行货币成长目标区的设定568
第27章 景气循环与预期作用573
27.1景气循环574
27.2景气循环的指标578
27.3反循环政策582
27.2.1行动主义者的权衡性政策及困难之处583
27.2.2非行动主义者的无作为与作为586
27.4预期理论587
27.4.1适应预期假说588
27.4.2理性预期假说589
27.4.3适应预期假说与理性预期假说的总合供需模型590
27.5预期作用下的经济政策592
27.5.1引进预期理论的菲力普曲线592
27.5.2景气循环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598
第28章 经济成长603
28.1经济成长的重要性604
28.2经济成长的成因607
28.3基本经济成长模型610
28.3.1生产函数的要素611
28.3.2梭罗成长模型612
28.4制度与政策614
28.4.1财产权的保障与政治稳定614
28.4.2竞争市场615
28.4.3稳定的货币数量与物价616
28.4.4国际贸易与开放经济体系616
28.4.5开放的资本市场617
28.4.6高边际税率的避免618
28.5台湾的经济成长经验618
28.5.1台湾的经济发展阶段621
附录28A.1梭罗成长模型623
第29章 国际贸易629
29.1国际贸易的发展630
29.2国际贸易的形成631
29.3贸易利得与比较利益632
29.3.1比较利益与贸易所得:图解分析637
29.4国际贸易政策643
29.4.1关税的效果644
29.4.2限额与出口自动设限646
29.4.3反倾销税与平衡税648
29.5标准国际贸易模型649
第30章 国际金融655
30.1国际收支656
30.2外汇市场658
30.3造成汇率变动的因素663
30.3.1所得的改变663
30.3.2通货膨胀率的改变665
30.3.3利率的改变666
30.3.4投资环境的改变666
30.4物价、利率与汇率667
30.4.1购买力平价说667
30.4.2利率平价说669
30.5汇率制度672
30.5.1开放体系下的总合供需模型674
第31章 国际经贸组织与相关议题683
31.1世界重要贸易组织684
31.2区域贸易协定686
31.3国际重要金融机构688
31.4存在自由贸易障碍的缘由691
31.5常见谬误的国际经贸观点694
31.5.1对进口设限可以增加就业人口的谬误694
31.5.2与低工资国家自由贸易将压低先进国工资水准的谬误695
31.5.3贸易赤字是不好的,它代表国力的衰弱,甚至会造成经济衰退的谬误695
31.5.4双边贸易中的两国,其贸易收支应该平衡才符合公平原则的谬误696
附录31A.1欧元的产生698
热门推荐
- 3823118.html
- 2370699.html
- 3049693.html
- 2140520.html
- 1843292.html
- 3906064.html
- 3358707.html
- 2463324.html
- 257145.html
- 2502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0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3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3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5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2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4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81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9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