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通史 第3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教育通史 第3卷
  •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0192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9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604页
  • 主题词:教育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通史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七章 宋代的教育1

第一节 社会概况和文教政策1

一、社会概况1

二、文教政策5

第二节 官学教育12

一、三次兴学运动13

二、官学制度的完善22

三、官学教育的实施24

第三节 私学和蒙学32

一、私学教育的发展32

二、蒙养阶段的教学36

三、蒙学教材的编写39

第四节 书院制度46

一、书院的起源46

二、宋初的著名书院50

三、北宋书院的沉寂57

四、南宋书院的勃兴59

第五节 科举考试制度65

一、宋初科举考试制度的加强65

二、北宋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71

三、南宋科举制度的腐败78

第六节 胡瑗的教育思想82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82

二、苏湖教法86

第七节 张载的教育思想94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95

二、教育思想100

第八节 程颢、程颐的教育思想119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119

二、教育思想124

第九节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138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139

二、改革科举考试制度143

三、改革学校教育制度146

四、置经义局、撰《三经新义》151

五、教育理论主张154

第十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160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161

二、对当时学校和科举的批评172

三、教育阶段的划分和教育内容的安排175

四、道德教育的理论和经验178

五、教学思想和读书法185

第十一节 陆九渊的教育思想198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198

二、教育思想206

第十二节 陈亮、叶适的教育思想220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221

二、教育理论基础228

三、教育目的230

四、教育内容232

五、教育方法和学风235

第八章 辽、金、元的教育243

第一节 文教政策243

一、兴学设教以加速封建化的进程244

二、发展教育以促进民族大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246

三、重才养士以增强国力247

第二节 官学教育制度248

一、中央官学的发展249

二、地方官学的设立251

三、金、元之际的庙学252

四、官学的管理254

第三节 私学和书院259

一、辽、金、元的私学260

二、元代的书院267

第四节 辽、金、元的科举制度273

一、辽代的科举制度273

二、金代的科举制度276

三、元代的科举制度278

四、辽、金、元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与教育的关系282

第五节 完颜雍、元好问的教育思想285

一、完颜雍的教育思想285

二、元好问的教育思想289

第六节 耶律楚材的教育思想294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294

二、以儒治国、尊孔兴学296

三、以佛治心、修身养性298

第七节 许衡的教育思想301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301

二、传播理学教育理论305

三、道德教育思想308

四、教学思想311

第八节 吴澄的教育思想313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313

二、教育思想316

第九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的教育324

第一节 社会概况和文教政策324

一、社会概况324

二、文教政策328

第二节 官学教育340

一、国子监340

二、府、州、县学352

第三节 书院制度361

一、明清书院的发展361

二、东林书院366

三、诂经精舍和学海堂370

第四节 社学、义学和私学教育377

一、社学、义学和私学的发展377

二、蒙学的教材383

三、蒙学的教法387

四、蒙学的教师394

第五节 科举与八股取士394

一、科举定制的确立395

二、科举考试的内容、步骤和方法398

三、取士名额及其出路402

四、八股取士和八股文406

五、科举的作用和影响411

第六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414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415

二、“致良知”的学习论419

三、“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427

四、“随人分限所及”的施教原则430

五、“诱”、“导”、“讽”的儿童教育论432

第七节 王廷相的教育思想435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435

二、人性论与教育作用438

三、认识与知识441

四、学习与修养446

第八节 黄宗羲的教育思想451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452

二、揭露科举对教育的毒害455

三、“公其非是”的学校教育主张459

四、经史致用的实学教育内容465

五、以“学用一致”为中心的教育方法468

第九节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472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472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475

三、“习与性成”的教育作用论478

四、教学思想486

第十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500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500

二、培养“经世”人才505

三、“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教育内容508

四、以“习行”为主的教学法理论516

第十一节 戴震的教育思想525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525

二、培养理民治安的“贤才”528

三、“由词通道”的经学教育和科学教育530

四、“明理解蔽”的教学论532

五、“强恕去私”的道德教育论542

第十章 宋、元、明、清的科技教育550

第一节 宋、元的科技教育550

一、科技专科学校的完善551

二、私学科技教育的活跃557

三、理学家的科技教育活动559

四、艺徒制的发展563

五、科技教学的基本经验565

第二节 明、清的科技教育571

一、科技专科学校的缓慢发展和衰落571

二、“西学东渐”对科技教育的影响578

三、乾嘉学派的科技教育活动582

四、科技普及教育5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