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哲学教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翦伯赞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4343862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哲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前言 张传玺1
历史哲学教程3
序3
群众、领袖与历史(再版代序)8
一、绪论35
(一)历史科学的任务35
(二)历史科学之史的发展41
(三)历史科学的阶级性55
二、历史发展的合法则性60
(一)一般性与特殊性之辩证的统一60
(二)关于历史发展诸阶段的几个问题65
1. 亚细亚的生产方法65
2. 奴隶所有者社会问题71
3. 所谓“商业资本主义社会”77
(三)历史的“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的发展80
三、历史的关联性89
(一)怎样理解历史的关联性89
(二)历史发展中诸阶段的相续性95
(三)历史发展之外在诸矛盾及其影响作用100
(四)客观条件与主观创造之辩证的统一109
(五)从历史的关联性认识历史之全面的发展114
四、历史的实践性118
(一)从神学、玄学到实验主义的批判118
(二)史的唯物论者怎样认识这一问题124
(三)作为历史实践前提的人类与自然128
(四)是经济决定还是“理性”的体现?134
(五)历史的动因是人类的“意欲”吗?138
(六)历史哲学之反动的发展--从“道德论”到“暴力论”141
五、历史的适应性148
(一)下层基础与上层诸建筑之辩证的统一148
(二)适应于先阶级社会的经济构成之上层建筑诸形态155
(三)适应于奴隶所有者社会的经济构成之上层建筑诸形态157
(四)适应于封建社会的经济构成之上层建筑诸形态162
(五)适应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之上层建筑诸形态181
(六)适应于目前伟大的历史变革时代之上层建筑诸形态184
六、关于中国社会形势发展史问题193
(一)中国社会形势发展史问题之提出及其展开193
(二)社会形势的发展与历史的飞跃性196
(三)“历史的怀疑主义者”与中国的古史202
(四)对中国历史形势发展之各种不同的见解及其批判212
1. 胡适、顾颉刚等的见解及其批判213
2. 陶希圣的见解及其批判214
3. 李季的见解及其批判220
4. 郭沫若的见解及其批判223
5. 吕振羽的见解及其批判225
6. 佐野袈裟美的见解及其批判227
7. 留下来的几个问题与我的见解229
校勘后记237
附记240
附录243
评实验主义的中国历史观243
一、被杜威“牵着鼻子走了”243
二、历史是“百依百顺的女孩”吗245
三、关于“一点一滴的进步”248
四、所谓“祖孙的方法”250
五、“这正是抬高个人的重要”253
六、总结几句255
略论中国史研究258
一、一部二十四史从哪里读起258
二、看看大汉族以外的中国260
三、再看看中国以外的世界262
四、中国史没有奇迹,也不是西洋史的翻版264
五、注意客观的倾向,也不要忽略主观的创造266
六、不要看不起小所有者268
七、也要注意宗藩、外戚与宦官的活动270
八、在研究“内乱”时不要忘记了“外患”272
九、应该从文化中找反映,但不要被他们迷住275
怎样研究中国历史278
二292
关于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题292
一292
三295
四299
五302
关于打破王朝体系问题305
目前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315
一、古与今的问题315
二、历史必然性与个别历史人物的问题320
三、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问题325
四、理论与资料问题329
谈谈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结合问题--写在《北大史学集刊》之前333
从北大古典文献专业谈到古籍整理问题338
一、如何处理历史上的阶级关系345
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345
二、如何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48
三、如何处理历史上的国际关系350
四、怎样对待发展观点351
五、怎样对待全面观点353
六、人民群众与个别历史人物355
七、政治、经济与文化356
八、理论、史料与文章359
文与道363
史与论366
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371
一、史与论的问题373
二、政策与理论381
三、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384
四、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391
五、结论395
关于处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397
一、民族平等与汉族在历史上起主导作用问题397
二、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问题403
三、民族之间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411
四、历史上各族劳动人民的友好往来问题419
五、民族英雄问题422
巩固地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教学与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423
关于历史学的“三基”问题427
一、关于基本理论问题427
二、关于基本知识问题436
三、关于基本技能问题439
翦伯赞著述要目442
热门推荐
- 2342266.html
- 2800297.html
- 2597516.html
- 128660.html
- 3161939.html
- 633118.html
- 2719047.html
- 3003857.html
- 2386003.html
- 4419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9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2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9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59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60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9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3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63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8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8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