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战略与对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战略与对策
  • 丁元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1500814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战略与对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让梦想成真1

第一节 从一个真实的故事说起1

第二节 由故事引申出的问题4

第三节 怎样让梦想成真?8

第一章 社会体制的历史发展和逻辑演变10

第一节 社会体制及其意义10

一、界定社会体制的内涵和外延10

二、研究社会体制改革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11

三、透视社会体制的三个理论视角12

第二节 社会体制的历史发展13

一、中国社会体制的历史脉络13

二、当代世界主要社会体制20

第三节 当代社会体制的逻辑演变29

一、中国学者对于社会体制的探索29

二、其他国家学者对于社会体制的认识33

第二章 公共领域的历史发展与逻辑演进38

第一节 公共领域及其意义38

一、公共领域的内涵与外延38

二、对公共领域的不同理解39

三、公共领域与公共部门41

第二节 公共领域的理论解释42

一、利己主义的理论解释42

二、利他主义的理论解释45

三、公共权益的理论解释50

四、公共服务的理论解释51

五、公共领域的争论:效率与便利性53

第三节 公共领域的历史演进56

一、公共领域演进中的各种角色56

二、公共消费与公共就业61

三、公共服务扩张的国别和地区视角及相关制度65

第三章 社会体制中的利益格局与决策秩序85

第一节 利益格局在社会体制中的核心位置85

一、共同富裕问题的普遍性85

二、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难点和焦点88

第二节 创新分配方式的目标93

一、分配方式:连接经济体制与社会体制的扭结93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公平目标的重要制度设计94

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体制改革95

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创新供给模式98

五、影响分配方式的主要因素99

六、分配方式差异的制度性因素分析101

第三节 决策秩序在社会体制中的基础地位102

第四节 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平等问题108

第五节 基层的社会治理112

一、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理论112

二、国际上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中国传统114

三、政府创新与社会创新116

第四章 社会体制的社会生活内涵119

第一节 价值意义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119

一、作为生活共同体的社区:美国的启示120

二、作为共同体的社区的逻辑演变:从共同体到社区125

三、使社区建设的目标集中在塑造生活共同体上130

第二节 为什么志愿机制是可能的?140

一、志愿机制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模式141

二、志愿机制的人类本质特征是什么?144

三、志愿机制怎样才是可能的?147

第三节 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150

一、用心凝聚以共同价值为基础的共识150

二、凝聚社会共识153

第五章 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158

第一节 社会管理概念的理论、历史和国际视角158

一、社会管理概念的理论分析159

二、社会管理的历史考察164

第二节 社会管理的国际视角168

一、技术层面的社会管理168

二、社会的宏观管理169

三、社会的冲突管理169

第三节 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171

一、满足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是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基本制度安排172

二、扩大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是现代社会组织的重要功能174

三、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核心175

四、与市场机制联盟是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的重要趋势177

第四节 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179

一、科学判断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问题179

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与组织构架182

三、涉及群众根本利益问题的解决方式问题184

四、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185

第五节 社会管理创新的体制内涵186

一、社会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体制机制建设186

二、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190

第六节 创新社会管理的症结192

一、我们已经走到哪里,要到哪里去?192

二、政府相关部门在社会管理领域的职能定位195

三、中央和地方在社会领域的事权与财力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196

四、“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机制的破题197

五、流动人口户籍制度与财政体制和社会认同199

第七节 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探索200

一、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协调利益关系200

二、加强社会关爱,促进社会互助203

三、关注人民生活,夯实民生基础204

四、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现管理205

五、改革流动人口管理方式,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206

六、探索城乡社区治理模式,做实基层社会管理基础208

七、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激发社会活力209

八、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提升应急管理能力211

九、优化体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效率212

第六章 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214

第一节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214

一、提高全体社会成员沟通与融合能力215

二、提高各类社会管理主体的社会问题处置能力217

三、提高政府战略性社会管理能力220

第二节 寻求经济问题的社会解决方案223

一、走出历史的惯性:寻求多元选择223

二、经济问题的社会原因与经济问题的社会解决方案223

三、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发展基础226

四、满足所有人的全面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229

第三节 探索社会经营232

一、概念的提出:界定与背景232

二、社会经营的理论基础和历史依据233

三、社会经营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234

四、社会经营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启示239

第四节 提高在复杂环境中的决策能力241

一、越来越复杂的决策环境241

二、最好的决策是通过多方合作实现的245

三、真正的决策共同体一定是一个密切合作的群体248

第五节 提高社会政策的制定水平251

一、面对发展中的各种现实问题251

二、借鉴国际视角透视中国问题252

三、重视理论探究和综合分析的价值253

第七章 当代中国社会体制的改革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256

第一节 新的历史和逻辑起点256

一、国内外相关前沿问题256

二、强化社会力量在社会事务中的积极角色262

三、主要结论与深入讨论273

第二节 中国当代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基本要素275

一、“建立在合理利益和公正决策边界下公众参与”的当代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目标模式275

二、通过顶层设计和创新建立中国社会体制的“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制度环境276

三、通过“优化利益格局、再造微观主体、创新运行方式”建构中国社会体制的运行机制278

第三节 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与配套措施282

一、改革和创新现阶段收入分配的路径282

二、探索共同富裕的路径283

三、加强基层社会管理287

四、寻求社会共识289

五、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291

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