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挥麈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挥麈录
  • (宋)王明清撰;王松清点校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6322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笔记小说-小说集-中国-宋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挥麈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挥麈前录1

卷之一1

1 诞节立名自唐明皇千秋节始1

2 祖宗御像所在1

3 祖宗诞圣之地建寺赐名2

4 开基节名因孟若蒙乞置2

5 太祖诏修三代帝王祠庙配享所在3

6 本朝功臣配享4

7 高宗用人纳言皆有明见4

8 仁宗不以玉带为宝以人安为宝4

9 李和文其家书画皆冠世之宝5

10 以玉带为朝仪始于熙宁5

11 谥孔子为至圣文宣王5

12 郡国立学自元魏献文始5

13 东台西台立号所始5

14 崇政殿讲书肇于开宝6

15 本朝列圣潜藩升府6

16 英宗与令铄同年月日时生6

17 皇朝列圣搜访书籍6

18 士大夫家藏书多失于雠校7

19 绍兴帝后陵寝以欑宫为名7

20 徽宗永固陵为永祐7

卷之二8

21 祖宗重先代陵寝诏禁樵采8

22 欧阳文忠公以太子少师带观文殿学士致仕9

23 国朝侍从以上自有寄禄官9

24 旧制侍从致仕加赠四官9

25 翰林佩鱼自蒲传正始9

26 熙宁间始置在外宫观10

27 本朝官制分左右字沿革10

28 本朝宰相再为枢密使10

29 枢密使子弟皆补班行10

30 馆职编修不可令武臣提举10

31 密院承旨文武互用自王荆公始10

32 汤特进封庆国公上章不受10

33 州县官带学事系衔10

34 五朝俱立三相11

35 本朝宰相兼公师11

36 本朝三入相者六人11

37 本朝自外拜相者四人11

38 弟草兄麻国朝以来有两家11

39 国朝宰相享富贵耆寿者十人11

40 本朝名公多厄于六十六11

41 本朝宰相年少无逾范觉民张魏公11

42 宰相见子入政府惟曾宣靖一人12

43 本朝吕氏一家执七朝政12

44 本朝父子兄弟为宰执者二十余人12

45 韩奉常之妻可俪于唐之苗夫人12

46 钱氏富贵三百年相续前代未见12

47 古砚犀带皆王氏旧物13

48 本朝居政府在具庆下者十七人13

49 本朝状元登庸者六人13

50 本朝父子兄弟俱居翰苑13

51 雍孝闻三世俱以罪废13

52 本朝族望之盛14

53 建州浦城有四甲族14

54 浦城章氏登科题名15

卷之三16

55 蜀中大族犯高宗御名各易其姓16

56 三世探花郎16

57 钱氏一家盛事常占天台16

58 本朝苏蔡吕入相故事16

59 子孙当为祖父讳名16

60 本朝以遗逸起者二人16

61 国初取士极少无逾宣和之盛17

62 配享宣圣兖邹并列17

63 刘器之殿试取马巨济巨济不称门生17

64 薛叔器家有古关外侯印17

65 台吏杨涤丹阳李格藏多唐纶轴告命17

66 欧宋唐书不著文中子而李习之刘禹锡等载之甚详18

67 欧苏二公作文多避祖讳18

68 赐生辰器币至遣使命18

69 庆历赦书许文武官立家庙18

70 衣绯绿赐金紫19

71 本朝父子兄弟俱为状元有四家19

72 监司遇前宰执帅守处即入客位通谒19

73 张载贤者不当使鞠狱19

74 立法贵得中制19

75 太宗还西夏所献鹘20

76 朱绂自陈与奸人同姓名蔡元长大喜20

77 徐德占读诏声音之讹20

78 董彦远连征蔡居安瓜事果补外20

79 曾文肃梦衣绿谢恩20

80 虏主犀带磁盆20

81 建隆遗事词多诬谤21

82 张贤良应制科遇所著论中选21

83 久在馆中始呼学士21

84 高宗得尉拒敌故得南渡21

85 饮酒谈禅贵安自然22

86 国初吏部给出身兼说岁数形貌以防伪冒22

87 靖康追褒或有侥幸22

88 张文潜元带阁职22

89 李成因子觉为国博赠光禄寺22

卷之四24

90 王素同姓名者二李定同姓名者三24

91 心丧始于郭稹24

92 三泉县令许发贺表奏补24

93 张逸知蜀断政如神25

94 南朝沙合出宰相25

95 昔人重契义书札严分守25

96 王延德历叙使高昌行程所见25

97 王仲言弱龄见知于朱希真徐毅立二公27

98 郭熙画山水有名28

99 吕微仲安厚卿二公贤否28

100 姚令威得会稽石碑论海潮依附阴阳时刻28

自跋30

挥麈后录32

卷之一32

1 自汉哀帝以来历代加上皇帝尊号32

2 太祖兴王之兆35

3 滁州创端命殿崇奉太祖御容35

4 祖宗规抚宏远36

5 太祖藏弓弩于扬州郡治宣和间得用36

6 祖宗置公库以待过客欲使人无旅寓之叹36

7 太宗收用旧臣处之编修以役其心36

8 钱氏逢辰录言朝廷典故甚详36

9 章献太后命儒臣编书镂板禁中37

10 天圣中诏修三朝国史37

11 昭陵降诞之因37

12 神宗圣学非人所及37

13 神宗置封樁库以为开拓境土之资37

14 神宗诏史院赐筵史官就席赋诗37

15 录绍圣谤语与史院38

16 曾布等议复瑶华本末38

17 曾布奏事上深惮服42

18 徽宗好学潜心词艺42

19 徽宗初郊事迹42

20 程若英上言皆验43

21 邓洵武乞正选人官称43

22 政和中废毒药库并罢贡额44

23 靖康中邓善询随车驾次雍丘召县令计事44

24 编类元祐党人立碑刊石44

25 宰相枢密分合因革45

26 史官记事所因者有四47

27 自秦相擅政纪录不足传信47

28 太祖誓不杀大臣言官48

29 治平宰执进草熟状48

卷之二49

30 徽宗幸高宗幄次见金龙蜿蜒榻上49

31 高宗阅奏求其生路49

32 高宗兴王符瑞49

33 徽宗御制艮岳记命李质曹组为古赋并百咏诗及诏王安中赋诗49

34 近日官制紊乱62

35 欧阳文忠与刘邍父书问答入阁仪词63

36 吴缜著唐史纠缪五代史纂误之因64

37 皇王宝运录载黄巢王气一事欧阳文忠未曾见64

38 京官朝参差回纲舡乘归64

39 人不堪命皆去为盗64

40 宰相奏补于第止授九品京官自吕文穆始65

41 通判运判所举人数沿革65

42 磨勘进秩自孙何耿望建言始65

43 富文忠封还词头卢襄赞执奏不行65

44 张唐英述仁宗政要与嘉祐名臣传66

45 韩魏公章子厚为山陵使66

46 韩魏公出判相州不敢预闻国命吕吉父出守延安乞与枢密同奏事66

47 丞相吴冲卿忌郭逵成功其孙吴侔以左道伏诛66

48 新法之行施于天下独永康无和买67

49 邢和叔用章子厚语以答虏使67

50 吕氏为侍郎者三人俱有子孙为相67

51 邵尧夫讥富郑公肉食者鄙67

52 总管之总字但从手不从丝67

53 李涛李择常本出一族67

54 陈崇仪庙食事因68

55 唐宰相以宗室进者十三人如何史赞乃云七人68

卷之三69

56 熙宁以来宰相封国公69

57 蔡元道作官制旧典事有抵牾69

58 方轸论列蔡京章疏69

59 强渊明上景钟颂72

60 王寀为林灵素中伤与刘炳俱见诛72

61 刘康孙启崔贵妃夺王景彝故弟果报74

62 蔡元长不启印匣用印印复在匣74

63 张柔直劝蔡元长收拾人材以救丧乱74

64 解习除知河中府以箝口丧躯75

65 兰亭石刻既存而复失75

66 张达明报唐钦叟令衔命诛童贯75

67 冯楫雷观同为学官相排75

68 贺子忱李邈诈疾退避76

69 粘罕欲根刷玉牒名字赖秦中丞得免76

70 郑居中与蔡京交恶76

71 追赠范忠宣误作文正76

72 温禹弼与曾文肃相失77

73 苏东坡作陈公弼传77

卷之四78

74 徽宗燕赏元宵命王安中冯熙载进诗78

75 陈尧臣进退终始事迹80

76 靖康中黄时偁徐揆段光远三人上虏酋书81

77 张邦昌僭伪事迹84

78 夏人沮粘罕之气85

卷之五86

79 论熙宁以来谥法86

80 材人所畏者尉曹89

81 江氏令樊若水献下江南之策宋咸郑毅夫记其事甚详89

82 蜀孟昶上周世宗书90

83 国朝父子兄弟叔侄联名显著91

84 黄巢明马儿李顺皆能逃命于一时91

85 蔡伯俙以神童授官食禄七十五年93

86 张耆燕禁从诸公93

87 韩忠宪四子奏名礼部94

卷之六95

88 韩持国入仕首末95

89 王平为司理不阿旨以杀无辜95

90 李邯郸命诸子名95

91 司马温公人望所归95

92 温公不自矜伐96

93 王荆公死兆96

94 晏元献元厚之怒人犯父讳96

95 时君卿称王荆公于上前96

96 蔡持正之父黄裳戒其子必报陈氏96

97 王和父德政如神96

98 汪辅之就试自知登第97

99 滕元发因舍弟申与杨元素失眷97

100 苏东坡改王兵部滕元发行状为墓铭98

101 曾氏一门六人同榜及第98

102 冯京作主文取张芸叟置优等99

103 曾文肃荐王兵部居言路不就99

104 曾文肃为相首末99

105 中使宣押蔡卞为右丞100

106 夏人寇庆州老卒保其无他100

107 赵正夫与黄鲁直戏剧衔怨切骨100

108 林仲平二子立名100

109 苏东坡不肯写司马文正墓志100

110 欧阳观行状异同100

111 余行之结连外界罪状101

112 李端叔行状文章101

113 东坡杭州湖上会客103

114 昭灵侯行状首末103

115 曾文肃王大卿结为契家104

卷之七105

116 国朝以来自执政径登元台105

117 本朝先正御书碑额与御书阁名105

118 滕章敏访荆公临别赠言106

119 东坡知举时刘无言论效醉白堂记106

120 晁以道跋鱼枕冠颂106

121 曾文肃夫人招李子约母妻106

122 徐师川改陈虚中判语107

123 蔡元度与门下士观画壁107

124 扬康功使高丽107

125 方达源乞重修汴河短垣奏疏107

126 东坡舟次泗上108

127 建中士人与曾蔡启语两易108

128 曾文肃幐沙粥108

129 石豫言邹志完再窜及降复元祐人108

130 毛泽民和蔡元度鸳鸯诗108

131 钱昂轻童贯109

132 黄鲁直浯溪碑曾公衮不欲书姓名109

133 郭概善于择婿109

134 王庆曾不随曾国老济江乃免于难109

135 唐质肃公孙女识受釐殿名109

136 王岐公在翰苑命门生供经史对110

137 王兵部为尉验亲识弓手杀人110

138 米元章倚蔡元长凌大漕张励110

139 吕元直奏除李良辅名110

140 钟正甫治邹志完狱刘景鞠谢景思110

141 王氏书为陈元则所得111

142 叶少蕴书火于弁山李泰发藏书火于秦112

143 东坡在张厚之家再见徐君猷家姬为之感动112

144 童贯以承宣使乘狨坐由是为例112

145 赵谂伪号隆兴112

146 高俅本东坡小史113

卷之八114

147 陈举摘鲁直塔记贬宜州举复以进青蛇青钱罚俸114

148 王彦辅村里侍从114

149 范寥告张怀素变115

150 毕仲游杖张怀素115

151 蔡文饶馆李易115

152 李汉老为李涛五世孙115

153 李譓进万岁蟾蜍115

154 贾明仲治童贯第得谢逾数万缗116

155 曾空青极力照瞩陈莹中116

156 王宣赞召刘斯立而距李延年至兴狱累宾主116

157 王伦随李相至禁中自陈于殿下117

158 舍人草东坡复官制院吏教为结尾118

159 陈述并治郑良俱死而旅攒并室118

160 江子我不信卜者之言119

161 朱新仲代王彦昭致语用鲁公帖及柳词119

162 苏叔党不从贼胁通夕痛饮而卒119

163 苏叔党属李植于向伯恭119

164 蔡元长贬潭自叹失人心且作词以卒119

165 高宗擢用徐师川120

166 叶宗谔得妇人济江120

167 李元量魁天下121

卷之九122

168 王廷秀阅世录载明受之变甚备122

169 颖彦又记高宗幸海事125

170 高宗命王兵部撰楚州守将赵立死事传127

卷之十131

171 吴傅朋上殿高宗自谓九里松牌不如吴说131

172 王殏掩匿御府器玩服御131

173 高宗从王子裳言释苗刘卤掠妇女131

174 钱穆收复平江记131

175 秦会之修和盟胡铨上书除名张仲宗送行词削籍134

卷之十一137

176 孙仲益作墓碑137

177 徐康国傲忽触韩璜刘刚137

178 傅崧卿触二执政名137

179 范择善迁葬138

180 秦会之答李元老启138

181 御史希秦会之言罢镌汰滥赏138

182 王承可以名同偏旁缘秦会之诬罔以至侍从138

183 周葵言梁仲谟语泄去位139

184 秦会之使冯济川探高宗意139

185 方庭实强勉入广139

186 马子约梁扬祖因议断强盗罪不咸139

187 朱希真雪溪集序140

188 名家子知邵州希合秦会之按辛永宗籍其家140

189 解潜为韩世忠草奏配岭外140

190 荣茂世不受岳飞父子不轨之诉140

191 曾宏父小颦诵赤壁二赋141

192 高宗问陈桷141

193 秦会之以姚宏不签名卒以祈雨死大理狱中141

194 熊彦诗贺启142

195 钱遹迎拜臈寇痛毁时政为寇所杀142

196 李孝广以费乂试卷谤讪窜广南死其子病乂为祟142

197 方允迪以先得御注老子为毛达可所赏142

198 谭稹梁师成言早来玉音可畏143

199 孟富文为执政143

200 王庆曾畏秦会之不为显仁偿虏使金会之卒喜143

201 曾吉父答启144

202 孙立为盗得寿州钤辖印144

203 王公明为王原所疑145

204 秦师垣谓魏道弼莫胡思乱量145

205 陆农师145

挥麈第三录147

卷之一147

1 孝宗登真如寺钟楼147

2 高宗东狩四明日录147

3 刘希范责邹志完书151

4 娄陟明上高宗书153

5 吴处厚与蔡持正不和154

6 曾南丰辟陈无己邢和叔为实录检讨官156

卷之二157

7 龙眠三李157

8 宋惠直乐语157

9 九江碑工李仲宁不肯刊党籍姓名157

10 苏叔党善画窠石157

11 徽宗宣曾空青至行宫158

12 钱逊叔治宿州158

13 张夫人哭魏夫人诗158

14 刘季高谒詹安世158

15 秦会之陈议状159

16 王幼安草檄161

17 王禀徐微李邈忠义事迹162

18 吕张以勤王檄诸郡163

19 曾空青跋真草千字文略164

20 李夫人尽获群贼164

21 向伯恭徐端益忠义164

22 赵叔近守秀州165

卷之三166

23 刘廷黄大本朱弁行状166

24 高宗召见张九成167

25 吕元直赵元镇相排167

26 许志仁善戏谑167

27 靠背交椅自梁仲谟始167

28 曾空青辩谤录167

29 岳侯与王枢密葬地一同169

30 黄达如监察御史169

31 洪景伯试克敌弓铭169

32 郑亨仲节制尊严169

33 曹庭坚遭遇秦相170

34 建炎荆州遗事170

35 汤致远帅浙东171

36 陈师禹责降171

37 孟仁仲上表171

38 万俟元忠荐汪明远172

39 郑恭老上殿陈札子172

40 陈忠肃得罪秦师垣172

41 李泰发寓书秦相172

42 汪明远宣谕荆襄173

43 王权和州与虏接战173

44 胡昉夸诞174

45 汤进之封庆国公174

46 尤延之博物洽闻174

挥麈后录余话176

卷之一176

1 帝王自有真176

2 王荆公荐常秩176

3 任世初上书乞取燕云176

4 高宗却献烧金及药术176

5 叶梦得奏对圣语177

6 建炎符兆178

7 高宗幸台州祥符寺178

8 赵元镇责黄彦节178

9 沈之才引经被逐179

10 孝宗储祥179

11 绍兴中选择宗子179

12 张思廉言事多验179

13 祐陵与蔡元长赓歌179

14 蔡元长作太清楼特燕记181

15 蔡元长保和殿曲燕记延福宫曲燕记183

16 祐陵召东宫186

17 祖宗兵制名枢廷备检186

18 王文恭草制办下多时190

19 近世衣冠之盛190

20 蔡敏肃帅平凉作喜迁莺词190

21 东坡入翰林被旨191

22 富文忠上章自劾191

23 司天监亢瑛上奏192

24 曾文肃有寿词192

25 陈禾节义敢言192

26 林子忠野史193

27 黄庆基摘东坡语以为诋诬193

28 士林佳话193

29 景焕述野人闲话193

30 事有相类而祸福不侔194

31 王文穆荐同年尉194

32 东坡送章守湖州诗194

33 钱穆父行章子厚告词194

34 周美成再进汴都赋表195

35 词人蹈袭196

36 沈睿达书裙带词196

卷之二197

37 丁晋公端研197

38 王荆公集句诗197

39 周美成梦中得瑞鹤仙词197

40 周美成风流子词197

41 蔡元度燕曾文肃198

42 耿南仲席上不作诗198

43 张如莹与聂贲远王将明同官198

44 徐典乐制转调二郎神198

45 东坡记发冢小话199

46 艮岳奇石199

47 朱勔葬父199

48 风和尚知人休咎200

49 蔡攸曲燕禁中200

50 李邈换武200

51 詹坚老与李端初交代200

52 黄谦狡狯200

53 王履道咏梁师成赐第201

54 刘跛子知人祸福201

55 蔡元长令费孝先画卦影201

56 蔡元长建第钱塘201

57 胡宗哲陈举冰清玉润202

58 苏元老谢表202

59 李泰发谢表202

60 潭州天宁寺有平楚楼202

61 韦绚嘉话虚诞202

62 向子固维扬梦果应202

63 康倬诡易姓名203

64 王佾戏向宗厚203

65 宋毅叔医田登母203

66 王子亨医吐舌204

67 李氏医肠痈204

68 王定观服丹砂204

69 丁广服丹药205

70 秦会之还朝入相205

71 印行书籍自?丘俭始205

72 靖康议状乃马伸之文205

73 秦会之诋范觉民206

74 秦会之以秦熺为乞字206

75 王歧公复官206

76 杀帅蜀之职自王历始207

77 宗室入蜀自赵德夫始207

78 廉宣仲再居霅川207

79 秦会之擢张师言208

80 向伯恭奏补陈序208

81 王俊首岳侯状208

82 南都老盗自陈211

83 吕元直除马子约英州211

84 吴开莫俦窜逐211

85 国朝六曹尚书寄禄211

86 王兵部跋李伯时古器图语212

87 刘士祥奸利212

88 张彦实居西掖212

89 王仲言作慈宁殿赋212

90 相蔡元长题超览堂字216

91 林开相蔡元度子216

92 九江舟中盗铸钱216

93 赏心亭长短句216

94 张韩奏凯217

95 秦会之题跋郑德象217

96 甄保义贾机宜217

97 唐崔相国德政碑217

98 颜鲁公墨帖217

99 团石谶语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