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曾国藩点评历史人物 全新图文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曾国藩点评历史人物 全新图文版
  • 吴家凡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潮出版社
  • ISBN:780151752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历史人物-人物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曾国藩点评历史人物 全新图文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周文王 如耻之,莫若学文王姑事昆夷1

【事典】3

欲争天下,先得人才3

内修德政,积聚力量4

韬光养晦,卑己骄敌6

【曾公史鉴】8

姑事昆夷,保存实力8

周公 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9

【事典】11

周公助武王灭商兴周11

临危代政,东征平定叛乱12

恩威并施,臣服“殷顽民”14

分封诸侯,建立“宗法”体系15

制礼作乐,百代不易16

做人要有使命感18

【曾公史鉴】18

恩威并施学周公20

孔子 唯仲尼乃可等百世之王23

【事典】25

孔子好学成圣贤2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7

诲人不倦,全力培育接班人29

欲速则不达,凡事要专致30

【曾公史鉴】30

忠恕之道,终身警喻32

孟子 思夫人皆为各所证,为利所证,而尤为势所证。孟子能不为所摇,真豪杰之士35

【事典】37

弘扬儒学,宣传王道37

仁者爱人,君行仁政39

【曾公史鉴】40

追求天人合一,加强自我修养40

庄子 吾好读《庄子》,以其豁达足益人胸襟也43

千古《逍遥游》45

【事典】45

能容天下之大的逍遥境界47

无为才能无所不为48

【曾公史鉴】49

学者行文要阳刚雄奇49

用志不纷,做人做事要专精50

持盈保泰,修身养命51

伍子胥 以报怨而成烈丈夫55

忍辱负重,能成大事57

【事典】57

鞭尸解恨,替父兄报仇58

【曾公史鉴】60

刚柔相济,弓进弓退60

商鞅 赞最明允而深厚63

【事典】64

商鞅变法强秦64

“诚”为立本之志66

【曾公史鉴】66

王翦 言王翦之短,尤非事实69

【事典】70

秦国第一功臣70

【曾公史鉴】72

不要被人抓住把柄72

蒙恬 子长责其轻民力,可谓定论75

【事典】76

蒙恬轻民力,筑长城,修直道76

【曾公史鉴】78

成大事“民本”为先78

张良 惟良也,进忠有术,握算无遗81

【事典】83

从游侠到谋士83

助刘邦得天下85

身居高位,保全有术87

审清大事,因事而变89

【曾公史鉴】89

谨小慎微,功名宜平淡90

陈平 阴谋奇计91

【事典】92

捐金反间废功臣92

嫁祸于人,逼死范增93

瞒天过河解围荥阳95

分封韩信借刀杀人97

请君人瓮,韩信云梦就擒98

美女计解围白登99

【曾公史鉴】101

大丈夫不能“妇人之仁”101

周亚夫 君子师其刚而去其傲可耳103

【事典】105

细柳劳军,显其傲105

刚傲受愿106

人无刚无以自立108

【曾公史鉴】108

富贵常蹈危110

贾谊 《治安策》,气势最盛,事理最显113

【事典】115

居安思危《治安策》115

【曾公史鉴】119

弱国无外交119

司马迁 司马迁,文学之王都也121

毕身心血成《史记》12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25

史家之绝唱,文家之王都127

【曾公史鉴】128

为文,以司马迁为善128

以《史记》为鉴,齐家治国130

刘向 吾辈欲师其文章,先师其心术133

忠贞爱国,不屈从权贵135

【事典】135

崇尚德教,倡俭戒奢137

整理古籍,开创校雠学139

【曾公史鉴】141

做人要忠义141

惟崇俭方可治家治国143

马援 伏波将军马援,亦旷代英杰145

【事典】147

马援由事见人147

党派斗争,游刃有余149

【曾公史鉴】151

相人有术,广揽人才151

出言谨慎,管好下属152

为人要做真男子153

班固 余于古文,志在效法此人155

断代修史,《汉书》定规矩157

【事典】157

食足货通,重视经济的作用158

【曾公史鉴】161

生财有道,自筹军饷161

诸葛亮 古人绝大事业,恒以精心,敬慎而之163

【事典】165

诸葛亮隆中审势选刘备165

造势:准确定位,强化优势166

治蜀用重典167

用势:英雄举事,变化无方167

【曾公史鉴】169

审时度势,恃机而动169

乱世重典出功效170

郭子仪 成大功名者,千古一郭汾阳173

【事典】175

忠义无私平安史之乱175

拥重兵不割据176

不图虚名招实祸177

功高盖世,善始善终178

【曾公史鉴】179

尽忠报国,克己省身179

看淡虚名,减少猜忌181

李白 太白之豪、少陵之雄,龙标之逸183

【事典】185

天生我材必有用185

想象力是人生的创造之源188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190

【曾公史鉴】191

诗以言志,豁达胸襟191

杜甫 器识之深远,其可敬慕又十倍于文字也195

【事典】197

半生漂泊,壮志未抒197

见识高远,传唱不朽198

读闲适诗以养心199

【曾公史鉴】199

陆贽 纵横险阻,而不失其驰,何其神也203

【事典】205

谨慎事奉猜忌多疑的唐德宗205

清廉刻慎,不授人以柄206

以礼相待,亲密而不亲昵207

【曾公史鉴】208

宦途险恶,处事以明208

身居高位要操守廉洁209

韩愈 古人雄奇之文,以昌黎为第一211

【事典】213

文笔昌黎百世师213

勇于担当,复兴儒学214

“勇夺三军之帅”的书生215

【曾公史鉴】217

读书以韩愈为例相217

行文雄奇倔强,胸怀远大218

柳宗元 冲淡之趣,文境之高,不可及221

【事典】223

古文运动的旗手223

通达时变,不可因循守旧226

做官以爱民为第一要义227

【曾公史鉴】229

忠贞果敢,体恤民情229

养儿如养树230

范仲淹 范、韩可学而至也233

【事典】235

立大志,做实事235

以忠勇之气行新政23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37

【曾公史鉴】238

立志是成功的前提238

躬行实践,实处下手239

懦弱无刚为男儿大耻240

欧阳修 古之贤者,其志趣殊不愿以文人自命243

【事典】245

文学宗师,继往开来245

革弊救时,忠字报国248

【曾公史鉴】250

将刚直隐藏在阴柔之中250

司马光 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资治通鉴》253

【事典】255

书生难成政治家255

主张用德才兼备之才257

年老体衰难成大事259

编书篡史,资于治道260

【曾公史鉴】260

识人有术,不用薄相之人261

体弱年高,功身而退262

【事典】265

王安石 补救时艰,断非贫穷坐困所能为力265

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267

变法失败有原因268

【曾公史鉴】271

补救时艰,以富为先271

缓中求稳,欲速不达272

二程 稽经辨义,求肖于圣人之言275

【事典】277

锐然立志学圣人277

以圣人之道教化天下278

什么是“孔颜之乐”279

【曾公史鉴】281

不以俗世功名为重281

凡事“勤”为本282

苏轼 窃师东坡读书之意285

古今大才子中的“不幸儿”287

【事典】287

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288

【曾公史鉴】290

心胸宽广,宠辱不惊290

与人为善,取人为善292

知足常乐,平淡养身292

打仗亲兄弟294

黄庭坚 丈夫守身要倔强295

性格决定命运297

【事典】297

内刚外和的处世之道298

挟气带势,诗字如其人299

【曾公史鉴】300

硬骨头成大事300

目的是办成事301

以黄氏诗字为学302

戚继光 仿戚元敬氏成法,以备不时之卫305

重起炉灶,培养“戚家军”307

【事典】307

背靠大树,能屈能伸309

【曾公史鉴】311

打仗一定用精兵311

顾炎武 国朝儒林之传,昆山顾氏居首313

【事典】315

经世致用做学问315

以实学办实事315

朝闻道夕可死矣317

【通鉴】317

不能做俗儒318

王夫之 硕德贞隐,皆秉刚直之性321

【事典】323

名节是人生的关键323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324

薄空谈,重实学325

君子当自强不息326

【曾公史鉴】326

惺惺相惜,刊刻船山遗书328

张英 张公之书,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331

【事典】332

赐居紫禁城的第一位汉官332

始终敬慎,才能通行无阻334

科弟世家,四世为官335

鉴“三泽”,齐家治国337

【曾公史鉴】337

万事不可强求338

刘墉 合雄奇于淡远之中,尤为可贵341

【事典】343

“天下第一家”之谜343

宫场传奇,父子宰相344

七起七落,百变人生348

【曾公史鉴】350

做人做宫要“藏锋敛迹”3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