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欺诈与公司治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欺诈与公司治理
  • 杨丹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ISBN:978754730896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研究-中国;上市公司-企业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欺诈与公司治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财务报告欺诈理论与实证研究1

1.1 财务报告欺诈相关概念2

1.2 财务报告欺诈与盈余管理5

1.3 财务报告欺诈理论研究9

1.3.1 欺诈三角理论9

1.3.2 GONE理论10

1.3.3 冰山理论11

1.3.4 欺诈风险因素理论12

1.3.5 “圈钱”理论13

1.3.6 委托代理理论13

1.4 财务报告欺诈的构成要素14

1.4.1 “谁”参与了财务报告欺诈14

1.4.2 财务报告欺诈使用“什么”手段15

1.4.3 “为什么”会发生财务报告欺诈17

1.4.4 “何时”与“何地”容易发生财务报告欺诈19

1.5 财务报告欺诈公司的典型特征21

1.6 审计领域财务报告欺诈公司的“红旗标志”24

1.7 财务报告欺诈与公司治理29

1.8 财务报告欺诈的外部监督与规制31

1.8.1 美国Treadway委员会32

1.8.2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33

1.8.3 美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SEC)34

1.8.4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35

1.9 既有研究的不足37

第2章 财务报告欺诈与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39

2.1 理论框架的概述39

2.2 欺诈行为人特征与财务报告欺诈40

2.2.1 行为人的内在本质41

2.2.2 行为人的外在刺激或约束42

2.3 会计信息特征与财务报告欺诈44

2.3.1 会计信息的特征45

2.3.2 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47

2.4 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报告欺诈49

2.4.1 公司治理的定义49

2.4.2 中国与欧美国家公司治理结构比较51

2.4.3 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欺诈的模型分析54

2.4.4 股东大会与财务报告欺诈56

2.4.5 董事会与财务报告欺诈60

2.4.6 审计委员会与财务报告欺诈63

2.4.7 监事会与财务报告欺诈64

2.4.8 高管人员与财务报告欺诈66

2.4.9 外部审计师与财务报告欺诈68

2.4.10 监管者与财务报告欺诈72

第3章 实证分析的研究设计74

3.1 实证研究方法74

3.2 研究变量的确定77

3.3 研究样本的选择79

3.4 数据收集81

第4章 财务报告欺诈公司的特征描述82

4.1 时间性特征的描述性统计82

4.2 行业特征的描述性统计86

4.3 欺诈手段的描述性统计90

4.4 欺诈金额的描述性统计92

4.5 欺诈行为人特征的描述性统计94

4.6 欺诈影响的描述性统计95

第5章 财务报告欺诈与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97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97

5.1.1 股权集中度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97

5.1.2 股权类型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98

5.2 研究模型99

5.3 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102

5.3.1 样本组间方差分析102

5.3.2 全样本回归分析106

5.4 小结110

第6章 财务报告欺诈与董事会特征的实证分析111

6.1 研究假设的提出111

6.1.1 董事会规模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111

6.1.2 董事持股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112

6.1.3 董事长变更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112

6.1.4 董事会独立性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113

6.1.5 独立董事比例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114

6.2 研究模型114

6.3 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115

6.3.1 样本组间方差分析115

6.3.2 全样本回归分析120

6.4 小结124

第7章 财务报告欺诈与审计委员会特征的实证分析125

7.1 研究假设的提出125

7.2 研究模型126

7.3 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127

7.3.1 样本组间方差分析127

7.3.2 全样本回归分析129

7.4 小结132

第8章 财务报告欺诈与监事会特征的实证分析134

8.1 研究假设的提出134

8.1.1 监事会规模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134

8.1.2 监事持股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135

8.2 研究模型135

8.3 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136

8.3.1 样本组间方差分析136

8.3.2 全样本回归分析139

8.4 小结141

第9章 财务报告欺诈与高管特征的实证分析143

9.1 研究假设的提143

9.1.1 高管持股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143

9.1.2 高管变更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145

9.2 研究模型145

9.3 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146

9.3.1 样本组间方差分析146

9.3.2 全样本回归分析149

9.4 小结151

第10章 财务报告欺诈与外部审计师的实证分析153

10.1 研究假设的提出153

10.1.1 审计独立性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153

10.1.2 审计质量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155

10.2 研究模型155

10.3 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156

10.3.1 样本组间方差分析156

10.3.2 全样本回归分析160

10.4 小结164

第11章 财务报告欺诈与监管要求的实证分析165

11.1 研究假设的提出165

11.1.1 规避证券市场监管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165

11.1.2 对监管要求熟悉程度对财务报告欺诈的影响167

11.2 研究模型167

11.3 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168

11.3.1 样本组间方差分析168

11.3.2 全样本回归分析171

11.4 小结174

第12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176

12.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176

12.1.1 财务报告欺诈与股权结构的关系176

12.1.2 财务报告欺诈与董事会特征的关系177

12.1.3 财务报告欺诈与审计委员会特征的关系178

12.1.4 财务报告欺诈与监事会特征的关系178

12.1.5 财务报告欺诈与高管特征的关系179

12.1.6 财务报告欺诈与外部审计师特征的关系180

12.1.7 财务报告欺诈与监管要求的关系181

12.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182

参考文献184

后记2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