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理海洋学导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物理海洋学导论
  • George L.Pickard,William J.Emery原著;范光龙译;国立编译馆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山堂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理海洋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简介1

第二章 海洋尺度、形状和海底物质5

2.1 尺度5

2.2 海底尺度7

2.21 比例尺7

2.22 海岸8

2.23 大陆棚9

2.24 大陆斜和大陆隆起9

2.25 深海海底和测深9

2.26 海槛10

2.3 海底物质11

第三章 海水的物理性质13

3.1 字汇13

3.2 纯水的性质14

3.3 盐度和导电度14

3.4 温度17

3.5 密度17

3.51 密度单位17

3.52 盐度与温度对密度之影响18

3.53 压力对密度的影响20

3.54 比容及偏差20

3.55 密度和比容偏差表22

3.6 其他性质23

3.7 海中声音23

3.8 海中光线26

3.9 海中颜色30

第四章 海水的一般特性33

4.1 简介33

4.11 一般概况33

4.12 资料收集和分析34

4.13 一般统计及地区描述35

4.2 密度分布35

4.21 表面海水的分布35

4.22 次层海水密度和密度跃层36

4.23 静态稳定性37

4.24 海水密度的地理分布38

4.3 温度分布39

4.31 表面温度39

4.32 上层海水及温跃层39

4.33 上层水温的时间变化43

4.34 深海海水,位温46

4.4 盐度分布50

4.41 表面盐度50

4.42 上层海水的盐度51

4.43 深层海水的盐度52

4.44 盐度的时间变化52

4.5 溶氧量的分布53

4.6 其他水流追踪剂54

第五章 海洋的海水、塩及热平衡57

5.1 容量守恒原理57

5.2 盐量守恒原理59

5.21 原理59

5.22 应用守恒原理的两个实例60

5.221 地中海60

5.222 黑海61

5.3 热能守恒,热量平衡62

5.31 热量平衡项目62

5.32 长、短波辐射,幅射原理65

5.33 短波幅射Qs65

5.331 入射之太阳辐射65

5.332 大气吸收、太阳高度、云等之影响66

5.333 随空间及时间的变化69

5.34 长波辐射Qb69

5.341 决定的因素69

5.342 随时间及空间的变化71

5.343 云的影响71

5.344 冰及雪的影响72

5.35 热传导Qh72

5.351 涡漩传导72

5.352 对流74

5.36 蒸发Qe74

5.361 锅子法74

5.362 流动法75

5.363 热量平衡法,博文比例77

5.37 热量平衡项的地理分布78

5.371 太平洋78

5.372 大西洋82

5.373 全球海洋,北半球82

5.374 大范围研究热量平衡的计划84

第六章 仪器及测量方法87

6.1 简介87

6.2 仪器88

6.21 绞盘、钢丝等88

6.22 深度测量88

6.23 海流测量90

6.231 拉格朗日法90

6.232 欧拉法,螺旋桨式的仪器97

6.233 欧拉法,非螺旋桨式的仪器99

6.234 海流仪等的安装101

6.235 平衡方法和动力地形103

6.24 海水性质110

6.241 海水采样瓶110

6.242 密度测量111

6.243 盐度测量112

6.244 温度测量114

6.25 投弃式仪器116

6.26 辐射测量116

6.27 工作台117

6.271 海洋和空中117

6.272 遥感、人造卫星120

6.28 海水年龄122

6.3 图形资料124

6.31 空间变化,剖面与断面124

6.311 垂直方向124

6.312 水平方向125

6.32 时间的变化125

6.321 时间序列的图125

6.322 海流资料图127

6.33 等熵分析128

6.34 特徵图129

6.341 两项特徵图,T-S和T-O2129

6.342 核心法132

6.343 三项特徵图,T-S-V和T-S-T133

6.35 结论139

第七章 海洋环琉及水团141

7.1 简介141

7.11 温盐环流141

7.12 风生环流143

7.13 环流和水团144

7.2 南大洋146

7.21 南大洋的分区146

7.22 南大洋环流149

7.23 南大洋水团150

7.231 南极海区150

7.232 亚南极海区151

7.3 大西洋154

7.31 整体大西洋154

7.32 南大西洋154

7.321 南大西洋环流154

7.322 南大西洋海水运送量156

7.33 北大西洋环流:一般概况157

7.331 湾流系统158

7.332 湾流的海水运送量161

7.333 湾流的温度和盐度分布162

7.334 湾流水环和海洋涡漩164

7.34 赤道大西洋环流167

7.35 大西洋水团167

7.351 大西洋上层海水168

7.352 大西洋深层水团及环流169

7.353 大西洋次层海水的T-S特徵175

7.354 混合的动力180

7.4 北大西洋之邻近海洋181

7.41 地中海181

7.42 黑海184

7.43 波罗的海185

7.44 挪威海和格陵兰海185

7.45 拉布拉多海,巴芬湾和哈得逊湾188

7.46 邻近海洋,流入和流出特徵190

7.5 北极海192

7.51 北极海:上层环流192

7.52 北极海水团193

7.521 北极海水194

7.522 大西洋海水196

7.523 底层海水197

7.53 北极海的平衡198

7.54 海上的冰199

7.541 海冰的性质199

7.542 海冰的分布201

7.543 冰山202

7.6 太平洋203

7.61 太平洋环流203

7.611 太平洋:赤道环流203

7.612 太平洋:赤道潜流207

7.613 海流系统的辐合和辐散212

7.62 北太平洋环流214

7.621 北太平洋环流和黑潮215

7.63 南太平洋环流217

7.64 东界海流;秘鲁海流和埃尔宁诺218

7.65 太平洋水团220

7.651 太平洋上层海水221

7.652 太平洋深层水226

7.7 印度洋228

7.71 印度洋环流228

7.72 印度洋水团231

7.8 红海和波斯湾232

第八章 沿岸海洋学235

8.1 简介235

8.2 沿岸上升流238

8.3 河口240

8.31 河口型态241

8.32 河口环流244

第九章 将来的一些研究方向247

参考文献254

进一步阅读的建议254

本书引用的参考文章256

索引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