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中古礼律宗论 法文化的定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中古礼律宗论 法文化的定型
  • 高明士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255525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00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5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中古礼律宗论 法文化的定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中国中古的礼律——儒学的实践1

上篇 中古礼律的法制化11

第一章 中古时期的制礼11

前言11

第一节 先秦礼说三义12

第二节 中古时期的制礼16

结语22

第二章 法文化的定型——礼主刑辅原则的确立27

前言27

第一节 法文化的定型——从礼刑合一到礼主刑辅28

第二节 法文化定型的特质32

一、以律典正秩序而大备于唐律33

二、则天应时立法设刑43

三、法典的伦理化49

四、民族和谐的法理化55

结语59

第三章 东亚传统法文化的理想境界——「平」63

前言63

第一节 礼的身分差序64

第二节 「(唐律)出入得古今之平。」68

第三节 从法文化释「平」74

一、「平」字释义74

二、法文化中「平」的境界75

第四节 「平」在东亚传统政法的运用79

结语82

第四章 中古皇家宗庙的祭祀礼仪——礼律的考察85

前言——研究史与课题85

第一节 从礼制上探讨宗庙祭祀的意义87

一、庙数问题88

二、祭礼问题89

三、宗庙祭祀的意义110

第二节 从法制上探讨宗庙祭祀的意义118

结语122

第五章 唐代礼律规范下的妇女地位——以武则天时期为例137

前言137

第一节 武则天对提高妇女地位的作为138

一、关于高宗封禅泰山降禅礼以皇后为亚献、越国太妃为终献140

二、关于洛阳妇女参观明堂144

三、关于「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145

四、其他礼仪151

第二节 律令规定下的妇女地位154

结语160

第六章 义合与义绝——兼论唐朝律令的非血缘法制秩序163

前言——唐朝律令完成人伦秩序法制化163

第一节 义合关系的法制化——建立非血缘关系的人伦秩序165

一、何谓义合?165

二、义合类型探讨165

第二节 义绝关系的法制化——终止非血缘关系的人伦秩序174

第三节 义合与义绝在法制上的意义176

结语176

中篇 隋唐礼制的探讨181

第七章 隋文帝时代的制礼作乐181

前言181

第一节 代周建隋时期182

一、改正服色、冠冕、舆辇之制183

二、制定开皇礼185

三、作乐189

第二节 平陈以后192

一、作乐192

二、修定仁寿礼194

第三节 隋文帝「不悦学、不知乐」质疑——有关隋代立国政策的辨正198

一、问题所在198

二、关于「不悦学」199

三、关于「不知乐」203

结语213

第八章 隋炀帝时代的制礼作乐217

前言217

第一节 制礼217

一、舆服制220

二、七庙制223

第二节 作乐225

结语228

第九章 从唐武德到贞观礼的成立231

前言231

第一节 从令典到礼典232

第二节 序例礼的变迁235

一、三祀礼236

二、卤簿制238

三、衣服制239

四、祀天神、祭地只242

五、祭宗庙250

六、释奠礼253

七、乐的变迁259

结语267

第十章 唐代敦煌官方的祭祀礼仪271

前言271

第一节 国家礼仪概要272

一、中央祭祀礼仪272

二、州县官主祭祀礼仪276

第二节 敦煌政府的祭祀礼仪277

一、藉田、社稷之祀278

二、风伯、雨师、雷师之祀290

结语307

下篇 隋唐法制的探讨313

第十一章 唐律研究及其问题313

前言313

第一节 唐律诸问题315

一、唐律的渊源问题315

二、唐律是否为罪刑法定?316

三、《唐律疏议》制作年代问题318

四、唐律及令格式等篇目研究320

五、特定法制问题研究323

第二节 法律思想问题325

附述:《唐六典》的性质与施行问题329

结语333

第十二章 唐律中的家与家长责任335

前言——家长、尊长与责任335

第一节 家长的责任341

一、祭祀祖先的义务342

二、教养子孙的义务344

三、申告户口的义务345

四、输纳租税的义务348

五、主婚权与责任349

第二节 家人共犯止坐尊长351

第三节 家父长与家、国家、家天下的关系357

一、「家」是国家统治下的基本单位357

二、家长对家内成员有专制权361

结语362

第十三章 关于《贞观律》中的捕亡、断狱两律问题365

前言——问题所在365

第一节 《旧唐书·刑法志》太宗朝纪事367

第二节 关于敦煌文书的唐律捕亡律残卷375

结语379

第十四章 唐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残卷若干问题383

前言——研究史及其课题383

第一节 唐「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残卷」名称商榷388

一、令卷第六宜曰东宫王府职员390

二、「三师三公府」与「三师三公」问题396

第二节 试释S.3375的读经规定399

一、考试项目及其考试办法400

二、考试资格与学馆推定——记室、功曹与崇文馆408

结语413

第十五章 「天圣令学」与唐宋变革415

前言——明钞本《天圣令》简介415

一、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所揭载《天圣令》篇目内容与明钞本是否同一祖本?417

二、藉由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所揭载《天圣令》篇目内容仍可推测明钞本《天圣令》残卷遗失部分篇目418

第一节 所谓「唐宋变革」421

第二节 「唐宋变革」说的下限423

一、《天圣令》、《天圣编敕》、《附令敕》与「唐宋变革」的下限424

二、从《天圣令》残卷探讨「唐宋变革」下限举隅430

结语——「天圣令学」的开拓438

第十六章 关于唐代《法例》书441

前言441

第一节 所谓法例441

第二节 关于《法例》书444

第三节 日本《令集解》所见《法例》实例448

结语453

结论455

附录457

一 台湾近五十年来(1961~2008)大学文学院「法史学」研究趋势——以硕博士论文为分析对象457

二 《中国中古礼律综论》原刊论文目录477

人名索引479

名词索引4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