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理论与技术方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理论与技术方法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9760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34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550页
  • 主题词:地质-自然灾害-灾害防治-信息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理论与技术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及总体设计1

第一节 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1

一、编制总体规划的重要性1

二、总体规划编制3

第二节 总体设计4

一、系统分析4

二、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22

三、总体设计编制23

第三节 小结35

第二章 网络系统及基础设施建设37

第一节 网络系统建设37

一、网络系统设计原则及建设内容37

二、网络系统组成41

三、局域网建设42

四、综合布线系统建设50

五、监测数据传输网络建设51

六、广域网建设53

七、网络安全产品部署57

八、冗灾备份系统建设57

九、网络应用服务57

十、网络管理58

第二节 软件支撑平台建设61

一、软件支撑平台组成61

二、系统常用的支撑软件62

第三节 机房建设67

一、机房设计要素67

二、机房建设要求68

三、机房建设内容69

四、机房环境监控子系统建设74

第四节 网络系统集成及网络工程测试与验收76

一、网络系统集成76

二、网络工程测试76

三、网络工程验收77

第五节 应急通信平台建设78

一、应急通信平台组网方案78

二、应急通信平台组成79

三、无人机的应用87

四、飞艇的应用89

五、应急通信平台建设91

第六节 基础设施管理子系统建设93

第七节 小结94

第三章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95

第一节 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95

一、基础设施类标准规范95

二、数据资源类标准规范96

三、应用开发类标准规范96

四、信息安全类标准规范96

五、信息化建设管理类标准规范97

六、专项标准规范97

第二节 元数据及数据字典97

一、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98

二、地质灾害防治元数据99

三、数据字典105

第三节 信息数据代码106

一、地质灾害防治名词术语代码107

二、标准规范代码108

三、地质灾害防治数据分类代码108

四、数据实体及数据表字段代码110

五、其他信息数据代码110

第四节 地质灾害防治数据库建库标准110

一、空间数据库建库标准110

二、属性数据库建库标准113

第五节 系统开发及集成规范115

一、地质灾害防治应用系统开发规范115

二、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集成规范116

第六节 信息化标准管理子系统116

一、标准规范管理模块116

二、元数据(数据字典)管理模块118

第七节 小结120

第四章 数据体系建设122

第一节 数据体系结构及数据模型122

一、数据体系概念模型122

二、数据体系结构124

三、数据模型125

第二节 数据采集系统130

一、单机版数据采集系列130

二、基础地理及专题空间数据采集子系统143

三、网络版数据采集子系统146

第三节 数据中心建设148

一、数据中心架构148

二、基础数据库及管理子系统建设150

三、操作数据库及管理子系统建设158

四、数据仓库及管理子系统建设167

第四节 数据更新及数据交换子系统建设191

一、数据更新模块191

二、数据汇交模块191

三、数据交换模块191

四、数据流动日志管理模块192

第五节 数据质量控制192

一、数据质量保障体系193

二、数据采集质量控制199

三、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建设204

第六节 数据体系管理系统建设205

第七节 小结206

第五章 信息服务体系建设208

第一节 地质灾害防治信息服务需求208

一、综合决策服务208

二、业务管理与决策支持服务210

三、公共信息服务210

四、系统管理服务211

第二节 信息服务体系结构212

一、信息服务体系的功能212

二、地质灾害防治信息服务体系结构213

第三节 SOA服务平台213

一、SOA服务平台特点214

二、SOA服务模型215

三、SOA平台工作流程215

四、SOA平台的实现217

第四节 基于SOA地质灾害防治信息服务平台建设219

一、SOA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219

二、基于SOA地质灾害防治服务平台架构220

三、SOA服务获取222

四、云计算的应用222

五、信息服务中的安全管理223

第五节 地级及县级节点信息服务224

第六节 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建设224

一、信息服务平台管理子系统224

二、信息化产品制作子系统227

三、信息目录管理子系统229

四、信息发布管理子系统230

第七节 信息服务体系建设234

第八节 小结235

第六章 安全防护体系建设236

第一节 安全防护目标及安全体系结构236

一、系统安全防护目标236

二、安全防护体系结构238

三、多级安全防护平台建设238

第二节 网络安全防护239

一、网络安全保护策略239

二、安全防护网络结构240

三、局域网络接入管理243

四、内网安全防护246

第三节 机房、设备、介质安全防护246

一、机房安全防护246

二、通信线路安全防护247

三、设备及记录介质安全247

第四节 信息安全保护248

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248

二、涉密数据保密处理249

三、三层体系结构258

四、冗灾备份与灾难恢复258

第五节 系统访问管理及安全漏洞管理261

一、身份鉴别261

二、访问控制261

三、统一身份认证264

四、系统访问管理264

五、安全漏洞管理264

第六节 系统安全管理266

一、安全监控266

二、安全审计266

三、安全风险评估267

四、安全测评271

五、安全事件应急响应273

六、安全问题纠正和预防274

七、安全管理及制度建设276

第七节 安全防护管理子系统建设276

第八节 小结277

第七章 应用系统建设278

第一节 信息系统建设279

一、信息查询与统计分析子系统279

二、地质灾害防治“一张图”信息服务子系统285

三、空间分析子系统301

四、灾害体三维可视化分析子系统302

五、动态监测子系统311

六、遥感监测子系统314

七、滑坡体雷达卫星变形监测子系统320

八、专题图形编绘子系统329

九、管理信息子系统344

第二节 预警指挥系统建设350

一、决策分析基础平台350

二、预警指挥系统的作用及业务流程354

三、危险性区划与风险性评估子系统358

四、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子系统362

五、滑坡变形动态模拟子系统374

六、监测预报分析及评估子系统377

七、治理工程效果分析及评估子系统379

八、监测预警工程经济效益评估子系统380

九、滑坡灾害预测预报子系统388

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子系统398

十一、预警决策支持与应急指挥子系统403

第三节 小结414

第八章 系统集成415

第一节 系统集成技术方法及集成逻辑结构415

一、系统集成技术415

二、系统集成逻辑结构416

第二节 网络集成417

一、网络系统集成框架及集成技术418

二、网络结构及综合组网419

三、硬件设施集成420

四、网络系统集成管理420

第三节 数据集成420

一、数据标准化420

二、数据中心技术421

三、基于SOA的数据集成421

第四节 技术集成421

一、系统开发框架421

二、系统开发及集成规范424

三、软件编制要求424

四、“多S””集成424

第五节 应用集成425

一、功能集成426

二、统一CSS页面描述元素427

三、统一JavaScript函数库428

四、工作流集成428

五、接口分类及设计428

第六节 文档集成429

第七节 总体集成429

一、数据集成430

二、应用系统集成430

三、应用系统与网络系统集成432

四、系统安装程序集成432

五、系统集成效果检查工具433

六、系统总体集成434

第八节 小结434

第九章 组织管理体系建设436

第一节 信息化建设管理436

一、信息化建设组织管理436

二、信息化建设过程管理438

三、信息化建设管理措施440

第二节 系统试运行446

一、试运行范围及工作组织446

二、试运行工作计划448

三、试运行报告编制449

第三节 系统运行管理449

一、系统运行管理内容449

二、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建设450

第四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451

一、技术交流451

二、技术培训452

第五节 产、学、研结合453

第六节 组织管理子系统建设453

一、信息化组织及人员管理453

二、规章制度管理453

三、大事记管理454

第七节 小结454

第十章 系统开发应用技术及公共组件开发455

第一节 系统开发主要应用技术455

一、网络系统实现技术455

二、数据组织与管理技术457

三、SOA架构技术460

四、云计算技术460

五、三维地质建模技术461

六、应用系统开发技术462

七、虚拟机及服务器虚拟化技术465

第二节 公共组件开发468

一、数据采集表单编制组件468

二、属性数据库数据修改组件468

三、属性数据查询与统计分析组件470

四、词语检索与解释组件473

五、统一帮助组件475

六、数据录入质量检查组件475

七、数据字典数据输入、检查及维护组件475

八、名词术语代码字典维护组件476

九、数据分类代码规则库维护及应用组件478

十、决策分析组件478

十一、网页生成组件479

十二、菜单管理组件480

十三、动态多标签展示组件482

十四、我的收藏夹组件483

十五、统一身份认证及单点登录组件484

十六、日志管理组件484

十七、安全管理组件485

十八、模块管理组件487

十九、其他公共组件488

第三节 小结490

结语491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总体设计是系统建设的纲要性文件491

二、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492

三、网络及硬软件设施是系统建设运行的基础492

四、数据体系是系统建设的核心493

五、应用系统开发及服务体系建设是系统建设目标实现的展现493

六、安全防护体系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494

七、系统集成将系统建设各部分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494

八、系统建设组织管理是实现系统建设目标的关键495

附件一 应用系统功能模块一览表497

附件二 地质灾害防治数据实体组成515

附件三 相关法律法规及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标准规范522

参考文献5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