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 陈茂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昆仑出版社
  • ISBN:978780239019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官制-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从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到奴隶社会的世卿制5

第一节 从禅让制到传子制5

第二节 商代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11

第三节 西周的宗法制13

第四节 世卿与任贤16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选官制19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选贤任能制19

第二节 士的崛起冲破了世官世禄制度25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军功入仕和选贤任能27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养士和客卿33

第三章 两汉的察举和辟除征召43

第一节 刘邦的选贤任能43

第二节 察举选官制的确立45

第三节 辟除54

第四节 征召57

第五节 汉代的其他入仕途径59

一、任子制59

二、赀选制61

三、计吏拜官62

四、以材力入官63

五、以技艺入仕64

第六节 汉代官吏的任用方式66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69

第一节 曹操对选举制度的改革69

第二节 九品中正选官制73

第三节 南朝限年察举的选官制79

第四节 北朝沿袭九品中正选官制82

第五章 隋——科举取士制的创立88

第一节 杨坚知人善任88

第二节 隋代废九品中正设分科选举制89

第六章 唐——科举选官制度的形成93

第一节 常科93

第二节 制科98

第三节 投卷及其流弊99

第四节 考试与录取109

第五节 复试与授官114

第六节 武举117

第七节 其他118

一、南选118

二、宗室补官119

三、僧道科目119

第八节 滥选119

附 唐、五代登科一览表124

第七章 宋代——科举制的完善131

第一节 重文轻武——宋代的基本国策131

第二节 通向科举的重要途径——宋代的学校132

第三节 科举考试的革新135

第四节 反复变化的取士方法145

第五节 进士科的考试147

一、三级考试制度147

二、新进士的授职155

第六节 宋代的制科诸科和武科考试158

一、制科158

二、词科161

三、童子科163

四、武举164

第七节 繁官杂吏166

附 宋代登科总目170

第八章 辽金——科举制的沿续183

附 辽金登科总目183

第九章 元代——科举制的衰落时期190

第一节 立学校190

第二节 设科举192

第三节 官吏的考核197

附 元代登科表198

第十章 明代——科举制的鼎盛时期201

第一节 荐举201

第二节 学校204

一、国子监204

(一)官生与民生205

(二)分堂课业207

(三)监生历事208

(四)监生种类209

(五)贡生210

(六)国子监学规211

(七)明初监生的任用213

二、地方学校216

第三节 科举219

一、乡试221

二、会试223

三、殿试224

第四节 馆选225

第五节 武学与武科226

第六节 科场情弊228

一、举子作弊228

二、权贵操纵考官的录取229

三、以皇帝的好恶决定去取231

第七节 授官制度与官吏考课232

一、授官制度232

二、官吏考课235

第八节 明代的致仕制度237

第九节 整顿吏治239

附 明代状元、会元、登科人数一览表242

第十一章 清代——科举制度的衰亡246

第一节 清初满洲贵族在政治机构中的特权地位246

第二节 选官政策的改变246

第三节 清代的科举考试249

一、小试249

(一)县试249

(二)府试251

(三)院试252

二、乡试268

(一)三场试艺276

(二)整肃场规,严防奸弊278

(三)试卷评阅280

(四)发榜282

(五)复试284

(六)磨勘试卷286

三、会试289

四、殿试293

五、朝考303

六、举子劣迹307

第四节 清代的其他科目312

一、制科312

二、武科318

三、翻译科321

第五节 科举制度的废止322

附 清代各科状元、会元、录取人数一览表329

附 清代武科三鼎甲一览表333

后记337

编后语3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