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经济论 兼述文化产业国家战略【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谢名家,刘景泉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06454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文化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经济论 兼述文化产业国家战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文化经济”是标志时代特征的战略构想2
(一)精神生产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系统3
(二)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3
(三)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3
(四)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的主导力量3
(五)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愈益突出4
二、文化与经济互动的历史演变6
三、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经济”比较中的差距分析11
四、文化经济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5
上篇:文化经济论2
第一章 文化经济论的涵义与意义2
一、文化经济论的涵义2
(一)关于文化与经济关系的不同之见2
(二)文化经济论的涵义和特点8
二、文化经济论的意义11
(一)“文化经济”论是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战略构想11
(二)文化经济论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新概括15
(三)文化与经济互动催生新的生产和消费的模式18
第二章 文化经济论的历史根据与理论渊源22
一、久远丰厚的历史根据22
(一)社会发展史证明22
(二)科学技术发展史证明27
(三)人文科学发展史证明33
二、全面深刻的理论渊源49
(一)从世界观、方法论看49
(二)从生产分类看59
(三)从社会结构看62
(四)从人的本质看65
第三章 文化与经济的互动69
一、经济是文化的基础69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的水平高低69
(二)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源泉71
(三)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文化的性质和方向73
二、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75
(一)真与经济75
(二)善与经济79
(三)美与经济86
三、世界文化经济的发展态势和我们的对策91
(一)精心探索高、精、尖技术,争夺科技前沿阵地92
(二)两种思想道德互相渗透和尖锐博弈98
(三)世界文学艺术走向市场化、科学化105
(四)发展文化经济的关键是人才109
第四章 文化、政治、经济的共荣共损115
一、政治的本质及其要素115
(一)政治的本质和特点115
(二)政治结构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119
二、文化与政治的区别和联系128
(一)文化与政治的区别128
(二)文化与政治的联系133
三、经济、文化、政治的互相制约143
(一)社会结构系统中三大板块不可分离143
(二)经济、政治、文化的交互作用146
四、由此引起的考量149
(一)既要有阶级分析方法,也要有科学分析方法149
(二)既要强调文化为政治服务,也要强调政治为文化服务153
(三)既要学会形象思维,又要学会抽象思维154
(四)正确处理矛盾,构建和谐社会156
下篇:文化产业论162
第五章 文化产业的本质和特点162
一、四种生产与四种生活162
(一)四种生产162
(二)四种生活164
二、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166
(一)精神生产力的历史脚步167
(二)文化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与社会历史条件170
三、把握文化产业的成因、本质和特点175
(一)文化产业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175
(二)文化产业是以人类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精神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形态176
(三)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的物化和市场化178
四、发展文化产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182
(一)发展文化产业对社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83
(二)探索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86
第六章 文化产业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192
一、文化产业的生产192
(一)精神生产力的发展历史过程193
(二)作为集中表现精神生产力的文化产业化呈现加速度发展的态势196
(三)当代高科技发展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使社会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197
二、文化产业交换的扩展199
(一)随精神生产力发展而演化的文化产业的交换方式199
(二)由高科技启动的文化流通的扩张200
(三)文化产业造就前所未有的庞大的文化交换市场201
三、文化产业的多种分配202
(一)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的分配方式202
(二)文化产品两大部类分配的特点204
(三)观念形态制约文化资源的分配206
四、异彩纷呈的精神消费208
(一)文化消费的历史演变209
(二)精神生产方式与文化消费方式的互动关系210
(三)关于文化消费合理性的问题214
第七章 文化产业的系统及其分类220
一、文化产业分类的原则220
(一)文化产业分类必须符合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221
(二)文化产业分类必须符合抽象到具体的原则222
(三)文化产业分类必须符合系统功能性原则223
二、文化产业的具体分类224
(一)造型艺术产业224
(二)文学艺术产业227
(三)教育产业230
(四)智力产业232
(五)高新技术产业235
(六)传媒产业238
(七)规范行为产业241
(八)休闲保健产业243
三、各类文化产业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45
(一)各类文化产业的不同功能245
(二)各类文化产业的相互联系250
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体系251
(一)发挥优势,建构门类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251
(二)从实际出发,突出建设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系统中支柱产业门类252
(三)根据科学性、先进性、预见性和发展性的原则,规划我国文化产业的布局253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产业的若干关系255
(一)文化产品与文化商品的关系256
(二)普及与提高的关系261
(三)高新科技与文化生产的关系265
(四)文化的民族性与全球化的关系270
第八章 当代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及其战略决策276
一、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276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全球化276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代化277
(三)文化产业跨越式的发展281
二、建设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286
(一)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构建文化产业系统287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294
(三)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297
(四)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301
(五)坚持几个结合307
(六)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机制313
简短结论320
参考文献322
后记325
热门推荐
- 2023949.html
- 982186.html
- 27699.html
- 1169564.html
- 1871080.html
- 1883071.html
- 112547.html
- 3649866.html
- 765976.html
- 27758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1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6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3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3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1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2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77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17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0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