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塑料机械设备创新设计与自动化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及质量检验技术标准实用手册 第1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双全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
- ISBN:790010820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487页
- 主题词:塑料成型加工设备 塑料成型加工设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塑料机械设备创新设计与自动化生产制造、使用维护及质量检验技术标准实用手册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塑料机械及其分类3
第一章 塑料机械的种类3
第一节 塑料成型设备的重要作用3
第二节 塑料成型设备的发展概况4
一、塑料成型设备的产生4
二、三大成型设备的发展4
三、中国塑料成型设备的发展5
第三节 塑料成型设备的型号编制5
第四节 塑料成型加工设备的分类6
第二章 机械制造常用技术工艺10
第一节 机械制造基本概念10
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10
二、工艺过程的组成10
三、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13
第二节 毛坯的选择15
一、毛坯的种类15
二、毛坯的选择17
第三节 加工余量的确定18
一、加工余量的概念18
二、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20
三、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21
第四节 工件的装夹与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21
一、工件装夹的概念21
二、工件装夹的方式21
三、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22
第五节 工件的定位与定位基准的选择24
一、定位原理24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28
第六节 工艺尺寸链33
一、尺寸链的基本概念34
二、直线尺寸链的基本计算公式35
三、工艺尺寸链的应用37
第三章 塑料成型加工44
第一节 塑料成型加工概述44
第二节 聚合物的流变行为45
一、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45
二、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50
三、流体在简单几何形状管道内的流动52
四、影响聚合物流变行为的主要因素57
五、聚合物熔体在流动过程中的弹性行为62
六、聚合物流变行为的测量66
第三节 聚合物的加热与冷却70
一、聚合物的热物理性能70
二、热量传递74
三、加热方法83
四、应用举例84
第四节 聚合物的结晶86
一、聚合物的结晶能力和结晶形式87
二、聚合物的结晶度和结晶速率88
三、聚合物加工过程中影响结晶的因素92
四、聚合物结晶对性能的影响93
第五节 成型过程中的取向94
一、流动取向95
二、拉伸取向96
三、影响聚合物取向的因素98
四、取向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99
第二编 塑料机械设计与制图103
第一章 塑料机械分析设计方法和研究对象103
第一节 技术系统的组成和处理对象103
第二节 系统分析设计方法104
一、设计过程剖析105
二、产品规划105
三、方案设计106
四、方案设计举例109
第三节 价值分析111
一、价值分析的意义111
二、价值分析对象的选择113
三、价值分析举例114
第四节 成本估算方法简介116
一、按重量估算法116
二、材料成本折算法118
第五节 机械设计的对象、内容和任务119
一、机械设计的对象119
二、机械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任务120
第六节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准则120
一、机械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20
二、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121
三、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121
第二章 制图基本知识122
第一节 绘图工具和用品的使用122
一、图板122
二、丁字尺122
三、三角板123
四、圆规123
五、分规123
六、比例尺124
七、曲线板125
八、铅笔125
九、绘图纸126
第二节 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126
一、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126
二、比例(GB/T 14690—1993)129
三、字体(GB/T 14691—1993)130
四、图线(GB/T 17450—1998)131
第三节 尺寸注法135
一、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135
二、尺寸的组成136
三、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136
四、尺寸简化注法138
第四节 几何作图140
一、等分作图140
二、圆弧连接142
三、圆弧的切线145
四、斜度和锥度146
五、常用的平面曲线147
第五节 平面图形的画法149
一、尺寸分析149
二、线段分析149
三、绘图的方法和步骤150
第三章 机械装配图设计与应用152
第一节 装配图概述152
一、装配图的作用152
二、装配图的内容152
第二节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54
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154
二、装配图的特殊画法155
三、装配体的工艺结构158
四、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161
五、装配图中的零、部件编号和明细栏162
第三节 装配体测绘163
一、概括了解测绘对象164
二、拆卸零件和绘制装配示意图164
三、画零件草图166
四、画装配图166
五、画零件图168
第四节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171
一、读装配图171
二、拆画零件图174
第四章 可靠性设计方法179
第一节 关于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几个问题179
一、研究可靠性的问题的意义179
二、我国机电产品可靠性现状180
三、为什么会出现可靠性的问题180
四、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内容182
第二节 可靠性的概念和指标183
一、可靠度和失效率184
二、三种失效率——失效模式186
三、平均寿命192
第三节 可靠性设计方法举例193
第四节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198
一、系统模型198
二、系统的可靠性预测201
三、系统的可靠性分配209
第五节 系统的可靠性优化217
一、问题的提法217
二、求解方法218
第五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219
第一节 视图219
一、基本视图219
二、向视图221
三、局部视图222
四、斜视图223
第二节 剖视图224
一、剖视的基本概念224
二、剖视图的种类227
三、剖切面231
四、剖视图的标注239
第三节 断面图240
一、断面图的概念240
二、断面图的种类241
三、断面图的标注243
第四节 其他表达方法243
一、局部放大图243
二、简化画法244
第五节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250
一、轴测剖视图的画法250
二、剖面线的画法251
三、轴测剖视图的画法示例251
第六节 机件的表达方法小结与综合应用举例252
一、机件的表达方法小结253
二、画图举例254
三、看图举例255
第七节 第三角画法简介257
第六章 主传动系统设计260
第一节 主传动系统运动参数确定260
一、分级变速系统主参数的确定260
二、进给运动参数的确定263
三、动力参数的确定263
第二节 分级变速的主传动系统设计266
一、传动系统的转速图266
二、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转速图的基本规律268
三、齿轮齿数的确定273
四、计算转速279
第三节 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设计281
第四节 主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285
一、变速机构286
二、齿轮的布置与排列286
三、主传动的开停、制动装置289
四、数控机床主轴箱的构造289
第五节 主轴组件291
一、对主轴组件的基本要求291
二、主轴组件的结构设计292
三、主轴组件的刚度计算296
第七章 进给传动系统设计301
第一节 内联系传动链的设计301
一、内联传动链的设计原则301
二、提高传动精度的措施和内联传动链的设计原则302
第二节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设计303
一、对伺服系统的要求304
二、伺服驱动电动机的选择305
第三节 进给系统机械机构设计310
一、传动齿轮副311
二、丝杠螺母副313
三、导轨316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设计323
第一节 螺纹与螺纹连接件323
一、螺纹的形成与组成要素323
二、螺纹的规定画法325
三、常用螺纹的标注方法327
四、螺纹连接件的画法及标注330
第二节 键与销335
一、键与键连接335
二、销与销连接339
第三节 齿轮340
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341
二、直齿圆锥齿轮简介345
三、蜗轮、蜗杆简介347
第四节 滚动轴承348
一、滚动轴承的结构及其规定画法348
二、滚动轴承的代号348
第五节 弹簧351
第三编 塑料机械生产制造工艺技术流程第一章 工艺规程设计357
第一节 概述357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格式及内容357
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357
三、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360
四、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360
第二节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361
一、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361
二、确定毛坯362
三、拟定工艺路线364
四、确定各工序所用的设备、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364
五、确定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公差364
六、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365
七、确定各重要工序的检查方法365
八、填写工艺文件365
第三节 工艺路线的拟订365
一、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366
二、加工阶段的划分366
三、工序的集中与分散367
四、工序顺序的安排368
第四节 时间定额与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370
一、时间定额的组成370
二、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371
第五节 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373
一、工艺成本的组成374
二、工艺方案的经济评比375
第六节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实例376
一、零件结构特点及技术条件分析376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379
三、工艺路线的拟订381
第七节 装配工艺规程设计382
一、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及原始资料382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384
第二章 特种加工工艺基础390
第一节 特种加工概述390
一、特种加工的产生与发展390
二、特种加工方法的分类391
三、特种加工对机械制造工艺技术产生的影响391
第二节 电火花加工392
一、电火花加工的原理与特点392
二、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工艺规律394
三、电火花加工的应用范围398
第三节 电解加工404
一、电解加工的原理与特点404
二、电解加工的基本工艺规律406
三、电解加工的应用范围408
第四节 超声波加工409
一、超声波加工的原理与特点410
二、超声波加工的基本工艺规律411
三、超声波加工的应用范围412
第五节 激光加工413
一、激光加工的原理与特点413
二、激光加工的应用范围414
第六节 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416
一、电子束加工416
二、离子束加工417
第七节 复合加工419
一、电解磨削419
二、超声电解复合抛光419
三、超声电火花复合抛光420
四、超声激光复合加工421
第三章 装配工艺422
第一节 概述422
一、装配的概念422
二、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422
三、装配精度424
四、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427
第二节 装配尺寸链的分析429
一、装配尺寸链的基本概念429
二、装配尺寸链的组成和查找方法430
三、装配尺寸链的计算432
第三节 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方法436
一、互换法436
二、分组装配法440
三、修配装配法442
四、调整装配法445
五、装配方法的选择447
第四章 其他新技术新工艺449
第一节 直接成形技术449
一、爆炸成形449
二、液压成形450
三、旋压成形451
四、喷丸成形452
第二节 少无切削加工452
一、滚挤压加工452
二、滚轧成形加工452
第三节 胶接技术454
一、胶接的基本原理454
二、胶粘剂的组成与分类455
三、胶接工艺455
四、胶接接头设计457
五、胶接技术应用举例459
第四节 水射流切割技术460
一、水射流切割原理460
二、水射流切割特点461
三、水射流切割的应用462
第五节 快速激光原型制造技术462
一、快速激光原型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463
二、快速激光原型制造的技术后盾464
三、快速激光原型制造技术的特点和应用465
第六节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术466
一、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概念466
二、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方法466
第四编 塑料机械产品样本与设计制造应用维护第一章 挤塑机产品样本与设计应用维护473
第一节 概述473
一、挤塑成型过程及其特点473
二、挤塑成型设备应具备的综合要求474
三、挤塑成型设备的组成及其作用474
四、挤塑成型设备的分类及其基本参数476
五、挤塑成型设备的型号表示479
第二节 挤塑过程的三个主要参量及其波动482
一、普通挤塑机的工作过程482
二、普通螺杆的基本结构及其参数483
三、描述挤塑过程的三个主要参量及其波动484
四、挤塑过程中三大波动之间的关系487
五、产生三大波动的主要原因488
六、三大波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488
第三节 挤塑理论简介488
一、固体输送理论489
二、熔融理论493
三、熔体输送理论498
四、挤塑理论小结502
第四节 挤塑机的工作特性图503
一、螺杆特性线503
二、机头特性线504
三、螺杆-机头特性线505
四、挤塑机的工作特性图506
第五节 挤塑机主要参数的确定507
一、挤塑机产量Q的确定507
二、挤塑机螺杆转速n及其范围的确定508
三、挤塑机电动机功率P的确定509
四、挤塑机机头压力p和轴向力F轴的确定510
第六节 挤塑机的挤压系统512
一、螺杆512
二、机筒524
三、螺杆和机筒的材料选择527
四、螺杆和机筒的强度校核529
五、螺杆与机筒的配合530
六、分流板和过滤网531
第七节 挤塑机的传动系统534
一、传动系统的作用及要求534
二、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常见形式534
三、螺杆与传动轴的装配结构536
第八节 挤塑机的加热冷却系统537
一、挤塑机的热平衡537
二、挤塑机加热功率的确定538
三、挤塑机的加热装置538
四、挤塑机的冷却装置540
第九节 挤塑机的加料系统544
一、对加料系统的基本要求544
二、挤塑机的料斗544
三、挤塑机的自动上料装置545
四、挤塑机的加料方式547
第二章 注塑成型基本参数及注塑机组成549
第一节 注射部分主要性能参数549
一、注射量549
二、注射压力551
三、注射速率553
四、注射功及注射功率555
五、塑化能力与回复率556
第二节 合模力性能参数558
第三节 注塑工艺程序控制流程560
一、注塑机的组成560
二、注塑工艺周期与工作循环576
三、精密注塑机的特点579
第三章 塑料模设计基础583
第一节 塑件的工艺性583
一、塑件的尺寸、公差和表面质量583
二、塑件的公差584
三、塑件的几何形状586
四、塑料螺纹和齿轮592
五、带嵌件的塑件设计594
第二节 塑料模的分类和基本结构596
一、塑料模的分类596
二、塑料模的基本结构598
第三节 塑料模分型面选择601
一、分型面及其基本形式601
二、分型面选择的一般原则601
第四节 成型零件的设计605
一、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605
二、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616
第五节 结构零件的设计631
一、合模导向装置的设计631
二、支承零件的设计635
第六节 塑料模的设计程序637
一、接受任务书637
二、搜集、分析和消化原始资料637
三、设计模塑成型工艺638
四、熟悉成型设备的技术规范638
五、确定模具结构639
六、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639
七、模具总体尺寸的确定与结构草图的绘制639
第四章 注射模设计及实例640
第一节 注射模的基本结构及分类640
一、注射模的基本结构640
二、注射模的分类641
第二节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645
一、注射量的校核645
二、锁模力的校核646
三、最大注射压力的校核646
四、注射机安装模具部分的尺寸校核647
五、开模行程的校核654
六、顶出装置的校核655
第三节 塑料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656
一、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656
二、分型面的设计657
第四节 浇注系统与排气系统659
一、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659
二、模具的排气系统666
第五节 热流道模具的设计667
第六节 成形零件的设计673
一、成形零件应具备的性能673
二、成形零件的结构设计673
三、成形零件的工作尺寸设计675
四、模具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的计算679
第五章 压缩模设计685
第一节 压缩模结构及分类685
一、压缩模的基本结构685
二、压缩模的分类687
第二节 压缩模与压机的关系689
一、压机种类与技术规范689
二、压机有关参数的校核691
第三节 压缩模的设计696
一、塑件在模具内加压方向的确定696
二、凸、凹模的配合形式697
三、凹模加料腔尺寸的计算701
四、压缩模脱模机构设计704
五、压缩模的侧向分型抽芯机构710
第六章 塑料压延成型机产品样本设计制造与应用维护713
第一节 概述713
一、用途713
二、分类714
第二节 塑料压延机716
一、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716
二、主要技术参数及选型要点720
三、主要零部件726
四、安装调试与维护保养739
五、主要生产厂家及产品型号规格(表6-21)747
第三节 塑料压延辅机748
一、用途与分类748
二、压延薄膜辅机750
三、压延钙塑片辅机750
四、压延拉伸拉幅薄膜辅机751
五、压延人造革辅机752
六、压延硬片辅机754
七、压延透明片辅机754
八、压延壁纸辅机755
九、压延复合膜辅机756
十、压延贴合辅机756
十一、压延辅机的单机结构757
十二、安装调试与维护保养769
十三、主要生产厂家及产品型号规格(表6-31)773
第七章 挤出模设计及实例774
第一节 挤出机头概述774
一、挤出成形模具的分类及作用774
二、挤出成形模具的结构组成775
三、设计原则776
四、机头与挤出机的关系776
第二节 管材挤出机头的设计778
一、典型结构779
二、工艺参数的确定780
三、管材的定径和冷却784
第三节 棒材挤出机头的设计786
一、机头的设计及参数的确定786
二、定径套的设计787
第四节 吹塑薄膜挤出机头的设计789
一、机头结构类型及参数的确定789
二、冷却装置793
三、成形条件的选择794
第五节 电线电缆挤出机头的设计796
一、挤压式包覆机头796
二、套管式包覆机头797
第六节 板材与片材挤出机头的设计797
一、鱼尾式机头798
二、支管式机头798
三、螺杆式机头800
第七节 异型材挤出机头的设计801
一、板式机头801
二、流线形机头802
三、设计要点803
四、异型材的定形模804
第八章 塑料吹塑中空成型机产品样本设计制造与应用维护806
第一节 概述806
一、用途806
二、分类807
第二节 挤出吹塑中空成型机807
一、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807
二、主要技术参数817
三、维护与保养817
第三节 注射吹塑中空成型机818
一、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818
二、主要技术参数824
第四节 多层吹塑中空成型机824
一、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824
二、共挤出吹塑中空成型机830
三、共注射吹塑中空成型机832
第五节 拉伸吹塑中空成型机833
一、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833
二、挤出拉伸吹塑中空成型机834
三、注射拉伸吹塑中空成型机835
第六节 吹塑中空成型的辅助设备838
一、原料干燥装置838
二、压缩空气的干燥系统839
第九章 气动成形模具840
第一节 中空吹塑成形模具840
一、分类及特点840
二、吹塑塑件设计843
三、吹塑模具设计845
第二节 真空成形模具848
一、成形方法及其特点848
二、塑件设计850
三、模具设计852
第三节 压缩空气成形模具855
一、成形工艺及其特点855
二、压缩空气成形模具856
第十章 其他塑料机械产品样本制造与维护858
第一节 发泡机械858
一、单螺杆发泡机858
二、多用预发泡机858
三、立式泡塑成型机859
四、泡塑回收机859
五、半自动泡塑板材机859
六、针型发泡机组860
七、自动泡塑切割机860
第二节 牵引机860
一、履带式牵引机860
二、气压履带式牵引机863
第三节 干燥机864
一、料斗式干燥机864
二、料斗式塑料干燥机867
三、直接式料斗干燥机873
四、双筒式除湿干燥机874
五、除湿干燥机875
六、低露点除湿干燥机877
七、风冷干燥机877
八、热风干燥机879
九、干燥箱880
十、直接干燥机881
十一、八辊干燥机882
十二、吹干机882
十三、锥螺杆膨胀干燥机883
第四节 表面处理装置883
一、塑胶表面处理机883
二、高频塑料表面处理机884
三、针拉幅表面处理机组884
第五节 塑料加工辅助机885
一、立式机885
二、横置式搅拌机885
三、扩口机885
四、锯片切割机886
五、行星切割机886
六、直立式搅拌机886
七、高速分散机887
八、离型纸检查机887
九、剖幅上浆机组887
十、全自动扩口机887
十一、揉纹机888
第六节 加料机888
一、螺旋上料机888
二、螺旋传动上料机891
三、粉末弹簧上料机891
四、顶吸式塑料自动加料机893
五、塑料自动加料机894
六、粉末自动送料器894
七、塑料自动加料机895
八、自动填料机899
九、加料机与粉末加料机899
十、真空粉末加料机900
第七节 喂料机901
一、喂料机901
二、重量式喂料机901
三、容积式单螺杆喂料机902
四、容积式双螺杆喂料机903
第五编 塑料机械生产制造自动化控制第一章 自动化控制概述907
第一节 自动化及仪表发展状况907
第二节 自动控制系统909
一、自动控制系统909
二、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910
三、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方框图911
四、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913
第三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及品质指标915
一、静态与动态915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916
三、自动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917
第二章 检测设备自动化920
第一节 概述920
一、测量误差921
二、仪表性能指标921
第二节 温度检测923
一、温度检测方法923
二、热电偶924
三、热电阻928
四、热电偶、热电阻的选用930
第三节 流量检测930
一、流量检测的主要方法931
二、速度式流量计932
三、容积式流量计937
四、质量流量计938
五、流量仪表的选用939
第四节 压力检测941
一、压力单位和压力检测方法941
二、常用压力检测仪表942
三、压力表的选用946
第五节 物位检测947
一、物位检测方法947
二、常用物位检测仪表948
三、物位检测仪表的选用951
第六节 成分和物性参数检测952
一、成分和物性参数检测方法952
二、成分、物性检测的静态特性958
三、成分、物性检测的动态特性959
第七节 其他变量检测960
一、位移量检测960
二、转速检测962
三、振动检测963
四、厚度检测963
五、火焰检测964
六、重量检测964
第八节 变送器965
一、变送器量程迁移和零点迁移966
二、温度变送器967
三、差压变送器971
四、智能变送器975
第九节 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978
一、新材料、新功能的开发,新加工技术的使用978
二、多维、多功能化的传感器979
三、微型化、集成化、数值化和智能化979
第三章 伺服传动自动化技术980
第一节 概述980
一、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分类980
二、伺服电动机981
三、电力电子技术简介983
第二节 直流伺服系统987
一、直流伺服系统结构和原理987
二、直流伺服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997
三、直流伺服系统的动态校正998
第三节 交流伺服系统1003
一、异步型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及特性1003
二、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1004
第四节 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1007
一、步进电动机1008
二、环形分配器1009
三、功率驱动器1011
四、提高系统精度的措施1013
第五节 电液伺服系统1013
一、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1014
二、电液速度伺服控制系统1018
第四章 生产控制仪表1019
第一节 电动单元组合仪表概况1019
一、单元的划分和功能1019
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中采用的标准信号1020
三、变送器信号传输方式1020
四、供电方式1020
五、安全防爆的基本概念1021
六、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组成的调节系统1022
第二节 DDZ—Ⅱ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1023
一、变送单元1023
二、调节单元1032
三、转换单元1039
四、计算单元1040
五、恒流给定器1041
六、Q型操作器1041
第三节 DDZ—Ⅲ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1042
一、变送单元1042
二、调节单元1057
三、计算单元1070
四、给定单元1071
五、手动操作器1071
六、安全栅1072
七、电源箱1073
第四节 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执行设备1073
一、概述1073
二、电动执行器1074
三、气动执行器1076
四、电气转换器1079
五、阀门定位器1080
第五节 基地式调节仪表1082
一、TA系列仪表1082
二、自动平衡记录调节仪1085
第五章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1088
第一节 概述1088
一、机床的数字控制1088
二、数控技术是实现FMS和CIMS的基础技术1089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1089
一、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1089
二、轮廓加工控制1090
三、数控机床的基本控制要求1091
四、数控机床常用的调试功能1092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1092
第四节 数控机床的基本类型1095
一、按运动轨迹分类1095
二、按伺服系统控制方式分类1096
三、按功能水平分类1098
四、按工艺用途分类1098
第五节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和自由度1099
一、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和运动方向的规定1099
二、数控机床的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1100
三、数控机床的自由度1103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1104
第一节 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1104
一、程序编制的方法与步骤1104
二、程序编制的指令代码与程序结构1110
三、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及相关G指令1119
四、常用坐标运动G指令的应用说明1123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操作使用1124
一、数控机床控制面板的功能说明1125
二、回机床参考点与手动操作1127
三、数控机床的对刀与刀具补偿1129
第三节 编程实例1131
一、数控车床编程实例1131
二、加工中心编程实例1133
第四节 CAD/CAM在数控自动编程上的应用1137
一、CAD/CAM集成的基本概念1137
二、图形交互式自动编程的特点和基本步骤1140
三、典型CAD/CAM软件介绍1144
第七章 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CNC系统)1146
第一节 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CNC装置)的组成和工作过程1146
一、组成1146
二、工作过程1147
三、功能1149
四、优点1151
第二节 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数据信息1152
一、计算机数控系统的控制信息1152
二、数控机床的接口信息1152
三、CNC装置的数据信息转换过程1154
第三节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1155
一、单微处理器结构1155
二、多微处理器结构1158
第四节 CNC装置的软件结构1160
一、CNC装置的软、硬件界面1160
二、CNC装置的软件结构特点1161
第五节 数控机床输入/输出和通信接口1164
一、数控机床输入/输出(I/O)接口1164
二、异步串行通信接口1167
三、网络通信接口1168
第六节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1170
一、PLC的基本组成1170
二、PLC对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仿真1172
三、PLC的工作原理1174
四、PLC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1174
五、PLC控制I/O延迟响应1176
六、数控机床中的PLC数据处理功能1178
第七节 PLC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实例1180
一、数控机床中PLC的程序编制步骤1180
二、PLC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举例1181
第八章 控制系统自动化1189
第一节 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1189
一、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1190
二、预测控制的优良性质1191
三、预测控制的应用1191
第二节 推断控制1192
第三节 软测量技术1193
一、机理分析与辅助变量的选择1194
二、数据采集和处理1194
三、软测量模型的建立1195
四、软测量模型的在线校正1196
第四节 双重控制系统1196
第五节 纯滞后补偿控制系统1197
一、史密斯预估补偿控制1197
二、史密斯预估补偿控制实施中若干问题1198
第六节 解耦控制系统1198
一、系统的关联分析1198
二、减少与解除耦合途径1200
第七节 差拍控制系统1201
一、差拍控制系统1201
二、达林控制算法1202
三、V.E.控制算法1202
第八节 自适应控制1202
一、简单自适应控制系统1203
二、模型参考型自适应控制系统1203
三、自校正控制系统1204
第六编 塑料机械质量管理与检验测试第一章 塑料机械质量管理1207
第一节 概述1207
一、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1207
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1208
第二节 企业质量管理1213
一、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1213
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1214
三、全过程质量管理1215
四、方针管理与日常管理1217
五、质量改进1219
六、质量保证与产品责任1220
第三节 常用质量管理方法1220
一、基础知识1221
二、抽样检验1221
三、质量管理常用的七种工具1222
四、质量管理中的新七种工具1228
五、田口方法1228
第四节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1229
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基本概念1229
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历史沿革1230
三、生产许可证的管理机构1230
四、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1231
五、生产许可证申请、审批程序1231
六、发证后的监督管理1233
第二章 质量信息管理1235
第一节 质量信息的概念和作用1235
一、质量信息的概念1235
二、质量信息的作用1236
三、质量信息的分类1237
四、质量信息的特性及管理形式1240
第二节 质量信息流程1242
一、质量信息的发生与发出1242
二、质量信息的收集1244
三、质量信息的分析处理1244
四、质量信息的传递1245
五、质量信息的输出1245
六、质量信息采取的纠正措施1245
七、质量信息的协调1246
八、质量信息的显示与报警1246
九、质量信息的贮存1246
第三节 质量信息管理系统1246
一、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1247
二、质量信息的管理1248
第四节 质量检验部门的质量信息管理1252
一、质量检验信息的分类及内容1253
二、质量检验信息的管理及作用1254
第五节 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与处理1256
一、质量信息统计与分析1256
二、异常质量信息处理的内容及程序1257
第三章 质量认证1263
第一节 概述1263
一、质量认证的产生1263
二、质量认证的国际规范1265
三、中国的质量认证制度1267
第二节 产品质量认证1270
一、术语和基本概念1270
二、产品质量认证的基本模式1270
三、产品认证的类别1271
四、产品认证用标准的要求1272
五、认证产品的监督管理1272
六、我国已安全认证强制性监督管理的产品1273
第三节 质量体系认证1274
一、术语和基本概念1274
二、质量体系认证的发展1275
三、质量体系认证的基本原则1275
四、企业如何准备质量体系认证1276
第四节 实验室评审与认可1277
一、实验室认可概述1277
二、实验室的评审与认可1278
三、实验室管理1282
第五节 认证人员评审1287
一、概述1287
二、认证人员注册的基本要求1288
三、认证人员培训机构的要求1289
四、认证人员注册的程序1289
五、认证人员注册资格的保持1290
六、质量体系内部内审员注册的管理1290
七、内审员培训机构的管理1290
第六节 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制度1291
一、国家认可制度的产生1291
二、认可制度的建立基础及运作依据1292
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制度的建立1292
第四章 质量控制与质量检验体系1294
第一节 ISO 9000族标准简介1294
一、ISO 9000族标准的产生与发展1294
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1297
三、ISO 9000族标准的构成及其应用1298
第二节 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体系1311
一、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1311
二、质量检验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1313
第三节 质量检验的主要活动内容1314
一、产品的检验和试验1314
二、质量检验管理工作1314
第四节 质量检验计划1315
一、质量检验计划的编制1315
二、检验流程图的编制1316
三、检验站的设置1319
四、检验手册和检验指导书(检验规程)1322
五、质量特性分析表1324
六、不合格的严重性分级1325
第五节 进货检验和试验1331
一、进货检验和试验的目的与作用1331
二、进货检验的要求1331
三、进货检验的内容1332
第六节 过程(工序)检验和试验1334
一、过程检验和试验的目的与作用1334
二、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要求1334
三、过程检验和试验的内容1334
第七节 最终检验和试验1335
一、最终检验和试验的目的与作用1335
二、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要求1336
三、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内容1336
第八节 成品入库、包装及出厂检验1341
一、成品入库检验1341
二、成品包装检验及出厂检验1341
第九节 检验和试验记录及检验证书的管理1342
一、检验和试验记录的作用1342
二、检验和试验记录的种类及内容1342
三、检验和试验记录的管理1342
四、检验证书的管理1343
第十节 不合格品的控制及检验和试验状态的管理1343
一、检验和试验状态1343
二、不合格品的控制1344
第十一节 工序质量检验与工序质量控制1345
一、工序质量检验与工序质量控制1345
二、工序质量控制概述1346
三、工序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347
第十二节 常规控制图、验收控制图及其他控制图1351
一、控制图概述1351
二、常规控制图1361
三、验收控制图1376
四、其他控制图1380
第七编 塑料机械生产制造企业通用管理规范与企业标准化第一章 机械制造企业标准化1389
第一节 基本概念1389
一、名词术语1389
二、标准的分类1393
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396
第二节 标准化常用的方法1397
一、简化1398
二、统一化1398
三、通用化1399
四、系列化1400
五、组合化1400
第三节 标准化的作用1401
一、标准化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与进入国际市场的有利手段1401
二、标准化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与企业技术进步1405
三、标准化是企业实现管理科学化的基础1407
四、标准化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手段1409
第二章 信息技术标准化与信息技术标准体系1411
第一节 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概述1411
一、基本概念1411
二、信息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意义1411
三、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内容及范围1412
四、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发展状况1413
第二节 信息技术标准体系1418
一、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的内容和意义1418
二、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编制原则1419
三、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结构1420
第三节 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主要内容1422
一、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1422
二、条形码标准化1423
三、中文信息处理标准化1425
四、网络标准化1427
五、安全标准化1430
六、电子商务标准化1432
七、IC卡标准化1436
第四节 企业信息化1438
第五节 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1440
第六节 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常见的技术与方法1441
一、工程数据库1441
二、信息分类与编码1444
三、产品数字化定义与建模1445
四、产品数据交换标准1449
第七节 计算机辅助企业标准化1453
一、计算机辅助标准化的内涵1453
二、计算机辅助标准化的概念及技术范畴1454
三、计算机辅助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集成系统1456
第三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1459
第一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术话1459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概念术语1459
二、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术语1462
第二节 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的理解1464
一、总要求1465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1465
三、策划1467
四、实施和运行1478
五、检查和纠正措施1489
六、管理评审1498
第三节 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间的联系的理解1500
第四章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1503
第一节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概述1503
一、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及渊源1503
二、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制与方针1505
三、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1507
第二节 我国主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制度介绍1508
一、《劳动法》介绍1508
二、《安全生产法》介绍1509
三、《职业病防治法》介绍1511
第三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1513
一、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1513
二、职业健康安全措施计划制度1514
三、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1515
四、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1516
五、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1517
六、职业健康安全监察制度1518
七、“三同时”制度1518
第四节 职业健康安全标准1519
一、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概念1519
二、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级别1520
三、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标准体系1521
四、主要职业健康安全标准介绍1522
第五节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职业健康安全1523
一、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概述1523
二、女职工的特殊保护1524
三、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1525
第五章 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示例1526
第一节 管理标准体系概述1526
一、一般概念1526
二、管理标准的作用和意义1527
三、管理标准的性质及几个关系1528
第二节 管理标准的编写要求1530
一、管理标准体系的编制原则1530
二、管理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1530
三、管理标准的格式和编号1530
四、管理标准的编写一般要求1530
第三节 管理标准体系的构成1531
一、管理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1531
二、管理标准体系的结构形式1532
第四节 管理基础标准1533
一、管理用术语、符号、代号、标志标准1533
二、文件格式标准1534
三、科学管理、现代管理应用标准及直接引用的通用标准1534
四、其他1534
第五节 经营管理标准1534
一、方针目标管理1534
二、市场营销管理1538
三、合同管理1539
四、财务、成本、定额管理1540
五、人力资源管理1543
第六节 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标准1544
一、设计和开发管理1544
二、企业创新管理1547
第七节 采购管理标准1549
一、采购和采购职能1549
二、采购过程1549
三、采购信息1550
四、采购产品的验证1550
五、物资采购管理标准示例1550
第八节 生产管理标准1552
一、生产管理体系1552
二、企业生产策划1553
三、生产管理1553
四、生产现场文明有序1553
第九节 质量管理标准1556
一、质量管理体系1556
二、质量管理原则1557
三、标志和可追溯性管理1557
四、不合格品控制1559
五、改进1560
第十节 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标准1561
一、设备管理1562
二、支持性服务及基本建设1564
第十一节 测量、检验和试验管理标准1565
一、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1565
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1566
三、过程的监视和测量1566
第十二节 包装、搬运、贮存管理标准1566
一、包装管理标准1566
二、产品搬运管理标准1567
三、产品贮存管理标准1568
四、顾客财产管理1570
第十三节 安装、交付管理标准1571
一、产品的安装1571
二、技术服务1572
第十四节 服务管理标准1572
一、概述1572
二、服务特性的基本概念1573
三、服务管理标准1573
四、售后服务主要内容1574
五、售后服务管理标准1575
第十五节 能源管理标准1576
一、能源管理1576
二、能源管理标准示例1576
第十六节 安全管理标准1579
一、现场安全管理标准1579
二、现场作业环境防护标准1583
第十七节 职业健康管理标准1584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1584
二、职业危害因素及劳动保护1585
第十八节 环境管理标准1586
一、环境管理体系一般概念1586
二、建立环境管理方案1587
第十九节 信息管理标准1588
一、信息管理要求1588
二、文件信息控制1589
三、记录信息控制1589
四、企业档案管理1590
五、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1591
第六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认证1592
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系要素1592
第二节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1595
第三节 质量体系审核1611
第七章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1621
第一节 审核的基本概念1621
一、审核的定义及理解1621
二、与审核相关的几个概念1623
第二节 内部审核的一般步骤1625
一、审核策划1625
二、审核实施1625
三、审核报告1626
四、跟踪审核1626
第三节 内部审核策划1627
一、制定审核计划1627
二、建立审核小组1631
三、编制检查表1632
四、文件审核1633
第四节 内部审核实施1645
一、审核实施的基本内容1645
二、首次会议1645
三、现场审核1647
四、不合格项报告1658
五、末次会议1662
第五节 内部审核报告1664
一、报告内容1664
二、报告中的审核结论1664
三、报告中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及要求1665
四、报告处理1666
五、报告格式1666
六、注意事项1666
第六节 跟踪 审核1669
一、跟踪审核的含义1669
二、跟踪审核的目的1669
三、跟踪审核的范围1669
四、跟踪审核的作用1669
五、跟踪审核的实施1669
附录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1672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1672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1683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1702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1722
第八编 塑料机械设计制造与质量检验技术标准橡胶塑料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1747
密闭式炼胶机、炼塑机1770
塑料注射模大型模架 技术条件1776
塑料注射模大型模架 座板1778
塑料注射模大型模架 模板1780
塑料注射模大型模架 支承板1782
塑料注射模大型模架 推板1784
塑料注射模大型模架 垫块1786
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1788
塑料注射模 中小型模架技术条件1793
塑料注射模大型模架 标准模架1795
塑料注射模 中小型模架1819
热门推荐
- 519192.html
- 1289733.html
- 1506652.html
- 3163382.html
- 2101066.html
- 12578.html
- 1471005.html
- 3114363.html
- 1775780.html
- 2048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4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5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6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2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3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2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7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2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4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