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主体解释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法)福柯(Foucault,H.)著;佘碧平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5613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9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19页
- 主题词: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主体解释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致读者1
译者的话1
1981—1982年度演讲3
1982年1月6日 第一小时3
基督教的苦行和哲学的修行之间的概念差别23
主体化的修养:聆听训练的重要性23
聆听的模棱两可性,在被动性和主动性之间:普吕塔尔克的《论聆听》;塞涅卡的第108封信;埃皮克泰德的《对谈录》Ⅱ,23
聆听的修行规则:缄默;好听众的具体举止和一般态度;注意(通过直接的回忆达到讲话的意指和讲话的主体化)23
诺斯替教是个例外30
各种精神性要求相互冲突的出现:笛卡尔之前的科学与神学;古典的与现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心理分析对一句斯巴达格言的分析:关心自己作为法定特权对柏拉图的《阿尔西比亚德篇》的第一次分析阿尔西比亚德的各种政治抱负和苏格拉底的插话对阿尔西比亚德的教育被比作为对斯巴30
1982年1月6日 第二小时30
哲学与精神性30
现代人为了认识自己而贬低关心自己的各种理由:现代道德、笛卡尔时代30
关心自己作为总态度、与自身的关系、全部实践30
在最初的基督教文本中的关心自己30
关心自己作为古代哲学与道德生活的箴言30
苏格拉底作为关心自己的人:对《苏格拉底申辩录》中三段摘要的分析30
对德尔斐箴言“认识你自己”的种种解释30
新的理论出发点:关心自己30
总问题的回顾:主体性与真理30
1982年1月13日 第一小时47
苏格拉底要求关心自己的律令出现时的上下文:出身良好家庭的年轻人的政治才能;雅典教育(学校教育与性爱教育)的各种局限;不自知的无知古代希腊的各种塑造自己的实践在毕达哥拉斯主义中梦前准备活动与各种考验技术在柏拉图的《斐多篇》中的各种修身技术它们在希腊化哲学中47
1982年1月13日 第二小时70
1982年1月20日 第一小时86
柏拉图主义的悖论86
文本阅读:伊壁鸠鲁、穆索尼乌斯·鲁弗斯、塞涅卡、埃皮克泰德、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吕西安这种推广的各种伦理后果:关心自己作为塑造和纠正的轴心;医疗活动与哲学活动的比较(共同的概念;治疗的目标)86
《阿尔西比亚德篇》的关心自己与政治活动的关系、与教育的关系、与男童之爱的关系86
《阿尔西比亚德篇》中有关关心自己在柏拉图主义中的命运的预见86
在《阿尔西比亚德篇》中,关心自己被规定为认识自己:柏拉图著作中两个律令之间的对抗86
眼的隐喻:视觉起源与神的成分86
《阿尔西比亚德篇》的新柏拉图主义传人86
对话的目的:关心公正86
对话的真实性问题及其与柏拉图主义的一般关系86
从《阿尔西比亚德篇》到公元头二个世纪的关心自己:117
总的演变117
围绕“关心自己”的词典研究117
各种说法的星状分布117
关心自己的推广:共同扩展到全部生活的原则117
1982年1月20日 第二小时117
拯救的方式136
1982年1月27日 第一小时136
相关的社会褶子:从大众文化环境到罗马人友爱的贵族政治网络136
双重肯定的结构原则:要求的普遍性与选择的稀有性136
拒斥法律范式136
另外两个例子:伊壁鸠鲁团体与治疗家团体136
关心自己原则的推广和宗派现象的确立136
老年人的得天独厚之处(生活的积极目标与理想方面)136
1982年1月27日 第二小时163
罗马的制度形式:对生活的私下劝告163
对公元1—2世纪的自身修养的一般特征的回顾163
古希腊的制度形式:伊壁鸠鲁学校和斯多葛派的聚会163
对塞涅卡的“stultitia”(不关心自己)的分析163
作为主体化的导师的哲学家的形象163
希腊化与罗马时期:对主体化的控制163
他者的问题:柏拉图对话中的三种控制形式163
公元1—2世纪的职业哲学家与他的政治选择183
普林尼《书信集》的“欧弗拉泰”:一位反犬儒主义者183
作为社会实践的学校之外的哲学:以塞涅卡为例183
弗隆顿与马克·奥勒留之间的通信:把指导生活的养生法、家政学与性爱论系统化了183
良心考察183
1982年2月3日 第一小时183
“s?têria”(拯救)与“salus”(拯救)的意义202
1982年2月3日 第二小时202
对柏拉图哲学中关心自己与关心他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合目的性、互惠性、固有的关系202
拯救观念的宗教意义202
后果:一种根据转变原则合理生活的哲学艺术;自身教化的发展202
公元1—2世纪的境况:自身的自我实现202
新柏拉图主义让政治与泻药脱钩202
对《阿尔西比亚德篇》的新柏拉图主义的评论:普罗克鲁斯与奥利姆皮奥多尔202
1982年2月10日 第一小时219
斯多葛主义有关人作为集体存在的概念219
君主的虚假例外219
伊壁鸠鲁主义的友爱概念219
关心自己与关心他人:关系的倒置219
围绕主体性与真理的公众问题219
关心自己的双重解闭的要求:相对于教育学和政治活动245
自身的自我完成的各种隐喻245
一种实践图式的发明:转向自身245
柏拉图的“epistrophê”(转向)及其与转向自身的关系245
基督教的“metanoia”(转向)及其与转向自身的关系245
“metanoia”的古典希腊文意义245
为柏拉图的“epistrophê”与基督教的“metanoia”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辩护245
目光的转变:对好奇心的批评245
竞技式的专注245
1982年2月10日 第二小时245
斯多葛派思想中的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塞涅卡的例子:在给鲁西里乌斯的信中对教化的批评;在《自然问题》中目光的运动262
1982年2月17日 第一小时262
伊壁鸠鲁派生理学家的“parrhêsia”(坦白)262
德梅特里乌斯的有用知识的特点262
教养知识262
伊壁鸠鲁的生理知识262
犬儒主义的世界知识和自身修养:德梅特里乌斯的例子262
一般理论范围:说真话与主体化262
转向自身作为关心自己的最终方式287
航行隐喻287
作为治理范式的航海术287
回归自身的伦理观念:基督教的拒斥和现代不成功的尝试287
治理和与自身的关系,反对权术和权利主体287
不具有认识自己这个原则的转向自身287
两种隐秘的模式:柏拉图的回忆和基督教的注解287
被隐匿的模式:希腊化的转向自身287
1982年2月17日 第二小时287
马克·奥勒留的认识的精神模式化:分析表象的工作;界定和描述;看和命名;评价和证明;达到灵魂的庄严境界埃皮克泰德的精神修养的例子对表象的基督教的注解和斯多葛派的分析回到马克·奥勒留:在时间中分解对象的练习;把对象分解成它的各个质料构件的练习;对对象的还304
对第一部分的序言的研究304
1982年2月24日 第一小时304
深入的观点304
结论: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本质内涵;认识世界的解放效应;无法还原为柏拉图模式304
塞涅卡的求知灵魂的运动:描述;一般的特征;回归的效应304
对《自然问题》第三部分的序言的分析的目的304
1982年2月24日 第二小时330
1982年3月3日 第一小时345
作为融入说真话的主体中的实践的“修行”345
没有提到控制中的法规345
这些讲话的存在方式:“prokheiron”(掌握)345
“paraskeuê”的内容:讲话—行为345
“paraskeuê”(准备)的特点:作为当事运动员的智者345
控制的目标与手段345
没有提到在学习中对主体的客观知识345
在其与修行(askêsis)的关系中的力量345
聆听,技术的折磨370
1982年3月3日 第二小时370
基督教精神性中的说话艺术:指导者的各种真话形式;被指导者的忏悔;说出有关自身的真话是获救的条件希腊—罗马的指导实践:通过被指导者的认真缄默塑造了一位求真的主体;在导师的讲话中“parrhêsia”(坦白)的义务370
良好阅读的各种实践规则及其目的的确定:沉思387
“meletê/meditatio”(沉思)的古代意义作为有关主体的思想的目标387
写作作为融合各种讲话的身体训练387
符合作为主体化/说真话的循环387
1982年3月10日 第一小时387
“parrhêsia”与修辞对立的各个角度:真实与谎言的区分;技术的地位;主体化的效应412
“parrhêsia”的正面的概念化:费洛德姆的《论坦白》412
君主脆弱的智慧412
1982年3月10日 第二小时412
塞涅卡眼中的“libertas”(自由地说话)的特点:拒绝大众的和夸张的典雅;透明和严格;各种有益讲话的融合;推测的艺术“libertas”的结构:思想的完全传达和主体在其讲话中的承诺教育学与心理学:它们在希腊—罗马哲学和基督教中的关系和演变412
一个例子:塞涅卡的《自然问题》第4卷的序言(使用权力、与自身的关系、412
在新的权力结构中奉承论题和愤怒论题的重要性412
“parrhêsia”的对立面:奉承和修辞412
“parrhêsia”作为导师讲话中的伦理态度和技术步骤412
奉承的危险)412
对“parrhêsia”的分析(续):伽利安的《论灵魂的激情》430
1982年3月17日 第一小时430
公元1—2世纪的苦行:一种双重的后退(相对来说,后退到认识自己这个原则上;后退到感激神这个原则上)对希腊化-罗马的苦行的基督教命运的解释:拒斥诺斯替教派生命的作品各种生存技术,澄清两种记载:思维训练;到实际情况中去锻炼各种节制训练:柏拉图的运动员的身体和穆430
对毕达哥拉斯主义中缄默诸规则的意义的补充评论455
对“苦行”的界定455
有关希腊苦行的历史民族学的小结455
《阿尔西比亚德篇》的提醒:苦行后退到作为神之镜的认识自己上455
1982年3月17日 第二小时455
有关希腊化时期的生存预习对基督教有关不472
1982年3月24日 第一小时472
这种颠倒的记号:在希腊人的传奇故事中有关贞洁的论题472
朽和拯救的教条的漠视的评论472
生活的艺术和关心自己:一种关系的颠倒472
恶的花样翻新:从古代斯多葛主义到埃皮克泰德472
埃皮克泰德和哲学家—侦察员472
塞涅卡的《论恩宠》:生存考验及其区分功能472
生活就是考验472
希腊悲剧中的考验472
希腊人对未来规划的怀疑:回忆的首要性;未来的本体论的-伦理学的空无496
1982年3月24日 第二小时496
作为封闭未来和简化现实的预测罪恶496
预测罪恶的考察等级:可能、确定、逼近496
把预测罪恶当作准备的斯多葛式修炼496
两个沉思系列:对真理内容的检查;对真理对象的检查496
当代西方哲学的历史编纂学的错觉496
西方有关反思性的三个主要形式:回忆、沉思、方法496
在柏拉图的《阿尔西比亚德篇》和公元1—2世纪的哲学文本中自身对自己的把握:比较研究496
回顾上一节课的收获496
对死亡的沉思:一种纵向和回溯的观察511
塞涅卡和埃皮克泰德的良心考验511
哲学的修行511
生活伦理、考验自己、世界的对象化:西方哲学的各种挑战511
概要511
授课情况报告525
概念索引566
人名索引584
热门推荐
- 3478828.html
- 3155446.html
- 591201.html
- 361163.html
- 2850935.html
- 1178028.html
- 1091228.html
- 2496144.html
- 1239238.html
- 1049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9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5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7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7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0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30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0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8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5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