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刑事政策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刑事政策研究
  • 谢望原,卢建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7061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40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657页
  • 主题词:刑事政策-研究-中国-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刑事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刑事政策基本理论与国际趋势第一章 绪论3

第二章 刑事政策概念与研究范畴14

第一节 刑事政策概念的本源考察16

一、政策概念分析16

二、政策学语境下的“刑事政策”概念分析19

三、西方的“刑事政策”主要概念20

第二节 刑事政策概念在中国的本土化认识25

一、中国古代的类刑事政策体系分析25

二、对当下中国刑事政策概念的认识28

第三节 刑事政策的点、线、面、体——对中国刑事政策构建的思考36

一、关于刑事政策的“点”36

二、关于刑事政策的“线”37

第四节 刑事政策的研究路径38

三、关于刑事政策的“面”与“体”38

一、刑事政策的研究离不开犯罪学的研究39

二、刑事政策与刑法39

三、刑事政策与公共政策39

四、刑事政策与其他社会问题40

第三章 西方刑事政策基本理论41

第一节 西方刑事政策的流变42

一、理性主义阶段43

二、实证主义阶段44

三、人道主义阶段45

第二节 社会防卫思想49

一、什么是社会防卫50

二、社会防卫思想的起源和发展52

三、社会防卫思想的基本内容60

四、对社会防卫思想的简单评论85

第三节 刑事政策的模式理论88

一、国家模式92

二、社会模式101

第二编 中国犯罪与刑事政策现状第四章 我国犯罪现状分析107

第一节 历史回顾108

一、社会主义初创时期(1950—1965)108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109

第二节 现阶段犯罪数量特征110

一、基本情况110

二、14年间犯罪的两阶段特征111

一、多发性暴力犯罪总量持续上升112

第三节 现阶段罪种结构特征112

二、盗窃、抢劫、诈骗等传统财产型犯罪类型地位依然巩固114

三、新型犯罪不断出现115

四、毒品犯罪、赌博犯罪、色情犯罪呈泛滥的态势115

第四节 现阶段犯罪成员结构特征118

一、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118

二、学生犯罪和女性犯罪现象日益突出119

三、农民和社会闲散人员居于犯罪人群的多数地位121

四、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犯罪日渐增多122

五、初犯人数众多,重新犯罪率呈下降态势123

六、精神病人违法严重124

七、单位犯罪日益严重126

一、犯罪的机动性不断增强,跨区犯罪突出128

第五节 现阶段犯罪方式特征128

二、团伙犯罪和有组织犯罪数量明显增多,危害日益增大129

三、犯罪智能化程度明显提高134

第六节 现阶段犯罪的地域特征136

一、城市犯罪的整体特征136

二、农村犯罪的整体特征138

第七节 现阶段犯罪的危害特征142

一、因犯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43

二、因犯罪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144

三、因犯罪造成的消极社会影响144

第五章 当前影响犯罪的主要因素146

一、社会分化对犯罪的影响148

第一节 社会因素148

二、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对犯罪的影响151

三、人口流动对犯罪的影响153

四、现代化进程对犯罪的影响155

五、社会整合力弱化对犯罪的影响159

六、家庭解体与教育体制的缺陷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162

第二节 经济因素164

一、经济发展与犯罪数量的关联性164

二、经济发展与犯罪结构的关联性171

第三节 文化因素173

一、文化对犯罪的一般影响174

二、当前诱发犯罪的主要文化因素177

一、法律制度方面179

第四节 制度因素179

二、政治制度方面194

第六章 我国犯罪分类198

第一节 犯罪分类的概念和意义200

一、犯罪分类的概念200

二、犯罪分类的意义202

第二节 西方几种主要流派的犯罪分类举要205

一、古典学派的犯罪分类206

二、近代学派的犯罪分类208

三、美国的主要犯罪分类217

第三节 我国常见的犯罪分类221

一、犯罪行为的分类221

二、犯罪人的分类225

第四节 犯罪分类与刑事政策的关系及其展望228

一、犯罪分类与刑事政策的关系228

二、刑事政策学视野中的犯罪分类展望232

第七章 我国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234

第一节 我国刑事政策的基本体系236

一、基本刑事政策与具体刑事政策237

二、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与刑事执行政策238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241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政策242

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247

第三节 我国的具体刑事政策256

一、“严打”政策257

二、劳动教养政策260

三、死刑政策265

四、对未成年犯的刑事政策267

第八章 中国刑事政策评价——以“严打”为视角270

第一节 “严打”有其存在的现实根据271

一、转型期的特殊国情:犯罪形势严峻272

二、现实中的特殊民情:报应情感强烈276

第二节 “严打”的若干不足278

一、“严打”科学性不够278

二、“严打”法治化不足284

三、“严打”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290

第三节 “严打”的犯罪学评价295

一、“严打”不是最佳预防犯罪手段:犯罪的多因性使然295

二、“严打”是不可或缺的预防犯罪手段:犯罪的饱和性使然304

第三编 因应犯罪的多元对策第九章 制刑对策论313

第一节 制刑原则:民主、法制、人权315

一、民主原则316

二、法制原则322

三、人权原则328

第二节 制刑方法:犯罪化与非犯罪化333

一、犯罪化及其限度333

二、非犯罪化及其内容341

第三节 刑事处罚选择:刑罚方法与非刑罚方法一、刑事处罚目的348

二、刑罚方法362

三、非刑罚方法372

第十章 量刑对策论380

一、量刑的概念与意义381

第一节 量刑概说381

二、量刑政策的发展演变382

三、我国目前的量刑政策述评384

第二节 量刑原则386

一、责任原则386

二、刑罚个别化原则388

三、我国的量刑原则390

第三节 量刑情节及其适用392

一、量刑情节概述392

二、量刑情节的适用397

第四节 量刑失衡及其矫正对策407

一、量刑失衡及其原因分析407

二、量刑均衡及其实现412

第十一章 行刑对策论418

第一节 我国当前刑罚执行的问题与现状420

一、监狱整体设置的问题420

二、监狱行刑模式的问题424

三、行刑体制与行刑立法的问题428

第二节 小康社会和政治文明取向下的刑事政策431

一、刑罚执行与刑事政策431

二、社会转型中的刑事政策选择433

第三节 现代刑事政策视野下的行刑对策439

一、刑事司法观念的变革439

二、社区刑罚制度的健全与完善446

三、监狱设置的合理化调整458

四、基于现代刑事政策的监狱行刑制度创新463

五、健全行刑体制与完善行刑立法469

第十二章 程序对策论476

第一节 刑事程序对策基础理论478

一、刑事程序对策之含义478

二、刑事程序对策之地位481

三、刑事程序对策之内容485

第二节 我国刑事程序对策之现状501

一、我国刑事程序对策概况501

二、我国具体刑事程序对策中存在的问题509

三、我国刑事程序基本对策中的问题522

第三节 我国刑事程序对策之调整524

一、国际文件中的刑事诉讼国际准则524

二、我国刑事程序基本对策之调整531

三、我国刑事程序具体对策之调整541

第四编 附编第十三章 犯罪被害人的保护551

第一节 被害人问题研究的简要回顾554

一、被害人学的形成及主要理论554

二、被害人保护刑事政策研究的对象及意义559

第二节 潜在被害人的保护561

一、强化对儿童的保护562

二、强化对弱势群体的保护567

三、强化对社会边缘人群的保护571

四、强化对高风险职业者的保护572

第三节 对现实被害人权益的保护574

一、被害人诉讼权利的确认与实现575

二、犯罪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595

第十四章 中国刑事政策研究综述602

第一节 刑事政策的基本理论603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603

二、刑事政策的特征606

三、刑事政策的结构体系606

四、刑事政策的功能607

五、刑事政策的指导思想607

六、刑事政策的基本原则608

七、刑事政策的价值608

八、刑事政策的模式608

九、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的关系609

十、刑事政策学的研究方法、视角和学科定位610

一、刑事政策的制定611

第二节 刑事政策动态体系的问题研究611

二、刑事政策的执行612

三、刑事政策评估613

第三节 刑事政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613

一、刑事政策的现状613

二、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615

第四节 若干具体热点刑事政策分析619

一、“严打”刑事政策分析619

二、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分析620

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刑事政策分析622

四、关于刑种的刑事政策分析623

五、关于个罪的刑事政策分析624

刑事政策研究文献目录6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