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监测常用检测检验数据手册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监测常用检测检验数据手册 上
  • 敬育民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 ISBN:78052966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0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监测常用检测检验数据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水环境检测检验数据3

第一章 水环境污染检测检验基本知识3

第一节 水资源与水资源危机3

一、水资源及其利用3

二、水资源危机4

第二节 水体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5

一、水体污染5

二、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对人体的危害7

第三节 水质监测概述9

一、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9

二、监测项目10

三、水质监测分析方法13

第四节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15

一、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16

二、地下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20

三、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21

第二章 水环境检测检验数据23

第一节 水质指标23

第二节 水环境标准25

一、水质质量标准25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34

第三章 水环境检测检验标准和相关数据64

第一节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64

第二节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77

第三节 梯恩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83

第四节 黑索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85

第五节 二硝基重氮酚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87

第六节 叠氮化铅、三硝基间苯二酚铅、D·S共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90

第七节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92

第八节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00

第九节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06

第十节 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12

第十一节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炸药115

第十二节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工品120

第十三节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弹药装药124

第十四节 工业锅炉水质127

第十五节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66

第十六节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72

第十七节 污水综合排入标准181

第十八节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7

第十九节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11

第四章 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215

第一节 水样的采集215

第二节 流量的测量218

第三节 水样的运输和保存220

第四节 水样的预处理225

一、水样的消解225

二、富集与分离227

第五章 水物理性质检测检验234

一、水温监测234

二、色度的测定236

三、浊度的测定239

四、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242

五、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243

第六章 水中无机物检测检验247

一、金属化合物的测定247

二、非金属元素无机物的测定260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检测检验282

一、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282

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285

三、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289

四、挥发酚的测定293

第八章 水中污染生物检测检验297

第一节 生物群落法297

第二节 细菌学检验法302

第三节 水生生物毒性试验306

第四节 其他方法307

第九章 水体底质检测检验308

第一节 底质监测的意义及采样方法308

第二节 底质样品的制备和分解308

第三节 污染物质的测定309

第十章 活性污泥检测检验311

第一节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311

第二节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313

第十一章 水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及相关数据315

第一节 地面水影响评价及预测数据315

一、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概述315

二、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326

第二节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338

一、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338

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程序340

三、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要求342

第三节 水环境质量的生物学评价343

第十二章 污水处理技术及相关数据345

第一节 污水处理概述345

一、污水的特性345

二、污水处理基本方法348

三、污水处理系统349

四、污水处理的产物349

第二节 污水处理设备(设施)简介349

一、筛除349

二、沉砂池352

三、沉淀池353

四、调节池355

五、隔油池356

六、气浮池357

七、过滤池357

八、离心分离器360

九、混凝设备360

十、中和池363

十一、化学沉淀设备364

十二、氧化还原设备364

十三、吸附装置364

十四、离子交换设备365

十五、萃取设备365

十六、电解装置368

十七、反渗透设备368

十八、活性污泥处理设施370

十九、生物膜处理设施372

二十、厌氧生物处理设施372

二十一、污泥处理设备374

第三节 废水处理的基本办法及相关数据376

一、污染物的物理分离方法376

二、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分离方法386

三、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方法394

四、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转化方法399

五、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泥渣处理406

第四节 各类废水的处理与相关数据410

一、重金属废水的治理410

二、放射性废水的治理416

三、含铬废水的治理422

四、含氰废水的治理427

五、含砷废水的治理432

六、含油废水的治理435

七、含酚废水的治理439

八、硝基化合物废水的治理447

九、酸碱废水的治理450

十、有机废水处理462

十一、泥渣处理474

第五节 废水处理常用药剂与材料483

第六节 废水处理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491

第二篇 大气环境检测检验数据503

第一章 大气污环境检测检验基本知识503

第一节 大气污染概述503

一、大气的组成503

二、大气的重要性504

三、大气污染的含义505

第二节 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505

一、大气污染源505

二、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发生机制506

第三节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516

一、硫氧化物的影响517

二、煤尘、粉尘的影响518

三、氮氧化物的影响519

四、光化学氧化剂的影响520

五、一氧化碳的影响521

六、碳氢化合物的影响521

七、其他有害物质的影响521

第四节 大气污染与气象522

一、大气污染气象学的研究状况522

二、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523

第五节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528

一、监测目的529

二、有关资料的收集529

三、监测项目530

四、监测网点的布设530

五、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534

六、采样方法和仪器535

七、监测方法535

第二章 大气环境检测检验标准和相关数据536

第一节 环境质量标准536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536

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539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540

第三节 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565

第四节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569

第五节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573

第六节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580

第七节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技术规定586

第八节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614

第九节 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621

第十节 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626

第十一节 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628

第十二节 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629

第十三节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631

第十四节 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排放标准632

第十五节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633

第十六节 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641

第十七节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646

第十八节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655

第三章 大气污染物样品的采集661

第一节 环境空气中污染物采样661

一、采样网点布点原则661

二、采样布点方法661

三、污染物采样方法663

四、采样仪器668

五、采样效率及评价672

六、采样记录673

第二节 污染源中大气污染物的采集674

一、采样位置674

二、采磁点的位置和数目674

三、排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及原理676

第四章 颗粒物样品检测检验677

第一节 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677

第二节 大气飘尘浓度的测定678

第五章 大气污染物检测检验680

第一节 氮氧化物的测定680

一、测定方法680

二、基本原理681

三、仪器(设备)和试剂(采用GB8969-88方法)682

四、测定步骤682

五、注意事项683

第二节 二氧化硫的测定684

一、测定方法684

二、测定原理684

三、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测定S02(GB/T15262-92)685

第三节 一氧化碳的测定689

一、测定方法689

二、基本原理689

三、仪器和试剂689

四、操作步骤690

五、结果计算690

六、注意事项691

第四节 飘尘中苯并[a]芘的测定691

一、测定方法691

二、测定原理691

三、仪器和试剂691

四、操作步骤692

五、结果计算693

六、注意事项693

第五节 总烃的测定693

一、测定方法694

二、测定原理694

三、仪器和仪剂694

四、操作步骤695

五、结果计算695

六、注意事项695

第六节 臭氧的测定696

一、测定方法696

二、测定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696

三、仪器697

四、测定步骤698

五、注意事项699

第七节 氟化物的测定699

一、测定方法699

二、基本原理699

三、仪器和试剂700

四、操作步骤701

五、结果计算701

六、注意事项702

第八节 铅的测定702

一、测定方法702

二、测定原理702

三、仪器和试剂703

四、操作步骤703

五、结果计算704

六、注意事项704

第六章 固定污染源排气705

第一节 固定污染源基本参数测定705

一、监测目的和方法705

二、基本参数的测量705

第二节 排气中水分含量的测定709

第三节 排气中C0、C02、O2等气体成分的测定712

一、测定方法712

二、基本原理712

第四节 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713

第五节 烟尘中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714

第七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及相关数据715

第一节 评价的目的和程序715

一、评价的目的715

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程序715

第二节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和评价区范围的确定717

一、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717

二、评价区范围的确定719

第三节 大气环境状况调查及评价719

一、大气环境状况调查719

二、大气污染源的调查及评价720

三、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721

四、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722

五、环境质量分级724

第四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725

一、大气扩散模式的选择725

二、一次地面浓度的计算732

三、日平均浓度的计算732

四、年日平均浓度的计算732

五、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733

六、工程影响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733

七、结论及建议734

第八章 废气处理技术及相关数据735

第一节 废气治理设备735

一、除尘装置735

二、废气吸收设备756

三、吸附设备766

四、催化反应器768

五、废气燃烧设备771

六、冷凝设备773

七、净化系统的其他设备773

第二节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之一——颗粒污染物的治理777

一、概述777

二、重力沉降法780

三、惯性除尘783

四、离心力除尘785

五、过滤除尘788

六、静电除尘792

七、湿法除尘795

八、除尘装置的选择800

第三节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之二——气态污染物的治理801

一、吸收法801

二、吸附法813

三、冷凝法821

四、催化转化法823

五、燃烧法830

六、生物净化法833

七、膜分离法836

八、气态污染物的其他治理方法838

九、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839

第三篇 固体废物检测检验数据845

第一章 固体废物基本知识845

第一节 固体废物及分类845

一、固体废物845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845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排放及危害847

一、固体废物的排放现状847

二、固体废物的危害848

第三节 危险废物850

一、危险废物的定义和危害850

二、危险废物的鉴别和管理850

第二章 固体废物检测检验标准和相关数据853

第一节 危险废物鉴别标853

一、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5085.1-1996)853

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1996)854

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854

第二节 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8178-87)856

第三节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858

第四节 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13015-91)859

第五节 含氰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12502-90)860

第六节 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GB6763-86)860

第七节 城镇垃圾农用抠制标准862

第八节 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864

第九节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887

第十节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897

第十一节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909

第十二节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915

第十三节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920

第十四节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926

第十五节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933

第十六节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935

第十七节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938

第三章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检测检验942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942

第二节 样品的制备945

第三节 样品水分的测定946

第四节 样品的保存946

第四章 有害特性检测检验948

第一节 急性毒性的初筛试验948

第二节 易燃性的试验方法948

第三节 腐蚀性的试验方法949

第四节 反应性的试验方法949

第五节 浸出毒性试验949

第五章 生活垃圾检测检验951

第一节 城市垃圾及其分类951

第二节 生活垃圾特性分析951

第三节 渗沥水分析953

第六章 有害物质的毒理学检测检验955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及毒性试验分类955

第二节 吸入毒性试验958

第三节 口服毒性试验959

第四节 鱼类毒性实验960

第五节 固体废物的渗漏模型试验964

第七章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及相关数据965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处理965

一、概述965

二、固体废物的压实967

三、固体废物的破碎971

四、固体废物的分选981

五、固体废物的固化995

六、固体废物的焚烧1001

七、固体废物的热解1009

八、固体废物的微生物分解1014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处置1023

一、概述1023

二、矿业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1024

三、选矿厂尾矿处置系统的建造和应用1026

四、火力发电厂的贮灰库(实例)1073

五、氨碱厂废渣处置(实例)1076

六、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1078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1082

一、概述1082

二、矿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1083

三、冶金废渣的综合利用1087

四、粉煤灰的综合利用1093

五、化工废渣的综合利用1096

第四节 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100

第四篇 噪声检测检验数据1105

第一章 噪声基本知识1105

第一节 概述1105

一、噪声的定义及其分类1105

二、声学基础1105

第二节 噪声的危害及其评价方法1111

一、噪声的危害1111

二、噪声的评价方法1111

第二章 环境噪声检验检测基本知识1113

第一节 噪声的物理量及其测量1113

一、声压、声强、声功率及其表示方法1113

二、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及其分贝1114

三、噪声级(分贝)的相加计算方法1115

四、噪声级的平均值计算方法1117

第二节 环境噪声的评价量及其测算1117

一、A声级及其表示1117

二、等效连续A声级及其计算1117

三、昼夜等效声级及其计算1118

四、统计噪声级及其计算1118

五、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及其计算1119

第三节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及其衰减值的计算1119

一、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1119

二、噪声被空气吸收的衰减及其衰减值的计算1120

三、墙壁隔声量(或透声损失)及其衰减值的计算1121

四、屏障对噪声的衰减及其衰减值的计算1121

五、植物对噪声的吸收及其衰减值1122

六、阻挡物的反射及其计算1122

第三章 噪声检测检验标准和相关数据1125

第一节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125

第二节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1126

第三节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1127

第四节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1128

第五节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1129

第六节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1130

第七节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噪声限值1133

第八节 汽车定置噪声限值1134

第九节 声学 隔声罩的隔声性能测定1136

第十节 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室精密法1152

第十一节 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1179

第十二节 声学隔声罩的隔声性能测定1188

第十三节 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场中小型可移动声源工程1202

第十四节 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场中小型可移动声源工程法1216

第四章 城市环境噪声检测检验1239

第一节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1239

第二节 城市交通噪声监测1240

第五章 工业企业噪声检测检验1245

第一节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方式1245

第二节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结果1245

第六章 机动车辆噪声检测检验1247

第一节 车外噪声测量1247

第二节 车内噪声测量1249

第七章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检测检验1252

第一节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1252

第二节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结果1253

第八章 机械设备噪声检验检测1254

第一节 电机噪声1254

第二节 风机噪声1254

第三节 压缩机噪声1255

第四节 泵类噪声1256

第五节 发动机噪声1256

第六节 机床噪声1257

第七节 排气放空噪声1257

第九章 噪声控制方法及相关数据1259

第一节 噪声控制原理1259

第二节 噪声控制的基本方法1260

第五篇 土壤检测检验数据1283

第一章 土壤基本知识1283

第二章 土壤检测检验标准相关数据1290

第一节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290

第二节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1294

第三节 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1295

第四节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1297

第三章 土壤样品检测检验1307

第一节 样品采集1307

一、采样手续1307

二、注意事项1308

第二节 样品的调制方法1309

一、风干细土的调制1309

二、分析试样的配制1309

三、注意事项1309

第四章 土壤中常见污染物检测检验1310

第六篇 放射性和电磁辐射污染检测检验数据1319

第一章 放射性污染检测检验1319

第一节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1319

第二节 放射性污染度量单位1320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分布1322

第四节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1323

第五节 放射性污染监测对象及内容1325

第六节 放射性监测实验室及监测仪器1325

一、放射性监测实验室1326

二、放射性监测仪器1326

第七节 放射性临测的方法1330

一、放射性样品采集1330

二、样品的预处理1331

三、环境中放射性监测1332

第八节 放射性污染的处理方法1334

第二章 电磁辐射污染检测检验1336

第一节 电磁辐射污染的来源1336

第二节 电磁辐射污染的传播1337

第三节 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1338

第四节 电磁辐射污染临测仪器及方法1338

一、电磁辐射污染监测仪器1338

二、电磁辐射污染监测方法1340

第五节 电磁辐射污染防护措施1342

第三章 放射性和电磁辐射污染检测检验标准和相关数据1343

第一节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液处理系统技术规定1343

第二节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1361

第三节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1364

第四节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1366

第五节 辐射防护规定1372

第六节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1399

第七节 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1405

第八节 核设施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质量保证计划的一般要求1416

第九节 核设施流出物监测的一般规定1422

第十节 铀、钍矿冶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定1435

第十一节 铀矿冶设施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1439

第十二节 轻水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水排放系统技术规定1446

第十三节 反应堆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1448

第七篇 生物污染检测检验数据1457

第一章 生物污染基本知识1457

第一节 生物污染的途径1457

第二节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蓄积1459

第三节 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转化与排泄1462

第二章 生物样品的采集检测检验及相关数据1463

第一节 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1463

第二节 动物样品的采集制备1466

第三节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1467

一、消解和灰化1467

二、提取和浓缩1471

第四节 污染物的测定方法1476

一、常用的分析方法1476

二、测定实例1477

第三章 指示生物检测检验和相关数据1483

第一节 水污染生物监测1483

一、水污染指示生物监测1483

二、水生生物群落监测1487

三、鱼类毒性实验1488

第二节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1489

一、大气污染植物监测1489

二、大气污染动物监测1494

第四章 生物体污染检测验和相关数据1495

第一节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1495

一、污染物在植物内分布1495

二、污染物在动物体内分布1496

第二节 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1498

一、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1498

二、动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1500

第三节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1501

一、有机物分解1501

二、待测组分提取1502

三、待测组分分离1504

四、待测液浓缩1505

第四节 生物样品中污染物测定15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