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和谐理论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经济和谐理论研究
  • 李松龄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3929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和谐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生产和谐编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

一、引言2

二、基于使用价值理论的生产力研究3

三、基于价值理论的生产关系研究6

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9

五、结论1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再认识15

一、引言15

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6

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8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0

五、结论23

生产力的和谐25

一、引言25

二、生产力和谐的基本内涵26

三、生产力的不和谐现象28

四、发展和谐社会生产力30

五、结论33

生产关系的和谐35

一、引言35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和谐的基础36

三、生产关系和谐的利益协调机制39

四、生产关系和谐的市场与法制环境42

五、结论46

生产关系和谐的再认识47

一、引言47

二、生产关系不和谐的市场与法制环境48

三、均衡市场与健全法制下的生产关系50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产关系52

五、生产关系和谐的公平正义特征55

六、结论58

分配和谐编62

分配形式和分配关系62

一、引言62

二、分配形式的比较及其理论分析62

三、分配关系的比较及其理论分析66

四、完善分配形式,改善分配关系68

五、结论70

分配和谐的基本内容72

一、引言72

二、按劳分配与分配和谐72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分配和谐75

四、分配和谐的必要条件78

五、结论80

分配和谐的效应分析82

一、引言82

二、分配和谐的生产效应82

三、分配和谐的消费效应85

四、创造分配和谐的条件,提高生产与消费的水平87

五、结论90

分配和谐的市场机制92

一、引言92

二、分配和谐的交换机制92

三、分配和谐的价值机制95

四、分配和谐的供求机制98

五、分配和谐的竞争机制100

六、结论103

分配和谐的制度设计105

一、引言105

二、分配和谐的市场制度105

三、分配和谐的法律制度108

四、分配和谐的经济制度110

五、结论113

交换和谐编116

交换形式与交换关系116

一、引言116

二、劳动产品的交换形式和交换关系117

三、劳动力的交换形式和交换关系119

四、生产要素的交换形式和交换关系122

五、结论124

交换和谐的理论内涵127

一、引言127

二、交换和谐的概念辨析127

三、交换和谐的充要条件130

四、交换和谐的实现途径133

五、结论135

交换和谐的特征分析137

一、引言137

二、交换和谐的价格特征137

三、交换和谐的分配特征140

四、交换和谐的动态特征142

五、结论145

交换和谐的制度安排147

一、引言147

二、交换和谐的产权规则147

三、交换和谐的法律规则150

四、交换和谐的道德规则153

五、结论155

交换和谐的政策建议157

一、引言157

二、促进市场完善的政策建议157

三、实现市场均衡的政策建议160

四、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162

五、结论165

消费和谐编168

消费力与消费关系168

一、引言168

二、消费力的理论意义168

三、消费关系的理论特征171

四、发展消费力,改善消费关系174

五、结论176

消费力的和谐178

一、引言178

二、消费力和谐的概念体系178

三、消费力和谐的基本特征181

四、消费力和谐的实现条件183

五、结论186

消费关系的和谐188

一、引言188

二、消费关系和谐:基于消费外在性的研究188

三、消费关系和谐:基于生产关系的研究191

四、改善消费关系的几个方面193

五、结论196

消费和谐的效应机制198

一、引言198

二、消费力和谐的效应机制198

三、消费关系和谐的效应机制201

四、实现消费和谐,促进经济发展203

五、结论206

消费和谐的制度基础208

一、引言208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消费和谐的制度基础208

三、外在性内部化:消费和谐的产权基础211

四、价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消费和谐的市场原则213

五、结论216

新农村建设编220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体系220

一、引言220

二、农村生产力和谐220

三、农村生产关系和谐223

四、农村经济基础和谐226

五、农村上层建筑和谐228

六、结论231

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233

一、引言233

二、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234

三、现代农业的内容、特征及其理论认识236

四、现代农业能够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239

五、结论242

新农村建设的效应方式244

一、引言244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效应244

三、新农村建设的财富效应247

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效应249

五、结论252

新农村建设的市场机制254

一、引言254

二、农村公共物品的要素属性及其外部性255

三、外部性内部化的市场机制257

四、完善市场机制,发展现代农业259

五、结论262

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创新264

一、引言264

二、制度创新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265

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制度障碍267

四、健全制度安排,促进新农村建设270

五、结论272

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274

一、引言274

二、明确现代农业发展主体的政策建议274

三、选择现代农业发展形式的政策建议277

四、明晰现代农业产权制度的政策建议280

五、结论282

参考文献2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