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放射诊断中的医疗照射防护【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放射诊断中的医疗照射防护
  • 刘长安,陈肖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30483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放射诊断-辐射防护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放射诊断中的医疗照射防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辐射剂量与健康效应1

1.1 患者照射评价所涉及的剂量学量1

1.1.1 概述1

1.1.2 吸收剂量1

1.1.3 组织或器官平均吸收剂量2

1.1.4 当量剂量与辐射权重因数3

1.1.5 有效剂量和组织权重因数4

1.1.6 患者的医疗照射5

1.2 辐射健康效应6

1.2.1 辐射诱发生物学损伤的可能机制6

1.2.2 辐射健康效应的分类6

1.2.3 确定性效应(组织反应)7

1.2.4 随机性效应10

参考文献14

第2章 医疗照射的正当性判断16

2.1 引言16

2.2 医疗照射正当性的三个层次16

2.2.1 概述16

2.2.2 一个确定的放射诊疗程序的总体正当性(第二层次)17

2.2.3 某一医疗程序用于单个患者的正当性(第三层次)17

2.3 正当性判断的责任17

2.4 正当性判断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8

2.4.1 一般原则18

2.4.2 对患者照射的正当性判断19

2.4.3 无症状人群检查的正当性判断20

2.4.4 关于生物医学研究中志愿者的照射20

2.4.5 与临床指征无关的放射学检查的控制21

2.5 医学影像检查合理应用指南21

2.6 过度检查的可能原因23

2.7 避免不必要的检查24

参考文献25

第3章 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27

3.1 引言27

3.2 总体要求28

3.3 设备与设施28

3.3.1 医用辐射设备的通用要求28

3.3.2 放射诊断设备的专用要求29

3.3.3 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29

3.3.4 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31

3.4 操作技术和规程要求32

3.4.1 一般要求32

3.4.2 指导规程33

3.4.3 胎儿受照的管理33

3.5 辐射源和剂量测定系统的校准34

3.6 患者剂量测定35

3.6.1 要求35

3.6.2 单个放射科室的患者照射评估35

3.6.3 患者剂量调查35

3.6.4 患者照射评估所用的量36

3.7 医疗照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36

3.7.1 质量保证36

3.7.2 质量控制检测37

3.8 诊断参考水平(医疗照射指导水平)39

3.9 在放射学程序中照料或抚慰患者的人员的剂量约束39

3.10 教育培训40

参考文献41

第4章 诊断参考水平(医疗照射指导水平)43

4.1 引言43

4.2 术语和定义43

4.3 诊断参考水平的实际应用44

4.4 诊断参考水平的制修订原则和方法45

4.4.1 原则45

4.4.2 诊断放射学程序45

4.4.3 诊断核医学程序46

4.5 对于介入放射学的特殊考虑47

4.6 可达到剂量48

4.7 经验教训48

4.8 我国的诊断参考水平(医疗照射指导水平)49

4.8.1 诊断放射学程序49

4.8.2 诊断核医学程序50

4.9 讨论与建议50

参考文献51

第5章 涉及电离辐射人体实验的伦理与防护要求53

5.1 引言53

5.2 伦理要求53

5.3 辐射防护要求54

5.3.1 实践的正当性54

5.3.2 防护最优化55

5.3.3 个人剂量约束55

参考文献56

第6章 事故性医疗照射的预防与调查57

6.1 事故性医疗照射的界定57

6.2 事故性医疗照射的可能起因57

6.3 事故性医疗照射的预防58

6.3.1 一般要求58

6.3.2 安全文化58

6.3.3 事故预防59

6.4 事故性医疗照射的调查59

6.5 事故性医疗照射的记录61

参考文献61

第7章 常规X射线检查受检者的辐射防护62

7.1 引言62

7.2 剂量学表征量与典型患者剂量63

7.2.1 剂量学表征量63

7.2.2 典型患者剂量64

7.3 正当性判断67

7.3.1 概述67

7.3.2 合理应用指南67

7.3.3 儿童68

7.3.4 育龄妇女68

7.3.5 孕妇68

7.3.6 无症状人群的X射线检查69

7.3.7 医用X射线检查的合理应用原则69

7.4 设备要求71

7.4.1 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通用要求71

7.4.2 透视用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72

7.4.3 摄影用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73

7.4.4 介入放射学、近台同室操作(非普通荧光屏透视)用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73

7.4.5 移动式和携带式X射线设备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73

7.4.6 随机文件73

7.4.7 信号和标记73

7.4.8 照射开关74

7.4.9 照射时间的控制74

7.4.10 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要求74

7.5 X射线检查过程中的患者防护最优化79

7.5.1 避免不必要的剂量79

7.5.2 胶片与增感屏80

7.5.3 辐射质80

7.5.4 照射野大小和准直80

7.5.5 患者摆位81

7.5.6 器官屏蔽81

7.5.7 散射线的控制82

7.5.8 焦皮距和摄影距离82

7.5.9 降低患者与影像接受器之间的衰减83

7.5.10 胶片冲洗技术84

7.5.11 减少重复摄片次数84

7.5.12 质量保证计划84

7.5.13 X射线透视84

7.5.14 X射线摄影85

7.5.15 胸部X射线摄影85

7.5.16 移动式设备的使用87

7.5.17 孕妇87

7.5.18 儿童87

7.6 数字放射学中的患者剂量管理88

7.7 诊断参考水平(医疗照射指导水平)及其应用89

参考文献92

第8章 孕妇接受X射线检查的特殊辐射防护95

8.1 引言95

8.2 低剂量辐射宫内照射的生物学效应95

8.2.1 概述95

8.2.2 确定性效应(组织反应)95

8.2.3 出生前照射的癌症危险96

8.2.4 遗传效应96

8.3 常用X射线检查所致胎儿典型剂量96

8.4 关于育龄妇女的X射线检查97

8.5 孕妇X射线检查的辐射防护98

8.6 对胎儿宫内照射后是否终止妊娠的考虑99

8.7 国际基本安全标准2011年暂行版的相关要求100

8.8 结语101

参考文献101

第9章 儿科放射学的辐射防护103

9.1 引言103

9.2 儿童低剂量照射的健康风险103

9.3 常用X射线检查所致的儿童典型剂量103

9.4 正当性判断106

9.5 防护最优化107

9.5.1 总则107

9.5.2 人员和设备要求107

9.5.3 检查前应考虑的重要事项108

9.5.4 制动措施108

9.5.5 屏蔽防护109

9.5.6 可有效降低儿童剂量的重要技术条件109

9.5.7 质量保证和诊断参考水平111

9.6 质量标准的实施与核查112

9.7 结语112

参考文献112

第10章 筛查性X射线乳腺摄影的辐射防护114

10.1 引言114

10.2 筛查性X射线乳腺摄影的正当性判断115

10.2.1 公共卫生方面的正当性115

10.2.2 辐射防护方面的正当性116

10.3 乳腺癌筛查方案117

10.3.1 一般人群117

10.3.2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117

10.4 设备要求118

10.5 X射线乳腺摄影操作规程120

10.5.1 摄影前准备120

10.5.2 内外斜位(MLO)120

10.5.3 头尾位(CC)121

10.5.4 补充摄影体位和摄影技术122

10.5.5 良好摄影技术的示例122

10.5.6 阅片与诊断报告122

10.6 X射线乳腺摄影的质量控制122

10.7 患者剂量管理124

10.7.1 剂量学表征量124

10.7.2 患者剂量管理124

10.7.3 诊断参考水平(医疗照射指导水平)125

参考文献126

第11章 CT检查中的辐射防护129

11.1 引言129

11.2 剂量学表征量130

11.2.1 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130

11.2.2 器官剂量和有效剂量131

11.2.3 CT剂量学的进展132

11.3 患者典型剂量133

11.4 健康风险评估136

11.4.1 确定性效应(组织反应)136

11.4.2 辐射致癌的风险137

11.4.3 遗传效应138

11.5 诊断参考水平(医疗照射指导水平)及其应用139

11.5.1 概念及必要性139

11.5.2 国家诊断参考水平(NDRLs)139

11.5.3 本地诊断参考水平(LDRLs)139

11.5.4 DRLs对具体患者的适用性140

11.5.5 对具体患者可采取的行动140

11.5.6 对CT室的简易指南141

11.5.7 诊断参考水平和可达到剂量141

11.5.8 关于我国的诊断参考水平142

11.6 CT检查的正当性判断144

11.6.1 概述144

11.6.2 CT检查的选择标准144

11.6.3 育龄妇女和孕妇145

11.6.4 儿童145

11.6.5 关于无症状个人的CT筛查146

11.6.6 重复检查146

11.6.7 合理申请CT检查的十大要诀147

11.7 影响影像质量和患者剂量的因素和行为147

11.7.1 概述147

11.7.2 mA和mAs148

11.7.3 自动曝光控制(AEC)148

11.7.4 管电压(kVp)150

11.7.5 扫描长度150

11.7.6 层厚150

11.7.7 层间距150

11.7.8 螺距151

11.7.9 线束宽度151

11.7.10 非对称屏蔽采集技术151

11.7.11 重建算法152

11.7.12 敏感器官的屏蔽防护152

11.7.13 CT机型号152

11.7.14 影像质量与剂量之间的折中153

11.8 CT检查患者防护十大要诀153

11.9 PET/CT实践中的辐射防护通用导则154

11.10 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要求155

11.11 结语156

参考文献156

第12章 牙科放射学中的患者辐射防护160

12.1 引言160

12.2 典型患者剂量160

12.3 正当性判断与患者选择标准161

12.4 有助于减少患者剂量的设备和技术条件162

12.4.1 具有口腔内底片牙科放射学设备162

12.4.2 全景摄影和头影测量设备163

12.4.3 牙科专用CBCT设备163

12.4.4 数字影像接受器163

12.4.5 胶片冲洗技术163

12.4.6 诊断参考水平(医疗照射指导水平)164

12.4.7 质量保证164

12.5 患者屏蔽防护设备的使用164

12.6 结语165

参考文献165

第13章 介入放射学中的患者辐射防护167

13.1 引言167

13.2 剂量学表征量167

13.3 典型患者剂量水平170

13.4 辐射健康效应173

13.4.1 确定性效应(组织反应)173

13.4.2 随机性效应175

13.5 机构、设备和人员要求177

13.5.1 机构177

13.5.2 设备177

13.5.3 人员179

13.6 正当性判断179

13.7 术前规划准备180

13.7.1 知情同意180

13.7.2 诊疗方案规划181

13.7.3 术前倒计时182

13.8 术中患者剂量管理与控制183

13.8.1 术中患者剂量监测与通知183

13.8.2 术中辐射水平信息的应用183

13.8.3 术中患者剂量控制措施184

13.9 术后管理186

13.9.1 剂量记录186

13.9.2 患者随访186

13.10 质量保证187

13.11 FGI程序患者辐射防护十大要诀188

13.12 FGI程序儿童患者辐射防护十大要诀189

13.13 FGI程序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十大要诀189

参考文献191

附录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1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