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陈学恂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070428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774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7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编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教育1
第一章太平天国的教育纲领1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节录) (1853年)1
洪仁玕:资政新篇(节录) (1859年)1
第二章太平天国的教育内容4
一、《三字经》、《千字文》的改编4
《三字经》(1853年)4
《御制千字诏》(1854年)6
二、《四书》、《五经》的删改9
黄再兴:诏书盖玺颁行论(节录)(1853年)9
删改诗韵诏(1853年)9
删改《四书》、《五经》(1856年)10
第三章太平天国的教育设施11
一、招贤11
招贤榜(1861年)11
二、考试12
钦定士阶条例(节录)(1861年)12
三、讲道理19
讲道理情况记述19
第四章清政府尊崇儒学,镇压革命20
咸丰帝尊崇儒学防止“聚众滋事”谕(1851年)20
曾国藩:讨粤匪檄(1854年)20
清史稿·选举志(节录)23
一、历史沿革23
第一章新式学堂的创办23
第二编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23
二、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外国语文学堂26
京师同文馆(1862年)26
恭亲王奕等:奏请设立同文馆折(附章程)(1862年)26
陈其璋:请整顿同文馆疏(1896年)29
京师同文馆课程表(1876年)31
光绪二十四年以前的同文馆章程32
光绪二十四年续增同文馆条规八条35
丁韪良:同文馆记36
齐如山:同文馆之回忆45
[史料简介]50
李鸿章:请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折(1863年)51
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51
江海关道详南洋通商大臣拟议上海同文馆章程文(附章程)(1863年)53
吴宗濂:上海广方言馆始末记56
张君劢:我的学生时代58
广州同文馆(1864年)59
毛鸿宾:请开设教习外国语言文字学馆59
折(附章程)(1864年)59
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62
张之洞:招考自强学堂学生示并章程(1893年)62
张之洞:札道员蔡锡勇改定自强学堂章程(1896年)65
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67
左宗棠:奏呈船政事宜折(1866年)67
三、培养制造船炮人才的军事技术学堂67
左宗棠:详议创设船政章程购器募匠教习69
折(节录)(1866年)69
福州船政局订请法国造船监督合同(节录有关船政学堂部分)(1896年)71
日意格:船政学堂教学状况记74
[附]韩仲英:船政的教育机构77
王信忠:记福建船政学堂78
[史料简介]82
四、培养海陆军人才的水师学堂、武备学堂83
天津水师学堂(1880年)83
李鸿章:奏筹办天津水师学堂片(1880年)83
天津新设水师学堂章程84
张焘:记北洋水师学堂及招考章程85
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86
李鸿章:天津创设武备学堂折(1885年)86
北洋武备学堂学规(节录)(1886年)88
广东水陆师学堂(1887年)89
张之洞:奏创办水陆师学堂折(1887年)89
张之洞:办理水陆师学堂情形折(1889年)91
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94
曾国荃:为设南京水师学堂复李鸿章札(节录)(1890年)94
江南水师学堂简明章程94
南洋水师学堂考试纪略97
李鸿章:请设南北电报片(1880年)101
记福州新设电气学塾101
上海电报学堂(1882年)101
五、培养电报、医学、铁路等科技人才的学堂101
福州电气学塾(1876年)、天津电报学堂(1880年)、101
李鸿章:创办电报报销折(节录)(1882年)103
[附]毕乃德:记天津电报学堂103
记上海电报学堂105
北洋医学堂(1893年)106
李鸿章:医院创立学堂折(1894年)106
[附]毕乃德:记北洋医学堂107
山海关铁路学堂(1895年)、江南陆军学堂附设铁路学堂(1896年)109
记山海关铁路学堂109
张之洞:创设陆军学堂附设铁路学堂折(1896年)109
曾国藩、李鸿章: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112
折(附章程)(1871年)112
一、美国112
第二章派遣学生出洋留学112
容闳:经理留学事务所(派送第一批留学生)115
李鸿章:论出洋肄业学生分别撤留(1881年)116
容闳:留学事务所之终局121
温秉忠:最先留美同学录129
容尚谦:创办出洋局及官学生之历史135
温秉忠:一个留美幼童的回忆143
[史料简介]150
二、欧洲151
沈葆桢等:奏派生徒赴英法游历折(节录)(1875年)151
李鸿章:卞长胜等赴德国学习片(1876年)151
李鸿章、沈葆桢等:奏闽厂学生出洋学习折(1877年)152
清帝著庆春等接续遴材派赴各国留学谕(1879年)160
[附]王信忠:福州船厂派赴欧洲留学生名录161
汪一驹:自强时期在欧洲的中国留学生166
巴斯蒂:清末留欧学生——福州船政局对近代技术的输入168
第三章 洋务运动期间教育问题上的争议182
一、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的争议182
奕:奏请在同文馆添设天文算学馆折(1866年)182
奕:奏拟同文馆学习天文算学章程折(1867年)183
张盛藻:奏天文算学无庸招集正途折(节录)(1867年)186
倭仁:奏阻同文馆用正途人员学习天算折(节录)(1867年)187
奕等:沥陈同文馆招考天文算学举办情形折(节录)(1867年)189
倭仁:密陈同文馆招考天文算学请罢前议折(节录)(1867年)191
奕等:遵议倭仁密陈同文馆招考天文算学请罢前议并陈管见折(附片)(节录)(1867年)192
倭仁:奏陈保举无人天文算学无庸另行设馆折(节录)(1867年)194
杨廷熙:奏请撤销同文馆以弭天变折(1867年)195
清帝谕旨(1867年)202
[附]翁同和日记中记述倭仁谏止同文馆事203
[史料简介]204
二、科举考试增设算学科、艺学科的争议205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节录)(1874年)205
礼部:奏请考试算学折(1875年)207
于凌辰:奉旨会议海防事宜折(节录)(1875年)209
王家璧:会议海防事宜奏折附片(1875年)210
奕等:择要条议海防诸议折(节录)(1875年)211
陈启泰:奏陈扩充海防管见折(节录)(1883年)212
潘衍桐:奏请开艺学科折(1884年)214
徐致祥:止开艺科预防微渐疏(节录)(1884年)218
左宗棠:艺学说帖(1884年)219
陈琇莹:奏请将明习算学人员归入正途考试量予科甲出身折(节录)(1887年)221
总理衙门奏会议算学取士事(1887年)222
[史料简介]225
第三编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上)227
第一章历史沿革227
清史稿·选举志(节录)227
1.创办中西实学书院230
上海创设格致书院230
上海格致书院(1874年)230
一、变通书院230
第二章变通书院与议改科举230
徐寿:为上海设格致书院上李爵相禀并条陈(1874年)231
王韬:《格致书院课艺》序(1890年)233
傅兰雅:格致书院会讲西学章程(1895年)234
[附]第二学电务全课目录235
栾学谦:格致书院讲习西学记(1897年)236
[史料简介]238
上海正蒙书院(1878年)238
正蒙书院沿革238
邵友濂:梅溪书院记(1 886年)239
张在新:先君兴办梅溪学堂事略(190 3年)240
陕西崇实书院(1896年)242
张汝梅、赵惟熙:陕西创设格致实学书院折(附片)(1 896年)242
[史料简介]242
魏光焘:赵惟熙:会奏办理学堂情形折(1897年)244
刘光蕡:崇实书院学规246
杭州求是中西书院(1897年)249
廖寿丰:奏设杭州求是中西书院折(1897年)249
求是书院章程(1897年)250
钱均夫:求是书院之创设与其学风及学生活动情况(节录)253
2.原有书院增设西学课程256
陕西味经书院增设时务斋(1895年)256
刘光蕡:味经创设时务斋章程(1895年)256
刘光蕡:时务斋学规(1895年)260
刘光蕡:谕味经诸生263
胡聘之、钱骏祥:请变通书院章程折(1896年)265
山西令德书院添设算学等课程(1896年)265
江西友教书院设算科(1896年)267
德寿:奏酌裁友教书院童卷移设算科折(1896年)267
3.整顿各省书院268
礼部:议覆整顿各省书院折(1896年)268
二、议改科举271
1.奏设经济特科271
严修:奏请设经济专科折(1897年)271
总理衙门、礼部:会奏遵议贵州学政严修请设经济274
特科疏(1898年)274
总理衙门、礼部:遵议经济特科详细章程277
疏(又附片)(1898年)277
礼部:议奏科场改试疏(附章程)(1898年)281
2.议改科举章程281
礼部:遵议乡会试详细章程疏(1898年)284
第三章各级各类学堂的兴办289
天津中西学堂(1895年)289
王文韶:奏开设天津中西学堂疏(1895年)289
天津头等二等学堂章程(1895年)291
李书田:北洋大学五十年之回顾与前瞻(节录)295
上海三等公学(1896年)297
钟天纬:公塾原启(1896年)297
小学堂总章程297
小学堂功课章程299
钟天纬:训蒙捷诀301
邓华熙:奏设二等学堂折(附章程)(1897年)303
安徽二等学堂(1897年)303
[史料简介]303
总理衙门:议覆皖抚筹添学堂折(1897年)307
上海南洋公学(1897年)309
盛宣怀:奏陈开办南洋公学情形疏(1898年)309
南洋公学章程(1 898年)312
盛宣怀:奏陈南洋公学历年办理情形折(1 902年)314
杨耀文:本校四十年来之重要变迁(节录)316
黄炎培:蔡元培在南洋公学特班教学情况320
上海女学堂(1897年)321
经元善:为创设上海女学上总署及各督抚大宪禀(1897年)321
上海女学堂试办略章322
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1897年)325
上海创设中国女学堂记326
绍郡中西学堂(1897年)327
绍郡中西学堂327
绍郡中西学堂规约329
蔡元培:绍兴府学堂学友约(1 899年)334
蒋梦麟:绍兴中西学堂教学情况335
杭州养蚕学堂(1897年)336
林棨:请筹款创设养蚕学堂禀(1897年)336
设立养蚕学堂章程(1897年)338
浙江蚕学馆表340
罗振玉:杭州蚕学馆成绩记342
湖北农务工艺学堂(1898年)343
张之洞:设立农务工艺学堂暨劝工劝商公所折(节录)343
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北巡抚谭继洵晓谕344
第四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学堂和学会346
一、创办学堂346
万木草堂(1891年)346
康有为:长兴学记(节录)(1891年)346
张伯桢:戊戌政变前后之万木草堂(节录)354
卢湘父:万木草堂学风356
梁启勋:“万木草堂”回忆358
[史料简介]364
浏阳算学馆(1895年)365
谭嗣同:浏阳兴算记365
浏阳算学馆原定章程379
刑部主事张元济、工部主事夏偕复、内阁中书陈懋鼎、内阁中书王仪通呈请设立通艺学堂文(1897年)383
北京通艺学堂(1897年)383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京员设立通艺学堂并援案准予奖励调考片(1897年)385
通艺学堂章程(节录)386
张元济:通艺学堂的同忆388
湖南时务学堂(1897年)389
陈宝箴:招考新设时务学堂学生示(1897年)389
湖南开办时务学堂大概章程(1897年)391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十章(1897年)393
时务学堂功课详细章程(1897年)399
梁启超:《时务学堂札记残卷》序(节录)401
时务学堂更定章程(1 898年)401
唐才质:湖南时务学堂略志(节录)402
宾凤阳等上王益吾院长书(1898年)404
[附]顽固派对时务学堂的仇视和攻击404
湘绅公呈(1898年)406
[史料简介]407
广州时敏学堂(1898年)407
广州创设时敏学堂公启(1898年)407
时敏学堂章程(1898年)408
邬伯健:记时敏学堂412
二、组织学会413
梁启超:论学会413
梁启超:强学会封禁后之学会、学堂、报馆417
[史料简介]418
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措施420
一、概况420
第五章“百日维新”和教育改革420
二、创办京师大学堂425
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折(1896年)425
孙家鼐:议覆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429
军机大臣、总理衙门:遵筹开办京师大学434
堂折(附章程清单)(1898年)434
孙家鼐:奏陈筹办大学堂大概情形疏(1898年)446
孙家鼐:奏陈京师大学堂开办情形折(1898年)448
京师大学堂条规449
京师大学堂禁约453
罗惇曧:京师大学堂成立记455
喻长霖:京师大学堂沿革略(节录)458
俞同奎:四十六年前我考进母校的经验460
[史料简介]464
[附]译学馆465
刘焜:京师译学馆始末记(节录)465
章梫:京师译学馆同学录叙466
陈诒先:记译学馆467
[史料简介]469
三、议办中小学堂470
孙家鼐:议覆五城建立中学堂小学堂疏(1898年)470
孙家鼐:代奏王宗基等自集资款创建学堂片(1898年)471
四、戊戌政变后教育制度的复旧472
一、废除八股取士制度475
严复:救亡决论(节录)(1 895年)475
八月十一日,谕复置皇上所汰裁之詹事府等衙门.禁止士民上书.废官报局.停止各省府州县设立中学校小学校.八月二十四日,谕复八股取士之制.罢经济特科.九月十八日,谕复武试弓刀石之制.第六章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教育问题上的争议475
徐勤:中国除害议(节录)(1897年)478
唐才常:时文流毒中国论(1897年)483
杨深秀:请厘正文体折(1898年)486
宋伯鲁:请改八股为策论折(1898年)489
徐致靖:请废八股以育人才折(1898年)490
宋伯鲁:奏请经济岁举归并正科各省岁科492
试迅即改试策论折(1898年)492
于荫霖:遵旨敬抒管见折(节录)(1898年)493
许应骙:明白回奏并请斥逐工部主事康有为折(1898年)494
曾廉:与诸生徒论制义496
梁启超:上南皮张尚书论改书院课程书(1 89 7年)498
二、提倡西学、新学498
严复: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节录)(1902年)500
缪润绂:条请简重臣、修言职、去蠹政、祟实学、公荐举呈(节录)(1898年)503
高赓恩:新创学堂,隐患甚巨,亟须及早杜绝折(1898年)506
恽毓鼎:请崇正学以端士习折(1899年)508
陈夔龙:奏陈整饬学校提倡正学折(1900年)510
[史料简介]511
第四编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下)513
第一章历史沿革513
清史稿·选举志(节录)513
第二章学堂章程的颁布527
张百熙:进呈学堂章程折(1902年)527
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折(1904年)529
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学务纲要(1904年)532
[附]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554
蒋维乔:清末学制之草创557
学校系统表及说明560
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1906年)564
第三章科举制度的废除570
袁世凯、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折(1903年)570
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1904年)573
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576
第四章教育行政的改革581
政务处:奏请特设学部折(1905年)581
政务处、学部:会奏遵议裁撤学政设立直省提学使司折(1906年)583
学部:奏酌拟学部官制并归并国子监事宜改定额缺折(1906年)585
学部:奏陈各省学务官制折(1906年)590
学部:奏拟劝学所章程折(1906年)595
学部:奏定各省教育会章程折(1906年)598
学部:奏改订劝学所章程折(附章程)(1911年)603
[附]蒋维乔:清末之教育行政607
第五章地方兴学610
刘树屏:上海澄衷蒙学堂记610
袁世凯:奏办山东大学堂折(1901年)611
吴汝纶:开办桐城学堂呈稿(附章程十七条)(1902年)632
张謇:通州师范学校始建记(1903年)635
陈毖涛:记胡子靖先生创办明德学堂637
陈宝泉:天津设学之发起639
张伯苓:南开学校的创办和发展640
直隶兴学记643
孙诒让:温州办学记(1907年)644
杨斯盛:捐产兴学启(1905年)644
[史料简介]646
第六章教学改革647
一、教科书的编辑647
蒋维乔:编辑小学教科书之同忆647
陆费逵:论中国教科书史书652
江梦梅:前清学部编书之状况654
柳诒征:江楚编译官书局编译教科书状况655
庄俞:清季兴学与最新教科书656
陈子褒:论训蒙宜用浅白读本(1900年)656
[附]南洋公学:蒙学读本初编编辑大意659
蒙学读本二编编辑大意661
无锡三等公学堂:蒙学读本编辑大意662
[史料简介]663
二、教授法的变更665
《奏定学堂章程》关于小学堂学级编制和教授方法的规定(1904年)665
江苏教育总会咨呈江督筹设单级教授练习所文(1909年)666
学部:咨覆两江总督提倡单一教授及设单级教授练习所667
应准照办文(1910年)667
学部:奏拟订单级教授二部教授办法折(1911年)668
俞子夷:单级、复式、二部教法672
俞子夷:海尔巴脱五段法678
[史料简介]680
三、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学的输入681
罗振玉:《教育世界》序例(1901年)681
[附]清末教育学书籍举要682
[史料简介]685
第七章留学运动686
一、派遣和奖励学生、职官、贵胄出洋留学686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遵议出洋学生肄业实学章程折(1899年)688
张百熙:奏派学生赴东西洋各国留学折(1903年)690
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奏请奖励职官游历、游学片(1904年)692
外务部、宪政编查馆、学部、陆军部:会奏请派贵胄出洋游学折(1907年)694
宪政编查馆、学部:酌拟游学毕业生廷试录用章程(1908年)696
[附]曹汝霖:参加清末第一次留学毕业学生考试的回忆698
颜惠庆:参加清末第二届留学欧美毕业生考试的回忆(节录)699
二、留学日本运动701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遵议遴选生徒游学日本事宜片(1899年)701
张之洞:奏请约束鼓励出洋游学办法章程折(附章程)(1903年)702
杨枢:奏陈兼管学务情形折(1904年)708
杨枢:日本游学计划书(节录)(1907年)710
宏文学院沿革概说713
日本实践女学校附属中国女子留学生师范工艺714
速成科规则(节录)714
鲁迅:致蒋抑卮(1904年)716
三、留学欧美运动717
端方:奏派学生前赴美、德、俄三国游学折(节录)(1903年)717
端方:奏派学生前赴比国游学折(节录)(1903年)719
外务部、学务大臣:奏准游学西洋简明章程(1904年)720
外务部、学部:会奏为收还美国赔款遣派学生赴美留学办法折(1909年)721
游美学务处考选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学生的情况723
[附]第一次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名单724
第二次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名单727
第三次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名单(部分)731
胡适:参加第二次庚子赔款留美生考试的回忆733
学务处考试回国游学毕业生名单734
学部:奏请核准将游美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折(1910年)736
[史料简介]736
第八章 “预备立宪”与教育738
清政府颁发预备仿行宪政之谕旨(1906年)738
学部:奏定女学堂章程折(1907年)739
徐定超:奏请饬广设蒙养学堂折(1907年)740
学部:奏报分年筹备事宜折(1909年)742
学部:奏请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折(1909年)746
学部: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1909年)749
学部:奏拟简易识字学塾章程折(1910年)751
学部:奏陈明年筹备事宜折(1910年)752
学部:奏京师试办私塾改良办法情形折(1910年)754
改良私塾章程(1910年)756
学部:奏陈第二年下届筹办预备立宪成绩折(1910年)760
学部:议覆浙抚奏变通部章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折(1910年)761
学部:奏第三年筹备事宜折(1910年)763
学部:奏复陈普及教育最要次要办法折(1910年)765
学部:奏改订两等小学堂课程折(1910年)767
学部:奏酌拟改订筹备教育事宜折(并单)(1911年)768
学部:奏改订中学文实两科课程折(1911年)770
学部:会奏设立中央教育会拟具章程折(并单)(1911年)771
热门推荐
- 2817749.html
- 2700654.html
- 1372650.html
- 23097.html
- 1433208.html
- 3853662.html
- 3342736.html
- 1405291.html
- 3865991.html
- 700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8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1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5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88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24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2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77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4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9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