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焦氏易林》易学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焦氏易林》易学研究
  • 林庆彰主编;乔家骏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665774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焦氏易林》易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1

第二节 研究目的4

第三节 文献探讨5

第四节 研究进路7

第二章 《焦氏易林》作者考辨及成书背景9

第一节 《焦氏易林》作者辨略9

一、《易林》历代著录9

二、《易林》作者之各家说法11

(一)为西汉元帝、成帝间人所作12

(二)为崔篆所撰14

(三)东汉以后人撰,托之焦延寿23

(四)东汉许峻所撰26

(五)王莽时建信天水焦延寿所撰26

(六)焦延寿即易林之作者27

(七)争论此说作者为谁,无所裨益29

第二节 《焦氏易林》作者生平相关30

一、焦延寿之生平简介30

二、焦延寿之师承关系与易学渊源31

三、焦延寿之生卒年辨析35

(一)生於昭帝始元六年,卒於成帝建始元年35

(二)生於武帝天汉太始年间,卒於元帝竟宁年间36

(三)生於武帝太始二年,卒於元帝建昭四年37

(四)生於武帝太始元年,卒於成帝河平四年37

第三节 《焦氏易林》成书与反映时代之背景40

一、《焦氏易林》成书之时代背景40

(一)汉武帝末年40

(二)汉昭帝41

(三)汉宣帝41

(四)汉元帝、成帝43

二、《焦氏易林》反映之时代背景44

(一)政治黑暗的批判45

(二)人民现实生活的悲歌46

(三)理想安乐之社会与生活的追求46

第三节 本章结语48

第三章 《焦氏易林》之体例与特色51

第一节 《焦氏易林》要旨52

一、卜筮与象数52

二、《周易》之象数54

三、《易传》象数论54

第二节 《焦氏易林》之体例61

一、全书六十四卦爻变组成61

二、以四言诗铺陈全文63

(一)首句偶句韵式64

(二)偶句韵式65

(三)奇句韵式65

(四)全诗一韵式65

(五)密韵式65

(六)交韵式66

(七)首末句同韵式66

(八)每两句换韵式67

三、《焦氏易林》占卜之法70

(一)焦林值日法70

(二)大衍筮卦法72

(三)代蓍法73

第三节 《焦氏易林》之特色74

一、「言近意远」之特质74

二、与「先验主义」有相互呼应之处75

(一)先验哲学简述76

(二)先验的感性论76

(三)先验的分析论77

(四)先验的辨证论77

(五)《焦氏易林》与「先验哲学」之比对78

三、援用古籍所言说明林辞真义79

四、以「象数」为贯穿全篇之核心80

五、扩大了《周易》之应用范围81

第四节 本章结语84

第四章 《焦氏易林》释林辞之法87

第一节 运用「旁通」、「相综」之概念88

一、「旁通」之定义88

二、「旁通」之溯源88

三、「相综」之意蕴89

四、「相综」之溯源90

五、「旁通」与「相综」之连系92

六、《焦氏易林》运用「错综」之法93

七、本节小结96

第二节 运用「先天八卦」之概念97

一、先天八卦之内涵简述97

二、《焦氏易林》运用先天八卦之卦位101

三、《焦氏易林》运用先天八卦之卦数109

四、本节小结118

第三节 运用「互体」之概念119

一、「互体」之定义119

二、「互体」之溯源119

三、《焦氏易林》运用「互体」之法121

四、本节小结124

第四节 运用「半象」之概念124

一、「半象」之意义与溯源124

二、《焦氏易林》运用「半象」之法125

三、本节小结129

第五节 运用「大象」之概念129

一、「大象」之定义129

二、「大象」之溯源131

三、《焦氏易林》运用「大象」之法131

四、本节小结135

第六节 运用「纳甲」之概念135

一、「纳甲」之定义与简述135

二、《焦氏易林》运用「纳甲」之法137

三、本节小结139

第七节 运用「辟卦」之概念140

一、四正卦与二十四气142

二、辟卦与杂卦143

三、《焦氏易林》运用「辟卦」之概念145

四、本节小结148

第八节 本章结语148

第五章 《焦氏易林》逸象探析151

第一节 《焦氏易林》八卦逸象分析151

一、《焦氏易林》八卦逸象152

二、《焦氏易林》逸象之产生途径167

(一)由《周易》经传六十四卦所用之象167

(二)由〈说卦传〉、〈杂卦传〉引伸而来之象167

(三)由《左传》所用之象而来168

三、本节小结168

第二节 《焦氏易林》集逸象之大成169

一、孟氏逸象169

二、九家逸象172

三、虞氏易象173

第三节 本章结语178

第六章 《焦氏易林》易学之价值、影响与论文结论179

第一节 《焦氏易林》易学之价值与影响180

一、孟喜易学之特色与贡献180

(一)探象数之奥妙,以明立辞之本旨181

(二)明卦候卦气之征旨,以符合人事之用181

(三)明究灾异之深旨182

二、《焦氏易林》易学之价值182

(一)《焦氏易林》以独特之体例自创一格182

(二)集象数之大成183

(三)保留先秦易学精髓,扩大《周易》应用范围185

三、《焦氏易林》易学之影响186

(一)「卦变」方法之影响186

(二)「焦林值日法」、「辟卦」、「纳甲」、「旁通」方法之影响188

(三)「互体」、「半象」之法的影响189

(四)「先天卦位」方法之影响189

(五)「相综」、「大象」方法之影响190

第二节 论文结论191

主要参考书目1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