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文大辞海 学习方法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童一秋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5354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64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语文大辞海 学习方法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学习成功的要素1
(一)积极的态度1
学习态度至关重要1
学习态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
认识是基础3
心态是关键3
进取心不可缺5
热情是“催化剂”6
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有哪些明显差别7
建立积极心态的方法9
保持学习热情的方法11
利用别人的批评来增加进取心11
利用疑问来增加进取心12
(二)正确的目标13
目标是航向13
目标具有体系性14
怎样确立目标体系15
怎样确立语文学习的目标17
(三)自信心和自尊心19
自信心决定一切19
自信的反面——自卑20
自信源于“知彼”21
自信源于“知己”23
自信还需扫清心理障碍24
如何走出自卑误区24
学生培养自信法26
心理训练法27
行为训练法30
自尊心的六大支柱31
有意识的生活32
自我接受32
自我负责33
自我维护33
有目的的生活34
诚实的自我评价34
尊己的原则35
尊人的原则36
自我暗示增强自尊法37
自我精神训话法38
树立榜样法39
形象助威法40
自我评价法41
完型填空法41
(四)坚强的意志42
怎样认识挫折42
挫折产生的原因42
形成挫折的核心要素43
人们一般对挫折有什么反应44
情绪性反应45
理智性反应46
对挫折的承受47
良好意志具有自觉性47
良好意志具有果断性48
良好意志具有顽强性48
良好意志具有自控性50
良好意志如何培养51
如何改善挫折情境52
如何对挫折情绪进行自我调控53
(五)高度的自制力54
情绪的自我认识评价能力54
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55
情感的自我约束能力56
心境的自我放松能力58
自我控制五步骤59
自我调控三技巧60
紧张的自我控制技巧61
烦恼的自我消除技巧62
心境的自我调适技巧63
超然沉思法64
自主训练法66
渐进放松法67
(六)有效的学习动力67
动机——学习成功的原动力67
动机由哪些因素构成68
动机有哪些表现形式69
奖惩激发动机法71
及时反馈成绩法73
明确目标法73
限时法74
竞争法75
兴趣——学习成功的直接动力75
兴趣源于培养78
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79
(七)良好的习惯83
良好的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发动机83
良好习惯一般如何形成84
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85
朗读、背诵习惯的养成86
写日记习惯的养成87
写读书笔记习惯的养成88
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90
使用工具书习惯的养成92
勤学好问习惯的养成93
珍惜时间习惯的养成95
二、学习能力的培养99
(一)读的能力99
读的能力包括哪些内容99
认读能力99
理解能力101
鉴赏能力104
朗读能力的培养106
默读能力的培养109
精读能力的培养110
泛读能力的培养111
速读能力的培养112
(二)写的能力115
积累材料的能力115
选择和组织材料的能力116
立意的能力117
构思的能力119
拟题的能力120
审题的能力123
编写提纲的能力126
记叙表达方式的掌握127
说明表达方式的掌握129
议论表达方式的掌握129
描写表达方式的掌握131
抒情表达方式的掌握133
写作兴趣的培养134
练笔习惯的培养135
(三)听知能力135
听知能力包括哪些内容135
辨音力136
审义力137
听记力138
筛选力139
听知能力的标准139
听知能力的锻炼141
听知能力的培育143
(四)表达能力144
口头表达能力的构成144
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145
(五)观察能力149
观察能力不可或缺149
提出观察目的和计划的能力150
观察中思维能力的培养151
观察中综合分析能力的培育152
观察中深入剖析能力的培育154
观察中审美能力的培育155
观察中审美感知能力的培育156
观察中审美想象能力的培育157
良好观察习惯的培养160
(六)思维能力162
思维的基本结构162
小学生的思维结构164
中学生的思维结构165
我们如何认识语文的形象思维167
形象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育169
回想能力的培育171
联想能力的培育172
再造想象能力的培育174
创造想象能力的培育176
抽象思维的“两阶段”规律178
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179
辩证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180
形式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182
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培育183
比较和分类能力的培育184
抽象和概括能力的培育185
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育187
判断能力的培育188
推理能力的培育190
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192
具体概念理解能力的培育193
辩证推理能力的培育195
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特征198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育198
发现问题能力的培育199
多角度思考能力的培育200
直觉和灵感的培育202
(七)阅读理解能力204
对作品形象的理解204
对作品内容的理解205
对作品形式的理解206
对作品价值的理解208
语言理解能力的培育209
语感能力的培育210
中心思想的概括能力的培育212
写作特点的归纳能力的培育213
(八)记忆能力214
记忆能力与记忆品质214
培养记忆能力的三个原则215
增强记忆力的三种途径216
培养记忆力的三个禁忌217
培养记忆力的最佳时间219
为自己建立一个记忆核心221
利用辅助手段帮助记忆222
用逆向学习法来帮助记忆223
利用交流培养记忆力224
用综合笔记簿来增强记忆力225
三、基本学习方法227
(一)课前预习227
为什么要进行预习227
预习可以减少新课学习障碍228
预习可提高听课水平229
预习可提高课堂笔记水平230
预习可提高学习效率230
预习可提高自学能力231
预习的三种类型233
预习的内容234
通读课文234
认识生字生词235
分析课文结构235
归纳文章中心236
分析写作特点236
思考有关问题237
联系现实生活,获得亲身体验237
课前预习的方法238
阶段预习的方法239
学期预习的方法240
预习的“四字”技巧240
读241
划242
写243
记244
预习的程序245
整体阅读环节246
重点阅读环节247
整理心得和明确质疑环节248
预习中要注意的问题249
(二)课堂学习250
语文课堂有哪些规律性特点250
做好课前准备253
做好身体上的准备253
做好心理上的准备254
做好知识上的准备255
做好物质上的准备255
把握听课原则256
积极思考的原则256
大胆发言的原则257
质疑问难的原则260
感情饱满的原则262
明确听课要求263
抓住学科特点上课263
理清课堂听讲的思路264
力求新课当堂理解265
合理安排课间休息266
上课如何保持注意力267
上课如何做到认真听讲269
上课如何积极发言272
上课思想“开小差”怎么办272
上课听不懂怎么办273
课堂思考法274
课堂记忆法277
课堂笔记好处多278
课堂笔记的内容280
记课堂笔记的方法281
课堂笔记的注意要点282
为什么要做作业283
做作业应有的态度284
练习和作业的种类286
练习和作业的步骤与方法287
如何独立完成作业290
如何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290
如何改正做作业的拖沓作风291
作业审题三法292
习题处理三法295
切忌搞题海战术296
(三)课后复习297
复习是学习之母297
课后复习不可忽视299
如何把握复习时机300
复习要完成哪些任务301
复习的程序301
复述反思302
精读课文303
整理笔记305
选读教参307
三轮复习法309
“过度”复习法310
纲要复习法310
循环复习法312
思路复习法313
回忆复习法313
复习方式的多样化314
分散记忆效果佳315
读背结合记得牢316
不妨“过过电影”317
怎样对待复习资料318
怎样进行归纳总结318
怎样进行自我检测319
怎样进行周末复习320
复习总结不可缺321
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的作用321
确保知识掌握的完整性作用322
促进已学知识的系统化作用324
复习总结的几种形式325
复习总结前的准备326
复习总结中的效率327
复习总结中的练习329
复习总结的笔记330
(四)课外学习332
校内其他语文学习332
家庭语文学习333
社会语文学习335
课外阅读活动336
课外读书法337
精读泛读结合法337
“十字法”和“十字诀”读书法338
“吃透教材一触类旁通一融会贯通”法339
读书和知识积累341
保持良好的读书心理342
戒掉不良的读书习惯342
闲时也可读“闲书”345
课外练笔活动346
读书笔记的种类与做法347
课外体育锻炼活动348
课外学习环境的调节349
课外的饮食调节351
课外的休息调节353
课外睡眠三问354
四、高效学习方法356
(一)计划学习法356
为什么要制订学习计划356
制订学习计划有哪些好处358
一个好计划的标准359
怎样制定一个好的计划361
怎样合理安排学习任务362
怎样统筹安排学习时间364
怎样做到时间的高效使用366
计划应有的内容、形式和类型367
日学习计划样式369
表格式的周计划样式372
如何执行自己编制的学习计划372
计划的检查与调整373
(二)生物节律学习法375
什么是生物节律375
生物节律对高效率学习大有益处375
利用生物节律进行高效率学习的方法376
生物节律对考试效果有重要影响377
如何利用生物节律考出好成绩378
(三)个性学习法380
为什么要根据性格确定学习方法380
社交型性格的学习方法380
活跃型性格的学习方法381
慎重型性格的学习方法383
自卑型性格的学习方法384
依赖型性格的学习方法386
刻板型性格的学习方法387
(四)超学习法388
超学习法第一原则:学习有趣的东西388
超学习法第二原则:从理解整体内容着手389
超学习法第三原则:八成原则391
(五)优秀记忆法392
系统记忆法392
尝试记忆法394
及时复习记忆法395
S&E记忆法395
链式快速记忆法396
超级记忆法400
形象记忆法401
联想记忆法404
分解记忆法405
首尾记忆法406
口诀记忆法406
(六)创意思维法408
什么是创意思维408
创意思维举例410
掌握创意思维的三个步骤411
创意思维障碍之一:权威性障碍412
创意思维障碍之二:从众性障碍414
创意思维障碍之三:经验性障碍414
创意思维障碍之四:书本性障碍415
怎样进行创意思维训练416
五、工具书的使用法420
(一)常用工具书的类别420
字典420
词典423
人名词典426
地名词典430
百科性辞典430
社会科学类词典432
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类词典436
综合性百科全书438
(二)我国工具书的基本编排与检索方法440
部首法440
笔画与笔顺法441
四角号码法442
汉语拼音字母排列法443
分类排检法444
学科体系排列法444
事物性质排列法445
事物用途排列法445
主题排检法446
时序法447
地序法447
数字序列法448
(三)字词的查找449
一般字、词的查找449
专门字词的查找451
冷僻字的查找454
古汉语字词的查找455
成语、典故的查找458
谚语、歇后语的查找460
汉语方言和外来词的查找462
(四)诗词文句的查找465
已知引句,如何查找篇名和作者465
已知篇名,如何查找作者和出处467
已知作者名,如何查找诗词文句的出处467
格言警句名言的查找468
(五)人名、人物的查找469
人物姓氏、字号、别名的查找469
人物年号、庙号、谥号和避讳的查找471
人物笔名的查找472
人物同姓名和集体名称的查找473
历代人物生平的查找473
近现代人物生平的查找475
政治、哲学界人物的查找477
社会科学人物的查找478
经济学、法学人物的查找478
军事人物的查找479
科学界人物的查找480
文学艺术界人物的查找481
文化教育界人物的查找484
其他人物的查找485
外国人物生平的查找487
(六)时间、地名的查找488
我国历史上的几种纪年法488
帝号或王位纪年法489
星岁纪年法489
年号纪年法491
干支纪年法492
生肖纪年法493
公元纪年法493
干支纪日法493
数码及干支纪月法495
年、月、日别名的查找496
年号和年代的查找498
标准地名的查找499
中国标准地名的查找500
外国标准地名的查找501
(七)重大事件的查找502
中国重大事件的查找502
世界重大事件的查找505
历史辞典和大事年表的结合使用507
六、学习经验借鉴510
(一)师生经验510
读教科书学习法510
“预复习教材法”511
参考书使用法513
两步学习法515
预习四法516
RPDPC学习法517
“意念学习法”518
列表格学习法519
“提要法”(概括法)521
“五个一”学习法522
“四化”学习法524
“预测阅读法”527
“全脑阅读法”529
PQRST五步读书法531
“五遍读书法”532
“记账”读书法533
“横型”读书法534
浓缩记忆法537
抗干扰快速记忆法539
“三背法”541
分段记忆法542
“符号”复习法543
卷子复习法544
分析试卷法545
相互复习法546
(二)传统经验548
“立志”548
“乐学”548
“持恒”549
“博学”550
“慎思”551
“自得”552
“笃行”552
(三)国外经验553
桑代克——“学习即联结”553
勒温的“顿悟”学习法555
赫茨伯格的正面引导法556
“杜威模式”和“华莱士模式”557
SCORE学习法558
SQL2R学习法561
热门推荐
- 1608941.html
- 363339.html
- 3770022.html
- 195512.html
- 2484302.html
- 1295049.html
- 1088793.html
- 733852.html
- 1860392.html
- 1803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60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0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3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7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3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7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3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0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