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地测量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大地测量学
  • 张树森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33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地测量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三角测量1

第一章 绪论1

1 大地测量定义1

2 大地测量分类1

3 差误之改正及调整1

第二章 三角网1

1 概说1

2 三角网之等级2

3 三角网之形4

4 三角网之强度5

5 几何定约8

6 R1及R2值之限度9

7 踏勘10

8 测站之高10

9 测点15

10 三脚架15

11 测塔16

12 标号19

第三章 基线24

1 概说24

2 基线杆25

3 钢尺25

4 合金尺27

5 基线之量法28

6 斜度之改正29

7 视线之改正30

8 间断基线之改正30

9 温度之改正32

10 绝对长度32

11 拉力之改正33

12 垂曲之改正34

13 海平面之改正36

14 间断基线之计算37

15 精密之程度38

第四章 角度测量40

1 仪器种类40

2 复测仪43

3 方向仪43

4 显微器43

5 显微器之读法45

6 显微器之差误45

7 蔡司经纬仪48

8 垂直仪52

9 复测仪之测法54

10 记录式58

11 方向仪之测法59

12 记录式65

13 偏测点之改正68

14 偏标号之改正71

15 变位之改正71

16 精密之程度72

17 复测仪之整理73

18 方向仪之整理74

第五章 三角网之调整及计算75

1 概说75

2 论权75

3 权之定理76

4 地位调整78

5 形式调整83

6 弧余84

7 三角形之调整85

8 四边形之调整85

9 四边形调整之近似法88

10 四边形调整之直捷法95

11 全部三角网之调整102

12 各边之计算102

2 地球之形状104

1 概说104

第六章 大地位置之计算104

3 椭圆之性质108

4 子午圈之半径110

5 卯酉圈之半径112

6 垂直面在任何方位角之半径113

7 Rα之平均值117

8 子午弧之长119

9 其他公式120

10 椭圆弧122

11 大地线123

12 视直曲线123

13 纬度之差124

14 经度之差130

15 前後方位角132

16 公式135

19 定子午弧138

18 定界线138

17 由经纬度求距离及方位角138

20 定纬度平行弧139

21 定大圆弧140

22 平面坐标141

23 由经纬度计算平面坐标141

24 平面制之差误147

25 导线与三角网150

第二编 天文测量153

第一章 总论153

1 天文测量153

2 天球153

3 天球视动154

4 东西之分154

5 地球旋转及四时之分155

6 太阳之视位157

7 岁差158

8 光行差159

1 定义160

第二章 定义及坐标160

2 球形坐标163

3 地平制164

4 赤道制164

5 黄道制167

6 观测点之坐标167

7 天极高度与观测点纬度之关系168

8 子午圈上点之高度及赤纬与观测点纬度之关系171

9 天文三角形172

10 赤经与时角之关系178

第三章 论时180

1 时之种类180

4 平时181

6 平时与视时之改变181

5 时差181

2 恒星时181

3 视时181

7 地方时182

8 经度与时之关系182

9 标准时184

10 恒星时赤经与时角之关系186

11 平时间与恒星时间之关系187

12 平时与恒星时之关系190

14 论较195

13 天文历书195

15 重较法197

第四章 观测之改正198

1 地球之形状198

2 纬度种类198

3 视差200

4 蒙气差202

5 半径202

6 海平面之俯角203

7 仪器差误204

第五章 星座206

1 星座206

2 星之等级206

3 极圈星座207

4 近赤道之星座207

5 行星209

第六章 仪器209

1 经纬仪209

2 天文经纬仪210

3 时计214

4 时辰图214

5 方位角之改正215

5 天顶仪217

6 六分仪220

7 六分仪构造之原理221

8 人造地平面224

1 北极星在中天时225

第七章 纬度测法225

2 太阳在中天时226

3 南方星在中天时228

4 日星近子午线时229

5 随时观北极星233

6 天顶仪之测法237

7 纬度之变动238

8 海平面之改正238

第八章 时之测法239

1 星在中天时239

2 天文经纬仪之测法241

3 水准改正242

4 视线改正244

6 光行差246

8 星之选择247

7 速率之改正247

9 太阳在中天时248

10 观测太阳高度249

11 观测星之高度252

12 星之在北极星之垂直圈时254

13 观测同高度之一星259

14 观测同高度之二星259

第九章 经度测法265

1 时计之比较265

2 电报法265

3 时号法266

4 太阴在中天时266

5 经度之变动268

第十章 方位角测法269

1 观测标号269

2 北极星在最大离角时270

4 观测太阳高度274

3 北极星近最大离角时274

5 观测星之高度278

6 随时观测绕极星279

7 曲度改正286

8 水准改正289

9 光行差289

10 北极星在中天时290

11 观测同高度之一星290

12 观测同高之太阳291

13 太阳近中天时293

14 太阳在中天时294

15 海平面之改正296

16 方位角之变动296

第三编 水平测量297

第一章 精密水平测量297

1 水平测量297

2 水平基面297

4 美国精密水平仪298

3 精密水平仪概说298

5 蔡司精密水平仪300

6 美国精密水平尺301

7 蔡司精密水平尺303

8 精密水平仪之整理303

9 测法305

10 记录式306

11 差误308

12 水平面辏合之差误309

13 普通水平仪之测法312

14 水平测量之调整312

15 精密之程度314

第二章 三角水平测量315

1 概说315

2 直立角之改正315

3 海平面法316

4 观测一点之直立角318

5 观测二点之直立角322

6 蒙气差系数325

7 精密之程度327

第三章 气压水平测量327

1 概说327

2 水银气压计327

3 空盒气压表330

4 计算高度差——纳拨莱氏公式332

5 空气之温度332

6 水银之温度332

7 重力之差333

8 爱勒氏公式333

9 施克宝氏公式334

10 二气压计之测法334

11 一气压计之测法337

12 精密之程度337

2 简单圆柱投影339

1 概说339

第四编 地图画法339

第一章 圆柱投影339

3 直角圆柱投影341

4 穆克脱氏投影341

第二章 圆锥投影345

1 简单圆锥投影345

2 穆克脱氏投影348

3 旁纳氏投影349

4 多圆锥投影350

第三章 其他画法352

1 梯形投影352

2 圆心射出投影353

表355

表一 计算三角网之强度355

表二 曲度及蒙气差357

表三 计算弧余Log m之值358

表四 平行弧及子午弧之长与Log N及Rm359

表五 任何方位角及纬度之地球半径对数364

表六 计算大地位置之各值375

表七 正弦与弧之对数差(经度改正用)381

表八 Log F382

表九 化恒星时为平时383

表一○ 化平时为恒星时384

表一一 视差——半径——俯角385

表一二 平均蒙气差386

表一三 1930年北极星上下中天及东西离角时387

表一四 观测太阳近子午线之高度以求纬度388

表一五 m=?之值393

表一六 中天时观测之改正值397

表一七 逐日光行差398

表一八 近最大离角时之改正值399

英汉术语对照表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