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雄诒,周纪昌主编;陈艳芳,贺丽华,黄鹂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1057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一、宏观经济学的定义1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3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
一、实证分析方法5
二、经济理性主义的假定6
三、均衡分析方法7
四、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7
五、总量分析8
六、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8
七、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8
八、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8
第三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9
一、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时期(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9
二、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鼎盛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11
三、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16
【本章小结】25
【复习思考题】26
【推荐阅读】26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27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27
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GNP)27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28
三、国内生产总值的缺陷29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31
一、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31
二、收入法(income approach)34
三、生产部门法(sector approach)36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37
第四节 国民收入恒等式41
一、两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41
二、三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42
三、四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43
第五节 名义GDP与实际GDP44
【本章小结】48
【复习思考题】48
【推荐阅读】49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AE-NI模型51
第一节 经济达到均衡的条件51
一、最简单的经济体——两部门经济51
二、两部门经济中经济达到均衡的条件52
三、从非均衡向均衡的调节——非意愿存货投资的变动53
四、三部门与四部门经济中经济达到均衡的条件54
五、国民收入核算和国民收入决定的关系55
第二节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55
一、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55
二、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55
三、凯恩斯的储蓄函数58
四、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59
五、其他消费函数理论60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63
一、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的决定63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变动——投资乘数65
第四节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66
一、税收为定量税时国民收入的决定67
二、税收为比例税时国民收入的决定68
三、政府财政政策对总产出的影响——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69
第五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72
一、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72
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变动73
【本章小结】79
【复习思考题】80
【推荐阅读】80
第四章 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82
第一节 投资及其决定82
一、投资、销售和利率82
二、资本边际效率、投资边际效率与投资量的决定82
三、托宾的q理论84
第二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85
一、IS LM模型的结构85
二、IS曲线及其推导85
三、IS曲线的斜率87
四、IS曲线的移动88
第三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88
一、货币的需求88
二、货币供给与货币市场均衡90
三、LM曲线91
第四节 产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95
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95
二、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调整96
三、IS-LM模型的运用97
第五节 IS-LM模型的溯源与地位104
一、IS-LM模型的形成104
二、IS-LM模型的发展104
三、IS-LM模型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地位104
【本章小结】111
【复习思考题】111
【推荐阅读】112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113
第一节 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113
一、财政政策工具113
二、财政政策在IS-LM模型中的反映118
三、挤出效应119
四、财政政策与LM曲线的两种极端情况120
五、自动稳定器121
第二节 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122
一、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122
二、货币政策工具127
三、货币政策在IS-LM模型中的反映129
四、货币政策、IS曲线的两种极端情况与LM曲线区域划分130
五、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32
六、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132
第三节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混合运用134
一、财政与货币政策混合运用的各种组合134
二、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的不同选择135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135
【本章小结】138
【复习思考题】139
【推荐阅读】139
第六章 完整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AD-AS模型140
第一节 总需求与AD曲线140
一、总需求的内涵及其构成140
二、总需求函数与AD曲线的推导141
三、AD曲线的斜率及其经济含义145
四、AD曲线的变动147
第二节 总供给与AS曲线149
一、总供给的一般说明149
二、长期总供给曲线154
三、短期总供给曲线156
四、常规总供给曲线158
五、总供给模型的现实意义159
第三节 宏观经济的均衡与变动162
一、国民经济的均衡与物价水平的决定:AD-AS模型162
二、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163
三、宏观经济短期均衡的波动164
四、宏观经济的长期均衡165
【本章小结】169
【复习思考题】170
【推荐阅读】170
第七章 经济增长理论172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源泉172
第二节 增长理论的起源174
一、重商主义的经济增长思想174
二、重农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174
三、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思想176
第三节 古典增长理论和“增长的极限”177
一、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发展前景的“静止状态”思想177
二、经济增长的生物物理极限179
第四节 哈罗德—多玛模型180
第五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183
一、新古典增长模型184
二、经济增长的测定和解释框架187
第六节 内生增长理论189
一、内生增长理论的含义189
二、内生增长理论中的AK模型191
【本章小结】194
【复习思考题】195
【推荐阅读】195
第八章 经济周期理论196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196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196
二、经济周期的基本特征197
第二节 关于经济周期的各种理论解释197
一、“二战”前经济周期理论198
二、“二战”后经济周期理论200
第三节 乘数—加速数模型201
一、加速原理202
二、投资与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202
三、乘数—加速数模型203
四、乘数—加速数模型的政策含义204
第四节 总供给冲击与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204
一、不完全信息经济周期理论205
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206
第五节 经济周期在中国的表现208
一、中国经济周期的轨迹及总体特征208
二、中国经济周期各阶段的指标分析210
三、经济周期波动计算方法210
四、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及卡尔曼滤波方法构建景气指数211
【本章小结】214
【复习思考题】215
【推荐阅读】215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216
第一节 通货膨胀216
一、通货膨胀的概述216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219
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223
四、中国的通货膨胀分析226
第二节 通货紧缩228
一、通货紧缩的概述229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230
三、通货紧缩的影响232
四、通货紧缩的治理233
五、中国的通货紧缩234
【本章小结】237
【复习思考题】237
【推荐阅读】238
第十章 失业和就业理论239
第一节 失业的概述239
一、失业概念与统计239
二、失业的类型241
三、奥肯定律241
第二节 失业的原因242
一、供给—需求模型分析242
二、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黏性理论243
三、发展经济学派的二元结构失业理论244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245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245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245
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246
四、长期菲利普斯曲线246
第四节 就业理论246
一、西方就业理论演进246
二、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249
【本章小结】252
【复习思考题】252
【推荐阅读】253
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模型254
第一节 开放经济的一般性问题254
一、国际贸易简介255
二、外汇与国际收支261
三、汇率、外汇市场与汇率的决定262
四、汇率制度264
第二节 IS-LM-BP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265
一、净出口、净资本流出与BP曲线265
二、IS-LM-BP模型268
三、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269
四、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271
五、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汇总简表274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际协调与合作——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体系275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形成与发展275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277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279
【本章小结】281
【复习思考题】281
【推荐阅读】282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评析283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思维模式与发展趋势283
一、宏观经济学思维模式的演进283
二、宏观经济学发展趋势分析286
三、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与结论286
四、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的特点287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取得的共识和争议291
一、宏观经济学的四个最重要结论292
二、宏观经济学四个重要的未解决问题293
第三节 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分析的微观化评析295
一、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演变296
二、从凯恩斯倒退到斯密302
第四节 中国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构架与创新发展307
一、研究对象与分析角度的确立308
二、非均衡概念的引入与宏观经济的微观分析308
三、制度分析的引入309
四、预期与博弈分析的引入310
五、构造一个新框架的尝试310
六、宏观经济学流派311
七、微调经济思想311
八、开放视角中的宏观经济分析311
第五节 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构建312
一、新古典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简单述评313
二、放松现有宏观经济理论的暗含前提的必要性和有待研究的新问题313
三、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新革命316
【本章小结】316
【复习思考题】317
【推荐阅读】317
主要参考文献318
热门推荐
- 3084941.html
- 2135929.html
- 2323119.html
- 3890244.html
- 3398493.html
- 1501460.html
- 666622.html
- 2862935.html
- 2313495.html
- 442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0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2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6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08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71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9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18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