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西财政史 近现代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山西财政史 近现代卷
  • 阎元锁主编;景占魁,刘欣(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0305261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55页
  • 文件大小:146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地方财政-经济史-山西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山西财政史 近现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清朝后期的山西财政1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的山西社会经济状况1

一、帝国主义对山西经济的掠夺1

(一)倾销洋货1

(二)掠夺农副产品3

二、地主阶级加紧了对人民的剥削5

(一)地租,高利贷盘剥和土地兼并日趋严重5

(二)赋税加重,徭役频仍10

三、自然经济的分解与商品经济的发展16

(一)农产品开始向商品化发展16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变化19

(三)山西票号的鼎盛27

(四)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31

第二节 山西财政机构与财政体制的变化33

一、地方财政机构的设置与沿革33

(一)山西布政司的设立33

(二)独立于布政司之外的财政机构34

(三)清源局37

二、中央集权财政体制的削弱38

(一)地方财政权力扩大38

(二)“内销”、“外销”分行40

三、山西票号在财政中的作用44

(一)票号汇兑业的开展44

(二)票号的资本来源47

(三)票号在清政府军政等费支付调度中的作用48

(四)票号对山西财政经济的影响51

第三节 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和征收办法52

一、主要财源及数额52

(一)常例收入项目和数额52

(二)新增入款项目和数额55

二、课征办法57

(一)州县代征57

(二)军队自征58

(三)民间赋役负担之俗例58

(四)差徭的征调59

三、官吏的营私舞弊和群众的抗拒捐纳60

(一)贪官污吏的巧取豪夺60

(二)百姓的抗争62

第四节 财政资金投向和拨付形式64

一、支用主要项目和数额64

二、经费拨付形式65

(一)就地留取65

(二)藩库拨领66

三、财政收支平衡状况68

(一)入不敷出68

(二)财政拮据69

第二章 清朝末期的山西财政70

第一节 甲午战争后山西经济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化程度加深70

一、帝国主义加紧了对山西经济的侵略70

(一)鸦片、洋货大量倾销山西城乡70

(二)掠取矿权、路权74

(三)设立洋行,掠夺物产78

二、各种赔款对山西人民的沉重压力82

(一)不平等条约赔款82

(二)山西“教案”赔款86

三、山西经济更趋衰落89

(一)农村经济濒于破产89

(二)手工业、商业遭到严重打击93

(三)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95

第二节 财政机构和财政体制的变化103

一、“新政”后财政机构的演变103

(一)财政局的成立103

(二)清理财政局的出现105

(三)山西官钱局的诞生108

(四)山西票号、钱庄的衰落110

二、中央集权财政体制的瓦解112

(一)“分权财政”的形成和发展112

(二)山西各府州县自办“新政”114

(三)山西自行设立地方税捐117

(四)本省地方税捐的性质和特征120

第三节 山西财政收支概况123

一、山西财政收支界限和收支数额123

(一)藩库收支概况123

(二)道库收支概况125

(三)关库收支概况126

(四)运库收支概况126

(五)各署局所自行经理各款128

(六)各厅州县自行经理留支款额130

二、课征捐税主要项目和课征办法131

(一)田赋课征131

(二)盐课征收133

(三)土药征税136

(四)厘金137

(五)正杂各税课征138

(六)关税138

(七)捐输及地方各种税捐139

三、经费主要支出去向和支拨方法140

(一)军费、赔款支出数额及拨解方法140

(二)其他经费支出数额及拨解方法141

四、财政亏损增大,人民不堪重负142

(一)收入相差悬殊142

(二)民众的抗捐税斗争144

第三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山西财政146

第一节 辛亥革命后的山西经济146

一、农村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146

(一)列强更加紧了对山西的掠夺146

(二)北洋政府的苛捐重赋150

(三)鸦片为害愈烈151

(四)农副产品价格大跌,谷贱伤农152

二、工商业、金融业的发展与危机153

(一)工商业的发展153

(二)票号、钱庄业相继倒闭破产157

第二节 山西地方财政机制变化及财政规模159

一、中央、地方新的两级财政划分159

二、山西财政司、国税局的建立和交替162

三、山西省银行的创办163

四、财政收支概况165

(一)财政收入总况165

(二)财政支出总况171

(三)财政收支比较及评估174

第三节 阎锡山的财政思想、财政政策及其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176

一、阎锡山的财政思想176

二、阎锡山的财政政策181

三、阎锡山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183

(一)建立集权财政183

(二)扩大赋税征收范围和数额184

(三)设卡蓄肥,保护地方工商业184

(四)大量发行纸币185

(五)积极要求中央财政补贴185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山西财政186

第一节 山西社会经济状况186

一、山西经济发展的困境和障碍186

二、山西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成就189

第二节 中原大战前后的山西财政形势193

一、1927-1931年财政的异常变化193

二、阎锡山重新上台后对山西财政的恢复195

三、高度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197

第三节 阎锡山政权的财政收支状况198

一、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98

(一)赋、税、捐198

(二)债券与“禁烟”收入199

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200

(一)军费和国防建设费200

(二)造产建设和行政经费201

(三)财政支出简评202

三、1932-1936年山西财政收支平衡状况203

第四节 阎锡山官僚资本的扩大206

一、阎锡山的“公营”企业的发展206

二、阎锡山私人资本的增长209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山西财政212

第一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山西的军事政治形势212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212

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开辟213

三、日伪政权的成立218

四、阎锡山政权的迁徙与立足220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建设222

一、根据地财政建设的环境和困难222

(一)经济文化落后222

(二)日寇的破坏和经济封锁225

(三)自然灾害频繁,各种疾病流行229

(四)财政建设毫无基础230

二、各根据地为克服财政困难所做的巨大努力233

(一)全面展开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的斗争233

(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235

(三)坚持自力更生方针239

(四)制定完善财政政策261

(五)建立健全财政机构,培养发展财政队伍280

(六)建立和完善各项财政制度282

(七)积极开展对敌经济斗争289

三、各根据地的财政收支概况297

(一)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及财政收入状况297

(二)财税征收的方式方法312

(三)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及支出办法317

(四)根据地人民的巨大贡献323

四、财政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对夺取抗战胜利的作用和意义327

第三节 日伪山西省政府的财政333

一、财政机构的设置与变化333

二、财政方针政策338

三、日伪解决财政来源的主要途径342

(一)接收“协款”和“补助”342

(二)通过“扫荡”、“讨伐”,劫掠各种财物343

(三)对占领区群众横征暴敛,拼命搜刮343

(四)推行毒化政策,强令民众种植罂粟347

四、日伪政权的财政收支概况348

第四节 阎锡山政权的财政356

一、财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356

(一)主要管理机构356

(二)金融机构的变迁及其活动359

二、财政困难及“度过难关”的对策362

(一)财政上的严重困难362

(二)阎锡山度过“经济难关”的对策364

三、阎锡山财经措施造成的恶劣影响和后果372

(一)人民备受掠夺,生活更加贫困372

(二)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373

(三)官僚资本借机得到扩充376

第六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山西财政379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山西的军事政治形势379

一、阎锡山的倒行逆施及解放区军民的英勇反击379

二、解放战争在山西的胜利开展381

第二节 解放区财政工作的形势和任务384

一、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384

二、党和政府克服财政困难所作的努力387

(一)深入开展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387

(二)大力发展生产,广辟财源388

(三)调整负担政策392

(四)改进财政行政体制,严格执行财政政策与制度396

(五)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398

三、各解放区财政的逐步统一及财政建设的进展401

(一)各解放区财政工作逐步走向统一401

(二)财政收支内容的新变化404

(三)财政收支综合平衡情况419

四、财政建设对解放战争的巨大贡献423

(一)支援了本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423

(二)扶植解放区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恢复与发展426

第三节 阎锡山政权的财政430

一、阎锡山政权的财政状况430

(一)财政职能机构的设置430

(二)财政状况的变化433

二、阎锡山解决财政困难的措施435

(一)继续推行“兵农合一”暴政435

(二)实行“平民经济”437

(三)向国民党中央和美国乞援440

三、阎锡山政权财政的总崩溃441

(一)阎统区社会经济全面破产441

(二)反革命战争的巨大消耗导致财政迅速崩溃444

(三)阎锡山的巧取豪夺加剧了山西财政的破产445

第四节 山西新财政建设的开始449

一、对阎锡山官僚资本的没收449

二、山西省人民新政权财政机构的建立450

三、人民新政权财政工作的开展4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