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入关前的法文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千石,吴凡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6459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清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入关前的法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思路与研究意义1
一、选题思路1
二、研究意义4
第二节 研究对象概念辨析8
一、“法文化”解读8
二、“清入关前”的范畴界定17
第三节 历史资料与研究现状24
一、历史资料24
二、研究现状28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32
一、研究方法32
二、研究目标34
第一章 清入关前法文化的产生背景36
第一节 历史背景37
一、史籍记载的满洲先世38
二、满洲先世的传统文化43
第二节 社会背景49
一、血缘组织的衰退与兴替50
二、地缘组织的产生与发展56
三、临时性狩猎组织及其影响58
第三节 文化背景62
一、创立满文,翻译书籍62
二、培养人才,开科取士65
本章小结68
第二章 清入关前法文化的主观层面(一)——汗的法律思想69
第一节 汗的法律思想的哲学基础70
一、起源于自然崇拜的“天意”观70
二、从“天意”观到“天道”观73
第二节 汗的法律思想的具体内容75
一、持善修德,公正无私75
二、反对奢靡,普济贫困78
三、谋事公信,法度严明85
四、选贤任能,广开言路90
五、恩养降民,体恤将士99
本章小结103
第三章 清入关前法文化的主观层面(二)——满洲人的法观念104
第一节 满洲人的婚姻家庭法观念106
一、关于妇女权利的观念106
二、关于两性关系的观念111
第二节 满洲人的纠纷解决观念116
一、同态复仇与内部合议116
二、诉讼观念的逐步形成117
第三节 满洲人的契约盟誓观念121
一、部落、国家之间的盟誓121
二、立誓观念在民间的延伸124
第四节 满洲人的宗教信仰观念126
一、“堂子”祭祀观念126
二、萨满信仰128
本章小结131
第四章 清入关前法文化的客观层面(一)133
第一节 八旗制度的建立及其法文化意义134
一、对归附部落的间接统治136
二、八旗制度的逐步建立139
三、八旗制度对法观念的影响149
第二节 习惯法的发展与演变155
一、分配习惯156
二、婚姻习惯162
三、继承习惯171
本章小结178
第五章 清入关前法文化的客观层面(二)180
第一节 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司法机构的设立181
一、法律制度的产生181
二、司法机构的设立187
第二节 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192
一、巩固满洲政权的法律规范192
二、维护公共利益的法律规范201
三、军事法律规范205
四、刑罚的体系与执行221
第三节 清入关前的民族政策233
一、征明过程中对汉民的政策233
二、对外藩蒙古的治理247
本章小结256
第六章 中原法文化对清入关前法文化的影响257
第一节 清入关前满洲社会的文化融合258
一、满洲本土文化258
二、与蒙古文化的融合260
三、与中原文化的融合262
第二节 文化融合性在法文化主观层面的表现264
一、统治基础神权化264
二、道德标准礼制化266
三、军事战略宽仁化269
四、宗教信仰多元化275
第三节 文化融合性在法文化客观层面的表现278
一、等级制度的确立278
二、首告制度的演变286
三、对收继婚的禁止294
四、对外来宗教的规制296
本章小结299
第七章 清入关前法文化的影响与评价301
第一节 满洲法文化在清朝的表现302
一、清朝东北地区的满洲旧俗302
二、在清朝法律制度中的表现309
第二节 在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地位316
第三节 对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318
一、对法律移植中本土化问题的启示319
二、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的启示321
三、对民族自治地方法制建设的启示323
本章小结324
结语326
参考文献329
后记347
热门推荐
- 1219039.html
- 3613557.html
- 2552844.html
- 2324378.html
- 3618483.html
- 1185214.html
- 45412.html
- 2898932.html
- 2003199.html
- 2402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4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1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4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6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97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3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0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3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5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