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Pv6技术【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IPv6技术
  • 张东亮,李渊,任黎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1682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传输控制协议-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IPv6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IPv6简介1

1.1内容简介2

1.2IPv4的局限性2

1.3IPv6的发展历程4

1.4IPv6的新特性5

1.5总结8

第2章 IPv6基础9

2.1内容简介10

2.2IPv6地址10

2.2.1IPv6地址表示10

2.2.2IPv6地址分类12

2.2.3单播地址12

2.2.4组播地址17

2.2.5任播地址18

2.2.6接口上的IPv6地址19

2.2.7IPv6地址分配概况20

2.3IPv6报文21

2.3.1IPv6基本术语21

2.3.2IPv6报文结构22

2.3.3IPv6报头结构23

2.3.4IPv6扩展报头26

2.3.5上层协议相关问题32

2.4ICMPv633

2.4.1ICMPv6基本概念33

2.4.2ICMPv6差错消息33

2.4.3ICMP信息消息35

2.4.4几个应用36

2.5总结38

第3章 IPv6邻居发现41

3.1内容简介42

3.2ND协议概述42

3.2.1功能简介42

3.2.2ND协议报文43

3.2.3重要概念43

3.2.4主机数据结构44

3.3IPv6地址解析45

3.3.1地址解析45

3.3.2NUD(邻居不可达检测)46

3.3.3地址解析交互报文49

3.4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50

3.4.1路由器发现51

3.4.2重复地址检测52

3.4.3前缀重新编址53

3.4.4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过程53

3.4.5地址的状态及生存周期54

3.4.6地址自动配置交互报文55

3.5路由器重定向58

3.5.1重定向过程58

3.5.2重定向报文59

3.6总结60

第4章 DHCPv6和DNS61

4.1内容简介62

4.2IPv6中的DHCP62

4.2.1DHCPv6概述62

4.2.2DHCPv6交互过程62

4.2.3DHCPv6消息格式67

4.2.4DHCP唯一标识69

4.2.5IA71

4.2.6无状态DHCP71

4.3IPv6中DNS功能的扩展71

4.4总结72

第5章 IPv6路由协议73

5.1内容简介74

5.2IPv6路由协议概述74

5.2.1IPv6路由表74

5.2.2路由分类75

5.3RIPng76

5.3.1RIPng简介76

5.3.2RIPng工作机制76

5.3.3RIPng的报文77

5.3.4RIPng报文处理过程78

5.3.5RIPng配置79

5.4OSPFv381

5.4.1运行机制的变化81

5.4.2功能的扩展83

5.4.3OSPFv3协议报文格式84

5.4.4OSPFv3 LSDB87

5.4.5OSPFv3路由的生成92

5.5BGP4+96

5.5.1BGP能力协商96

5.5.2BGP4+属性扩展97

5.5.3BGP4+扩展属性在IPv6网络中的应用99

5.6IPv6-IS-IS101

5.6.1IPv6-IS-IS简介101

5.6.2IPv6-IS-IS报文101

5.6.3IPv6-IS-IS相关TLV格式102

5.6.4IPv6-IS-IS配置103

5.7总结105

第6章 IPv6安全技术107

6.1内容简介108

6.2IPv6安全概述108

6.3IPv6的ACL109

6.3.1IPv6 ACL分类109

6.3.2IPv6 ACL的匹配顺序111

6.4IPSec112

6.4.1ESP在IPv6中的封装112

6.4.2AH在IPv6中的封装113

6.5总结114

第7章 IPv6中的VRRP115

7.1内容简介116

7.2IPv6中的VRRP概述116

7.2.1VRRP简介116

7.2.2IPv6中的VRRP工作原理116

7.3VRRP报文格式和状态机118

7.3.1VRRP报文格式118

7.3.2VRRP协议状态机119

7.4总结120

第8章 IPv6组播121

8.1内容简介122

8.2IPv6组播基本概念122

8.2.1组播模型分类122

8.2.2IPv6组播协议体系结构123

8.2.3IPv6组播中的RPF检查机制123

8.3IPv6组播地址124

8.3.1IPv6组播地址格式124

8.3.2基于单播前缀的IPv6组播地址125

8.3.3内嵌RP地址的IPv6组播地址126

8.4MLD协议127

8.4.1MLDv1协议128

8.4.2MLDv2协议130

8.5IPv6 PIM协议136

8.5.1IPv6 PIM协议报文136

8.5.2IPv6 PIM-DM简介139

8.5.3IPv6 PIM-SM简介140

8.5.4IPv6嵌入式RP142

8.5.5IPv6 PIM-SSM143

8.5.6IPv6组播路由和转发144

8.6总结146

第9章 IPv6过渡技术147

9.1内容简介148

9.2IPv6的部署进程148

9.3IPv6过渡技术概述149

9.4IPv6网络之间互通150

9.4.1GRE隧道151

9.4.2IPv6 in IPv4手动隧道153

9.4.3IPv4兼容IPv6自动隧道153

9.4.46to4隧道155

9.4.5ISATAP隧道159

9.4.66PE161

9.4.7其他隧道技术169

9.5IPv6与IPv4网络之间互通170

9.5.1双栈技术170

9.5.2SIIT171

9.5.3NAT-PT172

9.5.4其他互通技术177

9.6过渡技术总结181

9.7IPv6的部署182

9.7.1小型办公或家庭网络部署183

9.7.2组织及企业型的网络部署183

9.7.3ISP网络部署184

9.8总结185

第10章 IPv6基础实验187

10.1IPv6地址配置188

10.1.1实验内容与目标188

10.1.2实验组网图188

10.1.3实验设备与版本188

10.1.4实验过程188

10.2IPv6地址解析(on-link)193

10.2.1实验内容与目标193

10.2.2实验组网图193

10.2.3实验设备与版本193

10.2.4实验过程193

10.3IPv6路由器发现196

10.3.1实验内容与目标196

10.3.2实验组网图196

10.3.3实验设备与版本196

10.3.4实验过程196

10.4IPv6地址解析(off-link)和NUD200

10.4.1实验内容与目标200

10.4.2实验组网图200

10.4.3实验设备与版本200

10.4.4实验过程200

10.5IPv6前缀重新编址204

10.5.1实验内容与目标204

10.5.2实验组网图204

10.5.3实验设备与版本204

10.5.4实验过程204

10.6总结205

第11章 IPv6路由实验207

11.1RIPng配置与协议分析208

11.1.1实验内容与目标208

11.1.2实验组网图208

11.1.3实验设备与版本208

11.1.4实验过程208

11.1.5思考题211

11.2OSPFv3配置与协议分析212

11.2.1实验内容与目标212

11.2.2实验组网图212

11.2.3实验设备与版本212

11.2.4实验过程213

11.3BGP4+配置与协议分析223

11.3.1实验内容与目标223

11.3.2实验组网图223

11.3.3实验设备与版本223

11.3.4实验过程224

11.4IPv6-IS-IS配置与协议分析228

11.4.1实验内容与目标228

11.4.2实验组网图228

11.4.3实验设备与版本228

11.4.4实验过程229

11.5总结232

第12章 IPv6安全实验233

12.1IPv6 ACL的配置234

12.1.1实验内容与目标234

12.1.2实验组网图234

12.1.3实验设备与版本234

12.1.4实验过程234

12.2总结242

第13章 IPv6 VRRP实验243

13.1IPv6中VRRP的配置244

13.1.1实验内容与目标244

13.1.2实验组网图244

13.1.3实验设备与版本244

13.1.4实验过程245

13.2总结254

第14章 IPv6组播实验255

14.1MLD协议配置与分析256

14.1.1实验内容与目标256

14.1.2实验组网图256

14.1.3实验设备与版本256

14.1.4实验过程256

14.1.5思考题262

14.2IPv6 PIM-DM协议配置与分析262

14.2.1实验内容与目标262

14.2.2实验组网图263

14.2.3实验设备与版本263

14.2.4实验过程263

14.2.5思考题266

14.3IPv6 PIM-SM协议配置与分析267

14.3.1实验内容与目标267

14.3.2实验组网图267

14.3.3实验设备与版本267

14.3.4实验过程267

14.3.5思考题270

14.4IPv6 PIM-SSM协议配置与分析271

14.4.1实验内容与目标271

14.4.2实验组网图271

14.4.3实验设备与版本271

14.4.4实验过程271

14.4.5思考题274

14.5总结274

第15章 IPv6过渡技术实验275

15.1GRE隧道与手动隧道配置与分析276

15.1.1实验内容与目标276

15.1.2实验组网图276

15.1.3实验设备与版本276

15.1.4实验过程276

15.2自动隧道配置与分析280

15.2.1实验内容与目标280

15.2.2实验组网图280

15.2.3实验设备与版本280

15.2.4实验过程280

15.36to4隧道配置与分析281

15.3.1实验内容与目标281

15.3.2实验组网图282

15.3.3实验设备与版本282

15.3.4实验过程282

15.4ISATAP隧道配置与分析284

15.4.1实验内容与目标284

15.4.2实验组网图285

15.4.3实验设备与版本285

15.4.4实验过程285

15.5NAT-PT配置与分析288

15.5.1实验内容与目标288

15.5.2实验组网图289

15.5.3实验设备与版本289

15.5.4实验过程289

15.5.5思考题296

15.66PE隧道配置与分析296

15.6.1实验内容与目标296

15.6.2实验组网图297

15.6.3实验设备与版本297

15.6.4实验过程297

15.6.5思考题303

15.7总结303

附录A IPv6在主流操作系统上的实现及配置介绍305

附录B 移动IPv6简介311

附录C 缩略语表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