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为法学导论(第2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行为法学导论(第2版)
  • 林喆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1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行为法学导论(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行为法学的一般原理1

第一章 行为法学的概念、对象和方法1

第一节 行为法学的概念1

一、行为的含义及行为科学的理论来源1

二、行为科学的形成及其任务3

三、行为法学的概念及其在中国的提出6

第二节 行为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9

一、西方行为主义法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研究特点9

二、行为法学的研究对象9

三、行为法学的研究方法10

第二章 行为法学的分类及方法12

第一节 行为法学的分类12

第二节 行为法学的方法12

一、比较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12

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13

三、系统论与控制论相结合的方法13

第三章 法律行为的一般研究14

第一节 人类行为的概述14

一、人类的原始行为14

二、人类行为的演变16

三、人类社会的文明行为18

第二节 人类行为与社会关系21

一、人类行为的特点21

二、人类行为的一般分类22

三、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场22

第三节 法律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23

一、法律行为与道德行为24

二、法律行为与政治行为26

三、法律行为与经济行为26

四、法律行为与文化行为28

五、法律行为与宗教行为30

六、法律行为与军事行为31

七、法律行为与准法律行为33

第二编 行为法学关于行为法律控制的一般理论37

第一章 个体行为的特点及其法律控制37

第一节 个体行为的一般特点39

一、个体行为的类别39

二、个体行为的特点40

第二节 个体行为分析(一)40

一、个体行为的制约因素40

二、上访行为40

三、乞丐的乞讨行为与“行乞权”44

四、侦探行为与隐私权58

第三节 个体行为分析(二)60

一、公务卡划卡行为与实施面临的难题60

二、特权行为与“隐性特权”行为63

三、高学历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67

第四节 个体行为分析(三)68

一、省部级官员的贪腐行为及其特点68

二、“三公行为”与“阳光制度”71

三、公证行为与公证权72

四、腐败与反腐败行为的较量73

第二章 群体行为的法律控制80

第一节 群体行为的一般原理81

一、群体的定义81

二、群体与社群等概念的区别81

三、群体的类别83

第二节 群体需要与群体目标87

一、群体需要87

二、群体目标90

第三节 群体意识与群体行为92

一、意识与群体意识92

二、群体行为的分类95

第四节 群体行为分析97

一、“抢尸”行为与社会稳定的基础97

二、非正式群体及其行为的分类101

三、非正式群体的特点103

第五节 群体行为的失控及其控制104

一、突发性事件的动因104

二、群体行为的程序化105

三、群体行为法律控制的基本形式108

四、群体行为冲突的法律导向111

五、群体行为的引导118

六、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行为119

第六节 群体行为冲突的法律导向及控制的主要途径124

一、平息天门市事件的关键124

二、城管局的整顿125

三、法人犯罪行为125

四、“群蛀”现象127

第三章 组织行为的特点及其法律控制131

第一节 组织及组织行为的含义131

一、组织的含义和特点131

二、组织行为的含义和类别132

第二节 组织行为的规范控制132

一、组织行为的清廉132

二、组织行为的失控132

三、干部选拔中的破格行为与出格行为133

第三节 组织行为的控制方式137

一、组织行为的党规控制和法律控制137

二、组织行为的“合力”控制138

三、廉政建设始于顶层设计139

第四章 国家行为的特点及其法律控制144

第一节 国家和国家行为144

一、国家的概念144

二、国家行为144

三、国家与政府、社会的区别145

第二节 国家行为的法律控制148

一、国家行为受控的理由148

二、国家行为法律控制的途径149

第三编 行为法学的基本范畴及其价值目标157

第一章 行为法学的基本范畴(一)157

第一节 资源论157

一、法需要的概念157

二、法需要与法资源163

三、资源及法律资源164

第二节 自由与权威165

第三节 知情权的界限165

一、知情权被限制的原因165

二、新闻自由限制的度166

第二章 行为法学的基本范畴(二)169

第一节 规范与失范169

一、规范的含义169

二、规范的类型170

三、规范与失范的关系172

四、离规与失范173

第二节 凝聚力与离心力173

一、群体凝聚力的动因173

二、群体离心力产生的原因178

第三节 程序论180

一、程序与目标180

二、法律程序的类别181

第三章 模式的建构与精神传统183

第一节 模式与定势183

一、群体思维模式的建构183

二、群体思维模式存在的标志184

三、思维定势及其作用186

第二节 精神传统的形成189

一、“四大精神”189

二、转型期干部精神面貌的变化190

三、官员行为的变异192

第三节 规范论194

一、规范与压力194

二、群体规范的分类195

三、群体压力200

第四章 法的运行203

第一节 法的运行与操作203

一、法的社会行为场与运行机制203

二、法实效的现状分析与对策208

第二节 法规范与法的创制217

一、立法行为的本质217

二、立法行为的限制219

三、立法政策及中国特色的立法政策221

四、立法政策的完善224

第三节 行政行为与行政环节225

一、行政行为的本质225

二、自由裁量权与行政原则的限制225

三、行政环节226

第四节 司法行为226

一、司法概述226

二、司法的特点229

三、司法的原则229

四、司法行为的目标指向230

五、司法程序中的其他法律行为232

第五节 法的监督236

一、司法机关活动的法律监督和制约236

二、法院文化和司法文化的建设238

第四编 法律控制与法治目标241

第一章 社会控制与法治目标241

第一节 社会控制与法律控制241

一、社会控制的理由及主要手段241

二、法律控制243

三、法治目标的实现254

第二节 廉政行为与预防行为的关键环节257

一、干部收入申报行为及其制度257

二、年终考核行为及其制度258

三、年终考核制度的完善261

四、腐败犯罪的特征266

五、建成我国反腐败体系266

第二章 法治国家的建设275

第一节 “法治”概念的内涵275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由279

一、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279

二、依法治国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最佳选择280

三、依法治国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283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287

一、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287

二、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288

第四节 法治政府的责任291

参考书目293

后记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