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那曲县幅 H46COO1002 比例尺1:250000【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尼玛次仁,谢尧武,沙昭礼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53451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那曲县幅 H46COO1002 比例尺1:250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1
第二节 自然经济地理状况2
第三节 地质矿产研究程度2
一、地质矿产研究史2
二、前人工作中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及存在的问题2
第四节 主要实物工作量及报告编写6
一、完成实物工作量6
二、报告编写7
第二章 地层8
第一节 概述8
第二节 前寒武纪构造地层10
一、剖面描述10
二、原岩建造及层序11
三、时代探讨13
第三节 古生代构造地层13
一、剖面描述13
二、原岩建造及层序14
三、时代讨论14
第四节 石炭纪岩石地层15
一、剖面描述15
二、地层单元特征15
三、时代探讨16
第五节 二叠纪岩石地层16
一、剖面描述17
二、岩石地层单元特征17
三、区域对比及时代探讨17
第六节 三叠纪岩石地层18
一、剖面描述18
二、岩石地层单元特征20
三、时代探讨20
第七节 侏罗纪岩石地层21
一、剖面描述21
二、地层单元特征25
三、年代地层讨论28
第八节 侏罗纪构造地层29
一、剖面描述29
二、构造地层单元特征30
三、时代探讨32
第九节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石地层33
一、剖面描述33
二、地层单元特征34
三、时代探讨35
第十节 白垩纪岩石地层35
一、剖面描述35
二、地层单元特征37
三、时代探讨及区域对比38
第十一节 古近系38
一、剖面描述38
二、地层单元特征及年代地层讨论40
第十二节 新近系40
一、剖面描述40
二、地层单元特征及年代地层讨论40
第十三节 第四系41
一、第四纪地层主要剖面描述41
二、地层划分及成因类型42
第十四节 沉积盆地分析44
一、沉积盆地分类44
二、盆地各论44
三、沉积盆地演化54
第三章 岩浆岩56
第一节 火山岩56
一、古生界火山岩56
二、晚石炭世火山岩64
三、中三叠世火山岩65
四、侏罗纪火山岩68
五、晚白垩世火山岩71
第二节 基性、超基性岩73
一、余拉山蛇绿岩73
二、夺列蛇绿岩80
三、基性岩82
第三节 中酸性侵入岩84
一、聂荣-郭曲乡构造岩浆岩带84
二、桑雄-麦地卡构造岩浆岩带95
第四节 脉岩116
一、基性脉岩116
二、中性脉岩117
三、酸性脉岩118
第五节 岩浆岩小结122
一、岩石特征对比122
二、岩浆活动时空分布特点及演化趋势123
三、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124
第四章 变质岩及变质作用125
第一节 概述125
一、变质地质单元的划分125
二、变质作用类型的划分127
三、变质带、变质相、变质相系的划分128
四、变质期的划分128
第二节 区域变质作用及其岩石128
一、扎仁-尼玛-郭曲变质岩带128
二、余拉山-下秋卡变质岩带150
三、桑雄-麦地卡变质岩带152
第三节 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岩石155
一、热接触变质作用及其岩石155
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及其岩石157
第四节 动力变质作用及其岩石157
一、脆性动力变质作用及其岩石158
二、韧性动力变质作用及其岩石158
第五节 气液变质作用及其岩石159
一、蛇纹石化岩石159
二、青磐岩化岩石159
三、云英岩化岩石159
第六节 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构造作用以及成矿作用的关系160
一、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构造作用的关系160
二、变质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160
第七节 变质作用期次160
一、中新元古变质期160
二、海西运动变质期161
三、早期燕山运动变质期161
四、晚期燕山运动变质期161
第五章 地质构造162
第一节 测区大地构造位置162
第二节 构造单元划分163
第三节 构造单元边界断裂构造特征164
一、龙莫-前大拉-下秋卡石灰厂断裂(F23)164
二、假玉日-各组-尼玛区-下秋卡兵站断裂(带)(F13)165
三、嘎杂-罗马区-嘎理清-青木拉-董雄弄巴-沙马热断裂(F31)167
第四节 构造单元特征169
一、聂荣微地块(体)169
二、余拉山-下秋卡混杂带180
三、嘎加-那曲-色雄陆缘逆推构造带184
四、桑雄-麦地卡陆缘岩浆弧带191
第五节 构造变形及变形序列196
一、构造变形相196
二、变形序列196
三、变形序列的建立200
第六节 地球物理及深部构造特征200
一、地球物理探测历史及现状200
二、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及对测区深部构造的解释200
第七节 新构造运动205
一、新构造运动的断裂特征205
二、新构造运动与第四纪沉积盆地的关系206
三、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的关系207
四、地热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209
五、新构造运动与湖泊的关系209
六、第四纪矿产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211
七、新构造运动与高原形成(隆升)的关系212
八、高原隆升的时代及幅度探讨212
第八节 地质发展演化史212
一、陆壳基底及稳定陆壳形成阶段212
二、离散拉张阶段214
三、闭合挤压碰撞造山阶段(J3—N)214
四、高原隆升阶段215
第六章 结束语216
一、取得的主要成果21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217
三、今后的工作建议217
主要参考文献218
图版说明及图版221
热门推荐
- 510339.html
- 2444786.html
- 1422592.html
- 1102522.html
- 3373066.html
- 844887.html
- 3476138.html
- 1666119.html
- 1803980.html
- 1338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3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5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5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67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8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5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9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91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2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0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