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有资产管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国有资产管理
  • 李松森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3574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33页
  • 主题词:国有资产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有资产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国有资产管理导论1

1.1 国有资产概述1

1.1.1 国有资产的概念1

1.1.2 国有资产的分类2

1.1.3 国有资产的形成6

1.1.4 我国国有资产的状况8

1.2 国家拥有资产的理论依据10

1.2.1 国家拥有资源性资产的理论依据11

1.2.2 国家拥有非经营性资产的理论依据12

1.2.3 国家拥有经营性资产的理论依据12

1.3 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的理论依据14

1.3.1 财产要素、财产权和财产权体系14

1.3.2 国家财产权和国家财产权体系16

1.3.3 与国家财产权有关的其他财产权17

1.3.4 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的理论依据17

结论20

内容提要21

关键概念22

复习思考题22

第2章 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主体与目标23

2.1 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主体23

2.1.1 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主体概述23

2.1.2 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主体的特点25

2.1.3 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主体的职能27

2.1.4 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31

2.2 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目标32

2.2.1 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的总体目标33

2.2.2 国有资产管理经营的具体目标38

结论43

内容提要44

关键概念44

复习思考题44

第3章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45

3.1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概述45

3.1.1 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內涵45

3.1.2 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分类46

3.1.3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48

3.2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49

3.2.1 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50

3.2.2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51

3.2.3 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管理52

3.2.4 经营性国有资产存量管理52

3.2.5 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及分配管理53

3.3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53

3.3.1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概述53

3.3.2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指标54

3.3.3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分析指标58

结论61

内容提要62

关键概念62

复习思考题62

4.1.1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概念63

4.1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63

第4章 国有资产产权管理63

4.1.2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意义64

4.1.3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原则65

4.1.4 国有企业产权界定66

4.1.5 国有单位之间的产权界定67

4.1.6 集体企业产权界定68

4.1.7 其他所有制企业产权界定69

4.1.8 产权界定的组织管理70

4.1.9 产权界定的方法71

4.2 国有产权纠纷调处72

4.2.1 国有产权纠纷调处的概念72

4.2.3 国有产权纠纷调处的程序74

4.2.2 国有产权纠纷调处的基本依据74

4.2.4 规范国有产权纠纷调处工作76

4.3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78

4.3.1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概念78

4.3.2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意义79

4.3.3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与工商登记的关系80

4.3.4 企业产权登记的对象82

4.3.5 企业产权登记的组织管理83

4.3.6 产权登记的种类84

4.3.7 产权报告88

4.3.8 产权登记程序89

4.3.9 产权登记档案管理90

结论91

复习思考题92

关键概念92

内容提要92

第5章 国有资产清产核资93

5.1 清产核资概述93

5.1.1 清产核资的概念93

5.1.2 清产核资的意义94

5.1.3 清产核资的范围和內容94

5.1.4 我国历次清户核资概况95

5.2 资产清查97

5.2.1 资产清查的对象97

5.2.2 流动资产的清查98

5.2.3 固定资产的清查100

5.2.6 无形资产的清查101

5.2.5 在建工程的清查101

5.2.4 长期投资和境外投资的清查101

5.2.7 递延资产的清查102

5.2.8 土地资产的清查102

5.2.9 负债的清查102

5.2.10 所有者权益的清查104

5.3 资产价值重估106

5.3.1 资产价值重估的概念和范围106

5.3.2 资产价值重估的作用107

5.3.3 资产价值重估的原则107

5.3.4 资产价值重估的方法108

5.3.5 资产价值重估方法的运用109

5.4 资金核实114

5.4.1 资金核实概述114

5.4.2 政府资本金的核定115

5.5.1 土地清查估价的必要性116

5.5 土地清查与估价116

5.5.2 土地清查估价的任务117

5.5.3 土地清查估价的范围118

5.5.4 土地清查登记的程序与方法118

5.5.5 土地估价119

结论120

内容提要121

关键概念121

复习思考题121

6.1 国有资产评估概述124

6.1.1 资产评估的概念124

第6章 国有资产评估124

6.1.2 资产评估要素125

6.1.3 资产评估的特点127

6.1.4 资产评估的原则128

6.2 国有资产评估的内容131

6.2.1 资产评估的对象131

6.2.2 资产评估的种类132

6.2.3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133

6.3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142

6.3.1 资产评估管理的目的142

6.3.2 资产评估管理的任务142

6.3.3 资产评估程序管理143

6.3.4 资产评估的执法管理144

6.3.5 资产评估行政管理145

6.3.6 资产评估机构管理146

6.3.7 资产评估人员管理148

6.3.8 资产评估行业组织管理149

结论151

内容提要151

关键概念152

复习思考题152

第7章 国有资产统计评价153

7.1 国有资产统计评价概述153

7.1.1 国有资产统计评价的概念153

7.1.2 国有资产统计评价工作的內容154

7.1.3 国有资产统计工作管理机构及其职责155

7.1.4 国有资产统计评价的意义155

7.1.5 国有资产统计工作的原则157

7.2 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和年度报告158

7.2.1 国有资产统计报表的填报单位158

7.2.2 国有资产年度报表分类159

7.2.3 企业类国有资产统计报表160

7.2.4 国有资产年度报告163

7.3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164

7.3.1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概述164

7.3.2 国有资本全效绩评价的意义165

7.3.3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166

7.3.4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权数和评价标准175

7.3.5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计分方法177

7.3.6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结果180

7.4.2 国有资产年度报表的汇总182

7.4 国有资产统计评价工作的组织管理182

7.4.1 国有资产年度报表的报送程序182

7.4.3 国有资产统计评价数据的运用和管理184

结论184

内容提要185

关键概念186

复习思考题186

第8章 国有股权管理192

8.1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192

8.1.1 股份制的概念与特征192

8.1.2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的意义194

8.1.3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的范围和形式196

8.1.4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的途径198

8.1.5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的主要环节199

8.1.6 国有独资公司201

8.2 国有股权设置管理202

8.2.1 公司国有股权的概念202

8.2.2 国有股权管理的原则203

8.2.3 国有股权管理的內容204

8.2.4 国有股权设置管理205

8.3 净资产折股和溢价发行管理207

8.3.1 净资产折股和溢价发行管理的概念207

8.3.2 净资产折股和溢价发行管理的主要内容207

8.3.3 折股方案和溢价发行方案核定方法208

8.4.2 国有股权代表的权利212

8.4.1 国有股权代表的条件212

8.4 国有股权代表的管理212

8.3.4 国有股权管理应当注意的问题212

8.4.3 国有股权代表的义务213

8.4.4 国有股权代表报告制度213

8.4.5 国有股权代表的委派214

8.5 股份制企业国有资本金管理214

8.5.1 主要概念214

8.5.2 产权管理215

8.5.3 国有股权管理216

8.5.4 股权设置管理217

8.5.5 报送文件资料217

8.5.6 国有划拨土地的管理217

8.5.8 债权债务的处理218

8.5.7 剥离资产的管理218

8.5.9 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的管理219

8.5.10 存续企业的有关规定220

结论220

内容提要221

关键概念221

复习思考题221

第9章 企业集团产权管理223

9.1 企业集团概述223

9.1.1 企业集团的概念与特征223

9.1.2 组建企业集团的意义227

9.1.3 组建企业集团的原则228

9.1.4 企业集团的形成方式229

9.2.1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內涵233

9.2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233

9.2.2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原因235

9.2.3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基本方式236

9.2.4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条件236

9.2.5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程序237

9.2.6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基本内容238

9.3 企业集团的国有资产管理240

9.3.1 企业集团与非企业集团的区别240

9.3.2 企业集团与非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管理的区别241

9.3.3 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則244

9.3.4 企业集团国有资本金管理的规定245

9.3.5 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248

9.3.6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258

结论259

内容提要260

关键概念260

复习思考题260

第10章 控股公司产权管理261

10.1 控股公司概述261

10.1.1 控股公司的概念261

10.1.2 控股公司的特征262

10.1.3 控股公司的分类264

10.2 国有控股公司265

10.2.1 国有控股公司的性质和特点265

10.2.2 国有控股公司与一般企业法人的异同266

10.2.3 国有控股公司的功能267

10.1.4 国有控股公司产生的原因270

10.3 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272

10.3.1 组建国有控股公司的原则272

10.3.2 组建国有控股公司的程序273

10.3.3 组建国有控股公司的途径274

结论281

内容提要281

关键概念282

复习思考题282

第11章 国有产权转让管理283

11.1 国有产权转让概述283

11.1.1 国有产权转让的概念283

11.1.2 国有产权转让的原则285

11.1.3 国有产权转让的基本形式287

11.2 企业兼并288

11.2.1 企业兼并的概念288

11.2.2 企业兼并的动机和程序290

11.2.3 企业兼并的交易价格292

11.3 公司国有股权转让296

11.3.1 公司国有股权转让概述296

11.3.2 公司国有股权转让上市的依据298

11.3.3 公司国有股权转让上市的步骤300

11.3.4 公司国有股权转让上市应注意的问题302

11.4 国有产权交易市场305

11.4.1 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及其作用305

11.4.2 我国产权转让现状307

11.4.3 完善国有产权转让管理的对策311

结论315

内容提要316

关键概念316

复习思考题316

第12章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318

12.1 国有资产投资概述318

12.1.1 国有资产投资的概念318

12.1.2 国有资产投资的作用319

12.1.3 国有资产投资主体321

12.1.4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的任务322

12.1.5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的原則325

12.2 国有资产投入资金管理325

12.2.1 财政预算投入资金管理326

12.2.2 银行对国有资产投资贷款的管理329

12.2.3 自筹投入资金管理331

12.2.4 利用外资的管理332

12.3 国有资产投资立项和实施管理333

12.3.1 国有资产投资立项管理333

12.3.2 国有资产投资实施管理334

12.4 国有资产投资效果评价337

12.4.1 宏观投资效果评价指标337

12.4.2 微观投资效果评价指标341

结论344

内容提要344

关键概念345

复习思考题345

13.1.1 生产资料的补偿形式346

第13章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346

13.1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346

13.1.2 国有资产纯收入的分配348

13.2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概述349

13.2.1 国有资产收益的概念和分类349

13.2.2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的意义351

13.2.3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原則353

13.3 国有股权收益管理356

13.3.1 股本三原则356

13.3.2 国有股东权益357

13.3.3 国有股股利的分配359

13.3.4 股份制企业收益分配的原則360

13.3.5 股份制企业收益分配的顺序361

13.4.1 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363

13.4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363

13.4.2 国有股权收益的使用管理366

13.4.3 国有资本金预算367

结论370

内容提要372

关键概念372

复习思考题372

第14章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373

14.1 经营者股票期权原理373

14.1.1 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概念和特点374

14.1.2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依据380

14.1.3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作用机理385

14.1.4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现实意义387

14.2 经营者股票期权的国际借鉴390

14.2.1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国际发展趋势390

14.2.2 美国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393

14.2.3 对国外实践经验的总结396

14.3 我国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改革的现状398

14.3.1 上海、武汉、北京等地的实践398

14.3.2 各地实践经验的总结401

14.4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设计402

14.4.1 原則设计402

14.4.2 要素设计404

14.4.3 经营者股票期权方案的调整办法413

14.4.4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信息披露制度设计414

14.4.5 经营者股票期权的相关法律制度415

结论419

内容提要421

关键概念421

复习思考题421

第15章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422

15.1 资源性国有资产概述422

15.1.1 资源性国有资产的概念422

15.1.2 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分类424

15.1.3 加强国有资源管理的意义425

15.2 资源性国有资产产权管理427

15.2.1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427

15.2.2 国有土地管理428

15.2.3 国有森林资源管理433

15.2.4 国有矿产资源管理434

15.2.5 国有草原资源管理437

15.2.6 国有水资源管理438

15.3 加强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439

15.3.1 国有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439

15.3.2 加强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441

结论442

内容提要443

关键概念443

复习思考题443

16.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概述444

16.1.1 行政事业单位的范围444

第16章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444

16.1.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概念445

16.1.3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构成446

16.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448

16.2.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任务448

16.2.2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449

16.2.3 行政事业单位购买证券管理450

16.2.4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管理450

16.2.5 行政事业单位产权界定管理451

16.2.6 行政事业单位产权纠纷调处452

16.2.7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检查监督453

16.3 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管理453

16.3.1 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453

16.3.2 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方式454

16.3.3 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内容455

内容提要456

结论456

关键概念457

复习思考题457

第17章 国有资产流失查处458

17.1 国有资产流失概述458

17.1.1 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458

17.1.2 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460

17.1.3 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464

17.2 国有资产流失查处机关和查处原则465

17.2.1 国有资产流失查处机关465

17.2.2 国有资产流失查处原則466

17.3.1 受理468

17.3 国有资产流失查处的方法468

17.3.2 初步核实469

17.3.3 立案470

17.3.4 调查471

17.3.5 处理471

17.3.6 国有资产流失查处工作的规定472

结论474

内容提要475

关键概念475

复习思考题475

第18章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476

18.1 国有资产监督概述476

18.1.1 国有资产监督的概念476

18.1.2 国有资产监督的立法状况478

18.1.3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对象479

18.1.4 国有资产监督的意义481

18.2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主体482

18.2.1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482

18.2.2 政府授权的监督机构485

18.2.3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則485

18.3 监事会486

18.3.1 监事会的组成486

18.3.2 监事会的职责及工作程序488

18.4 国有企业稽察制度491

18.4.1 稽察特派员工作的性质和职责491

18.4.2 稽察特派员办事处和稽察特派员的任职条件492

18.4.3 稽察特派员的工作方式和管理493

18.5 企业法人财产权495

18.5.1 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概念和特征495

18.5.2 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内容496

18.6 法律责任497

18.6.1 稽察特派员的法律责任497

18.6.2 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法律责任498

18.6.3 企业的法律责任499

结论502

内容提要503

关键概念503

复习思考题503

主要参考文献504

后记5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