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监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监测
  • 李广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7055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244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环境监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监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与任务1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1

二、环境监测的任务1

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分类与特点1

一、环境监测的分类1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2

第三节 环境监测的程序、原则和要求3

一、环境监测的程序3

二、环境监测的原则3

三、环境监测的要求4

第四节 环境监测技术及发展4

一、常用的环境监测技术4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5

阅读材料 环境监测与环境分析6

第五节 中国环境保护标准简介6

一、环境保护标准的作用6

二、环境保护标准的体系和管理体制7

三、环境保护标准的分类7

习题9

第二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10

第一节 环境监测实验室基础10

一、实验室用水10

二、试剂与试液11

三、仪器设备12

四、实验室环境条件14

第二节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15

一、基本概念15

二、离群值的取舍17

三、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17

四、实验室内质量控制22

五、实验室间质量控制25

第三节 监测方法的质量保证25

一、标准分析方法25

二、实验室间的协作试验26

第四节 环境标准物质27

一、环境标准物质及其作用27

二、环境标准物质的分类27

习题29

第三章 水质和水污染源监测31

第一节 概述31

一、水体和水体污染31

二、水质指标和水质监测31

三、水质监测的分类和目的31

第二节 监测方案的制订32

一、地表水监测方案的制订32

二、地下水监测方案的制订35

三、近岸海域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37

四、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38

阅读材料 洪水期与退水期水质监测41

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运输、保存和预处理41

一、水样类型和质量控制样品41

二、地表水水样的采集42

三、地下水水样的采集46

四、近岸海域水样的采集46

阅读材料 F.Nansen的北极科学考察48

五、污水水样的采集和排污总量监测49

阅读材料 WS700型自动采样器和WS750型自动采样器50

六、水样的运输50

七、水样的保存51

八、水样的预处理51

第四节 一般指标的测定54

一、水温54

二、pH56

阅读材料 常用pH计简介57

三、电导率58

四、溶解氧58

阅读材料 溶解氧测定仪简介59

五、浊度60

阅读材料 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测定仪61

六、色度61

七、臭62

八、透明度63

阅读材料 塞氏盘的历史64

九、悬浮物64

十、溶解性总固体65

第五节 金属污染物的测定65

一、汞66

二、镉68

三、铅68

四、铜69

五、锌69

六、铬70

七、其他金属71

第六节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71

一、氟化物71

二、硫化物72

三、氰化物73

四、氨氮76

五、亚硝酸盐氮77

六、硝酸盐氮78

七、总氮79

八、总磷80

九、含砷化合物81

十、氯化物82

十一、硫酸盐83

第七节 有机化合物综合指标的测定84

一、化学需氧量84

阅读材料 H-45600型COD分析仪简介87

二、高锰酸盐指数87

三、生化需氧量88

阅读材料 OxiTop系列呼吸式BOD分析仪简介91

四、总需氧量92

五、总有机碳92

第八节 特定有机化合物的测定93

一、酚类93

二、石油类94

三、苯胺类95

四、硝基苯类96

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97

六、其他特定有机化合物98

第九节 底质监测98

一、底质样品的采集99

阅读材料 几种常见的底泥采样器100

二、底质样品的处理101

三、底质样品的分析102

第十节 水质连续自动监测102

一、水质自动监测系统102

二、水质自动监测站103

阅读材料 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109

第十一节 水污染生物监测110

一、生物群落法110

二、细菌学检验法111

三、生物测试法112

第十二节 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113

一、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类113

二、应急监测的特点和原则113

三、应急监测的任务和要求114

四、应急监测采样114

五、应急监测报告内容114

阅读材料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系统115

阅读材料 水质污染监测船116

习题117

第四章 空气质量和空气污染源监测119

第一节 概述119

一、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物和空气污染源119

二、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指数120

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类和技术路线122

第二节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制订122

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点设置与监测目的123

二、调查及资料收集124

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124

四、采样点布设方法124

五、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125

第三节 环境空气样品的采集126

一、采样方法126

二、采样仪器129

三、采样效率和评价方法132

第四节 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测定133

一、二氧化硫133

二、二氧化氮134

三、一氧化碳135

四、臭氧136

五、硫酸盐化速率137

六、总烃及非甲烷烃138

第五节 环境空气中颗粒污染物的测定138

一、总悬浮颗粒物(TSP)138

二、PM10和PM2.5140

三、自然降尘141

四、铅143

五、氟化物143

六、苯并[α]芘144

七、二噁英类化合物144

阅读材料 二噁英和POPs146

第六节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147

一、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147

二、监测子站147

阅读材料 差分吸收光谱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152

阅读材料 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153

第七节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154

一、布点和采样154

二、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154

第八节 大气酸沉降监测157

一、湿沉降监测157

二、干沉降监测158

第九节 固定污染源监测159

一、采样点的布设160

二、排气参数的测定161

三、排气中水分含量的测定163

四、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165

五、排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测定168

六、烟气排放连续监测173

七、监测结果表示及计算177

第十节 移动污染源监测178

一、概述178

二、我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180

阅读材料 便携式汽车排气分析仪182

阅读材料 汽车排气遥感监测系统183

第十一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184

一、指示植物监测及受害症状184

二、监测方法185

第十二节 突发性空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185

一、应急监测布点原则186

二、应急监测方法186

阅读材料 空气污染监测车187

习题188

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190

第一节 概述190

一、土壤组成190

二、土壤污染191

三、土壤监测的类别及目的192

四、我国土壤监测技术路线及监测项目193

第二节 土壤样品的采集193

一、采样准备193

二、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194

三、农田土壤采样195

四、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196

五、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197

第三节 土壤样品的制备、保存和预处理198

一、土壤样品的制备198

二、土壤样品的保存198

三、土壤样品的预处理198

阅读材料 弗兰兹里特冯索氏199

第四节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200

一、土壤水分含量测定201

二、土壤中铜、锌的测定201

三、土壤中铅、镉的测定201

四、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201

五、有机磷农药的测定202

习题203

第六章 固体废物监测204

第一节 概述204

一、固体废物的种类204

二、固体废物监测技术路线和内容204

第二节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205

一、样品采集205

二、样品的制备和保存206

第三节 危险废物鉴别206

一、反应性鉴别206

二、易燃性鉴别207

三、腐蚀性鉴别207

四、浸出毒性鉴别207

五、急性毒性鉴别209

六、危险固体废物检测结果判断210

第四节 生活垃圾特性和渗沥水分析210

一、生活垃圾特性分析210

二、渗沥水分析211

习题211

第七章 生物污染监测212

第一节 概述212

一、生物污染的途径212

二、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212

三、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积累与排泄213

第二节 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214

一、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214

二、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215

三、生物样品的预处理216

第三节 生物样品中污染物的测定218

一、作物中苯并[α]芘的测定218

二、食品中氟的测定219

阅读材料 蕾切尔·卡逊和《寂静的春天》219

习题221

第八章 噪声监测222

第一节 概述222

一、噪声的分类222

二、噪声的物理量222

三、噪声的叠加和相减224

第二节 噪声评价量225

一、计权声级225

二、等效连续声级和累计百分声级225

三、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昼夜等效声级226

四、噪声污染级226

第三节 噪声监测仪器226

一、声级计226

二、声级频谱仪227

三、噪声统计分析仪227

阅读材料 AWA 6218B型噪声统计分析仪228

第四节 噪声监测228

一、我国噪声监测技术路线228

二、环境噪声测量要求228

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229

四、城市交通噪声监测230

五、工业企业噪声监测231

习题231

第九章 辐射环境监测233

第一节 概述233

一、基本概念233

二、辐射源234

三、辐射的危害235

四、辐射监测的分类235

第二节 辐射环境监测方案的制订236

一、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和原则236

二、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对象和内容236

三、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项目和频次236

四、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的布设原则237

第三节 辐射检测仪器237

一、电离型检测器237

二、闪烁检测器237

三、半导体检测器237

第四节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238

一、样品的采集238

二、样品的预处理238

第五节 环境中的辐射监测239

一、室内环境空气中氡的测定240

二、水样的总α放射性活度的测定242

三、水样的总β放射性活度的测定242

四、土壤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的测定243

习题243

环境监测实验244

实验一、水质一般指标的现场测定244

实验二、水中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244

实验三、工业废水中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245

实验四、水中总磷的测定(钼锑抗分光光度法)248

实验五、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重铬酸钾法)249

实验六、污水中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251

实验七、工业废水中总有机碳(TOC)的测定253

实验八、环境空气中颗粒物(TSP或PM10)的测定254

实验九、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256

实验十、室内环境空气中甲醛的测定(酚试剂分光光度法)259

实验十一、土壤中铜和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61

实验十二、粮食或蔬菜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63

实验十三、粮食、水果和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65

实验十四、头发中汞含量的测定267

实验十五、校园环境噪声的测量268

附录269

附录一 实验室常用酸碱的相对密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269

附录二 实验室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269

附录三 常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269

参考文献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