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学新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欧阳周,顾建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10317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美学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学新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美的本质和特征15
第一节 美——一个引人探索的千古之谜15
历史上对美的本质和探讨15
美的奥秘是可以揭开的22
第二节 美的根源24
美是客观事物自身的一种自然物质属性24
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实践27
劳动创造了美31
第三节 美的本质35
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35
美是以宜人的物质形式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38
第四节 美的特征43
美的形象性43
美的感染性46
美的功利性48
第二章 了美的构成50
第一节 美与真、善50
美与真、善的联系和区别50
真、善、美的统一54
第二节 美与丑57
丑——与美相对立的一种社会现象57
丑是以拙劣的物质形式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和扭曲63
第三节 美的形式和形式美66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关系66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70
形式美的主要法则75
第三章 美的形态82
第一节 自然美和社会美82
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形成与发展82
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特征86
人的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统一的最高表现形态91
第二节 科学美和技术美97
科学美97
技术美103
第三节 艺术美109
艺术美的特征109
艺术美的种类114
第四章 美的范畴121
第一节 优美与崇高121
最常见的两种相对的美121
优美与崇高的审美特征和形态特征123
优美与崇高的美感特征和审美功用127
第二节 悲剧131
悲剧的本质131
悲剧的类型135
悲剧的美感特征和审美功用140
第三节 喜剧143
喜剧的本质143
喜剧的类型146
喜剧的美感特征和审美功用149
第五章 美感154
第一节 美感的产生和发展155
美学史上关于美感生成和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55
美感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159
美感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163
第二节 美感的本质165
美感是对美的能动反映165
美感与快感的联系和区别167
美感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观照170
第三节 美感的特征172
美感的主观性172
美感的愉悦性175
美感的功利二重性177
第六章 审美意识181
第一节 审美观念181
审美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81
审美观与经济基础的关系185
审美观与上层建筑的关系186
第二节 审美理想192
审美理想是人类期待、憧憬和追求的最高最美的境界192
审美理想的作用196
第三节 审美趣味199
审美趣味是人在审美中分析和鉴赏美的能力199
审美趣味的差异性201
审美趣味的共同性205
第四节 审美标准210
审美标准是人类衡量、评估对象审美价值的相对稳定的尺度和准则210
审美标准的具体内容213
第七章 审美心理220
第一节 美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机制221
美感的生理机制221
美感的心理机制224
美感的社会机制227
第二节 美感的心理因素229
感知229
想象231
情感233
理解238
第三节 西方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述评240
里普斯的“移情说”述评240
谷鲁斯的“内摹仿说”述评243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述评245
弗罗依德的“精神分析美学”述评248
安海姆“完形心理学美学”述评251
第八章 美的欣赏256
第一节 美的欣赏的主体和客体256
美的欣赏的性质256
美的欣赏的客体259
美的欣赏的主体262
第二节 美的欣赏的一般过程266
审美直觉266
审美领悟269
审美超越272
第三节 对不同美的形态的欣赏275
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欣常275
科学美和技术美的欣赏279
艺术美的欣赏283
第九章 美的创造288
第一节 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289
美的创造与审美理想289
美的创造与美的规律292
美的创造与社会进步296
第二节 现实美的创造299
自然美的创造299
社会美的创造307
第三节 科学美和技术美的创造318
科学美的创造318
科学美与技术美的比较327
技术美的创造329
第四节 艺术美的创造333
艺术美的创造过程333
艺术美与典型化341
艺术美的创造与艺术家344
第十章 美育349
第一节 美育的性质349
美育的由来349
美育的性质352
美育的特点354
第二节 美育的任务358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358
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360
塑造完美的人格364
美育的现实意义367
第三节 美育的途径和方法370
家庭美育370
学校美育373
社会美育376
后记380
热门推荐
- 695859.html
- 451567.html
- 2760250.html
- 3724951.html
- 3144431.html
- 1071130.html
- 896848.html
- 3036831.html
- 1345830.html
- 3707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2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0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1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6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8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7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9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5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89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9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