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温病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温病学
  • 马健主编(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239256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温病学说-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温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萌芽阶段(战国~晋唐时期)2

二、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2

三、形成阶段(明清时期)3

四、发展阶段(近现代)4

总论9

第一章 温病概念9

第一节 温病的特点9

一、致病因素具有特异性9

二、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10

三、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11

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11

第二节 温病的范围和分类12

一、温病的范围12

二、温病的命名12

三、温病的分类13

四、温病与伤寒13

五、温病与温疫14

六、温病与温毒15

第二章 温病病因与发病17

第一节 温病的病因17

一、风热病邪18

二、暑热病邪18

三、湿热病邪19

四、燥热病邪20

五、温热病邪20

六、温毒病邪21

七、疠气21

第二节 温病的发病22

一、发病因素22

二、感邪途径23

三、发病类型23

第三章 温病辨证理论26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27

一、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形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7

二、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变化28

三、卫气营血证候的病位浅深和相互传变30

第二节 三焦辨证理论31

一、三焦辨证理论形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31

二、三焦的证候与病机变化32

三、三焦的病程阶段和相互传变35

第三节 温病辨证理论的运用36

一、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理论的区别和联系36

二、温病辨证理论与其他辨证理论的关系及综合运用37

【附】湿热病三焦辨证理论37

一、上焦湿热证37

二、中焦湿热证38

三、下焦湿热证38

第四章 温病常用诊法40

第一节 辨舌验齿40

一、辨舌40

二、验齿44

第二节 辨斑疹白?44

一、辨斑疹44

【附】阴斑45

二、辨白?46

第三节 辨常见症状46

一、发热46

二、汗出异常47

三、口渴48

四、咽喉肿痛48

五、呕吐48

六、头身疼痛49

七、胸腹胀痛49

八、二便异常50

九、神志异常50

十、痉51

十一、厥脱51

十二、出血52

第四节 辨神色脉象52

一、察神情52

三、观面色52

三、辨常见脉象53

第五章 温病常用治法55

第一节 温病治法确立的依据55

一、审因论治55

二、辨证施治56

三、对症施治56

第二节 温病基本治则56

一、祛邪护阴56

二、卫气营血治则57

三、三焦治则57

第三节 温病主要治法57

一、解表法57

二、清气法58

三、和解法59

四、祛湿法59

五、通下法60

六、清营凉血法60

七、开窍法61

八、熄风法61

九、滋阴法61

十、固脱法62

【附】外治法63

第四节 温病兼挟证治疗64

一、兼痰饮64

二、兼血瘀64

三、兼食滞65

四、兼气郁65

第五节 温病瘥后调理65

一、正虚未复65

二、余邪未尽65

三、复证治法66

第六章 温病预防和护理68

第一节 温病的预防68

一、古代温病预防的认识与成就68

二、温病的预防方法69

第二节 温病的护理71

一、一般护理71

二、针对性护理71

各论75

第七章 风温75

第一节 概述75

第二节 病因病机76

第三节 诊断76

一、诊断依据76

二、鉴别诊断77

第四节 辨证论治77

一、辨治要点77

二、主要证治78

第八章 春温89

第一节 概述89

第二节 病因病机90

第三节 诊断91

一、诊断依据91

二、鉴别诊断91

第四节 辨证论治91

一、辨治要点91

二、主要证治92

第九章 暑温106

第一节 概述106

第二节 病因病机107

第三节 诊断108

一、诊断依据108

二、鉴别诊断108

第四节 辨证论治108

一、辨治要点108

二、主要证治109

【附】冒暑、暑秽118

一、冒暑118

二、暑秽119

第十章 湿温124

第一节 概述124

第二节 病因病机125

第三节 诊断126

一、诊断依据126

二、鉴别诊断126

第四节 辨证论治127

一、辨治要点127

二、主要证治128

第十一章 伏暑139

第一节 概述139

第二节 病因病机140

第三节 诊断141

一、诊断依据141

二、鉴别诊断141

第四节 辨证论治141

一、辨治要点141

二、主要证治142

第十二章 秋燥149

第一节 概述149

第二节 病因病机150

第三节 诊断150

一、诊断依据150

二、鉴别诊断150

第四节 辨证论治151

一、辨治要点151

二、主要证治152

第十三章 大头瘟159

第一节 概述159

第二节 病因病机160

第三节 诊断160

一、诊断依据160

二、鉴别诊断160

第四节 辨证论治161

一、辨治要点161

二、主要证治161

第十四章 烂喉痧165

第一节 概述165

第二节 病因病机166

第三节 诊断166

一、诊断依据166

二、鉴别诊断166

第四节 辨证论治167

一、辨治要点167

二、主要证治168

第十五章 疫疹172

第一节 概述172

第二节 病因病机173

第三节 诊断174

一、诊断依据174

二、鉴别诊断174

第四节 辨证论治175

一、辨治要点175

二、主要证治176

第十六章 疟疾181

第一节 概述181

第二节 病因病机182

第三节 诊断182

一、诊断依据182

二、鉴别诊断183

第四节 辨证论治183

一、辨治要点183

二、主要证治184

第十七章 霍乱190

第一节 概述190

第二节 病因病机191

第三节 诊断191

一、诊断依据191

二、鉴别诊断192

第四节 辨证论治192

一、辨治要点192

二、主要证治193

名著选199

第十八章 叶天士《温热论》199

一、温病大纲200

二、邪在肺卫202

三、流连气分202

四、里结阳明203

五、论湿205

六、邪入营血206

七、辨舌验齿207

八、辨斑疹白?211

九、论妇人温病213

第十九章 薛生白《湿热病篇》215

一、湿热病提纲216

二、邪在卫表217

三、邪在气分218

四、邪入营血221

五、变证223

六、类证226

七、善后调理230

第二十章 吴鞠通《温病条辨》选232

一、上焦篇232

二、中焦篇243

三、下焦篇251

四、温病治则与治禁255

附录一 方剂索引258

附录二 温病临床常用中成药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