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生与发展 People's livelihood and development eng【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民生与发展 People's livelihood and development eng
  • 胡鞍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8436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生与发展 People's livelihood and development eng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经济50人论坛简介1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名录1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企业家理事名录1

引言: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解决民生问题1

中国农业转型之路13

中国:世界最大规模城市化进程48

缩小城乡信息差距52

为八亿农民“雪中送炭”61

中国人类发展的地区变迁(1982~2003)71

对各地区就业增长的评估(1996~2005)82

加快西部开发的新思路99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与开放118

加快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战略:以海南为例139

就业是民生之本169

教育是民生之基184

健康是民生之需190

促进公平经济增长,分享发展改革成果207

中国面对收入差距扩大重大挑战213

追求公平的长期繁荣221

我国人口发展状况、目标与政策237

如何看待中国人口国情253

中国中长期人口综合发展战略(2000~2050)265

投资青年就是投资未来281

灾害与发展:中国自然灾害影响与减灾战略297

中国绿色发展和绿色改革321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挑战329

宏观经济记录是历届政府最佳351

破解“四农”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367

改善民生成最大政绩376

五年的成功经验384

中国农村人口、劳动力和农业就业人数变化(1949~2006)32

已通过固定电话行政村比例(1997~2003)56

人类发展“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地区格局变迁图(1982~2003)77

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数量(1978~2005)172

三大产业就业分布(1978~2005)172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量(1996~2006)173

城镇净增就业人员数量(1996~2006)173

城镇就业不同部门的就业比重(1978~2005)17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1998~2006)176

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1978~2005)177

历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1996~2004)178

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占正规就业及城镇新增就业的比重(1978~2005)179

“健康不安全”的多元构成示意图191

贫困人口比例、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情况(1981~2000)211

对中国收入基尼系数的预测(1990~2020)215

对中国收入差距的分解(1990~1999)216

区域收入差异(1978~2002)217

各省城镇工资水平的离散状况(1978~2002)220

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劳动力人口增长趋势(1990~2040)242

我国劳动人口比重变化曲线(1995~2040)243

我国0~14岁人口比重变化曲线(1990~2040)243

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变化曲线(1990~2040)244

抚养系数变化趋势的国际比较(1950~2040)246

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变化(1980~2050)261

老少抚养系数变化(1980~2050)262

中印美英四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比较(1950~2050)268

中印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比较(1960~2000)269

中国印度老龄人口比较(1950~2050)271

中国印度总人口比较(1950~2050)273

中国印度总人口和GHDI相对比较(1950~2020)274

中国能源和石油对外依赖程度(1991~2004)276

扩展的人力资本模型——青少年的五个发展阶段(12~24岁)283

中国青少年发展模式(12~29岁)285

中国通货膨胀率(1977~2007)358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真实人均GDP相对差距(1978~2006)366

三种国家类型的特征(2005年)16

农户参与各类社会主义农业组织的比重(1950~1958)21

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五个一号文件(1982~1986)23

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五个一号文件(2004~2008)25

历代农业劳动生产率27

中国主要农业指标变化(1952~2020)29

不同部门经济指标年平均增长率(1952~2003)30

农业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1978~2005)35

四大国占世界农业增加值总量比重(1980~2005)36

四大国对世界农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1980~2005)36

中国主要农产品占世界总量比重及位次(2005)37

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占世界总量比重(1979~2004)38

前11个国家占世界农业出口比重(1979~2003)39

中国贫困线人口(1978~2005)40

中国、印度与发展中国家国际贫困线人口比较(1981~2005)41

中国农业与非农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比较(1952~2003)44

四国农业劳动力比重国际比较(1820~2004)44

四大国化肥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1979~2002)45

我国东中西部未通电话行政村数及未通电话行政村比例(2003)53

普遍服务基金比例及流量(2003~2009)58

各年普遍服务基金预测(2003~2008)65

电信业务的各类服务的经济学性质分类67

世界不同HDI组指标划分(2003)72

中国HDI及其在世界排位变化(1950~2003)73

人类发展水平“四个世界”划分标准74

各地区HDI变迁(1982~2003)76

不同HDI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历史变迁(1982~2003)77

人类发展地区差距分解(1982~2003)78

全球健康与教育指标发展不平等系数变化(1960~2000)78

附表2.1中国各地区人类发展指数(1982~2003)81

全国新增就业变化人数(1996~2005)85

全国就业增长率(1996~2005)85

31个地区就业变化个数(“九五”和“十五”时期)91

附表2.2各地区人口变化状况(“九五”/“十五”时期)93

附表2.3各地区就业增长率变化状况(“九五”/“十五”时期)94

附表2.4各地区城镇就业增长率变化状况(“九五”/“十五”时期)95

附表2.5各地区城镇非正规就业增长率变化状况(“九五”/“十五”时期)96

附表2.6各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化状况(“九五”/“十五”时期)97

附表2.7各地区城镇新增登记失业人员变化状况(“九五”/“十五”时期)98

东三省人均GDP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1978~2002)119

四大地区劳动生产率比较(1978~2001)119

东三省占全国GDP比重(1978~2002)123

东北地区主要指标及占全国总量比重(2001)123

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及占全国总量比重(1960~2000)124

中国的就业规模和城乡结构(1978~2006)171

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1980~2006)179

中国教育规模发展(1950~2005)185

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与毕业生人数(1978~2006)186

我国城乡居民患病及诊治变化情况(1993~2003)193

城乡居民未获医疗保险的情况(1993~2003)194

城镇未参加与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口(1993~2003)194

未获安全饮用水人口情况(2003)196

全国各类残疾人口数(1997~2003)197

全国城乡各类健康不安全的人群规模(2003)197

疾病的经济损失估计(2003)199

促进公平的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219

各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98)240

我国总人口和各类人口发展趋势(1990~2040)241

人口发展指标国际比较(1997~2015)242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1990~2040,占总人口比重)244

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抚养人口增长率(1995~2030)245

抚养系数变化趋势的国际比较(1950~2040)247

老龄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国际比较266

中国教育人口规模及占世界总量比率(1950~2005)269

中国印度HDI与GHDI比较(1950~2020)274

中国印度GHDI增长贡献(1950~2020)275

五国燃料产品进口占全部商品进口比重(1965~2004)277

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目标(2005~2050)279

中国、印度和世界14~25岁人口情况(1980~2040)286

不同年代各类型灾害出现次数和总频率(1952~1997)301

中国平均每年受灾、成灾面积以及受灾率、成灾率(1952~1997)301

中国平均每年水灾受灾、成灾面积以及成灾率(1952~1997)303

长江流域大涝频次(1470~1992)304

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大涝年表(1951~1998)304

全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粮食减产量(1952~1997)305

全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990~1994)307

全国平均每年因灾损失情况(1952~1994)307

附表6.1全国因灾损失情况(1949~1994)319

四大经济体初级能源消费占世界比重(1965~2005)336

四大经济体发电量占世界比重(1990~2005)336

六大经济体煤炭消费量占世界总量比重(1996~2006)337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1990~2004)338

各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1990~2004)339

四大经济体水泥产量国际比较(1980~2005)340

四大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占世界比重(1960~2002)340

第十届国务院主要预期目标实现情况(2003~2007)355

经济增长及波动系数国际比较(1997~2007)357

五大国总国民收入(GNI)变化(2002年和2006年)359

五大国出口额占世界比重(2006)361

主要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1982~2007)362

中国人均GNI和HDI变化国际比较(2002~2006)363

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与贡献(2002~2007)364

中国财政收支状况(2002~2007)365

中国“四农”指标变化(2002~2007)368

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文化程度构成(2006)376

各级教育毛入学率(2002~2006)380

中国卫生发展情况(2003~2007)382

城镇社会保障情况(2002~2007)383

中国城乡住宅面积(1978~2007)384

新中国历届国务院390

建国来历届政府宏观经济状况比较(1950~2007)390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2003 ~2007)391

第八届~第十届国务院民生领域财政收支比重391

中国惠农政策(2001 ~2007)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