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东北史 第2卷 修订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孙玉良,赵鸣岐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社科部)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780626321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59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874页
- 主题词:东北地区-地方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东北史 第2卷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隋唐对东北地区的全面开发1
第一节 固边安民措施1
大势所趋的统一形势2
恩威并用的安边政策6
羁縻州的普遍设置8
朝贡谕旨与和亲政策16
第二节 诸都督府设置始末22
营州都督府23
隋之营州总管府23
唐之营州都督府25
松漠都督府30
饶乐都督府34
安东都护府37
忽汗州都督府46
黑水都督府48
室韦都督府50
居延州都督府52
熊津都督府53
鸡林州都督府55
平卢节度使57
第三节 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59
靺鞨族的兴起59
高句丽的解体65
契丹、奚及?的演化71
室韦诸部的发展75
流鬼、驱度寐部落81
第四节 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82
渔猎采集业的延续83
农牧业生产的进一步开发85
手工业的兴起88
陶器制造业88
金属器具制造业90
纺织与制革业93
城市与交通94
文化教育的发展96
第二章 唐朝的渤海王国99
第一节 渤海王国的建立99
渤海王国的族属100
粟末靺鞨的崛起109
震国政权的建立112
渤海王国的世系117
第一世高王大祚荣117
第二世武王大武艺120
第三世文王大钦茂123
第四世废王大元义125
第五世成王大华玙126
第六世康王大嵩璘127
第七世定王大元瑜128
第八世僖王大言义128
第九世简王大明忠128
第十世宣王大仁秀129
第十一世王大彝震130
第十二世王大虔晃132
第十三世王大玄锡132
第十四世王大玮瑎133
第十五世末王大諲譔134
第二节 渤海区域和政治制度134
管辖范围和行政区划135
管辖范围135
行政区划135
四次迁徙王都145
第一次迁都中京146
第二次迁都上京148
第三次迁都东京150
第四次迁都复还上京151
统治机构设置151
中央机构152
地方机构157
品秩爵阶158
兵制与社会结构159
兵制159
社会结构160
第三节 渤海与唐朝的隶属关系164
唐朝对渤海的全面管辖165
渤海受唐朝册封165
渤海向唐朝称臣168
渤海受唐朝节度169
渤海对唐朝的义务180
车书本一家182
惟一的一次战争186
第四节 渤海的社会经济189
暂短的奴隶制过程190
迅速向封建制飞跃191
农牧及渔猎业经济195
手工业门类及商贸200
第五节 渤海的对外交往204
同日本的交往204
渤海与日本的经济交流205
渤海与日本的文化交流210
同新罗的对峙213
同契丹的世仇215
第六节 渤海的文化概况217
城市建筑218
语言文学220
文字书法227
绘画雕塑230
音乐舞蹈232
儒学佛教235
第三章 契丹族的兴起与辽对东北的统治239
第一节 契丹的早期发展239
契丹的族源与称谓239
契丹的族源239
契丹的名称247
契丹古八部时期的社会发展249
契丹族的古老传说249
契丹古八部的部族活动252
契丹早期的经济生活255
暂时的军事联合的出现259
大贺氏部落联盟的形成261
大贺氏部落联盟的形成262
唐朝契丹羁縻府州的设置265
大贺氏联盟与唐朝的关系270
遥辇氏部落联盟的建立与原始社会的解体276
遥辇氏部落联盟的建立及其发展276
遥辇氏联盟的部落组成及其变化280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阶级对立的形成285
契丹原始社会的解体290
第二节 阿保机的建国与统一292
契丹国家的建立293
耶律氏的壮大与阿保机建国293
建国最初几年所采取的几项措施302
皇族内部争夺王权的斗争306
契丹国家政权机构的完善312
奚、?的并入316
并入前的奚族状况316
并入前的?族状况319
对奚、?的兼并战争320
室韦与乌古、敌烈的归附324
归附前的室韦状况324
对室韦的用兵327
归附前的乌古、敌烈状况330
乌古、敌烈的归附332
占领辽东335
占领前的辽东形势336
对辽东的渗入与占领338
进占渤海341
进占前的渤海形势341
对渤海的征服343
建置东丹国346
东丹国的建立与性质346
东丹国的南迁及特点348
东丹王出走与东丹国废除352
第三节 辽朝的政治体制与对东北的管辖353
辽朝政治体制的形成354
辽朝政治制度及其特点358
斡鲁朵制度358
南北面官制369
部族制与州县制374
四时捺钵制度379
辽代东北行政设置及辽代东北疆域385
辽代东北的行政区划385
辽代东北的疆域395
第四节 辽朝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399
畜牧业与渔猎业的发展400
畜牧业401
狩猎与捕鱼业406
农业区域的扩展410
上京、中京地区的农业开发411
东京地区的农业开发416
农业区域的向北推进与扩展420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425
手工制造业的发展429
采冶业429
陶瓷业437
纺织业442
商业的活跃和对外贸易的增强445
城市商业贸易的兴起445
东北交通路线的开辟447
货币流通的增加450
榷场交易的扩大454
对外贸易的广泛开展456
第五节 民族关系459
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459
延揽汉人贤达,吸纳汉族士人460
一国两制,因俗而治462
殖民实地,侨置州县464
优待奚人,恩结渤海465
恩威兼制,分而治之467
契丹对女真诸部的管辖469
曷苏馆女真470
南女真471
北女真472
鸭绿江女真472
黄龙府女真473
回跋女真474
长白山女真474
蒲卢毛朵部476
濒海女真476
生女真477
契丹对渤海遗民的统治478
定安国的建立及其活动478
兀惹部及其与辽的关系481
渤海遗裔大延琳起兵反辽483
起义的原因484
起义的经过484
起义失败的原因及起义的意义488
辽末各族人民的反辽斗争489
阻卜等族的反抗斗争490
汉族人民的武装起义493
渤海人民的武装斗争494
女真人的起义与斗争497
第六节 辽与高丽的关系498
辽与高丽争疆夺土499
高丽对女真地区的扩张499
辽对鸭绿江流域的经略500
辽对高丽的三次征讨502
战后辽与高丽的关系510
第七节 辽对东北文化发展的贡献513
汉文化的影响514
辽政权建立前后及辽太祖统治时期514
辽太宗至辽景宗统治时期516
辽圣宗至天祚帝统治时期517
契丹大小字的创制519
契丹大字的创制519
契丹小字的创制522
契丹大小字的使用524
文学艺术525
文学525
绘画533
雕塑536
宗教风习540
契丹族的萨满教540
辽内地佛教的盛行543
道教在辽地的流传548
第四章 女真族的兴起与金对东北的统治550
第一节 辽统治下的女真社会550
生女真的社会发展551
女真的族源与名称551
女真各部的形成与分布552
生女真早期生产状况557
生女真部落联盟的形成560
函普解怨,众酋结盟560
绥可烧炭炼铁,按出虎水定居563
石鲁稍立条教,青岭白山耀武564
生女真部落联盟的发展与巩固566
乌古乃部落联盟的建立566
劾里钵部落联盟的发展568
盈歌部落联盟的巩固571
生女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573
生女真生产力的发展573
生女真社会状况的变化579
第二节 阿骨打领导的反辽斗争594
辽统治者的压迫594
女真族领袖阿骨打的崛起597
即位前的阿骨打597
头鱼宴上的阿骨打598
袭位都勃极烈及抗辽准备599
阿骨打举兵反辽602
来流水誓师与宁江州大捷602
出河店之役604
攻克黄龙府605
攻陷东京、上京、中京608
第三节 金朝的建立及其统治制度613
建立金朝与奴隶制的发展613
阿骨打建立金王朝613
阿骨打政权的国家特点615
奴隶制国家形成的阶级基础620
勃极烈制度与官制的变迁630
勃极烈的设置630
勃极烈的废除和全面推行汉官制度639
猛安谋克制度的建立与发展645
猛安谋克制度的建立645
猛安谋克制度的发展与整顿647
猛安谋克在东北地区的分布650
金代东北行政设置及东北疆域662
金代东北的行政设置663
金代东北的疆域668
第四节 金代东北的经济状况与生产力的发展671
金代东北地区农业开发政策672
金朝统治者重农思想的形成672
金代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发政策677
金代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686
农业耕种面积的扩大686
农业人口的不断增长689
农作物品种的增加692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693
金代上京路地区的土地开发与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697
农田开垦与分布情况698
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706
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711
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与发展716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716
商业的繁荣和发展728
第五节 人民反抗斗争与金朝统治的崩溃737
撒八、窝斡等契丹农牧民起义738
契丹德寿、陁锁起义与乣军的响应745
锦州张氏的独立748
辽东契丹军的动乱749
蒲鲜万奴与东夏的割据756
蒲鲜万奴其人756
万奴的兵变与自立建大真757
保存实力,投附蒙古763
再度自立,改建东夏767
东夏余部的活动773
第六节 金与高丽的关系776
完颜部与高丽“曷懒甸之战”777
金与高丽宗藩关系的确立与疆界的形成783
东夏与高丽的双边关系788
第七节 金对东北文化的贡献801
汉文化的影响801
女真大小字的创制806
女真字的创制806
女真字的使用809
女真字的流传812
文学艺术813
文学813
音乐舞蹈820
绘画雕刻825
宗教风习829
附录:历史纪年对照表834
后记859
热门推荐
- 2427642.html
- 762830.html
- 2136382.html
- 3822391.html
- 2772998.html
- 235187.html
- 1063053.html
- 2593565.html
- 3077159.html
- 3531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1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9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0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6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89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54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7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36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5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