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21世纪初期自然灾害态势分析【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21世纪初期自然灾害态势分析
  • 高庆华,刘惠敏,张业成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750293735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自然灾害-研究-中国-21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21世纪初期自然灾害态势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21世纪前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向1

(一)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1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

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影响面广1

自然灾害直接损失严重且在持续增长3

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是我国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的地区5

自然灾害是造成贫困的基本原因之一10

(二)中国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区分布10

死亡人口的地区分布10

受灾人口的地区分布13

倒塌房屋的地区分布14

受灾农作物的地区分布15

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地区分布18

(三)21世纪前自然灾害发展的主要趋向18

自然灾害在波动中增长18

干旱是自然灾害发展的重大趋向18

洪涝灾害的影响范围有减小的趋势21

地震的严重威胁依然存在23

经济损失不断增加,死亡人口呈减少趋势23

二、21世纪初期中国重大自然灾变发展趋势初步分析26

(一)21世纪初期致灾自然因子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26

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变26

海平面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39

现今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42

(二)人类活动和社会因素的致灾作用45

过度开发资源,破坏环境的致灾作用46

全球变暖的致灾作用49

21世纪初社会发展对自然灾害的综合影响56

(三)21世纪初期中国主要自然灾变发展态势预测58

气象灾变发展态势58

地震灾变发展态势61

台风与风暴潮发展态势62

雪灾、霜冻、寒潮、低温冷害发展态势63

雹灾发展态势63

风灾、沙尘暴发展态势63

地质灾变(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发展态势64

其它自然灾变发展态势64

(四)21世纪初期中国重大自然灾变区域分布预测64

地震灾变区域分布预测64

突发性气象灾变分布预测67

干旱区域分布预测81

洪涝灾变区域分布预测89

地质灾变分布预测98

三、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与自然灾害区域分布差异性分析103

(一)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性103

环境的区域差异性103

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性104

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性105

经济增长速率的地区差异性105

工业效益的地区差异性106

经济增长活力的地区差异性106

人均GDP年增长率的地区差异106

制约经济发展的不良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性107

(二)21世纪初自然灾害区域分布态势108

自然灾害发展趋势108

自然灾害绝对损失区域分布态势109

自然灾害相对损失区域分布态势111

四、中国21世纪初社会减灾能力分析115

(一)20世纪末中国社会减灾能力现状115

工程性防灾能力的现状115

非工程减灾能力的现状127

基础减灾能力的现状128

(二)中国区域减灾能力差异性分析128

各省(市、自治区)房屋建筑抗灾能力分析128

各省(市、自治区)工程防灾能力分析131

区域综合防灾能力分析132

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经济承灾能力分析134

各省(市、自治区)综合承灾能力分析137

(三)21世纪初中国综合减灾能力预测140

影响综合减灾能力的关键问题140

21世纪初中国综合减灾能力分析147

五、21世纪初期中国重大自然灾害态势和重大减灾策略152

(一)21世纪初期中国自然灾害发展的主要特点152

21世纪初期中国自然灾害进入严重时期152

旱涝交替,在水灾威胁严重的同时,干旱缺水将成为最严重的灾害和社会问题152

地震活跃,其它自然灾害呈发展趋势153

自然灾害相互影响作用加强,与环境关系更加密切153

自然灾害的破坏作用更加广泛,造成的损失更加严重153

自然灾害对资源和环境造成深远破坏,危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54

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活动程度和危害特点不同,地区差异性显著154

(二)对可持续发展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巨灾风险155

中国最大的巨灾风险是特大洪水、大地震和大面积持续干旱156

21世纪初中国可能出现的主要巨灾高风险区158

水资源危机及我国北方持续干旱化167

黄河洪水风险171

北方沙漠化和南方石漠化171

(三)重大减灾策略172

中国减灾面临严峻的形势,必须加强综合减灾172

减灾需要全社会的协调行动,要大力推动减灾系统工程174

我国灾情和国情的地区差异性大,应实行减灾分区管理176

减灾需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应进行减灾分级管理178

减灾要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建设统筹规划180

解决水荒是21世纪减灾的重大举措181

六、结束语184

(一)灾害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184

自然灾害是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184

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经济建设与减灾一起抓185

(二)灾害与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研究188

主要参考文献1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