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石家庄通史 古代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孙万勇主编;梁勇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205652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97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718页
- 主题词:石家庄市-地方史-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石家庄通史 古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古代卷》导论1
一、区域性通史的定位与体例1
二、通史编写的学术基础2
三、区域性通史的几个学术问题4
四、区域性通史与地方文化特质7
《古代卷》综述11
一、石家庄地区石器时代文化的肇兴11
二、商民族祖先的发祥地12
三、商周文明的华彩篇章13
四、春秋战国时期独特的鲜虞、中山文化15
五、秦汉时期恒山郡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成就16
六、魏晋北朝时期常山郡的动荡与民族融合18
七、隋唐五代时期恒赵诸州的兴衰20
八、宋金元时期真定府一带的科学文化成就22
九、明清时期真定府一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24
第一章 远古文化的曙光27
第一节 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27
一、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27
二、旧石器时期的文化特征29
第二节 新石器文化的发展30
一、滹沱河中游新石器文化遗址30
二、石家庄地区的新石器早期文化31
三、仰韶文化在石家庄的分布32
四、石家庄的龙山文化遗址35
五、新石器时期石家庄地区的社会文化特征37
第二章 先秦时期40
第一节 石家庄地区的先商历史与商代的方国、部族40
一、先商民族起源与“契都蕃”40
二、藁城台西遗址与中商历史42
三、石家庄境内商代的方国和部族44
四、商代的社会生活57
五、商代的经济65
六、商代方国部族之间的文化交流70
第二节 西周春秋时期石家庄一带的方国72
一、西周昭王、穆王与房国72
二、西周軧国、北戎、房国与方雷氏73
三、春秋时期晋国与鲜虞族的对峙75
第三节 商周春秋时期石家庄地区的文化83
一、商周时期的思想观念与占卜文化83
二、文化与艺术84
三、医学成就86
第四节 中山国的兴亡87
一、春秋后期和战国初年的中山国87
二、中山国鼎盛时期89
三、中山国的都城91
四、中山国的经济96
五、中山国的社会生活106
六、赵灭中山113
第五节 先秦时期的著名人物115
一、商之始祖契115
二、晋国中兴名臣栾书116
三、中山国中兴之君——中山武公118
四、中山国政治家——李悝118
五、灵寿侯乐羊120
六、军事家乐毅120
第三章 秦汉时期124
第一节 秦朝的统一与秦代的郡县124
一、秦王嬴政灭赵战争124
二、六合一统,天下归秦127
三、秦朝的恒山郡及其属县128
四、秦朝维护统一的举措131
五、平定百越与岭南移民134
第二节 秦末农民起义与恒山郡周边的战争135
一、秦始皇病逝经井陉西归135
二、秦末河北的反秦斗争137
第三节 西汉的统一与河北中部的郡国138
一、秦灭亡后河北的割据139
二、韩信灭赵背水之战140
三、刘邦平定河北142
四、西汉的政区144
五、恒(常)山国147
六、真定国152
七、钜鹿郡和中山国所辖诸县153
第四节 两汉之际的政治形势与战争154
一、王莽篡汉与新朝的建立154
二、新莽时期的常山郡和真定郡155
三、新莽时期河北的农民起义156
四、新莽覆灭与王郎赶刘秀157
五、刘秀在鄗称帝162
第五节 东汉的郡国与坞堡164
一、真定国与常山郡164
二、东汉后期的坞堡166
三、东汉末年农民起义与常山郡的战乱167
第六节 秦汉时期恒山郡一带的社会与经济169
一、秦汉时期恒山郡的人口与民族169
二、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73
三、秦汉时期恒山等郡的经济175
第七节 秦汉时期常山真定一带的文化184
一、教育184
二、文学185
三、金石碑刻186
四、雕塑艺术191
五、书法篆刻艺术192
六、陶瓷艺术193
七、玉器艺术194
八、音乐195
九、山岳文化196
十、建筑文化201
第八节 秦汉时期常山、真定的著名人物209
一、南越王赵佗209
二、真定赵氏美人215
三、东汉光武皇后郭胜通216
四、东汉开国元勋耿纯218
五、蜀汉名将赵云221
六、黑山军领袖张燕224
第四章 魏晋北朝时期226
第一节 魏晋时期的政权更替与战争226
一、曹魏时期的征战与政区226
二、西晋时期的常山城和房子城228
三、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战乱230
第二节 北朝时期石家庄地区的政权与民族关系239
一、北魏时期政治中心的变迁239
二、东魏、北齐时期石家庄地区政区的调整241
三、魏晋北朝时期常山等郡的民族融合243
四、魏晋北朝时期石家庄地区的豪族大姓245
第三节 北朝时期常山一带的经济248
一、均田制的推行与农业生产的恢复248
二、纺织业、畜牧业和商业250
三、北朝时期石家庄地区的人口254
四、安乐垒地位的不断提高256
第四节 魏晋北朝时期常山一带的文化与科技257
一、文学257
二、经史之学258
三、乐舞艺术264
四、宗教266
五、佛教艺术272
六、墓葬277
七、科学技术成就280
第五节 魏晋北朝时期常山一带的著名人物283
一、魏文帝皇后甄氏283
二、佛教高僧释道安285
三“良守”杜纂287
四、数学家甄鸾288
五、史学家魏收289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292
第一节 隋朝恒赵诸州的政治经济形势292
一、改革行政建制,稳定地方统治292
二、隋朝中后期恒赵诸州的政区294
三、隋朝恒赵地区的人口295
四、隋炀帝时期恒赵地区的徭役与战乱297
五、隋末恒赵及周边地区农民起义298
第二节 唐朝前期恒赵诸州的政治军事形势299
一、大夏政权的兴亡299
二、唐朝前期的征战301
三、唐朝前期地方行政建置的确立302
四、唐朝前期恒赵的人口304
第三节 安史之乱与成德军的藩镇割据305
一、安史之乱在河北306
二、成德军的藩镇割据311
三、成德军的动乱321
第四节 五代时期镇赵诸州的纷乱325
一、后梁、后唐时期河北中部的政治军事形势325
二、后晋时期镇赵地区的动乱333
三、契丹对恒赵诸州的掠夺336
四、后周时期镇赵诸州的政治经济形势341
第五节 隋唐五代时期恒赵诸州的经济345
一、农业345
二、水利建设成就347
三、冶金业347
四、纺织业348
五、交通350
六、酒业352
七、商业贸易354
第六节 隋唐五代时期恒赵诸州的文化356
一、学术成就356
二、碑碣石刻361
三、文学艺术384
四、恒赵诸州的宗教文化393
五、建筑409
第七节 隋唐五代时期恒赵诸州的著名人物425
一、安济桥建设者李春425
二、古文运动先驱李谔426
三、唐代诤臣魏徵427
四、文学家崔行功431
五“模棱宰相”苏味道431
六、唐代文学家李峤433
七、书法家李阳冰434
八、诗人李颀434
九、散文名家、无神论者李华435
十、大历诗人李嘉祐、李端436
十一、赵郡三李——李栖筠、李吉甫、李德裕438
十二、诗豪刘禹锡444
十三、散文家、哲学家李翱446
十四、临济禅师义玄447
十五、后唐末帝李从珂448
十六、史学家贾纬448
第六章 宋金时期452
第一节 北宋时期真定府的政治与经济452
一、河北西路的确立452
二、欧阳修、沈括主政河北西路457
三、北宋时期真定一带的人口462
四、北宋时期真定一带的经济465
五、北宋末年的抗金斗争473
第二节 金代真定一带的政治与经济476
一、金朝的政治经济大势477
二、金朝真定一带的人口和民族480
三、金朝真定地区的行政区划483
四、金朝真定一带的经济484
第三节 宋金时期真定地区的科学技术与文化487
一、建筑艺术487
二、冶金铸造技术490
三、医学成就491
四、文学492
五、书院与教育495
六、碑碣艺术496
七、陶瓷艺术499
八、绘画艺术500
九、宗教文化501
第四节 宋金时期真定一带的著名人物504
一、勇武大将高怀德504
二、北宋开国功臣曹彬505
三、慈圣光献曹皇后508
四、学者宋绶509
五、真定高僧怀丙509
六、北宋名臣范仲淹510
七、北宋大臣贾昌朝512
八、韩亿父子两代重臣514
九、金朝文学家蔡松年、蔡珪517
十、边塞诗人周昂518
十一、文学评论家王若虚518
十二、补土派医学大师李杲519
第七章 蒙元与明朝时期522
第一节 蒙元时期真定一带的政治格局522
一、蒙古南下定鼎大都522
二、真定路的建置525
第二节 蒙元时期真定路的社会经济528
一、发展农耕528
二、开发农业,兴修水利529
三、工商业的发展533
第三节 明代真定府的政治军事540
一、明初政治大变局540
二、行政区划542
三、真定府的卫所军屯544
四、明末农民起义549
第四节 明代真定府的经济552
一、移民垦田开荒植树552
二、水利资源的开发560
三、农业的发展563
四、真定工商业的发展566
第五节 元明时期的科技文化573
一、真定的元曲和壁画573
二、数学、史学成就576
三、兴盛的教育文化577
四、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581
第六节 元明时期真定府的著名人物592
一、文功武治史天泽592
二、科学家李冶594
三、藁城董俊两代要臣595
四、建筑家安玉596
五、元曲名家白朴596
六、教育家安熙597
七、西域学者真定瞻思597
八、元末起义军首领韩山童598
九、元代清官苏天爵598
十、明代廉史石珤599
十一、东林名士赵南星600
十二、爱国名士梁梦龙602
第八章 清代前期604
第一节 清前期真定府的政治、军事形势604
一、清军入关,李自成真定惨败604
二、清前期真定府的驻军605
三、清代前期真定府的行政区划与城市607
第二节 清前期真定府的经济610
一、圈地运动对真定府的影响610
二、土地、赋税制度的改革615
三、农业的恢复和发展621
四、水利建设626
五、商业贸易631
六、手工业633
第三节 人口和民众生活634
一、真定府的民族与人口634
二、民众生活637
三、真定府的自然灾害638
第四节 教育文化艺术641
一、教育642
二、艺术鉴赏与著述648
三、民间艺术649
四、石刻艺术651
五、建筑655
六、宗教文化656
第五节 清前期真定府的著名人物669
一、著名鉴赏收藏家梁清标669
二、真定廉吏王原膴、王原直670
三、一代清官魏双凤671
四、获鹿名士魏壮、魏观671
五、深泽学者王植父子672
六、高邑循吏李渭父子673
八、探花孙仪汤674
九、武进士孙清元674
十、平叛、禁烟名将郭继昌675
十一、平叛战将武光琳675
十二、井陉义士梁绿野676
石家庄古代大事年表680
《石家庄市通史·古代卷》后记696
热门推荐
- 1758043.html
- 2750458.html
- 1100059.html
- 2000336.html
- 916584.html
- 3247703.html
- 859964.html
- 3008659.html
- 3693224.html
- 155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1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7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87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7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9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5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2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3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6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5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