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理论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理论研究
  • 干勇,钟志华主编;李新男,刘东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50964604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89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一、研究背景1

(一)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态势1

(二)相关理论研究及不足10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2

(一)研究目的12

(二)研究内容13

三、研究方法15

(一)历史分析15

(二)比较分析15

(三)建模分析16

四、结构安排16

第二章 世界典型国家产业技术创新的历史考察18

一、英国:市场主导的原始模式19

(一)国际环境及地位:新兴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领头羊”19

(二)市场状况:世界最大国内市场+庞大的殖民地市场20

(三)主要产业:纺织、机械制造、钢铁21

(四)创新主体:企业家(发明家)+熟练技术工人(工匠)23

(五)政府/制度:专利制度、资本市场、在职学徒制25

(六)国际政策:技术(人才)和贸易政策26

二、德国:政府干预的改进模式28

(一)国际环境及地位:急起直追的后来者29

(二)市场状况:欧洲最大的国内市场30

(三)主要产业:化学、电气和机械制造31

(四)创新主体: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R&D机构+大学34

(五)政府/制度:专利制度、全能银行、教育系统36

(六)国际政策:技术(人才)引进、贸易保护和军事扩张37

三、苏联:行政计划模式38

(一)国际环境及地位:生存压力巨大的后来者39

(二)主要产业:军工—重工、基本消费品42

(三)创新主体:计划管理部门+国有企业+国有R&D机构45

(四)政府/制度:国有体制和行政计划管理47

(五)国际政策:引进国外技术和军备竞赛47

四、美国:战前的特殊发展模式48

(一)国际环境及地位:远离外部威胁且禀赋独厚的追赶者49

(二)市场状况:全球最大的国内市场50

(三)主要产业:钢铁、电气、石油化工51

(四)创新主体:企业家+工程师+企业R&D机构+大学52

(五)政府/制度:反垄断法、专利制度和金融市场54

(六)国际政策:技术(人才)引进和贸易保护56

(七)“二战”后的重大变化57

五、日本:混合型的赶超模式58

(一)国际环境及地位:自然资源贫乏的后来者和战败国58

(二)主要产业:钢铁、家用电器、汽车59

(三)创新主体:企业家/发明家/工程师+企业R&D机构61

(四)政府/制度:专利制度、教育系统和产业政策63

(五)国际政策:技术引进、出口导向和关键产业保护66

六、本章小结67

(一)历史经验67

(二)未来趋势69

第三章 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概念和结构70

一、产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探讨70

(一)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综述70

(二)产业技术创新规律的综合分析75

二、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撑资源分析81

(一)技术资源支撑82

(二)产业化资源支撑84

(三)设施资源支撑与政策环境85

三、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概念及理论模型85

(一)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概念内涵86

(二)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功能结构模型86

四、本章小结91

第四章 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主体及功能93

一、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主体”的概念内涵93

(一)主体概念辨析93

(二)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主体”概念94

二、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主体的类型及功能分析95

(一)创新技术供给主体及功能96

(二)创新技术产业化主体及功能100

(三)技术创新服务主体及功能102

(四)营造政策和社会环境主体及功能102

三、美国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主体分析103

(一)创新技术供给主体104

(二)创新技术产业化主体110

(三)技术创新服务主体115

(四)营造政策和社会环境主体120

四、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主体的演变和趋势125

(一)历史演变125

(二)发展现状129

(三)主要问题136

(四)发展趋势137

第五章 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政策研究139

一、相关的理论探讨139

(一)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140

(二)关于技术创新与“追赶”理论142

(三)关于后发优势理论144

(四)产业竞争力的钻石理论模型146

二、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政策结构模型148

(一)核心理念148

(二)政策指向152

三、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政策设计156

(一)设计思路156

(二)基本内容157

四、产业特征与政策选择161

(一)产业类型162

(二)产业生命周期164

(三)产业集中度167

五、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政策现状和问题170

(一)政策现状考察171

(二)主要问题分析173

六、本章小结175

第六章 结束语177

一、主要观点177

(一)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是客观存在的177

(二)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影响着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效率178

(三)从功能角度凝练提出的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为“3+1”理论模型提供了一个普适性的分析方法179

(四)政策和社会环境影响着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整体功效发挥179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180

(一)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历史发展的系统研究181

(二)加强对影响产业技术创新的新形态、新趋势的研究181

(三)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3+1”理论模型在具体产业中的应用研究182

参考文献183

后记1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