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解经与弘道 《易传》之形上学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解经与弘道 《易传》之形上学研究
  • 张汝金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753331887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周易-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解经与弘道 《易传》之形上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本体与方法——由中西诠释之异同反思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30

第一节 经典诠释传统与文本诠释的意义30

一、中国具有悠久的经典诠释传统30

二、文本诠释的意义32

第二节 中国古典诠释理论与西方诠释学比较34

一、“知人”与“知神”:诠释基础不同36

二、“为道之学”与“为人之学”:诠释旨趣不同41

三、“自本体”与“物本体”:对本体的理解不同47

四、理性分析与直觉把握:认知方法不同49

五、“得意忘言”与“语言为存有之居屋”:语言的地位和作用不同52

六、“书不尽言”与“视域融合”:对待文本的态度不同64

第三节 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反思67

一、“依傍”与“移植”: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方法67

二、“走自己的路”与借鉴他人:研究中国哲学的态度71

第二章 文本理解与崇德广业——《易传》诠释《易经》的缘起与发展73

第一节 《易》的文本与诠释的由来73

一、《易》的文本及其构成73

二、见仁见智——《易》的特质与理解的多样性76

第二节 《易传》诠释《易经》的目的87

一、“达圣人之渊奥,知圣人之行事”:诠释《易经》的必要性87

二、“絜静精微”,“崇德广业”:《易传》诠释《易经》的目的93

第三节 诠释《易经》的缘起与进程103

一、诠释《易经》的形上根据103

二、诠释《易经》的社会背景108

三、诠释《易经》的萌芽与简单发展110

第三章 观象系辞立象尽意——《易传》诠释《易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121

第一节 极数知来与极深研几:文本的定位和体系的建构121

一、占筮与义理:《易传》对《易经》的定位121

二、文本的还原与创造性解读:《易传》诠释《易经》的基本学理倾向和体系建构方法123

第二节 赞以德而占以义:《易传》诠释《易经》的基本原则126

一、《易传》以筮法为基础的诠释原则和规范126

二、易道易德是《易传》诠《易》的基本原则128

第三节 《易传》诠释《易经》的主要方法和体例142

一、以象解易143

二、以卦德解易150

三、以动变解易157

四、以刚柔解易163

五、以易位解易168

第四章 诠释与发挥——《易传》对《易经》的形上诠释(上)198

第一节 形而上者谓之道——本体的构建及形而上的发挥198

一、“易与天地准”:易道的含义及相互关系198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易道形而上的提升205

三、“易有太极”:“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形上意义215

四、“继善成性”:“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形成222

五、“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本体的认识与把握225

第二节 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易传》本体论的特点及意义230

第五章 诠释与发挥——《易传》对《易经》的形上诠释(下)234

第一节 《易》以道阴阳:《易传》阴阳论235

一、阴阳的涵义和来源235

二、易传阴阳论的基本内容及意义238

第二节 生生之谓易:《易传》变易观242

一、易的本质是变易242

二、易之大德曰生245

三、变易的目的是追求通与和谐251

四、《易传》对《易经》变易思想的发挥254

第三节 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终始:《易传》天人观260

一、天命与人道:天人关系的涵义260

二、《易传》天人观的基本内容及意义263

第四节 亨行时中:《易传》时中观270

一、《易经》蕴含时中的思想270

二、《易传》时中观的基本内容及意义272

第五节 因时而惕,崇德广业:《易传》人生价值观284

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忧患与人生285

二、“顺乎天而应乎人”:承天时行与发挥人的能动性289

三、“崇德广业”:内圣外王的追求291

第六章 大道之源与援《易》以为说——《易传》体系及地位简评298

第一节 《易传》诠释体系和方法述评299

一、形象的语言与立象思维方式299

二、灵活多样的诠释体例和方法302

三、体系化解读与哲学的创造305

第二节 《易传》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309

一、使《易经》超越了占筮问卜的原始宗教性质309

二、为易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310

三、为中国哲学基本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19

参考文献322

后记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