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体系结构及设计 IT咨询人员的实用指南【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体系结构及设计 IT咨询人员的实用指南
  • (美)迪马佐(DiMarizoJ.F.)著;苗晓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9701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学科: 系统结构 学科: 结构设计) 计算机网络 系统结构 结构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体系结构及设计 IT咨询人员的实用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收集信息1

第1章 准备和分析工作3

1.1定义项目4

1.2与客户会面4

1.2.1提出问题后,倾听客户的答案5

1.2.2对答案进行剖析以找出更多的问题6

1.2.3不要忽略任何信息——不管它看起来多么无关紧要7

1.2.4软件只是问题的一半8

1.3进行现场调查8

1.3.1绘制示意图9

1.3.2可能遇到的问题9

1.3.3从桌面到连接设备10

1.3.4从连接设备到服务器12

1.4.1直白地表达您的想法13

1.4.2格式化您记录的东西13

1.4组织已有的信息13

1.5解释已有的信息15

1.5.1如何实现Internet/电子邮件解决方案16

1.5.2远程访问17

1.6总结17

第二部分 设计网络19

第2章 LAN简介21

2.1虚拟公司22

2.2网络类型是什么22

2.2.1网络蓝图22

2.2.2 Aloha网23

2.2.3 IBM的参与24

2.3以太网基础知识25

2.3.1以太网技术25

2.3.2为何以太网的传输速度如此重要27

2.3.3防范设计方案中的冲突29

2.3.4设计时要为管理员着想30

2.3.5对以太网进行升级32

2.4令牌环网32

2.4.1令牌环网电缆32

2.4.2令牌环网和以太网的区别33

2.5设计混合网络36

2.5.1什么时候合适使用混合网36

2.5.2确保每种拓扑各得其所37

2.6案例39

2.7总结39

第3章 网络操作系统41

3.1使用Windows NT/200042

3.1.1选择服务器操作系统43

3.1.2 Windows NT域44

3.1.3 Windows NT域模型44

3.1.5主域模型45

3.1.4单域模型45

3.1.6多主域模型47

3.1.7信任关系47

3.1.8安装Windows NT时应考虑域模型48

3.1.9何为成员服务器50

3.1.10这与Windows 2000有何不同50

3.2 Novell网络操作系统简介50

3.2.1 NetWare和Windows NT之间的差别50

3.2.2底层的差别51

3.3设计混合网络51

3.4配置Gateway Services for NetWare52

3.5总结53

第4章 选择合适的硬件55

4.1系统开销56

4.2评估软件要求59

4.2.1其他需要考虑的程序61

4.3.1电子邮件62

4.3严格按规章行事62

4.3.2数据库63

4.3.3效率工具64

4.3.4反病毒程序64

4.4客户端65

4.5总结65

第5章 客户机的需求67

5.1选择客户机硬件68

5.2客户操作系统70

5.2.1 Linux和一种可行的OS解决方案70

5.2.2应该在什么地方使用Linux71

5.2.3客户操作系统中的微软军团71

5.3总结72

第6章 选择协议73

6.1.2表示层74

6.1.3会话层74

6.1.1应用层74

6.1 OSI模型74

6.1.4传输层75

6.1.5网络层75

6.1.6数据链路层75

6.1.7物理层76

6.2 TCP/IP77

6.2.1 TCP77

6.2.2 IP78

6.3 Novell和IPX83

6.4微软和NetBEUI84

6.5选择协议84

6.6总结84

第7章 连接设备87

7.1 MAU和集线器88

7.1.1 MAU88

7.1.2集线器90

7.2交换机91

7.2.1交换机的工作原理91

7.2.2何时使用交换机92

7.3路由器92

7.3.1静态路由93

7.3.2动态路由97

7.3.3路由协议98

7.4网桥102

7.5总结103

第8章 WAN技术105

8.1帧中继106

8.2宽带DSL/有线电视电缆/ISDN107

8.2.1 DSL、有线电视电缆和ISDN107

8.2.2有线电视电缆110

8.3本地运营商111

8.3.1包桌式服务111

8.4对LAN需要考虑的事项114

8.3.2照单点菜式WAN服务114

8.5案例116

8.6总结117

第9章 远程连接119

9.1拨号连接120

9.1.1确保拨号解决方案的安全122

9.2 VPN125

9.2.1主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126

9.2.2客户PC上必不可少的设备127

9.2.3设计VPN127

9.3案例128

9.4总结130

第10章 Internet连接131

10.1与Internet提供商打交道132

10.1.1全管理式Internet服务134

10.1.2照单点菜式Internet服务134

10.2.1多路复用器和CSU/DSU135

10.2 Internet连接设备135

10.2.2路由器136

10.3实现DNS解决方案138

10.4为电子邮件做准备141

10.5案例143

10.6总结144

第11章 确保网络安全145

11.1网络标准和策略146

11.1.1标准的实现146

11.1.2制定网络硬件标准147

11.1.3软件标准148

11.1.4网络策略149

11.2实现路由器和防火墙150

11.2.1防火墙对路由器151

11.2.2防火墙和规则151

11.3.1方案A:只扫描客户机152

11.3企业反病毒解决方案152

11.3.2方案B:网络扫描153

11.3.3方案C:企业扫描153

11.4设计和实现备份解决方案154

11.5总结155

第三部分 将各部分组合起来157

第12章 最终提案159

12.1选择硬件厂商160

12.2.1是否购买许可证163

12.2选择软件方案163

12.2.2批量许可164

12.2.3每席位许可164

12.2.4制作软件表165

12.3制定时间表和雇用帮手165

12.3.1制定项目计划165

12.3.2确定需要多少咨询人员168

12.3.3确定需要具备何种技能的人168

12.3.4面试并雇用承包人员169

12.4制定最终提案170

12.4.1最终示意图170

12.4.2时间表171

12.5总结172

第四部分 组建网络173

第13章 着手组建网络175

13.1新建网络176

13.1.1组织方式方面的注意事项176

13.1.2订购设备177

13.1.3工作空间的布线178

13.1.4组装服务器179

13.1.5实现电子邮件解决方案180

13.1.6添加连接设备180

13.2使用并行网络181

13.2.1隔离并行环境181

13.2.2安装服务器182

13.3.1测试组183

13.3转出客户机和迁移用户183

13.3.2自动和手工客户机转出184

13.3.3迁移已有的用户185

13.4验收186

13.4.1整理187

13.4.2核查网络187

13.4.3处理问题187

13.4.4交接网络187

13.5总结188

第五部分 监视网络189

第14章 项目完成后的工作191

14.1使用SMS监视网络通信192

14.2 Network Monitor193

14.3 Network Monitor能做什么194

14.4使用Network Monitor中的检验器196

14.6跟踪用户在Internet上的活动197

14.5 Network Trace197

14.7防火墙198

14.8代理服务器199

14.9同时使用防火墙和代理服务器200

14.10监视电子邮件201

14.11使用防火墙监视电子邮件201

14.12在电子邮件服务器上监视邮件201

14.13总结202

第六部分 附录203

附录A 术语表205

附录B 文档范例217

B.1文档集218

B.1.1现场调查218

B.1.2客户需求219

B.1.3初步设计方案219

B.1.4服务器设备厂商研究报告219

B.1.6项目时间表220

B.1.5软件厂商研究报告220

B.1.7最终示意图221

B.1.8成本/功能分析报告223

B.2服务器角色224

B.2.1各服务器扮演的网络角色224

B.3网络策略225

B.3.1公司IT策略225

附录C 常见网络冲突解决指南227

C.1.1案例1228

C.1问题1:网络的响应速度较慢228

C.1.2案例2229

C.1.3案例3233

C.2问题2:无法从Internet接收电子邮件233

C.2.1案例234

C.2.2网络示意图234

C.2.3解决方案234

C.3.3解决方案236

C.3.2网络示意图236

C.3问题3:子网化方面的问题236

C.3.1案例236

C.4问题4:广播消息237

C.4.1案列238

C.4.2解决方案238

C.5结束语238

附录D 资源指南239

D.1通用资源240

D.2产品特定的资源242

附录E RFC245

E.1 RFC 1918私有Internet地址分配246

E.1.1本备忘录的状态246

E.2 RFC 1369以太网MIB实现248

E.2.1本备忘录的状态248

E.3.1本备忘录的状态252

E.3 RFC 1231 IEEE 802.5 MIB252

E.4 RFC 1042IEEE 802网络的IP和ARP273

E.4.1本备忘录的状态273

E.4.2概述274

E.4.3描述274

E.4.4 ARP细节275

E.4.5广播地址275

E.4.6字节顺序275

E.4.7最大传输单元275

E.4.8帧格式和MAC级的问题276

E.4.9 IEEE 802.2细节276

E.4.10 IEEE 802.3277

E.4.11 IEEE 802.4277

E.4.12 IEEE 802.5277

E.4.13多环扩展细节278

E.4.14与以太网的互操作2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