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计量出版社
- ISBN:15210·370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58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6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互换性与标准化概论1
1-1 互换性1
一、互换性的意义1
二、互换性分类1
三、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2
四、互换性生产发展简史3
1-2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术语及定义5
1-3 标准化13
一、标准化的意义13
二、标准化的基本原理13
1-4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15
一、优先数系的原理和数学特征16
二、优先数系的优点18
三、优先数系的应用20
第二章 测量技术概论23
2-1 测量技术的意义23
2-2 计量单位与国际单位制 (SI)24
一、测量方法分类27
2-3 测量方法与测量器具的分类27
二、测量器具分类30
2-4 测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31
一、分度间距与分度值31
二、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31
三、灵敏度与灵敏限31
六、测量力32
2-5 被测的量在测量过程中的转换32
五、滞后误差32
四、示值误差与示值变动性32
一、机械转换33
二、气动转换36
三、光学转换37
四、电学转换41
2-6 测量误差来源与测量技术的基本原则42
一、测量误差的来源42
二、测量技术中的基本原则44
2-7 测量技术发展概况56
一、历史与现状56
二、现代几何量测量技术的特点57
第三章 误差理论及其应用58
3-1 概述58
3-2 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60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60
二、随机量的分布特性参数62
三、随机量的分布律67
3-3 概率与数理统计在公差配合中的应用84
一、间隙与过盈的概率,独立随机量之和的分布84
二、统计公差87
3-4 测量误差与测量结果的处理89
一、随机误差的处理与评定89
二、系统误差的消除97
三、粗误差的判别与剔除102
四、直接测量结果的处理108
五、间接测量结果的处理111
六、不等精度测量结果的处理115
七、组合测量结果的处理117
八、测量计算中的有效数字及其处理119
3-5 相关分析121
一、相关分析的基本概念123
二、直线相关123
三、多个量的相关128
五、相关分析应用举例129
四、曲线相关联系129
3-6 随机过程及其数据处理简介130
一、随机过程及其特征量130
二、平稳随机过程的特征量133
三、随机过程的简化处理139
3-7 时间序列方法140
一、时间序列方法的基本知识140
二、ARMA(n,m)模型的特性143
三、最佳预测147
四、建模150
第四章 尺寸公差与圆柱结合的互换性158
4-1 概述158
4-2 公差制发展的历史概况及基本结构分析158
一、公差与配合的萌芽158
二、初期公差制159
三、旧公差制160
四、国际公差制165
五、关于我国公差制的修订169
4-3 标准公差系列171
一、公差单位171
二、公差等级173
三、尺寸分段174
四、尾数化整规则177
4-4 基本偏差177
一、基本偏差的意义与代号177
二、轴的基本偏差的计算179
三、孔的基本偏差的计算182
4-5 常用尺寸段的公差与配合190
一、轴、孔公差带190
二、配合191
三、新旧国标公差与配合对照194
4-6 大尺寸的公差与配合194
一、大尺寸公差与配合的特点194
二、大尺寸的公差单位198
三、大尺寸的孔、轴公差带199
四、配制配合200
4-7 小尺寸的公差与配合201
一、小尺寸公差与配合的特点201
二、轴、孔公差带204
4-8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206
4-9 公差与配合选择综合分析207
一、公差与配合选择的意义、原则与方法207
二、基准制的选择210
三、公差等级的选择214
四、配合选择216
五、标准温度与热变形218
六、装配变形221
七、尺寸分布特性对配合的影响223
八、精度储备224
九、新旧国标过渡问题226
一、概述227
二、设计计算基本公式227
4-10 间隙配合的选择与计算227
三、选择配合的近似图解法239
四、干摩擦,半液体摩擦轴承及直线运动导轨的极限功能间隙的计算241
五、间隙配合计算与选择实例241
六、用类比法选择间隙配合的补充分析245
4-11 过盈配合的选择与计算249
一、概述249
二、极限过盈的计算253
三、小尺寸及大尺寸过盈配合的计算259
四、使用过程中引起过盈变化的因素263
五、计算与选择过盈配合实例266
六、计算与选择过盈配合的图表法270
七、提高过盈配合强度的建议272
4-12 过渡配合的选择274
第五章 长度测量及其器具277
5-1 长度基准277
一、端面基准--一量块277
二、线纹基准287
一、游标类量具289
三、长度的尺寸传递系统289
5-2 机械量仪289
二、测微螺旋副类量具290
三、杠杆、齿轮传动类量仪291
四、利用弹性元件作放大机构的量仪294
5-3 光学量仪295
一、光学杠杆类量仪295
二、测长仪300
三、测长机304
四、工具显微镜305
五、投影仪308
六、光波干涉类量仪309
5-4 电学量仪及传感装置311
一、电感式量仪311
二、电容式量仪314
三、光电脉冲计数刻线尺315
四、光栅式位置检测装置315
五、感应同步器316
六、磁栅式位置检测装置317
5-5 激光干涉仪319
一、激光测长仪319
二、双频激光干涉仪321
5-6 气动测量322
一、低压水柱式气动量仪323
二、浮标式气动量仪324
三、薄膜式气动量仪325
四、水银柱差压式气动量仪326
五、带差动测头的波纹管气动量仪327
六、引射式气动测量系统327
5-7 三坐标测量机328
一、三坐标测量机的布局类型328
二、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系统329
三、三坐标测量机的应用330
5-8 小尺寸测量336
一、小尺寸测量的特点336
二、小轴直径测量338
三、小孔直径测量343
5-9 大尺寸测量348
一、大尺寸测量的特点348
二、大直径的测量349
三、大长度的测量353
第六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354
6-1 概述354
二、形位公差及其公差带355
6-2 基本概念和术语355
一、零件的要素355
三、形位公差采用公差带概念的特点356
四、理论正确尺寸和几何图框356
五、基准356
六、局部实际尺寸和作用尺寸357
七、理想边界358
八、公差原则359
6-3 形状公差363
6-4 位置公差366
一、位置公差分类366
二、位置公差的主要特点367
三、定向公差367
四、定位公差373
6-5 跳动公差376
6-6 基准379
一、基准及基准要素379
二、三基面体系380
三、基准目标381
四、基准要素的类型382
五、基准的选择383
6-7 相关原则的应用387
一、包容原则的应用387
二、最大实体原则的应用388
三、最小实体原则的应用396
6-8 用位置度限制孔的轴线的位置误差397
一、位置度公差注法的特点397
二、延伸公差带的应用402
三、位置度公差值与尺寸公差值的换算403
四、位置度公差用法举例404
6-9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选用407
一、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407
二、形位公差值的确定408
6-10 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和发展概况411
7-1 基本概念413
第七章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413
7-2 形状误差的测量415
一、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和评定415
二、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和评定420
三、圆度误差的测量和评定435
四、圆柱度误差的测量和评定443
五、轮廓度误差的测量444
7-3 位置误差的测量445
一、概述445
二、平行度误差的测量和评定445
三、垂直度误差的测量和评定451
四、倾斜度误差的测量459
五、同轴度误差的测量461
六、对称度误差的测量462
七、位置度误差的测量462
一、圆跳动误差的测量465
二、全跳动误差的测量465
7-4 跳动误差的测量465
第八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测量467
8-1 基本概念467
8-2 评定基准及评定参数469
一、评定基准469
二、评定参数471
三、新国标简介及评定参数的数值系列483
8-3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486
8-4 表面粗糙度特征代〔符〕号及其标注490
一、比较法492
8-5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492
二、光切法493
三、干涉法497
四、针描法500
五、激光在表面粗糙度测量中的应用503
六、光点扫描法506
七、印模法507
八、新的在线测量技术509
9-1 滚动轴承精度等级及其应用510
第九章 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互换性510
9-2 滚动轴承直径的公差带512
一、滚动轴承内径和外径的公差带512
二、滚动轴承平均直径 (dm或Dm) 公差带的特点513
9-3 滚动轴承配合514
9-4 滚动轴承配合的选用517
一、负荷类型517
二、其他因素523
9-5 滚动轴承与轴、轴承座孔配合对轴承径向游隙的影响528
9-6 滚动轴承的检验528
9-7 滚动轴承公差国际标准简介535
一、滚动轴承公差国际标准修订概况535
二、ISO492-1981向心轴承公差标准介绍536
第十章 量规与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540
10-1 光滑极限量规540
一、量规的基本概念540
二、泰勒原则及其应用541
三、量规公差542
四、光滑极限量规国家标准543
五、量规管理549
10-2 直线尺寸量规550
一、整体式直线尺寸量规551
二、台阶式直线尺寸量规553
三、带表式直线尺寸量规554
10-3 综合量规555
一、检验原理555
二、综合量规的基本尺寸556
三、综合量规的公差带图557
四、综合量规的公差数值559
五、量规公差带的位置参数560
六、设计示例563
10-4 工件的测量验收571
一、测量误差与误判概率571
二、两点量法与泰勒原则576
三、工件的测量验收582
热门推荐
- 1309231.html
- 911915.html
- 2691605.html
- 2922423.html
- 2334705.html
- 847083.html
- 3188685.html
- 331157.html
- 2749621.html
- 30244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1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9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2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8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0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0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4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5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8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