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
  • 古远清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120512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60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曾敏之1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困难和可能1

第二节 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家的定义及其分类6

第三节 香港当代文学批评的特点及其分期9

第四节 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和台湾、大陆的异同16

第五节 编撰中若干问题的说明25

第一编 孕育期:50至60年代28

第一章 在“美元文化”的笼罩下28

第一节 50年代文论的环境和生态28

第二节 畸形繁荣的右翼文艺论著35

第三节 李文、赵滋蕃对“自由文艺”运动的检讨44

第四节 《中国学生周报》的文艺评论50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56

第二章 文学新路的探索56

第二节 李英豪的前卫诗论62

第三章 文学活动与文学论争67

第一节 文社潮的涌现及其退却67

第二节 检讨港台现代诗及“密码诗”战71

第四章 现代文学研究的最初收获76

第一节 李辉英:《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先行者76

第二节 余思牧的巴金研究83

第五章 形中实左的曹聚仁87

第一节 在一片“骂曹”声中87

第二节 “把鲁迅当作有血有肉的活人来描画”94

第三节 谬托知己的失误104

第二编 转型期:70年代109

第六章 文学思潮与文学论争109

第一节 后期《盘古》所发出的极左之声109

第二节 70年代前半期的《中国学生周报》117

第三节 对两岸文学的反弹122

第四节 由《白玉苦瓜》引发的笔战128

第五节 台湾乡土文学论战引起的冲击波131

第六节 《详批朱著〈文艺心理学〉》所引发的争论137

第七节 “作家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对作家的责任141

第八节 香港有没有文学?146

第七章 以资料整理为主的现代文学研究149

第一节 寻书觅书、醉书研书的许定铭149

第二节 黄俊东的《现代中国作家剪影》152

第三节 赵聪的《现代中国作家列传》155

第四节 以数量取胜的李立明158

第五节 看树香林的刘以鬯162

第六节 走在大陆前面的老舍研究170

第七节 林曼叔等人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176

第八节 勇踏“蛮荒”、毁誉参半的司马长风180

第九节 司马长风与夏志清的一场笔战189

第八章 多元化的鲁迅研究194

第一节 围绕鲁迅评价的一场论战194

第二节 张向天的“笺释”及其左的烙印201

第三节 用托派观点研究鲁迅的一丁205

第四节 东瑞对《故事新编》的剖析209

第九章 作家的文学评论(之一)214

第一节 徐讦的“三边文学”及左联研究214

第二节 刘以鬯的《端木蕻良论》220

第三节 追求“撞击性”效果的胡菊人226

第四节 站在当代文艺思潮前沿的徐速235

第五节 古苍梧:一木一石作奉献241

第六节 温健骝:飞扬着刚健奋进的生命意识245

第十章 作家的文学评论(之二)251

第一节 林以亮:出色的诗论家和翻译研究家251

第二节 余光中:“改写”新文学史的爱国作家256

第三节 梁锡华:学养的宏博与才情的浩瀚268

第四节 黄国彬:中西兼善,自出机杼276

第十一章 两岸文学研究283

第一节 为“余学”研究奠基的黄维梁283

第二节 开大陆作家评介风气之先的黄南翔293

第三节 叶如新:写实的、从社会出发的台湾文学评论297

第三编 蜕变期:80至90年代前半期303

第十二章 文学活动与文学争鸣303

第一节 “中文文学周”活动的开展303

第二节 “星海文学座谈会”308

第三节 李怡的“新写实主义”文艺观及其所受到的批评311

第四节 围绕《鲁迅与共产主义》一文的争论316

第五节 香港诗坛有无主流?320

第六节 持续甚久的专栏文化论争324

第一节 文学创作政治意识的强化332

第十三章 “九七”前夕的香港文坛332

第二节 作家队伍的分流和文学社团的走向337

第三节 香港政府文化政策的改变342

第四节 寻找香港文化身份引起的争论344

第五节 与内地文学交流的碰撞347

第十四章 寻找跨中西文化的共同规律353

第一节 比较文学研究概况353

第二节 比较文学研究论著述介358

第十五章 学院派的香港文学研究368

第一节 两次香港文学研讨会368

第二节 黄维梁:一位本土评论家的崛起372

第三节 卢玮銮:香港文学史研究的拓荒者380

第四节 着重文艺期刊史研究的黄傲云390

第五节 刘绍铭的香港文学观394

第六节 中西文论结合的郑树森399

第一节 评论风格独特的柳苏404

第十六章 作家笔下的香港文学风景404

第二节 具有挑战精神的冯伟才412

第三节 梅子:“园丁的关爱与宽怀”417

第四节 由表及里的忠扬421

第五节 执着坚持纯文学的东瑞426

第六节 以微观剖析取胜的王一桃430

第十七章 “金学”研究433

第一节 倪匡的开风气之作433

第二节 “金学龙门阵”诸家评说436

第十八章 评介式的大陆文学研究443

第一节 讲究史实精确与评价客观的彦火443

第二节 璧华:从诗评家到大陆文学评论家447

第三节 为大陆文艺思想解放运动助威的刘达文453

第四节 置身于朦胧诗艺术生命中的庄柔玉456

第一节 也斯:细察现象,剖析本质460

第十九章 活跃的现代文学研究460

第二节 黄继持:活泼鲜妍的文学心灵470

第三节 张曼仪的卞之琳研究475

第四节 黎活仁:新的研究视角和创新精神480

第五节 丁平的作家论488

第六节 用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陈炳良492

第七节 注重批评陌生化效果的周英雄497

第八节 王宏志:打破公论,挑战权威501

附录一、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大事记509

二、香港当代文学批评书目556

三、本书主要参考书目581

四、澳门文学批评概况584

五、著者在大陆、台港澳暨海外发表有关香港当代文论的文章索引593

后记我的台港文学研究情结599

补记6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