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学概要【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朱光磊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03970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政治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学概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政治的概念与政治学概述1
第一节 政治的概念1
一、“政治”的传统含义1
二、对“政治”概念的理论分析3
三、政治概念在中国的特殊性:广义政治概念与狭义政治概念9
第二节 政治学概略11
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1
二、政治学的学科构成12
三、政治学的“科学性”和学科特点14
四、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政治学16
五、政治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系17
六、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9
第三节 政治学的发展沿革23
一、政治学的发展沿革23
二、现代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特点27
三、中国政治学的停顿、重建和展望30
第一章 政治现象的起源39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39
一、氏族是原始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39
二、氏族组织和制度的政治化是一个历史过程41
第二节 阶级的产生42
一、阶级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42
二、历史上最早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主和奴隶43
第三节 国家的产生44
一、政治性的社会管理机构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45
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45
三、国家和氏族组织的三个原则区别46
四、西方国家产生的三种主要形式47
五、关于东方国家产生的特殊性问题48
第四节 法律的产生49
一、强制性共同规则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49
二、法律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50
三、法律与国家、国家机构和官员相伴而生50
第二章 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53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概念54
一、阶级的概念54
二、阶级的政治属性问题56
三、阶级关系与阶层等“非阶级关系问题”58
四、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1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63
一、传统资本主义国家的一般阶级结构63
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64
三、关于白领工人阶层的若干理论分析65
四、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成员构成的显著流动性68
五、资本主义社会现阶段阶级阶层关系的一般状况69
六、现代社会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71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72
一、当代中国社会成员构成和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73
二、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阶级和主要阶层75
三、中国现阶段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的主要特点78
四、当代中国阶层分化的基本情况79
五、当代中国现存的主要社会矛盾82
六、关于正确处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方法84
第三章 国家(一):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90
第一节 国家的本质91
一、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91
二、国家权力的三个主要特征94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职能95
一、国家的基本职能95
二、关于国家的社会性和国家的社会职能问题9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是两大并存而又对立的政治体系102
一、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的对立102
二、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104
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职能上的显著区别106
四、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具体职能、管理形式方面的某些共性方面107
第四章 国家(二):国家的内容和形式113
第一节 国家的分类和划分标准113
一、国家分类问题的提出和传统的分类方法114
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国家分类方法116
第二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117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概念117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演进118
第三节 国体119
一、国体的概念119
二、当代几种主要的政治制度121
第四节 政体126
一、政体的概念126
二、政体的特点128
第五节 国家结构形式129
一、单一制国家129
二、联邦制国家130
三、邦联131
第六节 “一国两制”132
一、“一国两制”的概念和政治特点132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发展过程134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认识基础和伟大意义135
第五章 国家(三):国家与民族139
第一节 民族问题的概念139
一、民族的定义和特征140
二、民族问题的含义145
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政治151
第二节 当代世界的国家与民族问题157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157
二、民族运动与民族国家161
三、当代民族主义运动163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国家与民族问题165
一、当代中国的民族、宗教问题166
二、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质168
三、当代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169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71
第六章 国家(四):关于国际政治的若干问题177
第一节 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177
一、国际政治的含义177
二、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重要性178
三、国际政治和国际政治研究的特殊性179
第二节 关于当代国际政治的若干问题180
一、关于当代世界的基本政治格局180
二、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问题183
三、国际组织的新发展和新特点186
四、国际政治环境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87
第七章 国家机构(一):西方社会国家机构的构成191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概念191
一、“国家机构”与“政府”的关系191
二、国家机构的主要特点192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国家元首194
一、国家元首概说194
二、立宪君主制国家的国家元首195
三、共和制国家的国家元首195
第三节 西方国家的立法机关196
一、立法机关的由来和不同类型196
二、立法机关的组成198
三、立法机关的职权200
四、议会的性质和作用202
第四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机关和政府首脑203
一、行政机关的概念203
二、行政机关的组成203
三、西方国家的政府首脑204
四、行政机关的主要职权206
第五节 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206
一、司法机关和“司法独立原则”206
二、审判机关的组成和法官207
三、审判机关行使职权的特点208
第六节 西方国家的军队209
一、作为国家机构一部分的军队209
二、军队的主要任务209
第七节 西方国家的地方政权机关210
一、地方政权机关和中央政权机关的关系210
二、地方政权机关的职权211
第八章 国家机构(二):西方国家机构体制214
第一节 三权分立:西方国家机构体制的组织原则214
一、“三权分立”的概念215
二、“三权分立”原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216
三、“三权分立”原则的性质219
第二节 西方国家机构的主要体制220
一、总统制221
二、内阁制222
三、总统一内阁混合制223
四、委员制224
五、核心问题:总统制和内阁制比较225
第三节 分权制度和分权论的历史地位227
一、从反封建专制斗争的武器到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227
二、从阶级分权到技术分权228
三、从三权并重到行政权地位的显著增强228
第九章 国家机构(三):社会主义国家机构体制230
第一节 议行合一:社会主义国家机构体制的组织原则230
一、“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230
二、巴黎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的特点和经验231
三、“议行合一”:社会主义国家机构体制的组织原则2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构成237
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37
二、行政机关239
三、司法机关239
第三节 苏维埃制和代表团制241
一、苏维埃制241
二、代表团制242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44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244
二、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的关系246
三、人代会制度: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248
四、“两会”机制与统一战线252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255
第十章 政治行为261
第一节 政治统治261
一、政治统治的概念261
二、政治统治的基础263
三、政治统治的基本类型265
四、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267
第二节 政治管理268
一、政治管理的概念268
二、政治管理的基本类型270
三、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273
第三节 政治参与277
一、政治参与的概念277
二、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280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方向284
第十一章 官员制度和官员理论289
第一节 现代官员289
一、官员的基本概念289
二、官员的基本要素290
第二节 现代官员制度295
一、西方国家的官员制度295
二、改革中的中国官员制度299
第三节 现代官员理论303
一、现代官员理论的要点303
二、现代官员制度的特点分析306
三、现代官员制度的性质分析310
第十二章 选举理论和选举制度313
第一节 现代选举理论的要点和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313
一、现代选举理论的要点313
二、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度的主要内容318
三、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性质分析319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321
一、我国选举制度的地位与历史发展321
二、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323
三、我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程序324
四、我国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327
第十三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329
第一节 政党概述329
一、政党的概念和特征329
二、政党的分类333
三、跨国政党335
四、绿色和平运动与绿党的发展337
五、政党的功能339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政党344
一、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特点344
二、现代资产阶级政党的主要特点345
三、资产阶级政党对政治生活施加影响的途径347
第三节 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348
一、多党制度与“合法反对原则”348
二、两党制351
三、多党制352
四、一党制354
五、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356
第四节 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对国家政权的领导357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展357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359
三、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360
四、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方式362
第十四章 政治团体369
第一节 政治团体概述369
一、政治团体的概念369
二、政治团体的特征372
三、政治团体的地位和作用374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压力集团376
一、集团政治产生的原因和背景377
二、压力集团的院外活动381
三、集团政治与现代西方政治的发展38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团体390
一、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性质和特征390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地位与作用392
三、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和“第三部门”的发展394
第十五章 政治民主397
第一节 民主的概念和民主观念的历史发展398
一、民主的概念398
二、现代西方民主的要点400
三、现代社会主义民主的要点403
四、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区别405
第二节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08
一、中国的民主进程与中国的现代化408
二、中国民主化的实质414
三、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418
四、中国的民主化是一个历史过程420
第十六章 政治发展与政治现象的消亡431
第一节 政治发展431
一、政治发展概述431
二、西方的政治发展观433
三、政治发展的动力和形式436
第二节 政治革命438
一、政治革命与广义的革命438
二、革命的根源、历史作用和历史条件439
三、资产阶级革命441
四、社会主义革命446
第三节 政治改革449
一、革命与改革(改良)的关系449
二、政治改革的特征和意义450
第四节 政治现象的消亡453
一、阶级的消亡453
二、政治国家的消亡454
二版后记459
三版后记462
热门推荐
- 3228840.html
- 2926205.html
- 2370688.html
- 2512805.html
- 3677857.html
- 814469.html
- 2516307.html
- 3537980.html
- 2959695.html
- 887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6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7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3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33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5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7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62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5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30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2317.html